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何不送碳趙鎮南

儘管吳太伯建立了吳國,卻沒有直系子孫,後世吳姓人稱其爲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爲吳姓傳代血緣始祖。

仲雍接任吳國國君後,繼續開拓哥哥所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發展史上,仲雍其地位僅次於太伯,可謂至德第二人。

後世耳熟能詳的臥薪嚐膽,吳姓的後裔被當成反面教材。從春秋五霸之一,轉眼成爲越王勾踐的墊腳石,吳國也成爲一個歷史名詞。

夫差的兒子吳姑蔑,在與越人作戰中被俘;吳亡前數年,夫差的太子吳友和王孫彌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國。

又有許多的政權爭奪中失敗的王室成員,因爲避難,被迫背井離鄉,流亡異國。吳王餘昧的兩個兒子蓋餘和燭庸,逃難至楚,家族遷居沈丘一帶。

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家族曾先後流亡到宋國和楚國;闔廬之弟夫概遷居棠溪。這幾支吳姓家族,後來都另立門戶,開創新的姓氏。

但更多的吳姓成員,流落異國後,還牢牢地守着自己的血緣標誌吳姓。他們在秦末漢初之際,突然猶如井噴,開創了吳氏新的一頁。

秦朝時,吳芮以才能出衆,當上了番陽縣令。他爲政深得民心,百姓尊爲番君。秦末農民起義,吳芮縱觀天下大勢,知秦必亡,遂率領當地越人起兵響應。

後轉戰西北,與項羽等入關破秦,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封他做衡山王。漢朝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投降高祖劉邦,四處征戰,吳芮被封爲長沙王。

光武中興,有一位吳家人跟隨孝光武帝南征北戰,他是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位亢金龍吳漢,官拜大司馬,去世後被諡忠侯,史稱廣平忠侯。

東漢一朝,大司馬吳漢一家,封侯者達十令人之多。在當時整個吳姓中,以這一支最爲顯貴、最興旺發達。可以說,甭管啥太守、都尉,吳家纔是衆家族的翹楚。

至於吳倘適才說的嶺南吳家,屬於當年勾踐滅掉吳國後被俘虜的吳姓族人。

嶺南吳霸家族,吳霸字子公,西漢末年陽山人,他和北方後來的吳漢後人相呼應。

吳霸年輕時非常強壯,就任地方軍官。他曾帶兵駐紮湞陽,並施行軍屯,招攬流民開墾荒地,後人爲紀念他的開發之功,將他曾駐守的山命名爲吳山。

後來其又升廣鬱都尉,負責監視夜郎國。族人希望藉助其勢力遷居廣鬱肥沃之地,被吳霸以擾民爲由制止,吳霸此舉深爲當地百姓敬佩。

漢昭帝時其又升任牂牁郡太守,但是他的家人並沒有隨其遷移,一直住在南海與桂陽相交的那一帶。他後裔興旺,五嶺以南,特別是南海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後代。

面對這麼一個聲名顯赫的家族,不管是顧向還是陸康這兩親家,應對起來都有些難度。

不過,既然雙方註定了要在利益上有矛盾交集的話,不管是誰,都會選擇以壯大家族爲己任。不要說吳家,就是趙家又如何?這就是吳郡的世家讓人頭疼的地方。

“諸位賢達有所不知,”吳倘嘆了口氣,畢竟趙雲名聲在外,當初哪怕就露了一面,在吳郡還是很得人心:“趙鎮南不僅殺土人,連漢人家族一樣毫不手軟。”

大家一聽有些納悶兒,你不是說吳家和宋家的事兒嗎?咋又扯到趙雲身上?設若是對方要放對吳郡家族,自然拼死也要上。否則即便孫堅這樣的姻親都會退避三舍。

當初他年至二十才娶妻吳氏,不就是看上了對方的家族麼?甭管自己隨時吹噓是孫武子的後代,孫家在歷史上出名就孫武與後代孫臏,其餘的沒有了。

而孫家想要興旺發達,必然聯盟幾個有底蘊的家族,孫堅都有些後悔聽吳家的攛掇,專門召集衆人來聚會了。能提升自家形象固然不錯,可還不能得罪人。

武陵那邊有五溪蠻,與零陵郡和鬱林郡、蒼梧郡交界的地方,那裡都是五溪蠻的地盤。五條溪水的發源地,那些蠻人世居於此。

他託辭要回家爲次子慶賀,未嘗不是在逃避袁紹的聯盟。

零陵郡兵有兩個實力強大的左右郡尉顏良文丑,那又如何?就連如日中天的鎮南將軍趙雲都忍住沒有對這些土人動手,反而以懷柔政策,誘使其下山分封土地。

失去了山林的五溪蠻不再爲患,在這一點上,孫堅十分同意張溫在涼州的做法,對土人、蠻人、胡人,過分的殺戮只能讓其更加瘋狂。

“吳兄此言差矣!”顧向毫不猶豫打斷他的話,儘管很不禮貌,他還是照做了。

“趙鎮南在交州不管是土人還是漢人,殺的打壓的都是劣紳,不用向解釋劣紳的含義吧?作爲地主,你不好好對待農戶,拼命壓榨,適得其反!”

可能在這一點上,吳郡的世家們做得比中原好,要不然後來的黃巾勢力何其龐大?就連益州也有小股黃巾在起義,你何時聽說過吳郡一帶有黃巾鬧事?

很簡單,他們對待農戶不要說多優越,至少還是能給人家一口飯吃。什麼兵役徭役,就連大地主家都硬抗,我們忙着呢,隨時要去應付山越人。

此言一出,其他頭面人物看着吳倘,眼神就耐人尋味了。你們吳家的人,又不是主家,而是當年被越國征服過流落到交州的分支,自己作死,怪得誰來?

“是故他們也無可奈何!”吳倘見勢不妙,趕緊解釋:“想到龍川之地來尋求發展,誰知卻與宋家扛上了。”

原來如此,衆人心裡頓時輕鬆不少,不管是誰,哪怕是汝南袁家,和現在的趙家都不會刀兵相見,袁紹也在忙着剿滅五溪蠻呢。

“吳兄,你們的族人殊爲不智。”顧向毫不客氣:“徽兒爲龍川縣令不假,其上是南海太守史璜,再上面則爲趙鎮南。”

“再說如今交州誰還把土地放在眼裡?罐頭已讓我們所有人賺得鉢滿盆滿,遑論其他物資。就是我兒都沒在龍川置地,要來何用?平白積壓錢財。”

“當其時,趙大帥已然揮兵西進,擬準畢其功於一役,解決三苗。”

說實話,儘管在交州去了那麼多的家族,外鬆內緊,宋家訓練的兵卒派上了用場。

那些家族派出的人,都不是啥重要人物,征服三苗的事情,外面沒有一點風聲傳出來。

“此言當真!”陸康與朱治同時說話,兩人又詫異地對望一眼。

戰爭就意味着財富,誰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旁的周賓與張溫也是莫名驚詫,吳郡要參與進去,錦上添花何如雪中送炭。

“向何時騙過諸位?”顧向苦笑道:“大軍的具體行程,某也不清楚,反正我兒顧徽來信說近日繁忙,原擬回鄉省親都沒時間。”

陸康臉上一喜,他和顧家可是兒女親家,顧雍早年就與自家女兒定親,下來必須要好好打聽。

朱治更是懊惱,他早就想出人頭地,可惜吳郡的世家和地方官關係不好,至今都沒有取得孝廉身份。顧家要不是有一個蔡邕弟子家的身份,顧徽都得不到。

他決定了,馬上就找顧向詢問詳細,趁早加入,此前到臨沅幫孫堅的計劃擱置。

孫堅不想繼續在家裡耽擱,他決意迅速回去,讓吳景帶人前往幫襯。那樣的話,吳家在交州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還可以挽回一二,又能趁勢與趙雲拉上關係。

顧向本身就不是一個像吃獨食的人,在吳郡立足,今後還想更進一步,鄉鄰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他站起身來做了一個羅圈揖:“諸君,此時入交州正其時也。趙鎮南即便平定三苗以後,也需更多漢人,何況還有他的領地朱崖洲呢?”

一個個吳郡大佬們欣喜異常,就連此前一臉不虞的吳倘在孫堅小聲說出自己的計劃後,也想加入進去。交州啊,咱吳郡又不是沒船?

塞翁失馬猶未爲晚,沒有誰不想參與進去的。(。)

:。:

第129章 大營攻防戰第88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103章 傷心蔡琰第24章 劉玄德心思第125章 張角把議題帶溝裡了第31章 典韋現身,外功極致第57章 詭異的水師,懵逼的聯軍第16章 滅隱門如日中天第187章 的槍第84章 光和三年的第一場雪第111章 魂兮歸來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119章 劉洪劉元卓第146章 陷合浦兄弟爭功第30章 其實我是來談生意的第251章 越人黎人大漢人第1章 戰爭序幕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21章 破虜示警第15章 扯虎皮拉大旗,玄德許官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83章 陰謀,又見陰謀第5章 不聽話的部曲第36章 優待蠻人,不是讓他們騎在頭上第110章 黃巾又在露蹤影第77章 如何北進第138章 賈詡新年開門紅第46章 求才若渴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95章 左慈駕到第66章 根赤勇士們,隨我殺!第3章 拜訪荀爽第32章 要麼降要麼死第99章 至秣陵第106章 腰纏十萬貫,攜美過揚州第65章 勾連異族者,天厭之第14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4章 敗宗師兵進封陽第13章 陳袁之怨第59章 靈帝回京第1章 封賞風波第18章 戲志才的戰術:圍關打援第14章 悲傷趙孟第177章 萬族大會第149章 神醫華元化第113章 太平洋彼岸的作物種子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9章 宗師不可辱,武者的地位第7章 立威廖立,校場上的宣言和震懾第81章 大膽何文你可知罪第145章 戰前佈署第226章 越國後裔來助戰第62章 讓聲望飛,讓聲望再飛一會兒第81章 來訪鮮卑的高句麗人第141章 第三次廷議第54章 滿城風雨第53章 抽籤比武第92章 秘密武器的威力第196章 遇忽悠曹操醉樂第5章 不聽話的部曲第38章 雒陽紙貴只爲君第12章 三三制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240章 意識消散風水致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25章 奴隸販子耍橫?一刀殺了第10章 秦彩虹的堅持,孩子命運的拐點第47章 震懾第19章 東萊太史慈第41章 幸福的煩惱第42章 無妄之災第142章 卻深部第53章 青年周倉第135章 襲糧道烏滸中計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2章 恰同學少年第159章 乾脆三喜臨門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189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82章 趙家宋家同根生第8章 提名孫劉盡皆勸第169章 獅子吼破陣,掃地僧?第132章 童淵V張角:能動手就別吵吵第152章 道門應該走出去第157章 袁子襄見聞第34章 一路向北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會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155章 戈壁灘元直放火第5章 不聽話的部曲第180章 鎮南將軍,朱崖洲都督第25章 買一送一,山賊團滅第62章 許攸背鍋,一葉輕舟第157章 進貢路上第87章 通才與專才第201章 心結解敘師生情第95章 左慈駕到第123章 田元皓走馬上任第150章 紫氣東來初現第105章 真定武夷一家親
第129章 大營攻防戰第88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103章 傷心蔡琰第24章 劉玄德心思第125章 張角把議題帶溝裡了第31章 典韋現身,外功極致第57章 詭異的水師,懵逼的聯軍第16章 滅隱門如日中天第187章 的槍第84章 光和三年的第一場雪第111章 魂兮歸來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119章 劉洪劉元卓第146章 陷合浦兄弟爭功第30章 其實我是來談生意的第251章 越人黎人大漢人第1章 戰爭序幕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21章 破虜示警第15章 扯虎皮拉大旗,玄德許官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83章 陰謀,又見陰謀第5章 不聽話的部曲第36章 優待蠻人,不是讓他們騎在頭上第110章 黃巾又在露蹤影第77章 如何北進第138章 賈詡新年開門紅第46章 求才若渴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95章 左慈駕到第66章 根赤勇士們,隨我殺!第3章 拜訪荀爽第32章 要麼降要麼死第99章 至秣陵第106章 腰纏十萬貫,攜美過揚州第65章 勾連異族者,天厭之第14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4章 敗宗師兵進封陽第13章 陳袁之怨第59章 靈帝回京第1章 封賞風波第18章 戲志才的戰術:圍關打援第14章 悲傷趙孟第177章 萬族大會第149章 神醫華元化第113章 太平洋彼岸的作物種子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9章 宗師不可辱,武者的地位第7章 立威廖立,校場上的宣言和震懾第81章 大膽何文你可知罪第145章 戰前佈署第226章 越國後裔來助戰第62章 讓聲望飛,讓聲望再飛一會兒第81章 來訪鮮卑的高句麗人第141章 第三次廷議第54章 滿城風雨第53章 抽籤比武第92章 秘密武器的威力第196章 遇忽悠曹操醉樂第5章 不聽話的部曲第38章 雒陽紙貴只爲君第12章 三三制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240章 意識消散風水致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25章 奴隸販子耍橫?一刀殺了第10章 秦彩虹的堅持,孩子命運的拐點第47章 震懾第19章 東萊太史慈第41章 幸福的煩惱第42章 無妄之災第142章 卻深部第53章 青年周倉第135章 襲糧道烏滸中計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2章 恰同學少年第159章 乾脆三喜臨門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189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82章 趙家宋家同根生第8章 提名孫劉盡皆勸第169章 獅子吼破陣,掃地僧?第132章 童淵V張角:能動手就別吵吵第152章 道門應該走出去第157章 袁子襄見聞第34章 一路向北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會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155章 戈壁灘元直放火第5章 不聽話的部曲第180章 鎮南將軍,朱崖洲都督第25章 買一送一,山賊團滅第62章 許攸背鍋,一葉輕舟第157章 進貢路上第87章 通才與專才第201章 心結解敘師生情第95章 左慈駕到第123章 田元皓走馬上任第150章 紫氣東來初現第105章 真定武夷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