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西征

秦琅卻是目光掃過殿中。

李績病退西京長安,程處默、蘇定方、劉蘭成、牛進達、秦國忠、李何力和李社爾這些名帥大將都分鎮各地,連樑建方、高侃、席君買、王玄策、劉仁軌這些能打的也都分鎮在外。

樞密院現在是程處默爲樞密使兼領上院,牛建武爲判樞密院事兼領下院,薛仁貴和秦俊領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

這個樞密院班子,其實是相對較弱的,尤其是現在班子還不齊。

皇帝現在全指望着秦琅主持大局,所以拜秦琅爲尚書令、知中書、門下二省事、平章事執政事筆,又檢校樞密使,加弘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兼翰林院大學士兼知制誥,兼轉運使,檢校北門屯營兵馬等。

反正能兼的官職都兼了。

政軍財三權合一,甚至還兼有知內製之權。

所以首輔之名,無可爭議。

“太師,區區跳樑小醜,不知死活,某願前往西域,蕩平諸虜。”

樞密使程處默開口,態度明確,對跳反的西域諸逆,直接武力掃平。

薛仁貴倒是謹慎提醒,“打肯定是要打的,只是先前上皇擬定的西征戰略,如今已經有些不合形勢變化,大食已經比我們預料的更快結束內戰,而西突厥各部居然敢在突施騎和葛邏祿人的挑唆帶領下起兵叛亂,也是我們未曾想到的,更別說現在是昭武都護府、吐火羅都護府都反了,甚至可薩都護府都態度不明,我們必須得先調整好戰略。”

“調整什麼,雖遠必誅便是。”牛建武也是認爲西域諸胡越是跳,越得毫不猶豫的武力征服。

秦琅對薛仁貴點頭。

“薛帥的提議是沒錯的,越是此時,越得小心謹慎,我們自然無須畏懼這些蠻夷逆賊,但是郭帥和三千西征將士的死,就是我們大意的結果。不能再犯這等錯誤了,西域苦心經營三十年,如今一朝崩,這是教訓。”

“三郎,總得先打服了他們再說。”程處默道。

大宛軍鎮此時被圍攻,還不知道情況,從大宛軍鎮所在的費爾幹納盆地,距洛陽萬里之遙,就算八百里加急,可信息來回一趟都起碼得一個月。

而木鹿鎮,更還在大宛軍鎮西邊一千八百里,至於說波斯疾陵城,就更遙遠了,離木鹿城都還有兩千多裡。

之前大唐在天山以北先後設立伊麗、碎葉、大宛、波斯木鹿四軍鎮,之後又駐兵南面的波斯疾陵城,深入到了河中地區,甚至是呼羅珊高原、錫斯坦盆地,靠的主要還是大唐的威懾力,是西突厥、粟特、波斯、吐火羅等協從軍支持。

一旦諸部皆反,那大唐在蔥嶺以西的諸軍,那就是陷入重圍之中了。

如今別說遠征信度河流域,就是如何維持住四鎮不淪陷就已經很嚴峻了。

大唐早些年在西域做戰,靠的不僅僅是大唐鐵騎彪悍、府兵精銳,也還依靠的是拉攏西域的一些胡人勢力,聯合打壓另一部份,甚至糧草等都主要靠從西域補給獲得。

若是從遙遠的關隴地區運送糧草過去,那麼耗費是實際需求的十倍,不說耗費糧草,更重要的還是得耗費大力民夫牲畜運輸,而且補給線還十分脆弱和危險。

而如果沒有協從軍,全靠大唐自己的軍隊,需求兵力增加,軍需耗費也大量提高,這後勤補給運輸也將難度不斷提升。

三十多年的努力,纔有瞭如今西域的局面,可一旦開始崩盤,那麼就十分危險。

“出兵肯定是要出兵的,救援也是要救援的。”秦琅先定下一個基調。

可出多少兵,從哪出兵,後勤糧草軍資等如何補給運輸,都是問題。

崔敦禮曾經有過豐富的出使突厥的經驗,這個時候提出,是不是先派使者安撫一下西突厥人,比如可以下詔賜封彌射和步真的兒子爲新的可汗,再加封突騎施和葛邏祿兩部首領官職爵位。

“那也得先打了才行,還沒打就先賞賜,那不會有任何作用。”程處默反對,他也是久鎮南疆,跟野蠻的蠻夷打了那麼多年,哪不知道這些人不是好講道理的。

崔敦禮、薛仁貴等一些人認爲當剿撫並用,比如下詔取消對信度的西征,甚至可以派使者去跟大食人和談,把吐火羅、昭武、大食人先穩住,避免四面作戰。

優先解決突騎施、葛邏祿這兩個帶頭叛亂的西突厥部族。

突騎施和葛邏祿人是罪魁禍首,必須先搞死他們,至於昭武粟特人和吐火羅人,先忍他一下。

大食人,先和談,甚至可以先把疾陵城的兵退回到木鹿,甚至必要時可以先放棄疾陵和木鹿,退回到大宛或者是于闐。

依託軍鎮,先守。

然後等朝廷這邊出兵過去掃蕩,從東向西,由南到北,一個個收拾。

打肯定得打,不打不行,不打西域就完了。

雖然天山南北的諸州能保的住,但若失去外面的地盤,安西和北庭同樣也會很危險,更別說絲綢之路的貿易等等了。

其實到了此時,殿中大臣們的眼裡,已經沒誰會把西域絲路貿易放在眼中了,因爲自海上貿易興盛起來後,貿易的份額不斷往東南傾斜,海上絲路的份額越來越大,相比下西域絲路的份額越來越小。

而當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派貴族崩潰後,不管是軍功新貴派還是短暫當權的士族派,他們的經營都在帝國的中原腹心以及東南地區。

以秦家爲代表的軍功新貴派,更是東南海貿的最大支持者和最大利益既得者,他們對海上貿易更感興趣和重視,至於說陸上西域絲路,這一年纔多大的量?

若不是因爲西域關乎着大唐的安全,誰願意去折騰西域呢,付出和收益根本不划算。

經營西域,甚至都成了一個財政上持續的缺口了,每年都要拔出大量的財政到西域,修烽墩、驛路、建軍鎮、守捉、兵堡,駐軍、移民,甚至是賞賜西域諸部蠻夷等等,投入巨大。

天山南北的那些城邦改土歸流,設州置縣,也基本上年年都是往裡貼錢的,本身的那點產出和稅賦並不多,爲了鼓勵移民和屯墾放牧等,還出臺各種減免政策,動不動就五年免稅十年半稅的。

若不是有東南的財稅補貼,朝廷根本維持不了西域的這個局面。

長孫無忌當權的時候,關隴派還是比較重視西域的,因爲許多關隴貴族的家業根基都在關隴地區,開發西域,擴大絲路貿易,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大有好處的。

但終究大唐還是遷都洛陽,終究海上貿易份額越來越大,終究帝國財政重心東移。

可有他們堅持着,朝廷也還是年年要往裡拔很多錢,可當長孫等人敗亡後,朝廷對西域的投入也就開始減少,而當皇帝不顧事實的要廢西突厥後,就更是打破了西域那脆弱的平衡。

說到底,還是朝廷中樞對西域的拋棄,纔會有如今這潰局。

“我舉薦蘇定方爲安西大都督府長史兼徵西行軍大總管。”秦琅開口,

既然肯定要打,那就先選個帥。

有資格也有能力掛帥西征的大將不少,但秦琅最後選了蘇定方。

“秦俊可爲副總管。”

舉賢不避親,秦琅把兒子秦俊也推薦爲副總管,“薛仁貴可爲前鋒總管,蕭嗣業可爲前鋒副總管。”

這推薦讓皇帝有些意外,甚至殿中不少人都驚訝。

“蕭嗣業·····逆黨!”崔敦禮提醒秦琅。

“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秦琅知道蕭嗣業並沒有參與到什麼謀逆中去,甚至在高護勸說他時義正言辭的拒絕了,所以也是經過考驗的,本身也是軍功累累的大將。

秦琅肯定不會給韋家蕭家翻案,不管他們是不是冤枉這都不重要,因爲最頂層的權力鬥爭,從來不會客氣。

就如長孫無忌搞房遺愛、李恪謀反案一樣,有沒有謀反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政敵搞下去。而太上皇子胤搞長孫無忌,也是這樣搞的。

秦琅跟蕭韋沒什麼私人恩怨,但是韋蕭做爲太上皇李胤的工具人上位後,也沒少搞秦家他們。

如今秦家擁立新皇,自然要肅清韋蕭一黨,這跟私人恩怨無關。

當然,這種鬥爭,也不是非得不死不休,斬草除根的。如蕭嗣業這樣的,也還是可以拉攏的。

皇帝有些猶豫。

“武安王不如留在朝中繼續輔政?”

畢竟秦俊是擁立首功,他對這位大舅哥還是畢竟信任的,西征打仗,有蘇定方薛仁貴他們就行了,用不着蕭嗣業,更用不着秦俊啊。

秦琅此時舉薦兒子去西征,主要還是藉機讓他辭去那一堆的高官要職,同時也是去西域立軍功。秦俊在朝中無資歷威望,最缺的便是軍功,雖然他跟秦俊商量好,頂多在朝中呆個三五年,便辭歸南海,但有機會,讓秦俊去西域立功,對秦俊對秦家,都是有許多好處的。

秦俊這時便請纓出征,然後請辭自己的那堆要職。

秦琅也向皇帝建議,給蘇定方加檢校樞密使銜,給秦俊檢校樞密副使銜,秦俊的中書令、翰林院大學士知制誥等都辭去。

理由當然是西征也無法再擔任其它職事。

“那以蘇定方爲檢校樞密使,授安西大都督府長史兼安西經略招討使,加西征行營大總管。以秦俊爲檢校樞密副使,授北庭都督府長史兼安西經略招討副使,加西征行營副總管,兼碎葉鎮軍使,”

“秦理授爲清海軍鎮鎮遏使兼清海軍使,授西征行營左總管。”

薛仁貴爲前鋒總管,蕭嗣業爲前鋒副總管,曾經在西域稱過可汗的李社爾也被調往西征行營,授爲行營右總管,兼伊麗軍鎮傎遏使兼伊麗軍使。

······

廷議結束。

皇帝留秦琅單獨奏對。

若是一般宰執被留下單獨奏對,估計要被其它宰執反對,但秦琅是何人?

秦琅從袖中抽出辭表。

卻是再辭尚書令、尚父、檢校樞密使、檢校翰林院大學士兼知制誥、檢校北門屯營兵馬,拒絕尚父尊稱等。

皇帝李曌接過,然後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秦琅的拒絕。

“朝中如今正需尚父主持坐鎮。”

秦琅拒絕皇帝的這些加封,而皇帝則拒絕秦琅的拒絕奏章。

反正就是玩。

皇帝態度堅持,他現在離不開秦琅的支持。

尤其是眼下又出了西域這檔子亂事後,更讓皇帝沒主意了。

“如今中樞人事有些混亂,還請尚父幫朕梳理調整。”皇帝把這宰執的人事任用罷免,也都交給秦琅。

對此,秦琅倒也沒客氣,推辭了幾遍後,也就給皇帝一份名單。

舉薦來濟任中書令,上官儀爲侍中,裴行儉任尚書左僕射、賈潤甫爲尚書右僕射,皆加同中書門下三品。

許敬宗加司徒,李義府加司空,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來恆任吏部尚書、許圉師任刑部尚書、閻立本爲工部尚書。

劉祥道任御史大夫、

崔敦禮爲翰林院大學士······

八十一歲的莒國公唐儉拜太子詹事、翰林院大學士兼知制誥。

三省四位長官,加上不任三省官而拜相的秦琅、許敬宗、李義府三人,政事堂便是七位長官,這次中書和門下的四位侍郎無一人加銜入政事堂,吏部、兵部、戶部尚書這樣的大部也沒入堂。

秦琅擬的名單,那自然都是自己人。

來濟、來恆、裴行儉那都是他義兄,賈潤甫、崔敦禮是他孃舅,上官儀是他學生。

唐儉、閻立本是秦家姻親,劉祥道、許圉師也是他的科舉門生。

舉賢不避親。

皇帝聽了這些名單之後,自然是全都應允。這些人雖說跟秦琅非親即舊,但之前本也是已經在中樞擔任要職甚至擔任宰執的,之前被太上皇貶出,如今回來,這合情合理,本身也都有名望幹才的。

眼下這階段,秦琅的人,自然也就是皇帝的人。

許敬宗和李義府不任三高官官,這個稍出年輕皇帝意外,但秦琅自己也不任三高官官。

“計相呢?”

“太師覺得誰可當此重任,掌國之財政?”

“太子左庶子李敬玄可任轉運使,馬載可爲副使兼戶部使、辛茂將爲鹽鐵使、郝處俊可爲度支使。”

第724章 黃金古道第186章 逆流而上第926章 齊人之福第1013章 太子傲氣九重天第1365章 聖躬安好第346章 冰骷髏臺第548章 神器第901章 武運昌隆第196章 聖意第1387章 提攜第488章 拒懷龍種第255章 冰糖雪梨第276章 捲毛獅子隊第128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702章 白鹿第1362章 勸進第490章 君臣惡第872章 魏王李泰第1353章 操之過急第778章 又下一寨第1059章 言而有信守捉郎第1327章 五帥還朝第1027章 摘金掛印第1118章 調虎離山第1194章 秦琅謀反第451章 諒山楊家將第1382章 定策第277章 皇家颯紫露第205章 李泰同學第122章 恭聽聖訓第617章 配享太廟第308章 騎虎難下第672章 成人禮第1136章 白馬銀袍方天戟第441章 雞犬不留第1312章 劍指呂宋第14章 長安大俠第932章 一時糊塗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第218章 三原第668章 李淳風第1020章虎狼第1138章 九龍破城奏凱歌第1235章 滿載第528章 鐵騎繞龍城第1137章 暗藏神機十面圍第12章 武裝囚徒第569章 各取所需第854章 三番五次第226章 血豆腐第1106章 長樂公主第1134章 奮餘威再戰安市第954章 馬過藍關第1033章 不見第1179章 巴朗蓋第714章 盟友第1158章 微服私訪第1401章 皇權特許第500章 帝王術第879章 落紅不是無情物第1139章 天子歸來第1274章 蘇定方威震百濟第822章 烽火少年第287章 李靖第572章 王者之城,到此一遊第1258章 寧遠第966章 拔亂反正第1147章 一日天子第847章 半路夫妻第266章 梟雄本色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81章 暗蓄私兵第1394章 程處默第414章 雄關如鐵從頭越第604章 奪旗第932章 一時糊塗第48章 左千牛,百騎校尉第327章 幹就完了第398章 笑面虎第327章 幹就完了第897章 血盾金獅秦家人第1144章 襄城行宮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1317章 趙王上洛第353章 滅國第1479章 無上王第264章 父子同拜相第53章 魏徵認證:昏君第1337章 血洗洛陽第625章 攝司空第1428章 跑馬圈地第477章 監國第1章 離玄武門之變只有三天了第572章 王者之城,到此一遊第1450章第1050章 一石二鳥第730章 秦家的擴張第791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
第724章 黃金古道第186章 逆流而上第926章 齊人之福第1013章 太子傲氣九重天第1365章 聖躬安好第346章 冰骷髏臺第548章 神器第901章 武運昌隆第196章 聖意第1387章 提攜第488章 拒懷龍種第255章 冰糖雪梨第276章 捲毛獅子隊第128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702章 白鹿第1362章 勸進第490章 君臣惡第872章 魏王李泰第1353章 操之過急第778章 又下一寨第1059章 言而有信守捉郎第1327章 五帥還朝第1027章 摘金掛印第1118章 調虎離山第1194章 秦琅謀反第451章 諒山楊家將第1382章 定策第277章 皇家颯紫露第205章 李泰同學第122章 恭聽聖訓第617章 配享太廟第308章 騎虎難下第672章 成人禮第1136章 白馬銀袍方天戟第441章 雞犬不留第1312章 劍指呂宋第14章 長安大俠第932章 一時糊塗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第218章 三原第668章 李淳風第1020章虎狼第1138章 九龍破城奏凱歌第1235章 滿載第528章 鐵騎繞龍城第1137章 暗藏神機十面圍第12章 武裝囚徒第569章 各取所需第854章 三番五次第226章 血豆腐第1106章 長樂公主第1134章 奮餘威再戰安市第954章 馬過藍關第1033章 不見第1179章 巴朗蓋第714章 盟友第1158章 微服私訪第1401章 皇權特許第500章 帝王術第879章 落紅不是無情物第1139章 天子歸來第1274章 蘇定方威震百濟第822章 烽火少年第287章 李靖第572章 王者之城,到此一遊第1258章 寧遠第966章 拔亂反正第1147章 一日天子第847章 半路夫妻第266章 梟雄本色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81章 暗蓄私兵第1394章 程處默第414章 雄關如鐵從頭越第604章 奪旗第932章 一時糊塗第48章 左千牛,百騎校尉第327章 幹就完了第398章 笑面虎第327章 幹就完了第897章 血盾金獅秦家人第1144章 襄城行宮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1317章 趙王上洛第353章 滅國第1479章 無上王第264章 父子同拜相第53章 魏徵認證:昏君第1337章 血洗洛陽第625章 攝司空第1428章 跑馬圈地第477章 監國第1章 離玄武門之變只有三天了第572章 王者之城,到此一遊第1450章第1050章 一石二鳥第730章 秦家的擴張第791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