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諸皇子

那種充滿了研判、忖度與考量的眼神,並不太像是在打量一位公主,或者是單純的對美的欣賞,反倒有些像是在……打量對手!?

這念頭一浮起,秦素只覺得心頭髮緊。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爲什麼桓家的所有軌跡,全都與前世不同?而桓子澄這樣看她的原因何在?

這般想着,秦素不由又將視線拋去了一旁。

如果說,桓子澄給了她古怪與迷惑之感,那麼,她的這幾位“皇兄”,給她的感覺就更復雜了。

畢竟,“那位皇子”便在其列。

秦素側眸看去,卻見幾位皇子並太子殿下皆列案而坐,位於她的下首,從秦素的角度也只能看見他們的側影。

僅從這幾個側影來看,“那位皇子”,似乎並不在其中。

秦素不由暗自苦笑。

前世時,她也只看過一次“那位皇子”的背影,記憶早已模糊,如今她想要僅憑背影認出當年的那個人,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還是留待以後細加觀察吧。

秦素居高臨下地看着幾位皇兄,面上的笑靨仍舊恬靜。

按理說,公主是絕不應該比皇子坐得更高的,更不可能坐在太子之上。

不過,誰教今日是秦素的冊封宴呢?這樣的座次安排並不算違制,再者說,幾位皇子包括太子也都沒意見。

這世上還沒聽說有女兒能繼位的,女皇這種事物更是無從提起,晉陵公主離皇帝再近,她最終不也還是要遠遠地嫁走?

唯有晉陵郡那塊封地,有些叫人羨慕。

諸皇子心思各異,不過表面看來卻仍是一團和氣,秦素便也藉着敬酒之機,仔細地觀察着他們。

大皇子郭元恩,身形粗壯,五官與中元帝有幾分相像,但遠不如中元帝俊秀,而是透着幾分豪爽,看着就不像是個心機深沉的。這一點秦素倒也認同,壺關窯能夠脫手,大皇子居功至偉。

就衝此節,秦素敬他酒時,心裡還是帶着三分善意的。

二皇子郭元吉有一張很精明的臉,容貌普通,出手倒還挺大方的,秦素那邊的不少名貴衣料,都出自他的手,在宴席之上,他對秦素也是和顏悅色。

三皇子郭元安則是個美男,修眉俊眼、風流灑脫,雖不及薛、桓、李等諸人,在幾位皇子中卻是最爲俊偉的。雖然秦素把霍亭淑給罰了,間接地打了三皇子的臉,不過至少從表面看來,他對此似是並不介意,對秦素的態度也頗爲溫和。

至於四皇子郭元丞,他是個蒼白俊秀的青年,看着有些文弱,像是有不足之症,也不大愛說話。

最後則是太子郭元洲。

前世時,秦素沒怎麼見過他,今日一見,卻見他風姿俊秀、謙雅沖淡,身上帶着種沉穩之氣,果然不愧爲一代儲君。

挨個兒觀察完幾位皇子後,秦素也敬完了酒,仍舊入席歸座,一面思忖着今後的路。

幾位皇子都住在廣明宮,如果她想要查明“那位皇子”的底細,倒是可以時常往廣明宮裡走一走。

此念一起,秦素面上的笑容便越加甜美起來。

有了霍亭淑那件事,去廣明宮拜訪的理由都是現成的。

給三皇兄賠罪,這個理由,任誰也挑不出錯兒來。如果能夠在賠罪之餘再讓其餘幾位皇子欠她一頓席面,或是向他們討教書畫之類的,想必她很快便會在廣明宮混個臉熟了。

秦素的心下喜悅,當然她也不能放鬆對殿中情形的關注,面上還得端出個雲淡風輕的模樣來,一顆心倒是掰成了八瓣兒,時間久了,委實有些累。

若非方纔從李玄度的視線中得到了些許寬慰,這會兒咱們公主殿下心裡的那個小人兒,可就真要跳腳了。

宮宴本就是吃個排場,一道道美饌流水般地呈上來,卻也只能空自美味着,並不能真的成爲叫人細心品嚐的食物。秦素味同嚼蠟地舉箸而食,偶爾以極輕的語聲與中元帝交談兩句,無論禮數、風度與姿儀,皆是完美無缺。

中元帝越發滿意起來。

女兒果然是貼心,不像他那幾個兒子,就沒一個省心的。

他瞥了一眼戴着九旒冕的太子,面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此時,太子殿下正在與桓公說話。他二人本就相距不遠,如今隔席而談,看上去神情歡愉,也不知是說到了什麼開心事。

中元帝的眉峰動了動,又將視線放遠,好一會後,他纔看見了坐在角落裡的呂氏族人。

呂家今日來的只有呂時敏一人。他是呂時行的庶弟,原先在上京任職,後呂時行被貶泗水關,中元帝出於不知是補償還是其他的什麼心理,便將呂時敏調進了京城,命他任太子門大夫,管着東宮宿衛,也算是讓呂家這個太子母族,與太子走得近了些。

此刻,見呂時敏遠遠地坐着,莫說湊過來與太子說話了,便是與周遭的人也都沒有半句交談,就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吃東西,中元帝原本淡然的笑容,便又加深了一些。

便在此時,忽聞遠處傳來數聲清越的鳴響,卻司禮的小監敲響了玉磬。

依時擊磬乃是宮裡的規矩,意在讓宴會的每一個程序都能準確地應在吉時。此時卻是吉時已至,到了酒宴收梢之時,接下來便要獻上茶果了。

這磬聲真如仙樂般動聽,秦素當先便輕舒了一口氣,擱下了玉箸。

中元帝已是推杯而起,朗笑道:“聽說衆卿家準備了賀禮,孤這個女兒來得艱難,倒是不好委屈了她去,便叫她在這席上看一看百官的祝賀之心罷。”

衆臣聞言自是齊呼萬歲,隨後便有宮女上來撤下酒席,換上了點心與茶果,衆臣的獻禮便也開始了。

秦素強捺心神,目注着小監們一起一起地擡進賀禮:玉雕的美人臥、金鑄的觀音像、薄如蟬翼的七彩紗衣、以奇楠香木製成的手串……無數珍奇有趣的賀禮,一排排地呈現在秦素的眼前,而每一樣禮物擡上來前,小監也皆會唱出送禮之人的姓氏官職,一時間直是爭奇鬥豔,倒也有些意思。

第804章 請撫琴第585章 瀟瀟雨第096章 香露幽第720章 斷贗品第1031章 不勝衣第997章 鐵索寒第349章 何解憂第989章 鐵騎出第950章 問檀印第067章 變局生第205章 好風來第397章 凌梅館第374章 袖中物第1013章 好孩子第509章 狹路逢第796章 素巾溼第134章 暗香露第360章 攬花箋第899章 皆無用第861章 終反目第608章 梨花落第237章 兩立儲第404章 雅投壺第427章 吾去也第948章 撫華勝第303章 妙覺庵第1007章 珍本現第252章 不復言第098章 曾記時第962章 金蛇衛(柳仲嚴和氏璧加更)第788章 通光殿第169章 柳花渡第712章 碧玉簪第943章 接戰報第380章 約瘦腰第614章 弄櫻桃第566章 人已逝第700章 宗師也第024章 故人現第371章 水正吉第703章 故人信(200月票加更)第217章 金御衛第251章 承吉言第631章 美男衆第085章 疏雪影(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302章 書頁卷第872章 鎏金鐲第712章 碧玉簪第630章 雪滿天第815章 珍寶坊第670章 面具寒第1049章 別亂碰第058章 析隱弊第598章 吾有策第403章 親疏間第246章 潁川事第423章 珠光暈第943章 接戰報第601章 拍案起第1030章 口舌爾第444章 桃花開第830章 盡知悉第830章 盡知悉第965章 盡於此第805章 風雷引第182章 春意濃第137章 需謹持第651章 忽有信第070章 長清曲第768章 出花窗第768章 出花窗第059章 孀居婦第644章 雪球燈第878章 聞驚呼第476章 六月雪第054章 釋《孝經》第083章 忽驚魂第755章 心若寒第812章 下神壇第076章 諸事繁第097章 悵春草第675章 守謙沖第798章 請喝茶第616章 三重因(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1002章 勿姑息第844章 雨驟急第145章 別有思第989章 鐵騎出第530章 李威風第516章 文昌殿(柳仲嚴和氏璧加更)第563章 潁川婦第534章 裙裾煙第663章 有婚約第143章 翠袖橫第081章 漏夜殘第331章 吳家園第070章 長清曲第703章 故人信(200月票加更)第824章 知稼穡第622章 彈金冠(草莓癡和氏璧加更)
第804章 請撫琴第585章 瀟瀟雨第096章 香露幽第720章 斷贗品第1031章 不勝衣第997章 鐵索寒第349章 何解憂第989章 鐵騎出第950章 問檀印第067章 變局生第205章 好風來第397章 凌梅館第374章 袖中物第1013章 好孩子第509章 狹路逢第796章 素巾溼第134章 暗香露第360章 攬花箋第899章 皆無用第861章 終反目第608章 梨花落第237章 兩立儲第404章 雅投壺第427章 吾去也第948章 撫華勝第303章 妙覺庵第1007章 珍本現第252章 不復言第098章 曾記時第962章 金蛇衛(柳仲嚴和氏璧加更)第788章 通光殿第169章 柳花渡第712章 碧玉簪第943章 接戰報第380章 約瘦腰第614章 弄櫻桃第566章 人已逝第700章 宗師也第024章 故人現第371章 水正吉第703章 故人信(200月票加更)第217章 金御衛第251章 承吉言第631章 美男衆第085章 疏雪影(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302章 書頁卷第872章 鎏金鐲第712章 碧玉簪第630章 雪滿天第815章 珍寶坊第670章 面具寒第1049章 別亂碰第058章 析隱弊第598章 吾有策第403章 親疏間第246章 潁川事第423章 珠光暈第943章 接戰報第601章 拍案起第1030章 口舌爾第444章 桃花開第830章 盡知悉第830章 盡知悉第965章 盡於此第805章 風雷引第182章 春意濃第137章 需謹持第651章 忽有信第070章 長清曲第768章 出花窗第768章 出花窗第059章 孀居婦第644章 雪球燈第878章 聞驚呼第476章 六月雪第054章 釋《孝經》第083章 忽驚魂第755章 心若寒第812章 下神壇第076章 諸事繁第097章 悵春草第675章 守謙沖第798章 請喝茶第616章 三重因(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1002章 勿姑息第844章 雨驟急第145章 別有思第989章 鐵騎出第530章 李威風第516章 文昌殿(柳仲嚴和氏璧加更)第563章 潁川婦第534章 裙裾煙第663章 有婚約第143章 翠袖橫第081章 漏夜殘第331章 吳家園第070章 長清曲第703章 故人信(200月票加更)第824章 知稼穡第622章 彈金冠(草莓癡和氏璧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