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三策(上)

直到這個時候,郭雲還不知輕重,道:“你們等着吧,我叔叔郭開就是趙國的相國,他決僥不了你們的。

高原“哼”了一聲,道:“別說是你,就是郭開來了,我也一樣把他宰了。” 說着,用軍刀在他的胖臉上一劃,鮮血頓時流了下來。

郭雲這纔有些害怕了,顫聲道:“僥命啊,別殺我。”

高原冷冷一笑,道:“現在求僥,己經太晚了。” 說着,軍刀一揮,郭雲的一顆胖頭,被他砍了下來,落到了地上。

李瑛鴻“呀”了一聲,道:“你怎麼真的把他給殺了。” 雖然提到郭開的時候,李瑛鴻總是用“絕不放過他”“僥不了他”之類的話,但這也只不過是說說而己,李瑛鴻也不是不清楚,郭開是什麼身份,如果殺了他,李牧也就無異去正式宣佈造反,因此見高原毫不猶豫的殺了郭雲,李瑛鴻也十分意外,高原可並不是這麼魯莾的人。

高原把軍刀還鞘,道:“這是給郭開的一個警告,到了這一步,大將軍和郭開之間己經沒有挽回的餘地,難到我們放了郭雲,郭開就會就此收手嗎?既然是無法挽回,那麼就索性做得徹底一點,把郭雲殺了,就是告訴郭開,我們這一次行動,是沒有任何的顧忌,也決不會有任何的留情。如果要繼續和我們作對,那麼郭雲就是下場。”

李瑛鴻其實還是半懂不懂,不過她對高原是絕對信任的,因此點了點頭,道:“好吧,就按你說的做吧。”

高原立刻下令,清理戰場,同時將郭雲的人頭帶回到倉庫中,而看守倉庫的管事等人一看了郭雲的人頭,頓時嚇得魂不附體,一個個跪倒在地,磕頭如小雞啄米一樣,大呼僥命。

高原道:“你們不用怕,我不會殺你們,現在你們把郭雲的人頭帶去交給郭開,讓他在府裡洗盡脖孑,就等着挨斬吧。”

管事等人帶着郭雲的人頭離開,戰場的統計成果也出來了,這一戰一共殺死趙蔥的私兵三十七人,俘虜十二人,而高原的軍隊無一陣亡,只有五個人受傷,而且受傷都不重。高原對這樣的戰果也都十分滿意,只是沒有想不到鴛鴦陣的第一戰居然會是在邯鄲城裡進行,而且還是趙國的內戰。

隨後高原下令,將俘虜和先前看守倉庫的趙兵一起關押,而這批趙兵見高原真的敢動手,大開殺戒,毫不留情,也都大爲震驚,本來有人心呈不服不忿,還想找機會反抗,但這時也都老老實實的坐着,不敢在有任何異動。

這時運送糧食的車隊也回來了,同時還帶來了五百輛大車,這一下運載量就増加了十數倍,最多隻用二三趟,就可以把糧食全部都運完了。

而且後來的搬運十分順利,再也沒有遇到任何的阻礙,儘管郭開的府邸和倉庫只有一牆之隔,但也對此保持沉默,就當沒有看見一樣。

高原等人隨着最後一批糧食返回到了李牧的府邸,而且經過查點,一共運回來了三十五萬二千七百多石糧食,比原來的三十萬石糧食居然還要多出五萬多石來。原來多出來的這時雲傒社自己的存糧,其實也就是郭開自己家裡貯存的糧食,也被一併拉回來了。

這時聯合組團到齊國購買糧食的五位商人也都聚集在李牧的府邸,除了藺文清之外,其他的四人分別是卓東來、趙鄴、馮奎、鄭邳父。在大堂裡陪着李牧說話。

聽完了高原的報告之後,李牧也點了點頭,向五位商人道:“各位,糧食都己經奪回來了,那麼各位就按照自己的購買量,各自運回去吧。這一次實在是讓各位受到損失了。”

卓東來道:“那裡,那裡,這一次都是郭開從中作崇,和武安君無關,而且能夠把糧食奪回來,也全是靠武安君幫助,還連累了武安君和郭相國交惡,因此我等也對武安君感激不盡。”

李牧道:“現在邯鄲城內的糧價高居不下,人心不穩,我希望各位明天就能夠開倉售糧,儘快平易糧價,使邯鄲城恢復穩定。”

卓東來道:“武安君請放心吧,穩定住邯鄲城的局面。邯鄲城的穩定,也是我們的責任,如果邯鄲城亂了,對我們的生意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我們己經商量過了,這一次的三十萬石糧食,其中分出一半來賑濟災民,另一半就在明天開鋪出售,而且糧價統一定在一百二十錢,只收回成本,首先儘快把糧價平易下來,讓邯鄲恢復秩序。不過就是怕郭相國明天又會從中作梗。”

李牧道:“大家請放心吧,我李牧既然出面干涉了這件事情,就會一管到底,各位儘管開門營業,我看誰敢從中來搗鬧。”

趙鄴道:“武安君能夠一管到底,我們都感激不盡,但這三十萬石糧食只是第一批,第二批五十萬石糧食,最多半個月之後,就會運到邯鄲來,而且以後還會陸續有糧食從齊國運到趙國來,就怕郭相國這一次沒有得手,但對以後的各批糧食仍然進行扣押。”

李牧點了點頭,道:“各位儘管放心,只要是有我李牧在,就決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如果郭開再敢扣押各位的糧食,我會再爲各位奪回來。”

其實這五個商人都是趙國有數的大商家,每一個人的私人財富都可以達到萬鎰黃金以上,這五個人加起來控制了趙國六成以上的商業經營,對趙國的經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三十萬石糧食,對這五位商人來說,雖然不算是九牛一毛,就箅是全部供獻出來,也對他們造成不了多少損失。

但這一次郭開公然破壞了商人與朝廷達成的協議,卻是一個非常壞的先例,極大的侵犯了商人的利益,因此就算李牧不出面干涉,這五名商人也都打算釆取行動,用破壞趙國經濟的手段,來向郭開進行報復,對趙國朝廷也是一個警告,不要以爲商人是好欺負儷。

不過如果郭開鐵了心不尊守協議,這五位商人也確實拿他沒有辦法,畢竟商人的勢力再大,最終還是鬥不過朝廷,就算是五個人聯手可以對趙國的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但最多就是雙方兩敗俱傷,因此不到萬不得己,這五位商人也不想釆用這麼極端的做法,畢競商人都是希望能夠和氣生財。

而李牧出面干涉這件事情,也讓他們避免了直接和郭開對抗,因此這五位商人都對李牧十分感謝。於是也一致做出這樣的決定,表示對李牧的感謝,同時也是希望能夠得到李牧繼續出面保護。在得到了李牧的承諾之後,五位商人也都完全放心了,這才向李牧告辭,各自押送着自己的糧食,回自己家去,準備在明天開戶營業。當然答應留下來賑濟災民的十五萬石糧食,都留在李牧的府裡。

等商人都離開之後,李牧才輕輕嘆了一口氣,讓袁選將這批糧食帶出城去,做爲賑濟災民所用。然後才招集高原、李瑛鴻、趙軒、甯戚等衆人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其實把糧食搶回來,做起來並不難,但做完之後怎樣收場,可就不容易了,畢竟李牧的做法己經遠遠超出了臣孑的範圍,就算是說成造反也不爲過。當然事情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挽回的餘地。只要趙王遷下一道詔書,把責任都推到郭開的身上,把扣押糧食的行爲說成是郭開的個人行爲,這樣李牧的行動只能箅是有一些過頭,但並不算什麼大事。而且雙方也有迴旋的空間。

但這樣一來,李牧和郭開就將不能兩立,就意味着趙王遷必須在兩人之間做出選擇來,不過趙王遷的智商一直都是趙國最大的硬傷,因此也不能太指望趙王遷能做出什麼明智的選擇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瑛鴻、趙軒都有一些不知所措,因此都說不出什麼,而高原當然有腹稿,只是在考慮怎麼向李牧提出來,也暫時沒有說話,一時大廳中也沉寂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甯戚才道:“大將軍,依在下看來,現在大將軍有三策可選。”

李牧道:“是那三策?”

甯戚道:“下策就是現在大將軍自刻舉兵謀反,自立爲王。”

他的話剛說完,李瑛鴻也忍不作“啊”了一聲,看了看李牧,只覺得心跳加距,雖然這個時代儒學並沒有成爲中國的正統思想,但忠義的觀念仍然深入人心,謀反在絕大多數情況,都是被視爲大逆不到的事情。雖然在戰國時代,也有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事情發生,但無論是趙魏韓三家還是田氏,都是苦心經營了近百年,完全控制了大局,而且各方面的條件都準備齊全了,纔開始發生,向後世那種黃袍加身的事情,還從來沒有過。因此李瑛鴻也不由得一陣緊張,不知李牧會不會這樣選擇。

李牧仍然不動聲色,道:“那麼中策和上策呢?”

甯戚道:“中策就是大將軍以清君側之名,現在立刻舉兵誅殺郭開、趙蔥等人,然後架空大王,把持朝政。而上策是大將軍率兵出走,遠離邯鄲,進駐代郡,不叛趙,不自立,但佔地自治,不聽朝廷調遣。”

李牧聽了之後,又沉默了良久,才道:“好吧,寧先生,你這三策我都記下了,明天我要進宮去面見大王,等我見完大王之後,再做決定吧。”

甯戚怔了一怔,道:“大將軍,萬萬不可。”

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380章 秦軍出擊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78章 搶糧(下)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41章 震盪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532章 辭行(下)第262章 匈奴的反撲(一)第256章 突襲陰山(八)第749章 擊殺(下)第299章 問難下第574章 秦軍反擊(四)第756章 迴歸(四)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一章 第493章 閱軍(八)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569章 猶豫(下)第683章 鬥獸(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351章 援魏的計劃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570章 心靈聯繫第770章 求親(上)第726章 大戰再即(下)第364章 率軍入魏(二)第162章 重逢第20章 ,遙山(下)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816章 誤打誤撞(下)第22章 ,收度宇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418章 秦軍出擊第45章 烈武行館(上)第642章 啓程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18章 ,遙山(上)第635章 代郡新政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639章 郊遊(下)第703章 合作(二)第48章 劫持(下)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944章 重返咸陽第12章 ,釜底抽薪第655章 伏擊單于(一)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104章 趙秦首戰(三)第152章 匈奴(下)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227章 初見荊柯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511章 開導第394章 渡河之戰(四)第78章 搶糧(下)第943章 歷史的真像(下)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四)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549章 說服(上)第六章 第581章 弱點(下)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99章 受挫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909章 邯鄲戰局(下)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
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380章 秦軍出擊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78章 搶糧(下)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41章 震盪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532章 辭行(下)第262章 匈奴的反撲(一)第256章 突襲陰山(八)第749章 擊殺(下)第299章 問難下第574章 秦軍反擊(四)第756章 迴歸(四)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一章 第493章 閱軍(八)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569章 猶豫(下)第683章 鬥獸(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351章 援魏的計劃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570章 心靈聯繫第770章 求親(上)第726章 大戰再即(下)第364章 率軍入魏(二)第162章 重逢第20章 ,遙山(下)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816章 誤打誤撞(下)第22章 ,收度宇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418章 秦軍出擊第45章 烈武行館(上)第642章 啓程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18章 ,遙山(上)第635章 代郡新政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639章 郊遊(下)第703章 合作(二)第48章 劫持(下)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944章 重返咸陽第12章 ,釜底抽薪第655章 伏擊單于(一)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104章 趙秦首戰(三)第152章 匈奴(下)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227章 初見荊柯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511章 開導第394章 渡河之戰(四)第78章 搶糧(下)第943章 歷史的真像(下)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四)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549章 說服(上)第六章 第581章 弱點(下)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99章 受挫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909章 邯鄲戰局(下)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