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22章 一盤散沙的道家

趙雲所著《老子化胡經》衝擊最大的是誰?自然是本地教派道家和儒家。

之所以稱爲道家而不是道教,是因爲這是一個各自爲政的道士們的統稱,沒有形成統一的教派。

儒道互補是中國傳統文人心態的基本特徵,儒家主張建功立業、留名青史。標點符號沒有產生的時候,往往古人的一篇文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註解。

就是在標點符號已經被皇家採納推廣的今天,不少大儒們自恃對經典的理解是正確的,還是對古籍有不同的理解,加標點自然也不同。

《老子化胡經》的出現,對儒家儘管有影響,卻不是最大的。況且身後站着荀慈明、蔡伯喈兩位大神,又出現了楊伯獻這樣的超神。

不然的話,趙雲一出又一出,早就引起儒家的反感,羣起而攻之了。

道家人秉承老子“無爲而治、親近自然”的精神,然而,道士們畢竟是凡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何況涉及到教義之爭。

漢明帝時代,佛教已有開始傳入中國的跡象,五嶽諸山道士,由於宗教心理的驅使,奮然羣起,欲與佛教一較長短。

當時有南嶽道士褚善信,西嶽道士劉正念,北嶽道士桓文度,東嶽道士焦德心,嵩嶽道士呂惠通,諸山道士費叔才、祁文信等一千三百一十人。

他們上表奏稱與佛教較法之事,見載於佛道論,不欲光頭們在中原立足。

惜乎統治者覺得中原的教派一潭死水,道家儘管不聯合,卻隱然有插手朝政的跡象。下面有爭端,纔是當政者樂意看到的。

秦、漢以來的方士,到東漢以後,已經漸有道士之稱。他們隱居在各地名山大澤,一些出名的還會被朝廷冊封,修煉仙道,所謂:“列仙之儒,居山澤間,其形甚癯。”

此時沒有正式建立成爲一大宗教,卻因受到外來宗教的刺激,已隱然生起抗拒的運動。

到漢末桓帝、靈帝時代,有沛國人張道陵,初名陵。

其本是太學諸生,博通五經。及其晚年,忽然感嘆讀書無益於年命之事,遂學長生之道,自稱得黃帝九鼎丹法。

因無資財合藥,聞蜀人純厚,易於教化,與弟子入蜀,居鵠鳴山中,著作道書二十四篇。

陳壽在《三國志?張魯傳》中,稱其爲“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學者,出五斗米,故世稱米賊。”後世又稱其爲“五斗米道”。

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行之。

到了張魯行道的時期,已經據有東川,掌握實際的地方行政權,設官置吏,皆以鬼神之道命名,儼然爲一路諸侯,而執掌***的實權。

東川對於巴蜀政局,有舉足輕重之勢,實爲中國歷史上施行地方宗教政治的第一人。

徐州琅邪國於吉,宮崇詣闕上師。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

于吉家祖上就是搞道術的,看他後來的所作所爲,他們家的道術應該屬於畫符施水這一民間流派,不同於生爐煉丹的官方流派。

他家不光專業精熟,而且慈悲爲懷,不殺生命,到了他這一代的時候,專業技術已經很發達,“精苦有逾於昔人”。

于吉專業技術精熟的標誌就是那本《太平清領書》,就是所謂的《太平要術》或者稱爲《太平經》。

如前文所述,這本書是漢順帝時期由他的徒弟宮崇送到皇宮的,此書裝訂典雅,所謂“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

最奇妙的是書的來歷,是于吉在“曲陽泉水上所得”,而且是一本“神書”。

這明顯是誇大之詞,別說東漢末年紙張還沒有普及,這書是寫在布帛上的,就算是寫在紙上的,放在水面上也早溼成一團了。

上次鄱陽湖邊和趙雲的相遇,他早就知道此子日後必然成大器,不想現在就寫出了《老子化胡經》來和道家掰手腕。

左慈也是東漢末年道家的一個大牛。

他字元放,道號烏角先生,少居天柱山,研習煉丹之術。

《後漢書》說他少有神道。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載,左慈是葛玄之師。

傳其《太清丹經》三卷,及《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各一卷。

曹植《辯道論》中說他擅長房中術。據有關史料記載,經過六七十年的修煉,是死後成仙的。葛洪《神仙傳》也說他能夠役使鬼神,會變化、辟穀。

不過在趙雲的眼裡,就是一個會武功的道士,貌似精神力比較強大。

要說左慈和于吉誰厲害,出家人又不會像武者一樣,一言不和拔刀相向。

于吉的《太平要術》跟左慈的《遁甲天書》比起來,遁甲天書更好看一些。但是,並不意味着更厲害。

舉個例子,于吉跟左慈同樣可以做到呼風喚雨,但于吉憑的是真實道行,而且於吉一生救人無數,根行要比左慈好的多。

但左慈玩的一定比于吉漂亮的多,因爲遁甲天書不存在救人的問題,它本身只不過是幻術的大綜合。

而幻術,在道行裡來說是最不入流的東西。幻術不憑藉道行而是憑藉符印,這直接導致了幻術實際威力的薄弱。

拿例子出來,于吉輕鬆搞死孫策,而左慈變了半天戲法,只不過讓曹操看了熱鬧而已,真正的殺傷力是沒有的。

說到道家,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及。他叫魏伯陽,名翱,號雲牙子,會稽上虞,出身高門望族,乃會稽魏家的人。

他世襲簪纓,但魏伯陽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閒居養性,時人莫知之。魏伯陽本不是道士,後世道教把他奉爲神仙。

其所著的《周易參同契》,五行相類,共三卷,是現存系統闡述煉丹理論的最早著作。

該書思想來源本於黃老與《周易》,並參考古煉丹術及煉丹古書,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

作者由於“恐泄天之符”,故行文多恍惚之辭、類比之喻,文字古奧難懂,不易捉摸。《周易參同契》被後世奉爲“萬古丹經王”,奠定了道教丹鼎學說的理論基礎。

然而此時,他已經去世十年之久。要不然,喪家之犬于吉也不可能從琅琊跑到吳地,道家人的地域觀念還是非常強的。

不管是武者還是道士,他們的修煉都需要資源,而全國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不外乎皇宮。

就像靈帝的庶長子劉辯,從小就養在史子眇那裡,可以說他這支道家獲得的修煉資源就是最多的。

因此儘管這些道人表面上雲淡風輕,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暗地裡早就注意到漢祚將傾,全國各地蠻人和普通人七一此起彼伏。

當是時,自然都會找各自的代言人,生怕換了一個皇帝,自己的修煉資源都沒了。

別的道家人都偶爾出世,來顯示下自己的存在,並用醫術或者幻術,取得老百姓的認同。

由於《老子化胡經》的出現,道家人坐不住了,引出一位隱居邙山的超級牛人,連張角看到書信後也星夜趕來。(。)

第195章 英雄唯孟德玄德第203章 正兵輔兵退伍兵第70章 摩柯低頭第31章 黃旭病因第177章 袁軍初敗第28章 一鼓而下水軍至第112章 趙雲的對策第18章 方士左慈第87章 張網以待第74章 可憐的萬年第205章 先登營進鬼見愁第75章 行蹤暴露第161章 短暫閉關第77章 鐘有悔兵出郴縣第159章 徐聞縣令秦彩虹第122章 混亂的東瀛第191章 高句麗事了第155章 劉備去巴蜀第1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3章 濱海隱士與毗舍闍第65章 避無可避那就幹第44章 京城震動第170章 荀家決策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123章 徐家定計第88章 箕子後裔現身第120章 算盤和珠算口訣問世第109章 趙家軍遇伏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41章 給你纔是你的,不給你別想第242章 突破境界有頭緒第83章 戰宋家天刀第71章 玄菟家族第91章 沉寂桑乾縣令第147章 張飛夜襲第115章 一本小說一部經書第105章 真定武夷一家親第142章 憋屈甄家第91章 王險城外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49章 血債只有血來償第86章 夏巴族的新生第31章 典韋現身,外功極致第188章 槍對槍第40章 不一樣的張家第58章 趙滿定親第67章 打不打依舊是個問題第60章 姑臧城外,休屠之澤第151章 殺傷兵紈絝猖狂第183章 張郃製鹽夷洲東第4章 戰死第139章 槍壓關雲長第104章 知足常樂武者心第102章 奧特曼打小怪獸?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58章 趙滿定親第89章 張允落網第212章 曹操心急說大話第70章 宋家大宗師,疑惑孟德第232章 三苗武者不弱人第54章 明渡鬱水,暗發南海第2章 黃巾起義天下動第169章 還沒接戰強者逃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159章 徐聞縣令秦彩虹第64章 活捉習鈞第115章 再見虎子哥第89章 蹇碩東征第125章 戲志才兵過鬱水第137章 秦彩虹血戰潭中第49章 交惡袁家第165章 破合圍荀諶分兵第204章 兵兵相護初顯病第70章 敵蹤初現第36章 悄無聲息入雒陽第49章 楊賜來訪第186章 兩個三苗秘雲布第118章 朱崖洲晁家真容第150章 紫氣東來初現第174章 張讓也得講原則第93章 殺奔山頂第153章 苟溫部第9章 三韓歸一張郃迴歸第27章 北征戲志才領命第248章 截龍脈道家顯威第95章 有種你來,老子虐不死你!第21章 破虜示警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5章 荀家姑爺第95章 壯哉公孫瓚第139章 定周城桑雲揚威第143章 鮮卑人的條件第152章 荀文若臨陣不慌第55章 再戰骨鬆第159章 乾脆三喜臨門第138章 幷州軍北移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31章 校場誓師第106章 慕容部遭襲第160章 轉世重修,奪舍!
第195章 英雄唯孟德玄德第203章 正兵輔兵退伍兵第70章 摩柯低頭第31章 黃旭病因第177章 袁軍初敗第28章 一鼓而下水軍至第112章 趙雲的對策第18章 方士左慈第87章 張網以待第74章 可憐的萬年第205章 先登營進鬼見愁第75章 行蹤暴露第161章 短暫閉關第77章 鐘有悔兵出郴縣第159章 徐聞縣令秦彩虹第122章 混亂的東瀛第191章 高句麗事了第155章 劉備去巴蜀第1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3章 濱海隱士與毗舍闍第65章 避無可避那就幹第44章 京城震動第170章 荀家決策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123章 徐家定計第88章 箕子後裔現身第120章 算盤和珠算口訣問世第109章 趙家軍遇伏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41章 給你纔是你的,不給你別想第242章 突破境界有頭緒第83章 戰宋家天刀第71章 玄菟家族第91章 沉寂桑乾縣令第147章 張飛夜襲第115章 一本小說一部經書第105章 真定武夷一家親第142章 憋屈甄家第91章 王險城外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49章 血債只有血來償第86章 夏巴族的新生第31章 典韋現身,外功極致第188章 槍對槍第40章 不一樣的張家第58章 趙滿定親第67章 打不打依舊是個問題第60章 姑臧城外,休屠之澤第151章 殺傷兵紈絝猖狂第183章 張郃製鹽夷洲東第4章 戰死第139章 槍壓關雲長第104章 知足常樂武者心第102章 奧特曼打小怪獸?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58章 趙滿定親第89章 張允落網第212章 曹操心急說大話第70章 宋家大宗師,疑惑孟德第232章 三苗武者不弱人第54章 明渡鬱水,暗發南海第2章 黃巾起義天下動第169章 還沒接戰強者逃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159章 徐聞縣令秦彩虹第64章 活捉習鈞第115章 再見虎子哥第89章 蹇碩東征第125章 戲志才兵過鬱水第137章 秦彩虹血戰潭中第49章 交惡袁家第165章 破合圍荀諶分兵第204章 兵兵相護初顯病第70章 敵蹤初現第36章 悄無聲息入雒陽第49章 楊賜來訪第186章 兩個三苗秘雲布第118章 朱崖洲晁家真容第150章 紫氣東來初現第174章 張讓也得講原則第93章 殺奔山頂第153章 苟溫部第9章 三韓歸一張郃迴歸第27章 北征戲志才領命第248章 截龍脈道家顯威第95章 有種你來,老子虐不死你!第21章 破虜示警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5章 荀家姑爺第95章 壯哉公孫瓚第139章 定周城桑雲揚威第143章 鮮卑人的條件第152章 荀文若臨陣不慌第55章 再戰骨鬆第159章 乾脆三喜臨門第138章 幷州軍北移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31章 校場誓師第106章 慕容部遭襲第160章 轉世重修,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