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妙覺庵

中元十三年的夏天,似是總含了幾分不尋常的意味。然而,在大舟山腳下的竹林與庵堂間,一切卻又顯得如此寧謐。

黃昏時的太陽,已然消耗盡了所有的熱力,淡金色的夕陽,斜斜地鋪散於不遠處的那一大片竹林,似爲那一層翠碧,塗抹上了些許金粉。

襄垣杜氏的四郎君——杜驍騎的庶四子——杜光武,站在竹林外,望着眼前那兩扇緊閉的門扉,神情有些恍惚。

他從沒想過,有朝一日,他會來到這裡,確切地說,是來到一座尼庵之前。

這並非他的本意,而是東陵先生的那封信指引着他前來的。

在東陵野老的贈言中,不僅指明瞭讓他來到這大舟山下的妙覺庵,且還指明瞭他必須要找到的人——一個法號叫做絕慧的比丘尼。

“大舟山下,妙覺庵中;有比丘尼,法號覺慧。知君之事,識君之母;君之來處,盡在此中。”

那贈言中便是如是說的。

那贈言最後還有一語,“君非李氏所出。君之生母,另有其人。”

杜光武怔然立在妙覺庵的大門前,面色麻木,似一尊泥塑的雕像。

李氏,並非他的生母。

拿到贈言的那天,他腦海中翻來覆去的,唯有這句話。

他已經不大記得是如何回到自己開的那間水鋪的,他只記得,在看到信的那一瞬間,許許多多模糊而又遙遠的記憶,倏然便涌入了他的腦海,幾乎令他失了神。

事實上,在很小的時候,他也曾經以爲,他的生母另有其人。

在他的記憶中,有一個面貌普通卻又極其溫柔的女子,總愛穿着一身綠月白的衣裙,陪伴在他的身邊。

她有一雙很軟很軟的手,總是輕柔地撫着他的發頂,牽着小小的他的手,或是拍着他的肩背,哄他入睡。

記憶中那隻掌心裡溫柔的熱度,曾無數次安撫了夢裡的他,又無數次在夢醒之後,令他陷入一種近乎於自責的痛苦中,無法自拔。尤其是在面對“庶母”李氏冰冷的面容時,他總會覺得,自己所做的那個夢,其實是在心底深處對李氏有所不滿,是一種大不孝。

懷着這種既矛盾又痛苦的心情,他侍母至孝,從不違逆李氏,無論是李氏的打罵還是冷待,他總是心甘情願地承受。甚至,就連李氏揹着他悄悄給嫡母遞消息的事情,他也一併忍受了下來。

他總以爲,身爲庶母,爲了能在杜家那深深的宅院裡存活下去,李氏不得不如此。他更以爲,李氏就算待他再不好,那也是在表面,而在心底深處,她一定是很看重他這個兒子的。

至於那個時常出現在夢中的溫柔形象,在見到東陵先生的信之前,他一直以爲,那是他被打壓得太狠之後而生出的臆想。

直到,他拿到了東陵先生的贈言。

在反覆讀了那贈言不下百遍之後,他終於開始相信,他記憶中莫名多出來的那個的女子,其實,是真實存在的。

那個女子,也許……便是他真正的生母罷。

他攥着那封信,獨自坐在逼仄而狹窄的水鋪後院,不知道自己枯坐了多久。

當他回過神來時,他拿信的手已經僵硬得無法屈伸,每一根骨節都像是被千斤巨石碾過,那種脹痛與酸澀,比握槍突刺千下還要嚴重。

在那一刻,他飛快地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必須去一趟大舟山。

李氏的冷漠與刻薄,還有她看着他時那種深入骨髓的怨恨,他曾經選擇視而不見,亦選擇了一忍再忍。

而彼時,他卻是連一刻都忍不下去了。

就算是庶子,就算出身卑微,身爲母親,對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骨肉,怎麼可能會有那樣的眼神?又怎麼可能用那樣惡毒的態度,去壓迫自己的孩子,甚至幾度欲出手加害?

那是一個母親能忍下心做出來的事麼?

在狹小的水鋪後院,杜光武幾乎是咬着牙、用盡了所有的力量,才走出了那一方專屬於他的天地。

而在走出後院之後,他便已經失去了回府見李氏的勇氣。

他是直接從水鋪出城的。

出城前,他只叫人傳了個口信回去,尋了個最常見的“田獵”藉口,便離開了。

盤費、衣物以及馬匹,還有出入各郡縣的路牌,他早就在水鋪備得齊全。

在上馬的那一刻,他甚至覺得,他其實早就在盼着這一天了。

離開杜氏,離開那個冰冷的家,離開那個永遠冷冷地看着他的李氏,以及根本對他不屑一顧的父親,還有那些視他如雜草、總要時不時踩他一腳的所謂兄弟姊妹們。

那個地方,他已經一息也呆不下去了。

他快馬加鞭離開了上京,一路曉行夜宿,不上十日,便來到了目的地,也就是他此刻正站着的地方——大舟山。

大舟山,地處上京與大都之間的允州境內,雖不算荒涼,卻也並不熱鬧。因山上皆是黃石,寸草不生,很難有“靠山吃山”之便,故大舟山下只住了稀稀落落的五、六十民戶,合成了一個相對鬆散的村莊,就叫大舟莊。而妙覺庵,便在離大舟莊約三、四里地的山陰處,庵**奉的乃是觀音大士。

杜光武握了握汗溼的掌心,回首四顧。

曠野的風吹過竹林,沙沙作響,眼前的門扉顯得有些陳舊,經年累月的風吹雨打,那門上的朱漆剝落了幾處,門楣上的匾額卻還光亮,顯是有人經常擦洗。

寧靜、安詳,與世無爭。

這所庵堂隱在羣山的懷抱中,如避世的隱士,不爲人知。

“吱啞”一聲,面前的門扇忽然開啓,將杜光武的心神也拉回到了此刻。

他後退一步,凝目看去,卻見開門的是個中年女尼,因微有些背光,杜光武並看不清她的長相,唯覺這女尼身上似是有一種很溫和的氣息,即便不言不語,那種溫和的感覺,亦撲面而來。

他凝了凝神,向着女尼打了個揖手,恭聲道:“見過比丘尼,僕是來尋人的。”

或許是一路趕來太過疲累,也或許是等待了太久,讓他失去了耐心,他沒有多做客套,開口便直入主題。

第109章 瓊玉郎第836章 第五案第118章 纖絲帚第633章 諸皇子第743章 驚聲語第628章 不入陳第623章 問舊事(wellwise和氏璧加更)第747章 石榴箋第058章 析隱弊第096章 香露幽第413章 入艙來第870章 析因果第262章 楊先生第519章 險過關第624章 斬鄉侯第1032章 飛殘檐第547章 犬無牙第639章 薦泗水第960章 阿物兒第052章 雪千樹第940章 改天命第771章 紅顏老(200月票加更)第093章 曲無直第058章 析隱弊第459章 居偏舍第381章 溼長睫第880章 爲什麼第1036章 皆虛妄第224章 假亦真第055章 法服說第092章 白衣郎第226章 食糖否第988章 連珠駑第030章 曾相識第781章 染硃砂第899章 皆無用第1015章 品江山第023章 桃木澗第335章 可橫行第757章 擇婚事(裴裴的書和氏璧加更)第951章 連環計第595章 林文信第883章 謝郎君第861章 終反目第614章 弄櫻桃第727章 如反掌(補更一章)第672章 嘆金龍第258章 母女會第660章 分金豆第161章 檀香暖第052章 雪千樹第128章 怨猶會第920章 僕不胖(微涼ミ和氏璧加更)第928章 覽河山第014章 略施恩第658章 桓子瑜第864章 彼豎子第989章 鐵騎出第919章 曉密室第906章 蓮燭幽第090章 星河遙第370章 旬空也第056章 金戈聲第580章 城下盟第932章 勝胭脂第767章 行捷徑第573章 朱漆匣第408章 忽無音第592章 無所獲第639章 薦泗水第407章 別上京第824章 知稼穡第579章 步步陷第196章 草色蕪第310章 林守誠第022章 桃花訊第839章 羞難抑第023章 桃木澗第332章 火鳳印第621章 喚爾名(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173章 粉雲低第841章 論姊妹第333章 告密人第454章 斷青州第486章 瘋魔語第062章 殘夜憂第175章 鎖燕囊第630章 雪滿天第021章 紫微術第787章 棋子落第589章 且去也第975章 **之第130章 局中謀第823章 見蘭花第365章 愁色濃第088章 錦簾春第409章 門外人第370章 旬空也第664章 兔兒燈第733章 移春檻
第109章 瓊玉郎第836章 第五案第118章 纖絲帚第633章 諸皇子第743章 驚聲語第628章 不入陳第623章 問舊事(wellwise和氏璧加更)第747章 石榴箋第058章 析隱弊第096章 香露幽第413章 入艙來第870章 析因果第262章 楊先生第519章 險過關第624章 斬鄉侯第1032章 飛殘檐第547章 犬無牙第639章 薦泗水第960章 阿物兒第052章 雪千樹第940章 改天命第771章 紅顏老(200月票加更)第093章 曲無直第058章 析隱弊第459章 居偏舍第381章 溼長睫第880章 爲什麼第1036章 皆虛妄第224章 假亦真第055章 法服說第092章 白衣郎第226章 食糖否第988章 連珠駑第030章 曾相識第781章 染硃砂第899章 皆無用第1015章 品江山第023章 桃木澗第335章 可橫行第757章 擇婚事(裴裴的書和氏璧加更)第951章 連環計第595章 林文信第883章 謝郎君第861章 終反目第614章 弄櫻桃第727章 如反掌(補更一章)第672章 嘆金龍第258章 母女會第660章 分金豆第161章 檀香暖第052章 雪千樹第128章 怨猶會第920章 僕不胖(微涼ミ和氏璧加更)第928章 覽河山第014章 略施恩第658章 桓子瑜第864章 彼豎子第989章 鐵騎出第919章 曉密室第906章 蓮燭幽第090章 星河遙第370章 旬空也第056章 金戈聲第580章 城下盟第932章 勝胭脂第767章 行捷徑第573章 朱漆匣第408章 忽無音第592章 無所獲第639章 薦泗水第407章 別上京第824章 知稼穡第579章 步步陷第196章 草色蕪第310章 林守誠第022章 桃花訊第839章 羞難抑第023章 桃木澗第332章 火鳳印第621章 喚爾名(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173章 粉雲低第841章 論姊妹第333章 告密人第454章 斷青州第486章 瘋魔語第062章 殘夜憂第175章 鎖燕囊第630章 雪滿天第021章 紫微術第787章 棋子落第589章 且去也第975章 **之第130章 局中謀第823章 見蘭花第365章 愁色濃第088章 錦簾春第409章 門外人第370章 旬空也第664章 兔兒燈第733章 移春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