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謀前程李儒進京

“趙家的人真會享受,”董卓本身就是一個大吃貨,他醉心於仕途之後,無心武藝,在胖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文優,你說要是天天如此吃,那該有多好哇。”

蘸醬菜是前世趙子龍熟悉的東北菜餚,在念碩士的時候,同寢室的哥們兒是哈市人。兩人都喜歡買一包東北大醬,蘸着生菜吃,還提溜幾瓶啤酒愜意地喝着。

不曾想把這想法給廚師們一說,沒多久菜品就開發了出來。不過,對於那些士子來說,是不屑於吃這道菜的,只有董卓等來自北方的人,喜歡簡單的菜餚。

很多後世人都以爲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其實不然,他只有一個嫡女,嫁給了部下牛輔。

不過董家本身在涼州就不咋顯赫,除了董卓,沒有其他在歷史上有名的人。

但是董卓十分精明,認爲武將上馬作戰,文臣則用筆和嘴皮子殺人,結識寒門士子李儒後,引爲知己,兩家的家眷相互走動,董家老太太收其妻爲孫女。

因此,說兩人是翁婿關係也不算錯。

“大人,只有天下太平的時候,人們纔會想着怎麼吃好吃的。”李儒苦笑道:“當今冀州、司隸、豫州、青州、徐州、兗州、幽州、荊州、揚州,黃巾四起,民不聊生啊。”

儘管當上了河東太守,董卓爲首的一杆子人全部都在涼州生活過,不講究那麼多的禮數。要不然在中原人的飯桌上,隨意開口說話,馬上就會有人呵斥。

聽到李儒的話,董卓腦袋裡轉了幾個彎,不由心花怒放。

畢竟桌子上的人除了一些心腹,不少都是朝廷的武官。他們跟隨自己,是因爲在涼州的時候,就被人看作是董系人馬,要不到河東的話,不管是夏育還是黃忠,都不待見的。

董卓的父親董雅,曾經在潁川的綸氏縣當過縣尉。其有三子分別爲長子擢,字孟穎,早卒;次即卓字仲穎;卓弟旻字叔穎。

董擢是三兄弟中唯一有嫡子的,名喚董璜,也在軍中。他被董家人寄予厚望,不學武而學文,聞言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李儒。

李肅是五原人,家鄉淪陷在鮮卑鐵蹄之下,輾轉來到涼州。他也是文人,只不過不要說五原,就是整個幷州出名的也就只有王家,他根本就找不到好的先生來教自己。

平時在董卓麾下,他經常和李儒明爭暗鬥,奈何形勢比人強,董卓對李儒的親睞,就是傻子都看得出來,已經熄了爭勝之心。

“都說戰亂之中物價飛漲,還是沒有這些蔬菜貴。”李肅也喜歡蘸醬菜這種簡單的菜品,他拿起兩根蔥和一根辣椒在醬裡蘸了蘸:“一斤蔥和辣椒可比一斤米貴多了。”

董卓麾下,包括其弟董旻都是武將,特別是像李傕、郭汜、李蒙、樊稠、段煨、王方、胡軫、牛輔、華雄、張濟、楊定、徐榮、楊奉等,喜歡辛辣的蔥、辣椒,拿在手上不知所措。

看到這幅表情,董卓心裡對李肅也看重了一分,他溫言撫慰道:“本官的一切,都是諸位助我得到的。沒有你們,本官不過是涼州的一個小小武官。”

“不要說區區食物,今後某有了更高的位置,諸位必然會顯赫於世,而不是在小小的河東和本官一起當看客。”

“你們都是當世的良將,跟着某受苦了。來,滿飲此杯!”

“主公言重了!”

“大人言重了!”

徐榮與楊奉跟着董卓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徐榮從涼州的時候就已經投靠,名義上是朝廷的校尉,實際上在董家的私軍裡服務。

楊奉本身就是河東人,上司一換,他還得挖空心思,生怕自己不能討好這個新來的太守。

不能不說,這個年代的人就是這麼單純。身爲武將,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在董卓這裡,大家完全可以實現這個願望。

想想劉備在困難的時候和關羽、張飛抵足而眠,讓兩人不離不棄,始終相隨。

經常和上官在一起吃飯,也是兄弟般的情誼。不能不說,在籠絡人心上,董卓做得比劉備一點不差,他是天天都和文武在一起就餐,而且食不厭精,吃得越來越好。

在飯桌上,李儒主動挑起黃巾的話頭,就是要大家有心理準備,河東軍隨時會出擊。

這一頓飯,除了比較自律的徐榮和楊奉,每一個人都喝得酩酊大醉。連董卓都有些醺醺然,不時妙語如珠,惹得部將們鬨堂大笑。

回到後堂,泡了一壺清茶,他眼睛明亮,哪裡有半絲醉酒模樣?

“叔父大人!”李儒施施然走了進來,身後則是董旻與董璜、牛輔。

“都是自家人,不必這麼客氣。”董卓擺擺手:“看來大家都想要在黃巾上面露露臉啊。”

儘管對這個便宜連襟不怎麼感冒,牛輔還是不以爲然,西涼軍隊能征善戰,百無一用是書生。不管你的計策多麼好,最後不得讓我們這些武將去拼殺嗎?

“叔父大人,這個度必須要把握好!”李儒接過茶杯,看到下人悄然離去關上門後才低聲說道:“我們要讓天下人知道涼州軍,卻不能表現得太過。”

“姐夫,這話說的,那我們去幹嘛?”董璜纔剛剛及冠,年輕氣盛。

他對這個名義上的姐夫還是很佩服的,可以說兩人是亦師亦友。

“你這孩子!”董旻輕叱:“好好聽你姐夫說話。”

他和二哥兩人對這個侄子都很寵溺,畢竟這是董家三代目前拿得出手的男丁。

“兩位叔父,大兄、璜弟,這天下目前還是世家的天下。”李儒淺啜一口茶:“真定公、朱崖侯至今在世家的眼裡都是屬於豪門、暴發戶而已。”

在他們眼中,不管是趙家還是新生的勢力河東軍,不過是一羣武夫罷了。

看看靈帝派出的人都知道,盧植儘管不算儒學大家,也是一代賢者。學生劉備、公孫瓚,是有史記載的人物,牛逼無比。

朱儁在本書中提及不多,大都是因爲他的兒子朱符一筆帶過。

他出身寒門,少年時因贍養母親而聞名。其爲人好義輕財,鄉里都敬重他。

朱儁少年時父親就去世了,他的母親曾經以販買繒爲家業,其因孝養母親而遠近聞名。他爲人好義輕財,鄉里都十分敬重。

同縣的周規在之前受徵辟時曾向公府借錢百萬以整飾衣冠,後來周規家貧不能償還,朱儁於是以母親的繒帛去爲周規還債。

其母因此十分憤恨並怪責他,朱儁卻以先貧後富的道理安慰。

本縣縣長度尚深以儁爲奇,把他推薦給郡守韋毅,於是朱儁開始在郡中任職。後任太守尹端任用他爲主薄。

熹平二年,尹端征剿許昭失利,被州刺史舉奏,應問斬刑。

朱儁悄悄到京師,花費數百金,買通主持章奏的官員,把刺史的奏章加以改動,於是尹端才得輸作左校。

尹端見罪過減輕,大喜,但心中疑惑,不知爲何得減罪過。朱儁也始終沒對人提起過。

下任太守徐珪薦舉其爲孝廉,開始仕途,後升任蘭陵縣令。

朱儁任官,有過人的才能,東海相又上表推薦。正好交州羣盜並起,州牧、郡守軟弱無能,不能禁止。另外,交趾的樑龍率衆萬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攻破郡縣。

光和元年,朝廷任命朱儁爲交州刺史,前往平叛。

他受到任命,回到本郡檢選家兵,調發士衆,得五千人,分兩路直奔交趾。

到州界後,朱儁整束兵衆,屯駐不動,派使者到南海郡察看虛實,宣揚威德,以震懾敵人之心。接着調集七郡兵士,一齊進逼,終於斬殺了樑龍,逼降幾萬人。

旬月之間,州郡平定。朝廷論功行賞,封他爲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戶,賜黃金五十斤,並徵他入朝任諫議大夫。

不能不說,這是一個人物,以區區寒門之子,一躍成爲世家,其子朱符也在交州順利繼任。要不是趙雲的出現,朱家會把持交州,直到他兒子被叛兵殺害。

至於涼州出身的皇甫嵩更不用說了,那是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的嫡長子。

至說到董家,只能呵呵了。就是名震天下的趙家除了青州刺史趙風偶爾會提及一筆,其餘的趙家人根本就靠邊站。

河東軍參與了,卻不能比他們三人更出彩,否則在世家打壓之下,寸步難行。

看看曾經的真定趙家,簡直成了一個活的神話,現在如何?壓根兒就沒有機會參戰。

“不過,也不是沒有轉機!”李儒話鋒一轉:“皇帝讓其舅子何進當大將軍,這個位置可謂位高權重,那三位都不是省油的燈,誰會服他?所以,我們的機會來了!”

“你說我們去投靠那個屠戶?”董璜啞然。

董卓含笑:“既如此,文優,那你就全權處理此事。一應物資,旻弟給準備好。”

董旻自然無不可,點頭稱是。牛輔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岳父到時候咋給自己分派吧。反正手中有軍遇事不慌。

“姐夫,璜和你一道去,見識下京中的繁華。”董璜說着,央求的目光給了三叔董旻。

李儒細細思量了一番,才慎重回答:“璜弟要去自是可以的,我們得約法三章。適才你就說什麼屠戶屠戶的,從此把這話爛在肚子裡。他是御封的大將軍,要是事情辦好。”

他長吐一口氣:“那就是我們河東軍的大恩人!”

第139章 槍壓關雲長第19章 冷徵陳懿死,邊章韓遂馬騰降第6章 星夜報噩耗第82章 江夏蠻巫師?第123章 田元皓走馬上任第21章 兩軍陣前擒大將第158章 再奔逃豬突狼奔第24章 閒話魔門重出世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65章 滅族之戰第150章 燕趙書院開學禮成第138章 賈詡新年開門紅第1章 天下英豪入轂中第15章 一個無足輕重的胖子第152章 道門應該走出去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15章 攸出謀皇帝嫁女第111章 高句麗也來結親第97章 好一個自污,好一個趙子龍第118章 不要家產要海商第56章 妖怪呀!第69章 強弩之末第148章 被俘虜的海東青第12章 三三制第60章 遼東公孫第66章 根赤勇士們,隨我殺!第187章 撲朔迷離疑竇生第30章 其實我是來談生意的第175章 絞肉機第88章 趙十三隕第57章 詭異的水師,懵逼的聯軍第11章 這個參謀部有點??????第72章 勇趙龍連俘六將第143章 不名氣體修復經脈第135章 常山家族衆生相第85章 《師說》問世第250章 島上漢人是一家第10章 趙孟其人第55章 再戰骨鬆第61章 又要廷議第2章 達摩地尼的武學傳承第190章 三苗先要內裡鬥第160章 趙袁換親第84章 甲字乙號,又是下馬威第83章 曲終人散仍有餘波第93章 徐元直計除漢奸第132章 童淵V張角:能動手就別吵吵第87章 宋家有女名嫣然第68章 夜發毒龍島第61章 玄菟精兵第103章 前路已斷終身泯第91章 王險城外第45章 司馬越第18章 造父祭祀日第200章 功力被廢(一)第58章 趙雲搬兵第133章 劃時代秘密武器亮相第196章 白馬揚威第185章 葛尤生猛第61章 徐庶之謀,一舉平亂第47章 趙忠的警告第128章 劍舞選才第21章 九原呂奉先第44章 荀採第94章 關雲長顯威第7章 宦官們炸鍋第229章 蠱蟲神馬的弱雞第118章 阿拉伯數字?不,光和數字第54章 明渡鬱水,暗發南海第130章 臭賣肉的第12章 三三制第68章 夜襲失敗,霹靂車再顯威第8章 人命如草第13章 陳袁之怨第193章 白馬義從再現世第85章 翻來覆去一家人第65章 滅族之戰第3章 血戰!第8章 想奪權,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10章 趙孟其人第23章 鴻都門學的問題第2章 恰同學少年第11章 家族秘辛第24章 閒話魔門重出世第112章 張氏三兄弟親臨第216章 不鬥漢軍不釋懷第29章 刀劈林濤曹軍嗜殺第30章 叛軍改向,劍指西域第42章 調教第83章 濱海隱士與毗舍闍第56章 妖怪呀!第82章 江夏蠻巫師?第47章 何顒何伯求第166章 張飛再建功第179章 葛氏部族露面第20章 趙子玉功淺吃虧第108章 組建班底第188章 降漢軍徵氏除名第67章 趙戲分兵,夜襲南海第17章 進擊的靈帝
第139章 槍壓關雲長第19章 冷徵陳懿死,邊章韓遂馬騰降第6章 星夜報噩耗第82章 江夏蠻巫師?第123章 田元皓走馬上任第21章 兩軍陣前擒大將第158章 再奔逃豬突狼奔第24章 閒話魔門重出世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65章 滅族之戰第150章 燕趙書院開學禮成第138章 賈詡新年開門紅第1章 天下英豪入轂中第15章 一個無足輕重的胖子第152章 道門應該走出去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15章 攸出謀皇帝嫁女第111章 高句麗也來結親第97章 好一個自污,好一個趙子龍第118章 不要家產要海商第56章 妖怪呀!第69章 強弩之末第148章 被俘虜的海東青第12章 三三制第60章 遼東公孫第66章 根赤勇士們,隨我殺!第187章 撲朔迷離疑竇生第30章 其實我是來談生意的第175章 絞肉機第88章 趙十三隕第57章 詭異的水師,懵逼的聯軍第11章 這個參謀部有點??????第72章 勇趙龍連俘六將第143章 不名氣體修復經脈第135章 常山家族衆生相第85章 《師說》問世第250章 島上漢人是一家第10章 趙孟其人第55章 再戰骨鬆第61章 又要廷議第2章 達摩地尼的武學傳承第190章 三苗先要內裡鬥第160章 趙袁換親第84章 甲字乙號,又是下馬威第83章 曲終人散仍有餘波第93章 徐元直計除漢奸第132章 童淵V張角:能動手就別吵吵第87章 宋家有女名嫣然第68章 夜發毒龍島第61章 玄菟精兵第103章 前路已斷終身泯第91章 王險城外第45章 司馬越第18章 造父祭祀日第200章 功力被廢(一)第58章 趙雲搬兵第133章 劃時代秘密武器亮相第196章 白馬揚威第185章 葛尤生猛第61章 徐庶之謀,一舉平亂第47章 趙忠的警告第128章 劍舞選才第21章 九原呂奉先第44章 荀採第94章 關雲長顯威第7章 宦官們炸鍋第229章 蠱蟲神馬的弱雞第118章 阿拉伯數字?不,光和數字第54章 明渡鬱水,暗發南海第130章 臭賣肉的第12章 三三制第68章 夜襲失敗,霹靂車再顯威第8章 人命如草第13章 陳袁之怨第193章 白馬義從再現世第85章 翻來覆去一家人第65章 滅族之戰第3章 血戰!第8章 想奪權,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10章 趙孟其人第23章 鴻都門學的問題第2章 恰同學少年第11章 家族秘辛第24章 閒話魔門重出世第112章 張氏三兄弟親臨第216章 不鬥漢軍不釋懷第29章 刀劈林濤曹軍嗜殺第30章 叛軍改向,劍指西域第42章 調教第83章 濱海隱士與毗舍闍第56章 妖怪呀!第82章 江夏蠻巫師?第47章 何顒何伯求第166章 張飛再建功第179章 葛氏部族露面第20章 趙子玉功淺吃虧第108章 組建班底第188章 降漢軍徵氏除名第67章 趙戲分兵,夜襲南海第17章 進擊的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