第80章 三策(下)

李牧笑道:“爲什麼不行。”

甯戚正色道:“大將軍如果進宮去見大王,無異於深入險地,必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李牧道:“我現身爲趙臣,而且也並未背叛趙國,因此無論如何也應該去面見大王,陳明事實,我想大王未必會對我不利。”

甯戚搖了搖頭,道:“如果是英明之主,當然不會對大將軍不利,但大王一向昏庸無度,而且身邊又有郭開這樣的jiān臣在側,因此如果大將軍進宮,將必死無疑。”

李牧沉思了片刻,才道:“寧可趙國負我,但我決不負趙國,因此明天我必須進宮,去面見大王。”

李瑛鴻也急了,道:“父親,寧叔叔說得沒有錯,你明天決不能進宮,我也決不會讓你去的。” 轉頭對高原道:“你也幫我勸一勸父親。”

這時高原也道:“如果大將軍執意要進宮,必須答應我們一件事情。”

李牧道:“什麼事情?”

高原沉聲道:“我們帶二萬士兵保護大將軍進宮,當然大將軍可以隻身進宮,但軍隊必須駐守宮門外,包圍王宮,一但大王要加害大將軍,我們就會殺進王宮,殺掉趙王、郭開等人,爲大將軍報仇。而且就算大將軍反對也沒有用,只要大將軍一走,我們就會調兵進城。”

李瑛鴻也道:“對,只有父親答應我們的要求,我們才能讓父親進宮。”

趙軒也道:“大將軍,這一次我也贊同他們的意見。”

李牧也苦笑了一聲,道:“好吧,如果你們堅持這樣做,我也不阻攔你們了。”

總算是把事情決定下來,高原也鬆了一口氣,這才向李牧告辭。李瑛鴻送他出府,一路上李瑛鴻的心裡都覺得沉甸甸的,因此也一直沒有說話。

一直把高原送到府門口,李瑛鴻才道:“高原,你認爲父親會舉兵反叛趙國,自立爲王嗎?”

高原搖了搖頭,道:“絕對不會,如果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方,我想大將軍會退到代郡自立,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自立爲王,顯然是不可行。而甯戚所說的中策誅殺郭開,架空趙王,掌握朝政,如果是在一般的時候,其實到不失爲一條上策,因爲李牧在趙國威望素著,又掌握兵權,殺郭開其實是易如反掌,而且郭開是趙國公認的jiān臣,因此李牧以“清君側”的名議殺了郭開,不但沒有人會有異議,而且只有使李牧的名望更高,順勢再執掌趙國的朝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雖然李牧不大可能稱王,再經營個幾十年,那麼李牧的後世子孫再現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是這樣一來,李牧就必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坐鎮邯鄲,在趙國朝廷中扶植出一批忠於自己的私人力量,牢牢的把持住朝政。但這個過程少說也需要四五年的時間。但現在的局勢,根本不可能給李牧這麼多的時間,因爲秦國隨時都會進攻趙國,而現在整個趙國也只有李牧纔有能力抵擋秦軍的進攻,一但李牧離開邯鄲,就沒有人能夠控制得住局面,後果就很難預料了。

因此本來是一個上策的計劃,但因爲大環境的不同,在這個時候只能算是一條中策,那麼最好的計劃就是離開邯鄲,退到代郡去。李牧在代郡駐守了多年,深得當地的民心,在代郡的基礎很深,完全俱備dú lì的條件,但在名議上,仍然保持是趙國的臣子,又避開邯鄲的種種政治分事,也不失爲一條上策。

聽了高原的分晰之後,李瑛鴻也稍稍安心,雖然說如果李牧真的舉兵造反, 李瑛鴻絕對會完全支持養父, 但心裡總是覺得有些忐忑不安,如果李牧是離開邯鄲,退到代郡去自立,李瑛鴻心裡也要順暢得多,也點了點頭,道:“謝謝你,高原。”

高原道:“那麼我就走了,你多陪一陪大將軍,現在他心裡恐怕也不好受。”

離開了李牧的府邸之後,高原轉回到自己的府邸,剛剛一進門,耿忠就迎了上來,道:“大人,黎鑄坊的坊長黎伯平來了,說大人要打造的東西,都己經打造好了,請大人驗收。”

高原聽了,立刻道:“好,帶他來見我。” 說着,也匆匆換過了衣服,來到大堂上。

這時黎伯平己經帶着幾個弟子在這裡等候,高原要打造的幾種武器也全部都己經擺放到地面上。

見高原來了,黎伯平立刻向高原施禮,道:“見過大人,大人所需要打造的幾種武器都己經打造好了,請大人過目。” 說着,從地上拾起一把刀,連鞘一起遞給高原。道:“這十把刀有四把是經過五煉,六把經過四煉。”

高原點了點頭,道:“很好。”說着,接過了刀,抽出來一看,寒光閃閃,在刀刃上依稀有一些雲紋狀的痕跡,這是反覆鍛打的武器特有的紋樣。而尺寸和自己製做的模型基本一樣,份量也都比較合適。高原揮了揮刀,挽出了幾個刀花,也覺得十分順手。

這時黎伯平道:“請大人試刀。” 說着,拿出了一根直徑分兩寸左右的木棍,放在高原的面前。

高原舉刀一砍,將那根木棍砍成了兩段,然後也十分滿意,道:“不錯,不愧是趙國最好的工匠。”

隨後高原又將其他的九柄刀一一看過,然後又看了看打造的雙刃斧和飛刀,基本都和自己設計的一樣,因此高原也連連點頭,道:“很好,這些武器我都很滿意。”

黎伯平也十分高興,道:“大人滿意就好。”

高原又道:“我會讓人把剩下的錢都給你。” 頓了一頓,又道:“但是這些武器我都需要大量鑄造,主要是刀和雙刃斧,毎樣至少也需要一千件,如果你的作坊全力打造,需要多少時間。”

黎伯平道:“雙刃斧到是好辦,最多三四個月就可以鑄好,但如果是要打造一千把刀,就箅是小人的作坊裡全力趕製,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時間。”

wWW●тTkan●co 高原道:“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嗎?我記得一把劍最多十天的時間就能鑄造好。”

黎伯平道:“大人有所不知,鐵鑄的武器要比青銅武器的時間長,由其是要反覆淬鍊鍛打的鐵鑄武器,而且我看這種刀的用法是以劈砍爲主,刀身的硬度要比劍強,否則就容易折斷,因此至少需要三煉才行,最好能夠達到四煉五煉,這樣一來,鑄造這樣一把刀,至少需要兩個月,再加上前期的冶鐵,後期的打磨、制柄等工藝,差不多需要三個月才行。而我的作坊裡的工匠雖多,但付責鑄造的師父只有二百餘人,造一千把刀,沒有一年的時間是不夠的。”

高原點了點頭,想了一想,才道:“好吧,你就回去,先儘快把一千把雙刃斧造好,然後再鑄刀,一次就鑄造一百柄,一批一批的來造。”

黎伯平忙道:“好,大人請放心,三個月之內,在下一定將一千把雙刃斧和第一批刀送給大人。”

高原立刻下令,讓耿忠取來百鎰黃金,交給黎伯平,不禁補上了上一批武器的價錢,同時也爲下一批武器下了定金。雖然高原把自己贏得的黃金都交給李牧,用在軍中,但自己還是留下了二百多鎰,畢竟現在高原也算是家大業大的人,毎天的消耗也不是一個小數。但這一下就用去了近一半。不過以後的費用,就應該從軍費用扣除。

黎伯平離開之後,高原也招來仲孫奇、武展鵬、杜義、王虎、王豹,送給他們每人一把刀,因爲這一次只造了十把,肯定是沒法分配給士兵們使用,因此高原也決定,把第一批鑄造出來的十柄戰刀分給衆人。雖然這五個人現在都是騎軍,但刀也同樣適用於騎兵作戰,而且也可以讓他們抓緊時間,適應使用戰刀。

剩下的五把刀,高原也都有了目標,自己當然是要留一把,還要送給李牧一把,而李瑛鴻和武紅凌兩人一人也有一把,最後一把刀,高原決定送給武烈,也算是對他表示自己的示好。

仲孫奇、武展鵬等人分到了戰刀之後,也都十分興奮,因爲他們都見過高原使刀,而且爲了訓練步兵,高原到是做了不少木刀,在平時的訓練之餘,每個人也都會試一試木刀,只覺得刀用於劈砍,要比劍順手得多,而且威力也大得多了,現在能夠分到一把真正的戰刀,也都迫不急待的想去試一試,真刀的威力,同時在戰馬上怎樣用刀。因此都立刻到練武場去了。

他們離開之後,高原也開始練習新造的武器,他當然不用練刀,因爲一直以來,他都是以刀爲主要的武器,己經用得十分順手了。而主要是練習飛刀。

雖然這剛打造的一百把飛刀的樣式和尺寸和高原過去使用的飛刀差不多,但在重量上卻有一定的差距。飛刀的重量不同,出手的力量當然也是不同的,在二十米以內的近距離,也許影響不大,但是在三十米以外的遠距離,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高原也必須重新適應出手的力量,才能使自己擲出的飛刀達到和過去一樣的水平。

第372章 入城(上)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110章 大局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904章 長街之戰(十三)第768章 靈壽(二)第236章 迎戰匈奴軍二第948章 崑崙弟子(三)第129章 追擊秦軍(上)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838章 合縱出擊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367章 滎口之戰(二)第21章 ,取弘城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682章 鬥獸第六章 第630章 三國合縱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四章 閱軍四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823章 審問(上)第51章 一個機會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348章 政務彙報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849章 進駐邯鄲第49章 線索第87章 閨房春色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626章 代軍撤軍(上)第958章 最後一戰(二)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404章 果斷放手(下)第492章 閱軍(七)第468章 撤離大梁(二)第302章 齊國異士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637章 郊遊(上)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43章 新府邸(下)第146章 白靈族第753章 迴歸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35章 宴間比武(上)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13章 ,勝利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934章 投效(三)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558章 列陣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637章 郊遊(上)第849章 進駐邯鄲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308章 組織(下)第647章 迎擊匈奴(三)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821章 行刺(三)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921章 趁勝進擊(四)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546章 九黎族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73章 入城(下)第822章 行刺(四)第772章 合縱(上)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708章 夜襲匈奴(下)第549章 說服(上)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795章 楚國編鐘
第372章 入城(上)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110章 大局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904章 長街之戰(十三)第768章 靈壽(二)第236章 迎戰匈奴軍二第948章 崑崙弟子(三)第129章 追擊秦軍(上)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838章 合縱出擊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367章 滎口之戰(二)第21章 ,取弘城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682章 鬥獸第六章 第630章 三國合縱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四章 閱軍四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823章 審問(上)第51章 一個機會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348章 政務彙報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849章 進駐邯鄲第49章 線索第87章 閨房春色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626章 代軍撤軍(上)第958章 最後一戰(二)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404章 果斷放手(下)第492章 閱軍(七)第468章 撤離大梁(二)第302章 齊國異士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637章 郊遊(上)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43章 新府邸(下)第146章 白靈族第753章 迴歸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35章 宴間比武(上)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13章 ,勝利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934章 投效(三)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558章 列陣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637章 郊遊(上)第849章 進駐邯鄲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308章 組織(下)第647章 迎擊匈奴(三)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821章 行刺(三)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921章 趁勝進擊(四)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546章 九黎族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73章 入城(下)第822章 行刺(四)第772章 合縱(上)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708章 夜襲匈奴(下)第549章 說服(上)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795章 楚國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