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進駐陶邑(上)

高原帶領着人馬,從靈壽出發,到達陶邑的時間是二月初六,這時距離三方約定的會盟日期還有六天的時間。不過高原並沒有馬上進駐陶邑城,而是先在齊國指定的漢軍駐紮的地點下營立寨。

因爲在靈壽的時候,三方己經商定好了,這一次會盟,每一囩可帶一萬五千軍隊,但只能帶領五千軍隊進陶邑,剩下的一萬軍隊在距離陶邑三十里的地方駐紮,而駐紮的地點由齊國指定。而張良和淳于博兩人早就到達陶邑,這時在齊國指定的漢軍駐紮的地點,等待高原一行人馬的到來。因此高原並不急於馬上進駐陶邑城,而是先讓軍隊在陶邑城外下營立寨,以防不測。

士兵們忙着紮營立寨,而高原則趁着這個機會,和張良、淳于博碰頭,協商進陶邑的事情。

原來齊王建己在三天之前,由田克臧陪同,進駐到陶邑,而且也按照之前的約定,齊國確實只帶了五千軍隊進駐陶邑城,而其他軍隊,均調離到陶邑三十里以外的地方,當然在陶邑城中,還有本城的地方駐軍約三千人,主要是維護地方的治安和秩序,因爲陶邑位於四通八達,交通便利的地方,因此城邑的規模很大,居民衆多,必須要保證一定的兵力駐守。這個到沒有必要和齊國深究。

張良曾多次來過齊國,並且在陶邑也居住過很長的時間,對陶邑的情況比較熟悉,他曾留心觀察陶邑的城防軍,發現並沒有什麼變化,幾名張良認識的城防軍將領也仍在任職。因此從總體來看,齊國的表現基本是尊守了先前三國搭成的協議,可以放心。

聽完了張良的彙報之後,高原也點了點頭,又道:“現在秦國有沒有什麼動靜?”

張良搖了搖頭,道:“回稟大王,現在還沒有發現秦國有什麼動靜,不過陶邑距離齊秦邊境大約有六十里的距離,距離大梁大約有三百里的距離,齊國在邊境駐紮有五萬多軍隊,因此秦國如果要出兵襲擊陶邑,恐怕並不容易,我到更是擔心,秦國或者是韓騰會派遣高手死士,潛入陶邑,破壞這次會盟,畢竟陶邑的商業發達,人員來往頻密,成份複雜,是很難防範。”

淳于博也點了點頭,道:“這到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從我們三國合縱策劃的時候一直到現在,差不多過去了一年的時間,但秦國,由其是韓騰卻一點行動都沒有,這本身就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也許他們就是在等着現在的機會,現在我們三國的國君匯聚在一起,加上陶邑的環境複雜,正好可以渾水摸魚,而韓騰的部下高手衆多,如果抓住機會,說不定可以將我們三國的國君一網打盡。”

高原道:“如果韓騰想在這個時候動手,到也不是不可能,不過就算他能夠派遣高手,遣入陶邑城中行事,但人數也不會太多,最多不過數百之衆而已,而在陶邑城中,漢齊楚三國合兵可達一萬五千軍隊,只要是我們防範得當,不要大意,未心會讓韓騰有機可趁,我到是更擔心駐守在大梁的秦軍,王賁也是身經百戰,精通兵法的名將,不會不明白出奇制勝的道理,三百里的距離,並不算什麼?以騎軍的速度,最多隻用二天時間,就可以從大梁趕到陶邑了,如果我是王賁,就會親自帶領一支精銳騎軍,繞過邊境駐守的齊軍,直撲陶邑而來,因此我們絕不能夠大意。”

說着,高原轉向淳于博道:“明天我會帶領五千軍隊入城,岳父大人就留在城外,和凌風一起駐守大營,防秦軍,孑房就隨我一起進城。”

張良趕忙欠身道:“臣尊大王之令。”

淳于博也點了點頭,道:“放心吧,我們在城外會留情秦國的動向。”

於是當夜高原一行人就在城外的軍營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高原帶領着五百蕃勇軍、二千背嵬軍,五百威寧軍,一百訓獸兵,二百斥候士兵,戰車一百輛,另有五百後勤輔助士兵,共計五千軍隊,開進陶邑城中。

而正好這時己經進駐陶邑城的齊王建,派遣田克臧出城迎接高原一行人馬進城,而自己則在城中恭迎高原,並且在陶邑的行宮中設宴爲高原接風。

兩位君王見面,自然要互相客氣了一番,當初高原假冒代郡使臣,出使齊國臨淄時,曾和齊王建見過幾面,當時齊王建給他的印像就像是一個不想多事,得過且過的老人,頗有幾分頹廢之氣,而數年之後高原再見齊王建,只覺得齊王建的頹廢之氣更重,己是老態龍鍾,暮氣沉沉。

就是歡迎高原的宴會,齊王建也只是陪同高原喝了幾杯酒,就推說自已的身體不適,讓田克臧替自己接待高原,就回宮休息去了。

而田克臧又再三爲齊王建的失態向高原道歉,好在是高原並不在意,因爲高原也知道,從齊王建的心裡來說,恐怕是並不希望齊國加入這一次合縱,只是現在齊國的朝政大權都掌握在田克臧的手裡,齊王建是被迫來到陶邑,參加這一次會盟,自然不會顯得太熱烈。

不過齊王建離席之後反到更好一些,因爲高原也覺得陪同齊王建飲宴,十分別扭,完全就是強裝笑顏,而只剩下高原和田克臧,兩人這時己經十分熟悉了,而且又有相同的目標,因此交談也更爲自由隨意。

又喝了幾杯之後,高原的心裡一動,道:“安平君,不知你回國之後,齊國的情況如何?秦國可有什麼舉動嗎?”

原來在田克臧離開靈壽的時候,高原曾經提醒過田克臧,讓他回到齊國之後,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加強防備,小心留意後勝的殘餘勢力和秦國的潛伏人員,高原想到,也許秦國和韓騰覺得自己一方無懈可擊,而將破壞合縱的突破口放在齊國,因此借這個機會來問一問田克臧。

田克臧呵呵笑道:“說起來還真的要多謝漢王,如果不是漢王提醒在下,恐怕還真是危險了。”

高原也有些意外,道:“哦!這話怎麼說。”

田克臧揮了揮手,不一會兒,只見仲玄子帶着四名甲士,押上來一個五花大綁的人,只是披頭散髮,看不淸被縛之人的相貌。

高原道:“此人是誰?爲何被綁來。”

田克臧大笑道:“他就是秦國的上卿姚賈,以前曾經多次出使我齊國,和後勝素來交好,每次出使齊國時,都是住在後勝家裡,當然也多次暗中潛入我齊國,仍然是住在後勝的家裡,但現在後勝已死,他又潛入齊國,漢王可知他這一次是爲何而來?”

高原也有些驚訝,姚賈是秦王政最倚重的大臣之一,算是戰國末期的一名縱橫家,曾像秦王政建議,不惜重金收買各國權臣,分化離間各國之間的關糸,使其不能合縱抗秦,只能被秦國逐個擊破。秦王政採納了姚賈的建議,封姚賈爲上卿,出任大鴻臚之職,並多次出使各國,和各國的權臣交好,像趙國的郭開、楚國的屈、景、昭三家,齊國的後勝,都和姚賈保持着良好的私人關係。卻沒有想到,姚賈居然被田克臧抓起來了。

而聽了田克臧的問話之後,高原略一思索,就明白了過來,笑道:“他可是奉了秦王之令,潛入齊國來對付安平君的。”

田克臧點了點頭,道:“漢王果然料事如神,正是如此,不過抓住姚賈,都是仲玄先生的功勞,還是請仲玄先生來向漢王詳細說明吧。”

仲玄子向高原施了一禮,道:“離開靈壽之時,漢王曾再三提醒安平君,防範秦國和後勝的餘黨對安平君不利,因此回到臨淄以後,臣就命人嚴密的監視後勝的餘黨,以防不測,果然正如漢王所料,姚賈偷偷的潛入臨淄,勾結後勝的餘黨,陰謀策化聚衆集事,從安平君手中奪權,罷除安平君的相位,破壞這次合縱,而姚賈更是尋找了十餘名死士,打算等待機會,讓他們刺殺安平君,結果一切都被臣所掌握,於是突發奇兵,一舉將姚賈與後勝的幾名餘黨抓獲,後來一經審問,他們對所做所爲供認不諱,後來臣與安平君反思,如果不是當日漢王的提醒,斷不會如此輕易就破獲了姚賈的陰謀,實在是要多謝漢王。”

田克臧也道:“對啊,實在是要多謝漢王。”

高原微微一笑,道:“那裡那裡,寡人當日也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己,何況以仲玄先生的機警才智,就算是沒有寡人這一說,姚賈恐怕也難逃仲玄先生的佈置,因此寡人可不敢居此之功,到是安平君能夠得到仲玄先生之助,不亞於孟嘗君得馮灌、信陵君得候贏、平原君得毛遂,有此奇士相助,安平君必然可以成就大功。”

馮灌、候贏、毛遂分別都是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的門客,並且都幫助自己的主人立下奇功,成就偉業,也使自己成名天下,因此高原將仲玄子比爲馮灌、候贏、毛遂,不僅是誇讚仲玄孑,同時也是暗捧了田克臧一把,將田克臧比做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這可是相當高的讚頌了。

第136章 擔憂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824章 審問(下)第619章 退軍(一)第681章 精銳盡出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22章 襲擊秦軍第884章 招降秦軍(二)第196章 連盟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620章 退軍(二)第946章 崑崙弟子(上)第581章 弱點(下)第634章 三國合縱(五)第248章 準備遠襲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683章 鬥獸(下)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804章 合縱初成(下)第637章 九黎族來人第22章 襲擊秦軍第929章 定都(上)第526章 刺秦(一)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824章 審問(下)第284章 出使齊國(四)第564章 會戰(六)第151章 匈奴(上)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702章 合作第812章 進駐陶邑(上)第172章 稱王稱候第796章 舞者(上)第858章 潛入邯鄲第309章 合縱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141章 心眼第607章 撤軍與追擊(一)第353章 探視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562章 會戰(四)第716章 新營地(二)第453章 水戰(上)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641章 相見第559章 會戰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337章 營救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684章 意外的結局第384章 秘密第228章 謀劃(上)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598章 突襲薊京(一)第95章 突襲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607章 撤軍與追擊(一)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41章 震盪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661章 入城風波(三)第43章 新府邸(下)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10章 秦王政第811章 補救之計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154章 撤離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336章 劫持(下)第910章 對策(上)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
第136章 擔憂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824章 審問(下)第619章 退軍(一)第681章 精銳盡出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22章 襲擊秦軍第884章 招降秦軍(二)第196章 連盟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620章 退軍(二)第946章 崑崙弟子(上)第581章 弱點(下)第634章 三國合縱(五)第248章 準備遠襲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683章 鬥獸(下)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804章 合縱初成(下)第637章 九黎族來人第22章 襲擊秦軍第929章 定都(上)第526章 刺秦(一)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824章 審問(下)第284章 出使齊國(四)第564章 會戰(六)第151章 匈奴(上)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702章 合作第812章 進駐陶邑(上)第172章 稱王稱候第796章 舞者(上)第858章 潛入邯鄲第309章 合縱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141章 心眼第607章 撤軍與追擊(一)第353章 探視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562章 會戰(四)第716章 新營地(二)第453章 水戰(上)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641章 相見第559章 會戰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337章 營救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684章 意外的結局第384章 秘密第228章 謀劃(上)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598章 突襲薊京(一)第95章 突襲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607章 撤軍與追擊(一)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41章 震盪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661章 入城風波(三)第43章 新府邸(下)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10章 秦王政第811章 補救之計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154章 撤離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336章 劫持(下)第910章 對策(上)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