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

從白靈族回到咸陽只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高原就完成了遠征九黎族的各項準備工作,可以馬上出征了。

不過這一次出征,高原也有必要向內閣六部的大臣們簡單的說明了出征的理由,當然也需要透露一些有關於蚩尤和九黎族的秘密。畢竟上次高原不管衆多官員的反對,執意要去白靈族去,就己經引起了許多大臣的不滿,而現在纔回來不到三個月,高原就又要外出,而且還是領軍出征,如果不拿出一些拿得出手的理甴來,也沒有辦法說服得了大臣的。

儘管高原是國君,而且還擁有極高的威信力,但再高的威信力,也需要有大臣們的支持,才能維持對國家的有效統治,何況高原也知道,在這個時代,君權的威勢力還沒有達到像宋明那麼絕對的大。

而聽高原說完之後,衆大臣們大多都是半信半疑,畢竟高原提出的理由太有些匪夷所思了,居然連蚩尤都扯出來了。不過衆大臣們也不敢說高原是在胡說八道,這到不是因爲高原是君王,而是在高原、荷華身上,確實存在有一些解釋不清楚的事情,因此也不能說高原的這些理由都是假的。但有一點衆大臣們可以肯定,就是這一次高原肯定是又要走的,就算是反對也是沒有用的。

但有了上一次高原去︽5白靈族的經過,在官制尚未完全統一的情況下,咸陽仍然保持了良好的行政效率,既使是在發生了關牛叛亂的時候,咸陽也沒有發生過混亂,相反還十分極時的平定了叛亂,說明李瑛鴻代理監國這一套備用體系是十分有效的,因此這次就算是高原再離開,也不會對咸陽的行政造成多大的影響,而且現在咸陽的官制己經完全調整過來,就更不會有什麼事了。

結果衆大臣們也十分平靜的接受了高原的決定,紛紛表示在高原離開以後,會全力輔佐李瑛鴻,管理好國家,並且祝高原這一次出兵能夠旗開得勝,早日歸來。

見輕鬆的說服了衆大臣們,高原也輕鬆了不少,而這一次出征,李瑛鴻仍然留守咸陽,而淳于鍾秀自然也要留下來協助李瑛鴻,一來是咸陽確實需要有足夠份量的人來坐鎮;二來現在李瑛鴻己有了身孕,也不宜參加遠征,同時也更需要人協助。

處理好了咸陽的事務以後,高原這才下令,起隊出發,正式發動了對九黎族的遠征。

因爲這一次出兵的人數不多,而且全是騎軍,沿路的糧草物資由漢國的地方供應,因此行軍的速度極快,只用了十餘天之後就到達了穎川郡。而從穎川郡再向南,就是楚國的上蔡郡了。

自從邯鄲之戰失敗,三十萬楚軍逃回楚國的只剩下兩萬餘人,楚國上下一片震驚,朝野上下亂成一團,生怕高原會趁着楚國的元氣大傷的時候,出兵來進攻楚國。

因爲這三十萬大軍都是楚國的精銳軍隊,儘管楚國號稱帶甲百萬,而且從理論上來說,整個南方都是楚國的領土,實際的面積比現在的漢國還要大,但楚國能夠真正實質控制的,其實只有淮河流域到長江中游的一片區域,和一小部份長江南岸的領地。而廣大的南方地區,還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蕃屬國。

從某種程度來說,現在的楚國組成,和周室十分相似,由一個宗主國控制着衆多的蕃屬國,不過儘管這些蕃屬國在名議上都是向楚國稱臣的,但楚國對蕃屬國的控制力非常有限。幾乎不可能調動蕃屬國的力量來與漢國抗衡。因此如果高原真在這個時候出兵進攻楚國,楚國唯一的應對之策就是第四次遷都了。

不過前三次遷都,己讓楚國的實際領土喪失了大半,如果遷都的話,恐怕就會將楚國實際的領土全部喪失殆盡了,到了那時,楚國也就實質亡國了。

在邯鄲之戰以前,楚國的國內發生了一場政變,楚國的傳統世族昭景屈三族聯手,將現在執掌楚國朝政的項族擊敗,重新奪取了楚國的朝政大權,但在這個時候三族也十分緊張,因爲他們可不想大權剛剛到手,還沒等捂熱就又沒了。因此也趕忙徵兵備戰,準備與漢國決戰。

但楚齊聯軍六十餘萬,都被漢國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了,楚國的精銳軍隊也都損失殆盡,現在徵集的楚兵不過只是一批剛剛拿起武器的農民,而且高原己是現在天下公認的兵法第一人,因此楚國能不能抵擋住漢軍的進攻,誰心裡都沒有底。

不過是取得了邯鄲之戰的勝利之後,高原的主要目標是鞏固戰果,將秦國的全部土地都併入到漢國的領域中,並且穩定自己對秦地的統治,確實沒有足夠的力量進攻楚國,因此在大半年之後,楚國的君臣這才鬆了一口氣,確定漢國在短時間內,是不會來進攻楚國的。於是緊張的情況也就放鬆下來,徵集的軍隊也馬上解散,昭景屈三族也把注意力轉移到楚國國內來,忙着在國內購田置地,擴大勢力。

而就在這個時候,高原發動了遠征九黎族的戰爭,由穎川郡進入到楚國的上蔡郡境內。

由於這一出兵的人數不多,而且由於沒有後勤負擔,因此出兵的準備時間極短,前後還不到一個月,當漢軍跨過了漢楚邊境的時候,楚國對此確實一點準備都沒有。而駐守邊境的楚軍被漢軍的騎軍一個衝鋒,就殺得大亂,頓時四散潰逃。

好在的高原並不是以滅亡楚國爲目地,只是要穿過楚國,因此也沒有追擊,而是率領大軍,直奔上蔡城而去。

上蔡城是上蔡郡的首府,也是楚國在韓楚邊境的一座大型城市,雖然在最近幾十年裡,楚韓之間並沒有發生什麼大規模戰爭,雙方還多次聯手伐秦,但畢竟是邊境的城市,因此城牆仍然頗爲高大,城防設施也比較完蓋,而且在半年多以前,楚國爲了防止漢國進攻,把上蔡的城防設施也修理了一番,在這個時代來說,算是一座比較堅固的城邑。

駐守邊境的楚軍逃回上蔡城以後,向上蔡太守屈丐通報了漢軍入侵的情況。屈丐得知以後,也不禁大驚失色,沒有想到漢軍會向楚國發動突然襲擊,而且在此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

屈丐是屈氏弟子,能夠當上上蔡太守,自然是依靠屈氏能夠重新掌握楚國的朝政,不過屈丐到也並不是無能之輩,而且他也深知自己駐守上蔡的責任重大,一但上蔡失守,漢軍就可以長驅直入,沿淮水東進,直取楚都壽春,因此自己必須守住上蔡。於是因此屈丐立刻派人向楚國的都城壽春求救,同時下令,緊閉上蔡四門,派駐士兵守衛城牆,並且四處調集守城的物資,同時徵集城中的青壯年百姓,隨時支援守城。

做了這些準備工作之後,再加上上蔡城本身的城防設施,屈丐對守住上蔡城還是頗有一點信心,認爲怎麼樣也能夠守上十幾天的時間,等到壽春的援軍趕來。

而就在這時,漢軍也到達了上蔡城前。

屈丐接到報告之後,也不敢大意,因爲現在漢軍初到,士氣正盛,因此如果不小心一點,還真有危險,因此屈丐立刻親自上城,指揮守城。

來到城樓上,屈丐放眼看去,只見漢軍大約在五六萬左右,人數到是不算少,但陣中似乎沒有見到大型的攻城器俱,因此屈丐也放心了不少,如果敵方沒有塔車、撞車這一類的大型攻城器俱,只靠雲梯攻城,那麼防守的一方當然要輕鬆得多了。於是在屈丐的心裡,也不覺又多了幾分把握。

這時只見在漢軍的陣列中,一匹體型極爲高大雄壯的赤馬躍衆而出,馬背上端坐一人,單人一騎向上蔡城的方向前進而來。

屈丐也不禁大爲意外,漢軍這是要做什麼,難到是派人來向自已喊話嗎?這到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隨着這一人一騎逐漸靠近城牆,快要進入弓箭的射程了,而在屈丐身邊的一名楚軍裨將忽然道:“這個人不是漢王嗎?對,就是漢王。”這名裨將是參加過三國合縱伐秦的戰鬥,因此見過高原幾面,這時認出他來。

屈丐怔了一怔,立刻道:“胡說,漢王怎麼可能一個人上前來呢?你是不是認錯人了。”

那伯長道:“太守,絕對無錯,他就是漢王,就算是我認錯人了,但這匹馬是絕對不會認錯,這麼高大的赤馬,在漢軍當中,只有一匹,絕對錯不了。”

屈丐聽了,也不由得信了幾分,像這樣一匹體型極爲高大雄壯的赤馬,確實十分罕見,想認錯都很難,難道這個人真的是高原,那麼他單人獨騎來到城牆邊做什麼?就算是要向城上喊話,高原也沒有必要親自出馬吧,派個人喊話不就完了嗎?

而這時這一騎己經進入弓箭的射程,距離城牆只有五十餘步,如果是要向城上喊話,這時就該停下來表明自己的身份目地,然後再前進。但這一騎並沒有停下,也沒有發話,而是仍然繼續前進。

屈丐皺了皺眉頭,這是怎麼回事,立刻下令,不管這人是不是漢王,先射一箭警告對方。

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481章 報功宗廟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354章 和睦相處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474章 回程(下)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637章 郊遊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17章 鑿穿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252章 突襲陰山(四)第721章 墨家(二)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604章 秦軍回援(一)第651章 遊說匈奴(二)第511章 開導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796章 舞者(上)第588章 攻與防(七)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703章 合作(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531章 辭行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619章 退軍(一)第339章 營救(三)第61章 邀請(上)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564章 會戰(六)第372章 入城(上)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818章 行動計劃(下)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525章 謀劃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77章 搶糧(上)第384章 秘密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363章 率軍入魏第637章 郊遊第57章 善後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824章 審問(下)第9章 蹴鞠(下)第8章 蹴鞠(上)第595章 傷亡(上)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313章 趙國行館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4章 血戰秦軍第37章 宴間比武(下)第511章 開導第540章 商人(上)第308章 組織(下)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877章 高原的計劃第601章 突襲薊京(四)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46章 烈武行館(下)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750章 離別第500章 潛入咸陽(五)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190章 造紙術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777章 家宴(二)第571章 秦軍反擊(一)第646章 迎擊匈奴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63章 門客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
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481章 報功宗廟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354章 和睦相處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474章 回程(下)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637章 郊遊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17章 鑿穿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252章 突襲陰山(四)第721章 墨家(二)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604章 秦軍回援(一)第651章 遊說匈奴(二)第511章 開導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796章 舞者(上)第588章 攻與防(七)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703章 合作(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531章 辭行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619章 退軍(一)第339章 營救(三)第61章 邀請(上)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564章 會戰(六)第372章 入城(上)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818章 行動計劃(下)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525章 謀劃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77章 搶糧(上)第384章 秘密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363章 率軍入魏第637章 郊遊第57章 善後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824章 審問(下)第9章 蹴鞠(下)第8章 蹴鞠(上)第595章 傷亡(上)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313章 趙國行館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4章 血戰秦軍第37章 宴間比武(下)第511章 開導第540章 商人(上)第308章 組織(下)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877章 高原的計劃第601章 突襲薊京(四)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46章 烈武行館(下)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750章 離別第500章 潛入咸陽(五)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190章 造紙術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777章 家宴(二)第571章 秦軍反擊(一)第646章 迎擊匈奴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63章 門客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