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節 換地

白暉的一點知識再加上秦國召集的一羣聲名高的接生婆,以及女醫。在白暉粗淺的理論基礎上總結,確實正在創造一個孕婦保障體系。

多一個孩子成長,就是秦國的一個財富,所以宣太后非常重視這件事情。

白暉用兩隻手伸出八根手指:“再說七百里之地,八越!”

八越,這是白暉到了戰國才學會的名詞,原本是九越,分別是:吳越、閩越、邗越、揚越、南越、甌越、西甌、駱越、越裳。

其中吳越已滅,被楚國佔據,其餘的還在。

白暉看了秦王一眼,在得到默許之後信心滿滿的說道:“我兄白起領軍,有我秦國豐子秘錄,難道楚國無心向南?”

昭陽默默的點了點頭:“有心!”

“往南有寶,派人攻打之後,挑選各類藥材樣品,我親自過問,每年向楚國採購價值百萬金的藥材。而且……”白暉拉了一個長音後,笑了。

在楚國昭陽一臉的期待之中,白暉說道:“我秦國可借一將萬軍給楚國,當然,借將與借兵的費用咱們再細談。”

“借將!”昭陽有種口乾舌燥的感覺,他似乎感覺到了白暉的意思。

“我兄白起,如何?”

“借!”昭陽幾乎是喊出來的。

有白起一人,頂萬軍。白起爲將,楚國攻八越便是非常可行的事情。

白暉倒是一臉輕鬆:“我秦國與燕、趙、魏、韓四國盟約,估計接下來數年都沒仗可打,讓我兄弟閒着也是閒着,可以幫你們打一打。”

兵書人人會讀,但你楚國想學會白起的指揮藝術,不可能。

白起只會越戰越強,真讓白起閒着,纔會讓白起退步。

“那麼,上庸之地?”

“我楚國與秦結盟,給秦國錢五十萬金,奴隸三萬人,加上庸之地。秦國在未來八年時間內不得攻楚,那麼白起將軍可借給我楚國多久?”

“八年內,累計的天數不低於千日。”

昭陽用力一握拳頭:“好,我楚國答應了。”

白暉又說道:“作爲外臣,我給楚國一個建議。”

“請明言!”

“楚人是文明之國,楚人擁有的學術、文化是齊國之外列國之首,往南攻攻心爲上,用楚之文教化九越之地,也可以教授他們一些生活的技巧、工匠的技巧,收服民心,纔可真正佔據其地。”

白暉這番話讓宣太后、秦王、楚國昭陽都是心中一驚。

這話講的好。

但,白暉爲什麼要給楚國這麼好的一個建議呢?

昭陽沒問,他相信自己問不出真實的答案,若說有什麼陰謀,九越之地與秦國相距太遠,秦國也得不到什麼實際的好處。

可爲什麼?

這個疑惑昭陽深深的埋在心底。

昭陽離開後,宣太后沒開口,只是盯着白暉的眼睛。

白暉只給了一句話的答案:“楚人教化蠻夷,蠻夷便會成爲我華夏之民,天下就更大了。”

秦王搖了搖頭,心說白暉你也太不把楚國放在眼裡。

宣太后的想法卻不同,她深深的感覺到,白暉之志在天下一統,就憑白暉那宏偉的長安新城,這是一種氣吞山河之志。

武關!

司馬錯來到這裡,整軍備戰。

一但命令下,他就領軍徵上庸,所以他一到武關立即聚將。

中軍大帳內,擺有一隻陶缸,陶缸內種有一棵小樹。

“爲什麼擺有一株小樹?”司馬錯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有軍候上前回答:“太尉,這是少良造所珍愛的一株樹,此樹是當年大良造與少良造在秦國被迫割地撤離之時,太良造帶了一捧土,少良造帶了一株樹苗,立誓要拿回割讓給楚人的土地與城池。”

司馬錯心說放屁。

爲什麼這麼說。

司馬錯也算是走過大江南北的老將軍了,這樹明顯就是秦嶺以北的樹,在秦嶺以南沒有。再說一捧土,這明明是一陶缸土好不好。

可明知是假,司馬錯也不能說破。

秦軍將領對這一株小樹相當重視,這代表着一種誓言。

“調精銳秦軍一百人,爲護樹兵,王令下,我秦軍揮師上庸之時,此樹必種在上庸城中。”

“諾!”衆秦將大聲的吼了出來。

明知是假,司馬錯也要引用白暉這一計,他要的是秦軍高昂的士氣。

武關秦軍歷兵秣馬準備出征。

洛邑,新的六王盟約簽訂,楚王認錯,四王也不想秦國得到太多,盟約很快就簽訂,楚國補充四國的是一百萬石糧食,四國象徵性的給了楚王一點面子,齊國臨近楚國的城池給三座,正好就是淮北二百里。

戰爭對於秦國來說已經結束,秦軍開始收兵回家。

白暉的長安城沙盤宣太后在五國國君面前展示,表示秦國要建新都,然後將沙盤帶回咸陽。

五國連腳都舉起來支持,你秦國就整吧,修這麼一座新都城花費是天文數字,再加上什麼八水八惠,秦國估計未來二十年都無力東出。

爲慶祝秦國建新都,五國每國都送了二百位泥瓦匠。

不過,卻又增加了一條盟約,五國只要出價合適,可以租借白起、白暉二將以及其麾下秦軍。盟約時間卻往後退了兩年,秦國不攻盟約從八年提高到十年。

理由是,接下來兩年時間,五國都消耗在齊地,所以盟約增加兩年。

秦王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十年不戰?

秦軍從那裡去得到軍功,得到爵位?

秦軍中低層武官與士兵意見非常大,人有多少個十年,他們的前途等同於被斷送。請願聲一浪高過一浪。

宣太后在聽到這種中低層武官與士兵的怨氣後對秦王說道:“王上可考慮過,若天下一統,秦軍將何去何從?”

“這……”秦王無法回答。

宣太后搖了搖頭:“白暉給王上你上了一課,秦國須再變法,但如何變,更要深思。”

強秦用了數百年時間一統天下,卻十五年而亡。

這是白暉對這個時代的兩個遺憾,第一個遺憾就是白起的被賜死,另一個就是秦十五年而亡。

若說原因,白暉認爲,強秦的功利律法不適合大一統。第二就是,李斯。

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五三三節 瘋了第九十九節 刺客第二五五節 爲烏氏討爵第三一七節 一地紅第三一二節 開心的韓王第二四七節 秦國這隻籠中虎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二十七節 鐵血秦軍第六零一節 諸王打架事件第四九五節 招降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五九零節 太后密令第二五五節 爲烏氏討爵第七十八節 爲什麼打我?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五零八節 大權不好攬第六二五節 外貿第一商港第一九六節 秦宮決鬥第六一零節 花錢第四十一節 再換一計第四一一節 白起不回來第四九九節 這壞壞的一笑第四三一節 秦楚的親情第三三四節 一力破十會第一九七節 論情(加一)第六零一節 諸王打架事件第四十八節 公子白第一四二節 秦王要攻楚第一五八節 倉鼠暉的伊川(二更)第六零八節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第三二五節 不安第五二一節 倭人的比武 上第六四零節 心死第四八六節 秦國變招第三零二節 八陘之地第二三三節 自污第三零四節 打七寸第三四九節 薛地易主第五五九節 緩戰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六零四節 千里之賞第十六節 厚着臉皮討賞第四四四節 戲弄秦王者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四十一節 再換一計第三四八節 來兩個水缸第四五七節 勸說第四九五節 招降第三九六節 倉鼠暉的朋友第三二八節 有喜事第三零六節 關於虧損的問題第二五二節 踢白暉下車第四一九節 忠相再立功第四五一節 白起回來了第四七八節 廉頗府外的信使第三八五節 國若不強、民墜塗炭第四四零節 流言誰更強第三三二節 悔嗎?第四八四節 欺人太甚第三七五節 論道第二二六節 邯鄲城內一條狗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一三三節 一杯毒酒第四四二節 齋戒啊齋戒第五八二節 燕國太后的選擇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三零四節 打七寸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二九四節 雞鳴狗盜第三九六節 倉鼠暉的朋友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四四三節 吃火鍋嗎?第一三五節 秦軍的另類行動第二三八節 白起要打硬仗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六六五節 白暉的父母第三四五節 投降留全屍第五五六節 逼格滿滿第六五三節 熊橫之死第三九三節 秦王的胡亂猜測第二十節 軍師初顯威第五二四節 燕人的思親決心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二二一節 追賊第五一五節 搶礦第三一四節 倔強的魏王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六十六節 白暉的軍備第二二三節 一點小生意第三七二節 要還是不要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二四五節 魏王的小計謀第二七一節 又見小陰謀第六三三節 深度離間
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五三三節 瘋了第九十九節 刺客第二五五節 爲烏氏討爵第三一七節 一地紅第三一二節 開心的韓王第二四七節 秦國這隻籠中虎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二十七節 鐵血秦軍第六零一節 諸王打架事件第四九五節 招降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五九零節 太后密令第二五五節 爲烏氏討爵第七十八節 爲什麼打我?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五零八節 大權不好攬第六二五節 外貿第一商港第一九六節 秦宮決鬥第六一零節 花錢第四十一節 再換一計第四一一節 白起不回來第四九九節 這壞壞的一笑第四三一節 秦楚的親情第三三四節 一力破十會第一九七節 論情(加一)第六零一節 諸王打架事件第四十八節 公子白第一四二節 秦王要攻楚第一五八節 倉鼠暉的伊川(二更)第六零八節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第三二五節 不安第五二一節 倭人的比武 上第六四零節 心死第四八六節 秦國變招第三零二節 八陘之地第二三三節 自污第三零四節 打七寸第三四九節 薛地易主第五五九節 緩戰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六零四節 千里之賞第十六節 厚着臉皮討賞第四四四節 戲弄秦王者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四十一節 再換一計第三四八節 來兩個水缸第四五七節 勸說第四九五節 招降第三九六節 倉鼠暉的朋友第三二八節 有喜事第三零六節 關於虧損的問題第二五二節 踢白暉下車第四一九節 忠相再立功第四五一節 白起回來了第四七八節 廉頗府外的信使第三八五節 國若不強、民墜塗炭第四四零節 流言誰更強第三三二節 悔嗎?第四八四節 欺人太甚第三七五節 論道第二二六節 邯鄲城內一條狗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一三三節 一杯毒酒第四四二節 齋戒啊齋戒第五八二節 燕國太后的選擇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三零四節 打七寸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二九四節 雞鳴狗盜第三九六節 倉鼠暉的朋友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四四三節 吃火鍋嗎?第一三五節 秦軍的另類行動第二三八節 白起要打硬仗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六六五節 白暉的父母第三四五節 投降留全屍第五五六節 逼格滿滿第六五三節 熊橫之死第三九三節 秦王的胡亂猜測第二十節 軍師初顯威第五二四節 燕人的思親決心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二二一節 追賊第五一五節 搶礦第三一四節 倔強的魏王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六十六節 白暉的軍備第二二三節 一點小生意第三七二節 要還是不要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二四五節 魏王的小計謀第二七一節 又見小陰謀第六三三節 深度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