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邪馬臺來歷

不像是中原,目前造紙術與印刷術取得長足進步,可以用紙張和毛筆來寫信。

好久沒有拿過木簡了,張郃就算是三級武者的頂端,隨時能突破的境地,卻不習慣端在手裡,乾脆放在面前的條案上。

說起來,邪馬臺和中原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所有的桌椅板凳,都是他們自己剛做出來的,還散發出木頭的清香。

木簡上的字跡,很清秀,讓張郃覺得有可能是那個叫卑呼彌的小女王親手寫的。

在信裡,她爆出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始皇帝后世被稱爲千古一帝,實現了整個國家實質上的統一,不再像前面的夏商周時期,各地都是貴族的地盤,形成強大的中央集權,爲後世奠定了基礎。

人心不足蛇吞象,當了皇帝他還不滿足,妄想長生不老。

在中國古代,有各式各樣的長生傳說,在方士羣體裡面流傳得最爲厲害。

秦始皇成了全國最有權勢的人,方士煉丹之類,需要大量的材料,也只有皇宮裡的皇帝纔有這個能力收集齊。

雙方一拍即合,方士們開始給皇帝煉製傳說中能夠成仙的仙丹。

可惜,這類丹藥本身只不過是一種傳說,要是真正能成仙,他們還到處辛苦地煉丹幹嘛,不過是一些另類的武者想要走捷徑。

然而,始皇帝豈是那麼好欺騙的?

沒辦法,方士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騙局,說在大海上還有仙人的蹤跡,應該知曉具體的煉丹方法。

反正從來沒有人到過海中間,他們認爲這個騙局能夠沒人識破。

誰知道始皇帝對於長生的迫切,讓方士們派人去尋找神話故事裡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島。

最後,倒黴的徐福就被推了出來。

不得不說,方士爲了編這個故事也是絞盡腦汁,說需要五百童男童女。

秦始皇大手一揮,所有的條件全部都滿足。

其實,徐福只是一個醉心於煉丹的方士,他對方士內部的鬥爭與方士和皇帝的交易,都不很清楚,貿貿然就成了代表。

他醉心於煉丹,並不是說人傻,天曉得找不到仙人,回來會不會被滿門抄斬甚至誅滅九族?不僅是他就是所有同行的人都一樣。

這是中國有史記載第一次航海,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可惜,艦隊的指揮權並不在方士的手裡,而在秦始皇派遣的特務機構黑冰臺手中。

當然,皇帝並不會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士卒的統領,則是長城軍團派出的兩曲人馬。

就這樣,軍隊中,兩個曲長互相牽制,隱隱與黑冰臺相抗衡。

徐福儘管也帶了一些方士,除了有限的幾個剛剛入門煉丹的小藥童,與皇帝派出的武裝力量,簡直不堪一擊。

自古艱難唯一死,對死亡的恐懼,讓徐福丟下長久以來從事的煉丹事業。

他開始慢慢佈局,必須要活下去而且不讓身在中原的家屬們受到牽連。

黑冰臺的人,由一個名不經傳的宋立銘在負責,據說是周國分封時候宋國的後裔。

權利並沒有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副手桂中,手下同樣有一批支持自己的人。

誰都沒想到,徐福第一個找上去的,竟然是黑冰臺。

在那種特務機構裡面能做到較高位置且被皇帝信任,宋立銘又豈非庸手?

始皇帝喜怒無常,殺人如麻。昨天還是威風凜凜的官員、將領,今天就被下獄,明天就會被滿門抄斬,這些工作都是黑冰臺暗中在收集證據。

畢竟哪怕是皇帝,要殺一個大臣,也需要名正言順,給天下人一種英明神武的形象。

就算是黑冰臺內部的人,稍微有不注意,也會被人盯上,朝不保夕。

宋立銘馬上就明白了徐福的意思,他還是派人找來了副手桂中,三人達成一致,一定要想到辦法,逃過死劫。

長城軍團是大秦最強大的武裝集團,一個曲本來編制只有五百人,加上輔兵,超過一千五甚至兩千人。

就算他們的輔兵,到其他部隊裡面,都能當成主力來使用。

可以說,在長城軍團裡面能從小兵一步步上升到曲長,是非常不簡單的人。

首先,你必須武藝高強。大秦以武立國,沒有強大的武藝,根本就沒有人能服你。

其次,還必須在人際關係上相當到位。不然,大家都在日夜對抗胡人,每個人在拼殺中活下來,武藝肯定不凡,爲何你有機會升官?

一個曲的曲長叫柳德順,祖籍關中,他是始皇帝的鐵桿擁躉。

另一名曲長是麻坤,出生在已滅亡的趙國腹地。

三人覺得還是麻坤好說話,畢竟六國雖然煙消雲散,畢竟還是有不少人心懷故國。

事實也不出他們所料,麻坤想都沒想答應。

最後的柳德順人單勢孤,形勢比人強,不答應也只有捏着鼻子認了。

大家一致決定,找一個比較大的島嶼,今生不再回中原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海上的航行總是未知的,他們有段時間居然到了太平洋的深處,一連多日看不到任何陸地,只得返航。

在航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風浪,損失頗大。

到了後世東京灣一帶,船隊就此上岸。

“從此卸馬,解甲歸田!”柳德順不由喟然長嘆。

“卸馬之地,不如取名卸馬臺。”徐福在幾個人當中文才最高,他說的話沒有任何疑問被採納。

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徐福的口音聽上去就像是邪馬臺.

到了此處,衆人才發現,簡直就像傳說中的原始社會,哪怕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日子,在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化。

兵力?開什麼玩笑,大秦鐵騎連匈奴人都不敢直掠其鋒。

很快,衆人就佔領了相當大一塊地方。

然而,軍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鐵礦、銅礦,簡直找不到。

不過,儘管有所損耗,兵力根本就不是土著們可以比擬的,依然能夠佔據上風。

徐福等人,也存在和張郃一樣的心理,不想過分損耗兵力,和土著妥協。

本地是母系社會,徐福恰好在途中生了一個女兒,被迎爲第一代女王。

很明顯,一開始就是傀儡,延續到今。

張郃看着信件,久久不語。(。)

第234章 似降頭術蚩尤殿第134章 水端平諸族如一第12章 公主夫婿自己選第90章 風起王險城第53章 青年周倉第13章 謀前程李儒進京第26章 叫聲四弟哭斷腸第76章 玄菟郡少年英傑第184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9章 三韓歸一張郃迴歸第248章 截龍脈道家顯威第37章 知秘辛吸鯤鵬先天終成第119章 娘在家在幸福在第66章 計除水匪第10章 平輿城外硬碰硬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165章 花落現今世第204章 兵兵相護初顯病第16章 殺一批拉一批,劉備立足第103章 倒黴慕容林第200章 功力被廢(二)第80章 你確定要告她?第108章 組建班底第170章 猢猻未散樹已倒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251章 越人黎人大漢人第76章 那一劍的風情第25章 袁紹的安排第49章 楊賜來訪第61章 玄菟精兵第116章 太史子義張儁乂第162章 燕人張翼德是也第137章 親自接待第44章 京城震動第67章 趙戲分兵,夜襲南海第120章 算盤和珠算口訣問世第182章 再用火攻沙匪斃第175章 絞肉機第96章 偷得半日閒第27章 二次廷議第101章 鮮卑斥候的末日第171章 輕輕鬆鬆收林邑第8章 人命如草第153章 苟溫部第121章 趙子龍的短板在哪兒?第8章 廷議受阻第170章 兇猛的路人甲和尚第15章 攸出謀皇帝嫁女第102章 奧特曼打小怪獸?第144章 萬年人蔘第116章 濱海隱士—華佗師父第7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157章 爲祈福左慈現身第22章 洭浦關之戰:漢軍之策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103章 前路已斷終身泯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4章 俠以武犯禁第73章 玄菟姚家第72章 萬事俱備第102章 糾結蔡昭姬第174章 打死那些龜孫兒第135章 上陣父子兵第240章 意識消散風水致第23章 夜未央第3章 天下武者坐不住了第143章 不名氣體修復經脈第10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13章 動武還是講道理第2章 黃巾起義天下動第59章 他是漢人的奸細!殺!第22章 洭浦關之戰:漢軍之策第19章 冷徵陳懿死,邊章韓遂馬騰降第28章 荊襄羣英會第79章 宦官出手第154章 論心胸你不如我第19章 初見劉宏第155章 袁家來人第206章 鞠義也得爬着走第210章 詰屈聱牙盡腐儒第170章 猢猻未散樹已倒第128章 趙洪趙荒武驚天第221章 十萬大軍進三苗第103章 級別不夠,不甘心第89章 張允落網第187章 的槍第67章 齊五爺第136章 驅逐何如兼併第150章 先敗白虎再敗朱雀第10章 出西域曹操誓師第163章 阮天王率部歸順第96章 良莠不齊趙家人第140章 楊彪病荀彧歸隊第95章 壯哉公孫瓚第134章 爲何打打殺殺第238章 老祖傳承你試試第37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蹤匿
第234章 似降頭術蚩尤殿第134章 水端平諸族如一第12章 公主夫婿自己選第90章 風起王險城第53章 青年周倉第13章 謀前程李儒進京第26章 叫聲四弟哭斷腸第76章 玄菟郡少年英傑第184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9章 三韓歸一張郃迴歸第248章 截龍脈道家顯威第37章 知秘辛吸鯤鵬先天終成第119章 娘在家在幸福在第66章 計除水匪第10章 平輿城外硬碰硬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165章 花落現今世第204章 兵兵相護初顯病第16章 殺一批拉一批,劉備立足第103章 倒黴慕容林第200章 功力被廢(二)第80章 你確定要告她?第108章 組建班底第170章 猢猻未散樹已倒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251章 越人黎人大漢人第76章 那一劍的風情第25章 袁紹的安排第49章 楊賜來訪第61章 玄菟精兵第116章 太史子義張儁乂第162章 燕人張翼德是也第137章 親自接待第44章 京城震動第67章 趙戲分兵,夜襲南海第120章 算盤和珠算口訣問世第182章 再用火攻沙匪斃第175章 絞肉機第96章 偷得半日閒第27章 二次廷議第101章 鮮卑斥候的末日第171章 輕輕鬆鬆收林邑第8章 人命如草第153章 苟溫部第121章 趙子龍的短板在哪兒?第8章 廷議受阻第170章 兇猛的路人甲和尚第15章 攸出謀皇帝嫁女第102章 奧特曼打小怪獸?第144章 萬年人蔘第116章 濱海隱士—華佗師父第7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157章 爲祈福左慈現身第22章 洭浦關之戰:漢軍之策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103章 前路已斷終身泯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4章 俠以武犯禁第73章 玄菟姚家第72章 萬事俱備第102章 糾結蔡昭姬第174章 打死那些龜孫兒第135章 上陣父子兵第240章 意識消散風水致第23章 夜未央第3章 天下武者坐不住了第143章 不名氣體修復經脈第10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13章 動武還是講道理第2章 黃巾起義天下動第59章 他是漢人的奸細!殺!第22章 洭浦關之戰:漢軍之策第19章 冷徵陳懿死,邊章韓遂馬騰降第28章 荊襄羣英會第79章 宦官出手第154章 論心胸你不如我第19章 初見劉宏第155章 袁家來人第206章 鞠義也得爬着走第210章 詰屈聱牙盡腐儒第170章 猢猻未散樹已倒第128章 趙洪趙荒武驚天第221章 十萬大軍進三苗第103章 級別不夠,不甘心第89章 張允落網第187章 的槍第67章 齊五爺第136章 驅逐何如兼併第150章 先敗白虎再敗朱雀第10章 出西域曹操誓師第163章 阮天王率部歸順第96章 良莠不齊趙家人第140章 楊彪病荀彧歸隊第95章 壯哉公孫瓚第134章 爲何打打殺殺第238章 老祖傳承你試試第37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蹤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