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節 說走就走

“現在?”秦王沒想到白暉突然又說去鄢邑。

白暉搖了搖頭,秦王心說這個時候怎麼能離開,盟約還沒有簽訂,而且魏、韓附秦自己總要安撫一二。所以白暉搖頭,秦王心說這才正常點。

可沒想,白暉又說道:“今天有點晚了,明天早上走。”

“明天!”秦王想不到白暉竟然這麼急。

當真是任性,說走就走。

一個下午的時間連準備行裝都不夠用,可白暉要出發,僕從們忙的雞飛狗跳。

不僅僅是白暉要去,白暉還把楚、魏、韓三王都叫上了。

至於盟約,秦國派出了樓緩、甘庶兩人負責談判其中細節,而韓相張開地,則由秦王授予上卿,成爲秦國使國中的一員,魏國的魏無忌,也作爲使團書吏第一次真正以官員身份出現在列國的舞臺上。

數日後,鄢邑。

至於白暉爲什麼要來到這裡,可以說除了秦王之外,其餘三王都猜到了。

白暉爲的是船宮而來。

船宮,是楚國原先的名字,因爲秦楚之間的協議,所以船宮成爲了秦楚造船廠,就設在長江支流的一處小湖泊內。

岸邊是幹船塢,小湖泊作爲測試之用。

造好的船會順着大江南下,一路到出海口。

這是中原最大的,也是人才最全的造船廠,但卻不是未來最大的,楚國計劃在泉州建一個新的船塢,並且已經開始抽調這裡的大匠以及許多熟練工。

而秦國則打算在辰國半島的大同江口建一座真正的超級船塢。

這裡,會在未來數年之後,變成內河船的造船廠,但眼下,海船還需要在這裡建造。

船舶工業,中華的歷史上有多牛逼呢?

第一個真正的高峰就是這個時代,秦漢時代。先不說始皇滅楚之戰,艦隊一次性可以運輸五十萬石的糧食。只說更早一些的吳、越兩國。

也就是說在一百年前,吳、越的造船工業就已經達到了一個小巔峰。

餘皇、三翼、突冒、樓船、橋舡等多種艦艇。

餘皇是王船,也可以理解爲大旗艦。而水軍的戰艦則是三翼,其中大翼長十丈、寬兩丈,水兵百人,速度還不算快。

越國滅吳之戰,當時越國的戰艦大小就有三百多艘。

到了楚國滅越的時候,楚國擁有十五丈戰艦,大小戰艦五百多艘。

此時,鄢邑船宮之中,有七個巨型大船臺,製作軟帆、硬帆式海船,近海船,最小的一條船其船身重量都超過後世的百噸。

當然,這樣大小的木船對於唐宋之後的大型戰艦,比起明朝的大福船還是有差距的。

不過,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船已經是巨無霸。

其餘中型、小型船臺無數。

站在船宮內一眼都望不到頭。

還有一座超級大船臺正在興建,這是超級遠洋船的幹船塢,目標是製作出船身重量千屯的大船,真正的七桅鉅艦。

這個時代的千屯,一屯是二十石,依後世的計劃方法,已經接近五百噸。

船宮的管事一一的介紹了正在製作的船之後,秦王問白暉:“不是已經有六十丈巨船,難道還不如這船?”

白暉解釋道:“大肚子槽船速度慢,只是運輸力高。而且船隻並不結實,在靠近海岸的水路上航行沒有問題,如果出海遇上風浪,一個大浪打過來船就變成木頭片了。所以並適合出海。”

“出海,你要出海之遠?”

“恩,很遠!”

白暉只說了很遠,但沒說到底有多遠。

事實上,白暉也不知道未來能走多遠,想來中南半島有可能,但呂宋島呢。那裡是需要真正能跑遠洋的船隻才能靠近的。

雖然說,呂宋距離大江口新港要比中南半島更近,但航行的難度卻更大。

而且這個時代,那裡有沒有人,白暉也不知道。

白暉懂華夏曆史,不懂東南亞的歷史,事實上那裡有人,而且人數非常多。早在公元前五千年的時候,長江流域、華南沿海就有一次大遷移。

然後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百濮大部分人往南移。

就在當下的,亞洲的另一大古文明,天竺則將佛教開始大規模往東南亞傳播,當然,還有婆羅門教等。

所以,那裡有人,而且有許多人。

但是,白暉並不知道這些,他只知道二千年的歷史中原都沒有去統一東南亞,因爲那裡窮山惡水,更加上交通不方便,等到了運輸力達到,可以征服的時候,那裡已經不好打了。

突然間,白暉想到了一件事,立即拉着秦王到了一旁。

“王兄,你認爲象驪山那麼大的一座銀山,值多少錢幣?”

“笑話,你一定在說笑話。”秦王不信,這天下若有那以大一座銀子,白暉這種性格怕是早就帶着秦軍撲過去了,還能留到現在。

銀,在這個時代不是貨幣,銅纔是。

但銀子依然是珍貴的金屬,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有鑲在銅器上的銀,秦王用的筷子就是銀質的,銀可以發現毒物。

眼下用上等瓷器,那些瓷器也有鑲金銀的工藝。

所以銀,還是值錢的。

白暉靠近秦王,帖的很近:“王兄,我說真的,礦石估計有幾十萬萬屯,變成銀子也有幾萬屯。就算現在咱們的採礦水平不行,一年挖出幾十萬兩銀子還是有可能的。”

“才幾十萬兩?”秦王對這個數據不怎麼感興趣。

幾十萬兩銀子,也就是幾萬兩金的價值,那麼大的一座銀子,竟然只有這麼一點產量。

秦王感覺有點遺憾。

“王兄,不少了。”白暉可是知道,那座銀子巔峰的時期,產銀量達到整個地球的三分之一。當然,眼下的採礦水平有限,幾十萬兩銀子不算少。

“可那麼大的一座山,一座銀礦山,才挖這麼一點,是不是有點少。對了,那銀山在那裡?”

白暉的聲音更低了:“王兄,在倭島北部,我想我應該可以找到。”

“啊!”

秦王一聽在倭島,感覺這座銀山是個雞肋,銀子這東西雖然值錢,但眼下秦國並沒有銀製的貨幣,依然還是銅幣與金幣,大宗商貿純粹就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第三七七節 野心還是有的第八十八節 秦軍之強第一七一節 破局之狠(十五更)第六一九節 忍無可忍當如何第五三九節 趙宮的血第五二五節 不怕玩過火第一四七節 秦軍的真理第八節 不可思議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三三五節 這故事講歪了第二二九節 大趙之忠臣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一四八節 發點小財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四一九節 忠相再立功第一一三節 用還是殺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六十六節 白暉的軍備第六一六節 崖山港第一八一節 說服宣太后(九更)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四八零節 天下第一縣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一三八節 六國談好第三五七節 討要一城第八節 不可思議第一一八節 白暉的酒肆第一零五節 七碟八碗第一七九節 炎黃共祖論(七更)第二八四節 秦國的樂團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九十一節 戰利品呢?第二九六節 千年的狐狸第三六六節 竟然嫌棄第四四二節 齋戒啊齋戒第五四四節 老成之策第二零三節 對蒙驁的裁定第一七四節 糟糠之妻第四八三節 鳳舞的情報力第二二一節 追賊第一二三節 一隻秘密部隊第一三三節 一杯毒酒第二四七節 秦國這隻籠中虎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二九二節 九濮三將第四四五節 轉足一百圈第二六六節 花樹能禦敵否第五零八節 大權不好攬第五零九節 嚇的直哆嗦第二三四節 單純的人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五九五節 忽悠屈原第五九零節 太后密令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三七四節 大宗師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一二二節 訓練營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五四六節 功成身退第四二三節 佔足便宜就停戰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一六八節 大計劃(十二更)第六四六節 軍功重賞第二八八節 看寡人手中金羽令第六三八節 暗子在趙國第六節 戰國也有草包第五八七節 二十二車竹簡第六四三節 毀盟出兵第五九七節 誠信第五零九節 嚇的直哆嗦第四一二節 勸降無忌公子第五六八節 完全的蔑視第二節 戰場的恐懼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二九三節 韓王要借大河衛第三十九節 韓都新鄭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二二九節 大趙之忠臣第三九九節 以攻代守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四三四節 田不禮的求助第三七五節 論道第五九五節 忽悠屈原第二二七節 誰是忠?(第三更)第四九一節 兵臨倭島月底嘮嘮嗑第十三節 秦王想東出第一七九節 炎黃共祖論(七更)第五四一節 不領情第五四一節 不領情月底嘮嘮嗑第四八七節 秦兵提親第四十六節 封王稱帝 下第四四九節 砸了和氏璧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四九九節 這壞壞的一笑
第三七七節 野心還是有的第八十八節 秦軍之強第一七一節 破局之狠(十五更)第六一九節 忍無可忍當如何第五三九節 趙宮的血第五二五節 不怕玩過火第一四七節 秦軍的真理第八節 不可思議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三三五節 這故事講歪了第二二九節 大趙之忠臣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一四八節 發點小財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四一九節 忠相再立功第一一三節 用還是殺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六十六節 白暉的軍備第六一六節 崖山港第一八一節 說服宣太后(九更)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四八零節 天下第一縣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一三八節 六國談好第三五七節 討要一城第八節 不可思議第一一八節 白暉的酒肆第一零五節 七碟八碗第一七九節 炎黃共祖論(七更)第二八四節 秦國的樂團第一七零節 魏冉學會用姜(十四更)第九十一節 戰利品呢?第二九六節 千年的狐狸第三六六節 竟然嫌棄第四四二節 齋戒啊齋戒第五四四節 老成之策第二零三節 對蒙驁的裁定第一七四節 糟糠之妻第四八三節 鳳舞的情報力第二二一節 追賊第一二三節 一隻秘密部隊第一三三節 一杯毒酒第二四七節 秦國這隻籠中虎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二九二節 九濮三將第四四五節 轉足一百圈第二六六節 花樹能禦敵否第五零八節 大權不好攬第五零九節 嚇的直哆嗦第二三四節 單純的人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五九五節 忽悠屈原第五九零節 太后密令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三七四節 大宗師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一二二節 訓練營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五四六節 功成身退第四二三節 佔足便宜就停戰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一六八節 大計劃(十二更)第六四六節 軍功重賞第二八八節 看寡人手中金羽令第六三八節 暗子在趙國第六節 戰國也有草包第五八七節 二十二車竹簡第六四三節 毀盟出兵第五九七節 誠信第五零九節 嚇的直哆嗦第四一二節 勸降無忌公子第五六八節 完全的蔑視第二節 戰場的恐懼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二九三節 韓王要借大河衛第三十九節 韓都新鄭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二二九節 大趙之忠臣第三九九節 以攻代守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四三四節 田不禮的求助第三七五節 論道第五九五節 忽悠屈原第二二七節 誰是忠?(第三更)第四九一節 兵臨倭島月底嘮嘮嗑第十三節 秦王想東出第一七九節 炎黃共祖論(七更)第五四一節 不領情第五四一節 不領情月底嘮嘮嗑第四八七節 秦兵提親第四十六節 封王稱帝 下第四四九節 砸了和氏璧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四九九節 這壞壞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