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以爲秦皇殘暴不能容人,這不過是後世文人對於始皇帝“焚書坑儒”的直觀反映,根本經不起稍稍帶有一點邏輯的推敲。不然的話,難道真的以爲“六王畢四海一”這樣的豐功偉業是靠氣運就能完成的麼?
要知道嬴政二十二歲親政,三十九歲統一中國,在短短十數年的時間裡陸續掃滅了韓、趙、魏、楚、燕、齊這些持國數百年,相互之間關係錯綜複雜的強國,能力之強曠古爍今。如果歷史上要評“千古一帝”且名額只有一個的話,大概沒有誰比他更有資格。
尉繚子曾經說過:“秦王爲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爲虜矣。不可與久遊。”這句話作爲評價秦始皇相貌最早最直接的依據,被《史記?秦始皇本紀》收錄,原本是作爲秦皇殘暴的負面材料之一。然而如果從其中的關鍵處細細推敲的話,隱含的意味依舊十分深長。
燕昭王不過是築臺以金來招納賢士,目的性如此明顯的情況下依舊被視爲禮賢下士的明君。秦國當時已經是天下第一強國,秦始皇爲了招攬尉繚子,居然還能夠做到“以身下之”,這樣的胸懷氣度,又豈是區區燕昭王所能夠比擬的?
“所以你居然把目標直接放在秦始皇身上?”
麥玲瓏聽完趙高的話愕然地停下了腳步,幾乎下意識地搖了搖頭說道,“我以爲你還是想從探索者們下手。畢竟以探索者之間消息傳遞的方式,我們在大漢疆域內的所作所爲沒有道理不被傳到這裡,在如此盛名之下我們只需要組建我們的勢力並以此爲跳板,應該沒有什麼難度就能把話語權帶到高層中去。”
不得不說,這是十分穩妥的辦法,也符合麥玲瓏一貫的邏輯思維習慣,一步一步穩抓穩打,利用自身的優勢不斷擴大勝勢,最終實現戰略上的目的。
可惜趙高不但沒有認同,反而回過了頭以一種奇怪的目光看着麥玲瓏,彷彿對她提出這樣低級的建議極不滿意。見麥玲瓏重新跟了上來,才稍稍不耐煩地解釋起來:“你說的這些的確不難,然而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和相對寬鬆的漢朝不同,秦國現在的體系根本沒有高階探索者活動的空間。可以推測的是,在這裡混的探索者,也不可能像長安那樣自動圍繞開拓者形成幾個大型的利益集團,在高層更沒有什麼影響力。況且這些人的實力都太弱,零零碎碎的組織起來更需要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性價比也未免太低了。”
和不耐煩的神情相比,趙高陳述的語氣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靜,而
被他這樣一說,麥玲瓏對自己保守且看起來愚蠢的建議也有點啞然失笑,尷尬之下沒有發現,趙高對她的態度,似乎和以往總是半調笑的語氣有了很大的不同。
少了半分的親暱,多了三分的嚴肅。
說到底,還是老傢伙團隊或者說是趙高不能夠等。像現在他們這樣的發展進度,已經遠遠地將同儕扔到了不知哪裡,可偏偏趙高還是覺得太慢,恨不得將這些需要文火慢熬的活兒全部大火猛煎兩面油炸,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去完成。
所以想要讓秦國改變既有的國策方針,的確沒有比直接找秦帝速度更快的了。
“勞煩通報丞相大人一聲,就說智氏孟士、田平求見秦皇陛下。”在恭恭敬敬地呈上拜帖之後,趙高便領着麥玲瓏候在了丞相府的側門旁邊,完全不顧周圍來來往往的人那些好奇詫異,卻又匆匆忙忙的眼神。
在商鞅的立法之下,秦人是勇猛善戰,然而嚴苛的法律也讓秦人習慣了不去管那些無關於自身的閒事,並且在“強國弱民”的主導政策下,普通秦人的生活質量並不高,爲了生存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滿足額外的好奇心。
“你不是說直接找秦皇嗎?”麥玲瓏在趙高選擇性的報出名號後其實已經知道了大概的計劃。當初在三家分晉的劇情世界中,老傢伙團隊力挽狂瀾,將歷史中走向沒落的智氏帶向了輝煌,雖然那只是曇花一現般的剎那,卻也讓智氏展現了煙花般的璀璨和絢爛,擁有了在歷史上的一席之地。
毫無疑問在智氏的家族史上,帶領智氏稱霸又將大權悉數歸還的老傢伙團隊三人就是神一般的角色。雖說在這個過程中使用了一些下三濫的手段讓老傢伙幾個人在諸侯國之間臭名昭著。然而臭雞蛋也是雞蛋,能夠臭名昭著到稱霸的程度,似乎也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
在這方面,秦皇自己家就說不清楚——當初秦始皇的太爺爺秦昭襄王嬴稷,就是趁和楚懷王盟約的時候囚禁了對方,最後甚至讓他客死在了秦國。和這種猥瑣的操作比起來,老傢伙團隊還勉強可以用兵者詭道來遮掩一二,算不得無恥到家。
秦皇嬴政足夠禮賢下士,趙高三人在這個時期特有的名聲,再加上雙方都不算很高的道德水準,有這三項條件麥玲瓏已經可以準確得出結論,秦始皇召見兩人不但非常有可能,待遇規格等階甚至不會低。
可這在趙高看來還遠遠不夠。
一個遠道而來的士人在展現了才能之後在秦國的確容易受到重用,但秦皇生性多疑,這個過程沒有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更何況趙高即使不妄自菲薄,也沒有把握和勇氣在這麼多歷史名人之間脫穎而出,想要主導戰和,更是遙不可及。
除非他能夠找到足夠強力的人物,一方面給與他一個隆重的出場加重在秦皇心中的分量,另一方面將這個戰略目標讓對方去實施,等於省卻了中間那數十年話語權爬升的過程。
“你說現在的丞相是誰?”麥玲瓏的耐心也足夠,和趙高一起低頭等在門下的陰影中並沒有什麼不耐煩,在絕大多數劇情世界中,這樣等待關鍵性的歷史人物連續幾天幾夜都是司空見慣。
“李斯,其餘人沒有資格。”趙高的語句簡短且十分篤定。論才能李斯未必比其他人強上多少,名聲威望甚至也有不如,可是論歷史地位和功績,他是秦國丞相的不二人選,,沒有其他可能。
“就是那個讓韓非子冤死在監獄的李斯?”麥玲瓏悚然而驚。韓非子是李斯的同門師兄,一起拜在法家聖人荀子門下,兩人私交情誼非同一般,可是該下手時李斯毫不留情,史記記載“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可以說是韓非死亡的直接主使,趙高居然選擇讓他來舉薦,無異於與虎謀皮。
“就是這個寫《諫逐客書》的李斯。”趙高點點頭,只不過換了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位衆說紛紜的人物,就有了足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