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與和平

斐迪南覺得自己可能落入了一個精心策劃的陷阱。

在伊比利亞,肯定有很多人盼着亞歷山大六世早早去見上帝,他無疑是其中最強烈的一個。

所以如果要在3~6是發生了什麼意外,他的嫌疑也是最大的。

只憑着這個再明顯不過的猜測,斐迪南就覺得自己可能被別人算計了。

這麼明顯的嫌疑讓他成了謀殺教皇的最大可能,而對於人們來說或許真相併不重要,只要知道誰最有可能就已經夠了。

斐迪南無論如何不想成爲這個嫌疑人,因爲他知道或許有比他更盼着亞歷山大六世儘早完蛋的人,可如果能夠趁機把謀殺教皇的帽子扣在他的頭上,那麼肯定有人願意這麼幹。

亞歷山大六世是不是真的已經遇難如今還是個謎,可斐迪南相信一定有人趁着這個機會對他發難。

而且在看到大主教那飽含深意的眼神之後,斐迪南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要跳進埃布羅河也洗不清了。

事實上的發展也正如斐迪南猜想的那樣,當教皇在旅行途中失蹤的消息傳開,所有有理由有機會也有條件謀殺教皇的人都成爲了重大的嫌疑人,而其中斐迪南顯然是最有可能一個。

甚至一些人爲了擺脫別人對自己的懷疑,也紛紛或明或暗的把懷疑的目標轉向斐迪南,一時間教皇失蹤成了斐迪南的又一罪行。

教皇失蹤的消息傳到巴里亞里多德的時候,整個城市全都在瞬間陷入了一片緊張惶恐之中。

很多人暗暗慶幸亞歷山大雖然已經進入巴利亞里多德,但好在他的軍隊還沒有隨即到來,所以雖然這個消息意外可怕,可至少還不用擔心他因爲憤怒對巴里亞里多德進行報復。

可即便是如此人們還是擔心這也許只是拖延了那個時刻而已,一旦他的軍隊到來,有了支持的亞歷山大就可能會採取嚴厲的措施。

有人因此產生了暫時離開巴利亞里多德的念頭,他們想躲到自己在鄉下的別墅或是自己的領地去躲上一陣,看看形勢再說,有的人甚至有些後悔,爲什麼當初沒有跟隨斐迪南一起去阿拉貢。

這些人的忐忑不安可以從他們與御膳官唐·班德拉茲的往來中看得出來。

在之前所有人都恨不得奉承巴結這位親王的新親信,以便希望通過他有機會能夠與親王共進午餐,甚至是晚餐。

按照多年來沿襲下來的傳統,能夠在宴會上把自己最喜歡的食物的一部分獻給身份最尊貴的人,而對方也能欣然接受,這是個十分榮耀的榮譽。

雖然這種多少還帶着部落時期痕跡的風俗早已經落伍,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時候,這種風俗已經能夠凸顯出某種強烈的信號。

無論是伊莎貝拉還是斐迪南,都曾經接受過這種奉獻,雖然他們都是虔誠的教徒,但是當時似乎也並不反感這種有異教痕跡的舉動。

原本想要這樣向亞歷山大表明心跡的人也很多,可是現在這麼幹的人卻突然少了不少,在這種時候人們更希望小心謹慎些,而不是爲了愚蠢的在親王面前博取一份好感,而給自己找來麻煩。

而事實上亞歷山大也的確因爲這個可怕的意外正處於爆發的邊緣。

如果不是因爲對烏利烏的信任,亞歷山大現在要做的不是考慮如何報復那些謀殺教皇的主謀兇手,而是在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迅速撤離巴里亞里多德。

爲了阻止亞歷山大六世進入馬德里,就可以採取如此極端的手段,那麼沒有理由不相信這些人爲了對付亞歷山大本人,不會使用更加可怕的方法。

那麼只帶着和平進軍的隊伍進入巴里亞里多德的亞歷山大就十分危險了。

除了他的獵衛兵和可以信任的來自馬德里的一小部分軍隊,任何人都可能會成爲這個謀殺者,其中包括那些半路加入和平進軍的貴族,誰也無法保證這些人在形勢發生變化之後,還會繼續站在他的一邊。

正因爲這樣的顧慮,當剛剛聽到消息時謝爾已經自作主張命令巴爾幹獵衛兵做好應對可能發生叛亂的準備,而亞歷山大在得知了謝爾準備封鎖王宮時,立刻及時阻止了他。

他迅速召見了唐·班德拉茲和三貴族,在從他們那裡得到明確的再次效忠的誓言之後,亞歷山大很清楚地告訴他們:“這是一次對我們大家最後的考驗,這就如同上帝對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最後磨練一樣,堅定者將在苦難之後迎來真正的輝煌。”

當然亞歷山大也並不只是空泛的給他們做出沒有什麼意義的許諾,雖然並不知道路上發生了什麼,但是根據傳來的消息看,要是真的敏銳的抓住了就發現教皇下落的關鍵。

如果說伊莎貝拉夫妻沒有發現下落會讓人覺得凶多吉少,亞歷山大卻認爲有烏利烏陪伴的教皇安然無恙的可能更大。

不過他也知道這個推斷並不能徹底說服其他人,所以他乾脆用很肯定的態度告訴他們,這一切不過是他的安排。

“我的御前官,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已經見過他,不過我可以肯定只要有他在,事情就不會如想的那樣糟糕,更何況這一切早有計劃,我得承認我如此信任一個摩爾人好像有些奇怪,如果我想有人可以證明我的這種信任不是沒有原因的。”

做出這個證明的人,是伊莎貝拉的前司庫官唐·馬克洛斯拜恩。

這位剛剛從里斯本人返回的前司庫官是來特意覲見新國王的。

沒錯,他爲自己匆匆返回巴里亞里多德尋找的理由就是“覲見新國王”。

這個說法甚至讓那些整天巴結唐·班德拉茲的貴族們都感到有些無恥,特別是一想到他還是伊莎貝拉的司庫官,很多人心頭不禁閃過“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念頭。

唐·馬克洛斯拜恩是帶着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的使命而來的。

亞速羣島海戰給葡萄牙帶來的除了意外的驚喜還有就是迅速膨脹的野心,葡萄牙人從沒想過自己這麼快就有機會可以在海上與自己的強鄰分庭抗禮。

關鍵是最讓他們擔心的卡斯蒂利亞雖然在海戰中失利,可很可能通過陸戰扳回劣勢的危險並沒有出現,這讓曼努埃爾從開始的擔心到後來越來越大膽,一時間葡萄牙國王的野心甚至讓他身邊的人都開始感到意外。

“重新勘定世界子午線?”亞歷山大看着站在對面神色坦然的唐·馬克洛斯拜恩,心裡邊琢磨着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一邊爲曼努埃爾那似乎已經不受控制的野心感到驚訝“他希望……‘共同成爲新世界的主宰’?”

“這是曼努埃爾國王的原話,”唐·馬克洛斯拜恩輕輕點頭“我可以向您保證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很認真的,而且他顯然認爲這也是個完全可以實現的談判目標。”

“啊偶~”

亞歷山大發出一聲稍顯古怪的感嘆,他注意到旁邊的人似乎都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於是趕緊收起這自詡幽默其實已經冷了場的表演。

“看來我們的朋友果然有一顆不肯安分的心。”

亞歷山大有些好笑的搖搖頭,他承認的確是他撩撥起了曼努埃爾的野心,不過看着這位葡萄牙國王如此難以自控卻也心生感慨,或者說曼努埃爾天生就不是個安分的人,他的撩撥不過是讓這一切更早的暴露了出來。

“不過在這種時候我們似乎不宜和葡萄牙發生衝突。”稍稍出人意外的是,民政官霍哈爾比納加洛斯首先開口發言。

在當初被亞歷山大選中的馬德里三貴族當中,原本霍哈爾比納加洛因爲首先表態應該穩居三貴族之首,甚至如果他表現優異或許有朝一日還有望成爲能與兩巨頭比肩的人物,可惜這位民政官天生謹慎的性格讓他給人落下種首鼠兩端印象,這讓亞歷山大從開始就把他打入了不可信任的“另冊”。

這並非是亞歷山大先入爲主,甚至即便是與他同爲三貴族之一的另外兩個人,也多少和這位民政官保持着若即若離的關係。

這讓霍哈爾比納加洛斯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不太妙,畢竟覬覦他如今地位的人很是不少,而不論是稅收官莫拉達託還是法院院長唐·阿布赫瓦,似乎都並不介意換個新人與他們共事。

所以霍哈爾比納加洛斯希望能夠盡多表現,以便改變親王對他的不良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殿下,我們可能會因爲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與阿拉貢發生戰爭,”霍哈爾比納加洛斯謹慎的遣詞逐句,不過他始終不明白,正是因爲他這過於小心謹慎的性格才讓他處於現在如此尷尬的處境“所以這個時候與葡萄牙在發生衝突是很不明智的。”

亞歷山大默默點點頭,他看了眼霍哈爾比納加洛斯,雖然也能夠理解民政官如今的心思,不過他還是在心底裡輕輕嘆息一聲。

對霍哈爾比納加洛斯他真的有些失望了,這個人或許能成爲一個不錯的官僚,但是顯然因爲缺乏魄力並不適合成爲自己將來幕僚核心中的人物。

未來的西班牙,或者應該說是亞歷山大帝國將是比歷史上的葡萄牙帝國更加強大,疆域也勢必更加廣闊,作爲君主亞歷山大可以給帝國的未來指出方向。

但是要讓目標實現,就要依靠一批既可以信任又能夠勝任的手下,而要想成爲這樣一個巨大帝國當中制定至關重要的未來國政的人之一,不但要有長遠的眼光,更要有面對困難時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

霍哈爾比納加洛斯顯然缺乏這樣的性格。

“恰恰相反殿下,無論與阿拉貢之間是否爆發戰爭,一旦葡萄牙顯露出足夠的敵意我們都必須予以堅決的迴應,”出人意料,唐·馬克洛斯拜恩以一種和他那圓滑性格截然不同的強硬態度表示了反對“我們必須讓葡萄牙人明白在與他們的關係上,卡斯蒂利亞的態度並沒有因爲王位的更迭有所改變。”

而讓包括唐·班德拉茲和三貴族在內的人們更意外的是,他居然就那麼理直氣壯的公開說出了“王位更迭”這種在這個時候依舊那麼敏感的話題。

雖然人人都知道王位更迭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但是亞歷山大如今是攝政親王而不是國王。

這是個很滑稽的現實,但是一天沒有戴上王冠,這就是個在任何公開場合都不能僭越的禁區。

哪怕人們早就在私下裡議論了多少次新國王會選擇哪些人組成他內閣,不過在公開場合還沒有人把這種事拿到明面上來說。

唐·馬克洛斯拜恩就是那個戳破了最後一道遮羞布的人。

其實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那個人,可是他們卻都沒有那份勇氣,現在看着這位前財庫官,很多人終於明白雖然他之前從未出現在亞歷山大身邊,可爲什麼剛一回到巴里亞里多德就受到了亞歷山大的召見。

亞歷山大神色不動地聽着,他這個時候其實與其說是欣賞這位前任財庫官的果敢,不如說對烏利烏感到異常的滿意。

當初摩爾人選擇這位財庫官的時候,亞歷山大也曾經有過猶豫。

畢竟唐·馬克洛斯拜恩是伊莎貝拉私人財庫官,這就足以說明伊莎貝拉對他的信任和他的忠誠,但是烏利烏卻從財庫官在伊莎貝拉病重期間的種種反應看出這位女王的重臣似乎別有心思的想法。

其實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伊莎貝拉時期唐·馬克洛斯拜恩雖然沒有如貢薩洛那樣完全沒有把斐迪南放在眼裡,但是因爲常年在兩位君主身邊,自然難免更多的得罪斐迪南。

而以他對斐迪南的瞭解,唐·馬克洛斯拜恩很清楚一旦伊莎貝拉去世,或許貢薩洛還有機會安然無恙的退役,可他就沒那麼幸運了甚至很可能會因爲之前對斐迪南的種種冒犯落得個悽慘下場。

烏利烏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大膽的決定策反這位女王私人財庫官,而他的這個冒險顯然成功了。

不知道烏利烏他們現在在哪兒?

亞歷山大心裡琢磨着,他知道摩爾人應該把教皇照顧的很好,不過想來他們也差不多快有音訊了。

在烏利烏出發之前,亞歷山大曾經設想過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情,畢竟不論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對很多人來說一位死掉的教皇可以解決很多麻煩。

正因爲這樣纔給予了烏利烏足夠的自由,甚至允許他在必要時採取最爲極端的手段。

這是他和摩爾人之間的秘密,這個秘密或許會跟着他埋進墳墓。

已經被人們私下裡稱呼爲“御前會議”的會議依舊在進行,因爲教皇的失蹤顯得有些惶恐不安的卡斯蒂利亞貴族們驚訝的發現親王完全沒有因爲這個意外而驚慌失措。

而且那些跟隨他的馬德里貴族們也從開始似乎有些不安漸漸穩定下來。

有人注意到這似乎和唐·馬克洛斯拜恩有關,不過更多的人更願意相信這大概是因爲親王依舊有什麼他們所不知道的倚仗。

是西西里軍隊嗎?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那位已經被親王正式邀請前往巴里亞里多德參加未來登基儀式的西西里女王。

而且在馬德里的貢薩洛顯然也給了親王足夠的信心。

由貢薩洛指揮的卡斯蒂利亞軍隊正在與西西里軍隊一起返回北方,西西里人在卡斯蒂利亞顯然並不受歡迎,這讓兩軍之間的關係有些微妙。

不過讓卡斯蒂利亞貴族們更加關心的還是教皇的失蹤。

誰是可能謀害教皇的兇手?

這個問題幾乎不用考慮就有了答案。

哪怕有人覺得斐迪南不會愚蠢到在這個時候謀殺教皇,可只要想想如果教皇真的遇害那麼他無疑就是受益最大的人,這就足以讓他成爲最有可能的嫌疑人。

那麼與阿拉貢之間的戰爭真的不可避免了?

一想到這個,很多人不禁心情複雜。

對兩個王國的統一儘管兩國都有人頑固的強烈反對,可人們又不能不承認那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但是隨着伊莎貝拉的死,一切突然都變了。

兩國從不可逆轉的統一迅速轉向相互敵對,這個變化讓很多人一時間甚至難以接受。

一個強大統一的西班牙似乎變得遙遙無期,這讓人們甚至覺得亞歷山大對統一兩國並不感興趣。

這當然讓一些頑固的卡斯蒂利亞人高興,但是對那些渴望形成一個強大國家的人來說卻難免會失望。

而對這個問題,亞歷.山大對自己10%未來的內閣大臣們這樣說:“我對女王最大的敬意來自她那強大的內心,特別是她對兩國統一的強烈願望,而且我也希望能夠實現她的夢想。”

亞歷山大的回答一時讓大臣們感到困惑,他們不明白他這種一邊表現出強烈的戰爭意圖,一邊卻又期望統一的想法是否預示着新君主打算放棄和平的手段,而是使用武力實現前女王的目的。

而對大臣們的這個困惑,亞歷山大的回答是:“我在等我的妹妹,尊敬的西西里女王的到來。相信我,她會給你們個讓你們滿意的答覆。”

第三章 相見時刻第十一章 “回家真好”第七十章 爭風吃醋與意外之間第一百八十七章 歐陸風雲第一百二十七章 停戰協議第六十九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八)第一七零章 失敗的夜襲第一八三章 獅子與狐狸第二十三章 意外連連第九十章 偉大的啓航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風,吃醋,與陰謀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遠方異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烏利烏的苦差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結果第二百九十章 王國,世界,與外交第一百三十七章 烏利烏,開始表演第一五一章 凱旋門之爭第八十二章 普拉託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第一百三十六章 英雄迴歸第五十六章 獵衛兵的初戰第二十五章 礦車隊第四十四章 奮起吧,子爵!第七十一章 “見家長”第一百章 繼承人第九十三章 秋天的收穫第四十一章 山頂遭遇第八十四章 海上奇遇第二百零六章 1503:歐羅巴之戰(四)清洗第八章 麻煩事,麻煩人第二百零五章 10月風潮第三十章 亂象初顯第八十八章 新世界在召喚第一百八十八章 1500:變遷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兩個半島第五十五章 “比利謝利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民代表們第一百七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合圍戰(二十九)第十四章 勇敢的斥候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主情深第一百二十五章 挫折第八十六章 烏利烏的使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基雅弗利的春天第一五五章 熊孩子第六十一章 伊薩克歷險記第六十六章 機靈女人第九十二章 大合圍戰(五)第一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九十三章 大合圍戰(六)第二章 哎呦,熟人第十五章 佛羅倫薩的權貴,亞歷山大的棋子第四十章 風起拿波里第五十章 喬瓦尼之死(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國王的命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二十七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九十章 行將遠征第二百零五章 10月風潮第一百八十三章 開始的莫名,結束的奇妙第九十四章 去羅馬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民代表們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命與權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愛情,公義,與外交第一百九十六章 唐·巴維的詛咒第二章 序幕第六十六章 低頭還是不屈第四十五章 阿爾芙特修女第一七九章 這是……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風雲羅馬涅第七十二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十一)第三十章 果然還是生意第二十二章 宗教交易所第一零五章 波提科宮午後第十一章 “回家真好”第五十八章 動!第四十一章 “反派”第四十三章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第二百零三章 財富戰爭第一百一十五章 魔鬼亞歷山大的誘惑第四十五章 阿爾芙特修女第九十一章 貨幣戰爭!第四十六章 喬瓦尼之死(一)第一七四章 驚險與銷魂第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四十五章 箬莎的蛻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虛僞的歷史and真實的傳說第九十四章 羅馬衆生相第七十二章 富格爾家族第八十五章 女王時代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親愛的妹妹,西西里已經向你張開懷抱”第二十一章 不同的戰爭第八十二章 黃金時代第九十八章 夜會(下)第七十七章 格羅根寧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軍,進軍,進軍!第七章 舊事秘辛第六十七章 如風,如火,前世今生第一五一章 凱旋門之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烏利烏的高光時刻(中)
第三章 相見時刻第十一章 “回家真好”第七十章 爭風吃醋與意外之間第一百八十七章 歐陸風雲第一百二十七章 停戰協議第六十九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八)第一七零章 失敗的夜襲第一八三章 獅子與狐狸第二十三章 意外連連第九十章 偉大的啓航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風,吃醋,與陰謀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遠方異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烏利烏的苦差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結果第二百九十章 王國,世界,與外交第一百三十七章 烏利烏,開始表演第一五一章 凱旋門之爭第八十二章 普拉託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第一百三十六章 英雄迴歸第五十六章 獵衛兵的初戰第二十五章 礦車隊第四十四章 奮起吧,子爵!第七十一章 “見家長”第一百章 繼承人第九十三章 秋天的收穫第四十一章 山頂遭遇第八十四章 海上奇遇第二百零六章 1503:歐羅巴之戰(四)清洗第八章 麻煩事,麻煩人第二百零五章 10月風潮第三十章 亂象初顯第八十八章 新世界在召喚第一百八十八章 1500:變遷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兩個半島第五十五章 “比利謝利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民代表們第一百七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合圍戰(二十九)第十四章 勇敢的斥候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主情深第一百二十五章 挫折第八十六章 烏利烏的使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基雅弗利的春天第一五五章 熊孩子第六十一章 伊薩克歷險記第六十六章 機靈女人第九十二章 大合圍戰(五)第一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九十三章 大合圍戰(六)第二章 哎呦,熟人第十五章 佛羅倫薩的權貴,亞歷山大的棋子第四十章 風起拿波里第五十章 喬瓦尼之死(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國王的命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二十七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九十章 行將遠征第二百零五章 10月風潮第一百八十三章 開始的莫名,結束的奇妙第九十四章 去羅馬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民代表們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命與權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愛情,公義,與外交第一百九十六章 唐·巴維的詛咒第二章 序幕第六十六章 低頭還是不屈第四十五章 阿爾芙特修女第一七九章 這是……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風雲羅馬涅第七十二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十一)第三十章 果然還是生意第二十二章 宗教交易所第一零五章 波提科宮午後第十一章 “回家真好”第五十八章 動!第四十一章 “反派”第四十三章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第二百零三章 財富戰爭第一百一十五章 魔鬼亞歷山大的誘惑第四十五章 阿爾芙特修女第九十一章 貨幣戰爭!第四十六章 喬瓦尼之死(一)第一七四章 驚險與銷魂第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四十五章 箬莎的蛻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虛僞的歷史and真實的傳說第九十四章 羅馬衆生相第七十二章 富格爾家族第八十五章 女王時代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親愛的妹妹,西西里已經向你張開懷抱”第二十一章 不同的戰爭第八十二章 黃金時代第九十八章 夜會(下)第七十七章 格羅根寧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軍,進軍,進軍!第七章 舊事秘辛第六十七章 如風,如火,前世今生第一五一章 凱旋門之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烏利烏的高光時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