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

王直本質上是個日子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其位,謀其職,幹好自己的活兒,不被陛下找麻煩。

像大多數的翰林一樣,王直先入了文淵閣,起草詔書,被授予了修撰,最後進侍讀學士,質史籍疑義。

永樂二年中了進士,一直到正統三年,整整三十四年,他就這麼一直混天度日,得過且過,有琅琊王氏的支持,他的日子從來不難過。

正統三年,王直修《明宣宗實錄》,才正式做了禮部侍郎,但主要工作依舊是侍讀學士。

自從到了禮部,當時的禮部尚書胡濙,就開始分派給王直一些具體的部政事務,王直做的不夠好,但也不算差。

正統八年,王直接替了郭璡的班,當了吏部尚書。

王直先後和楊士奇、王振發生了一些小摩擦。

楊士奇,是宣德、正統年間的朝堂執牛耳者。

李賢也曾經和楊士奇發生了點小摩擦。

李賢宣德八年進士及第,去河津考察治理蝗災,楊士奇要見他,李賢一句我很忙打發楊士奇。

因爲當時河津蝗災鬧得真的很兇,李賢忙得腦子都要裂了,當然沒空。

王直也和楊士奇發生了點摩擦。

楊稷不法,具體而言,就是在楊士奇在江西吉安府老家,仗勢行惡,手上有數十條的人命官司。

《我的父親是楊士奇》

王直就是督辦此案。

王直也是江西人,按朝堂的規矩,鄉黨應當留情。

當時楊士奇還不知道兒子的案子案發了,回老家掃墓。

王直思前想後,就抓在京的楊稷,國法和鄉黨之間,王直選擇了國法。

本來王直打算趕緊查補清楚,辦成鐵案,但是楊士奇又回來了,楊士奇大怒,王直被從禮部扔到了吏部去。

但是終究是國法無情,楊稷畢竟手中數十條人命官司,最終被皇帝判斬,楊士奇因此致仕。

王直做了吏部尚書之後,稽戾王將神器假手於人,朝堂變得更加光怪陸離。

王直、于謙、趙新等人,經常彈劾王振獨攬朝政,擅作威福,王振就讓戶部侍郎奈亨構陷王直。

這件案子鬧到了三法司會審的地步,最終奈亨被斬首,王直被判流放,趙新、曹義等人被判罰俸,纔算是了結。

王直最後被私宥了。

土木堡這個小小的城堡,若非發生了大戰,可能沒有人會記住這個名字。

正統十四年,這個小小的營堡,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土木堡變亂髮生倉猝,留守京師的朝臣屢呈奏議,紛紛稱王直爲首。

但王直認爲自己不如於謙,所以每件事都多加謙遜,極力推舉于謙,甘心居於其下,本人則只是鎮靜持重、撫慰羣臣罷了。

王直知道自己擔不住事兒,他一輩子都在做日子人,哪個京師混了三十四年的翰林,混了那麼久,纔到禮部侍郎的位置?

王直又沒有出京任推官、巡撫,一直在京師,而且多有活動,爬的這麼慢,完全是他的性子,本質上就是個日子人。

日子人的特點就是沒啥大的企圖心,不希望改變,因爲改變代表着他這種老官僚利益受損,一個成熟穩定的朝堂,跟符合日子人的心態。

但是土木堡之變來了,他不變也得變,大明都這個樣子了,再混下去,皇帝就該褫奪他的功名利祿了。

人活一世,不就求功名利祿嗎?

所以,王直一直在努力的適應新朝雅政。

而且他做的還不錯,京察他請旨督辦的。

九十五條的《憲綱事類》,是在王直的手中誕生的。

都察院、按察司、六科給事中等風憲言官犯九十五條,則從重處罰,比常人犯法罪加三等。

罪加三等,肅清風憲言官才能繼續推動吏治。

之後,王直就開始請求大計,在大計之後,王直立刻開始了考成法的推行。

所以,自從景泰元年起,王直相繼做了京察、立法、大計、考成,四件大事。

雖然考成法很是辛苦,但是王直一直做的不錯。

畢竟還有個能臣幹吏王文,在文淵閣負責具體的考成諸事,陛下對於重大事務,也會自己考成,王直做的並不是很辛苦。

考成法在某種意義上,促成了南衙僭朝造反。

如果孫忠、王驥等人真的靖難成功,從南衙打到了北衙,那王直肯定要在奸臣傳中,榜上有名了。

但是靖難這種事,最需要的還是運氣,需要一個極度昏聵的朝堂。

陛下直接親征平叛,南衙至今依舊不太忠誠,但是已經很聽話了。

所以,王直沒上奸臣傳,依舊在京師負責吏治。

王直雖然依舊是個日子人,但是能做到吏部尚書天官冢宰,而且做了十年依舊坐的十分安穩,是有能力的。

“王翱!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事務要具體,具體!你知道什麼叫具體嗎?”王直拍着桌子說道:“我死了,老了,病了,你要坐這天官冢宰的。你知道嗎?”

“真是氣死我了,是亂法自我始也!是亂法自我始也!”

王直做吏部天官,也是認真的做。

但是歲數大了,有點精力不濟,陛下先是派了項文淵輔佐,但是項文淵能力才情都不怎麼樣,這又來了王翱。

王翱是永樂十三年的進士,隨陛下親征南衙,曾任寧陽侯陳懋的總督軍務,短暫任兩廣總督,負責柳溥叛亂安定之事。

因爲平叛有功,回朝之後,就到了吏部做左侍郎,輔佐王直部事。

王翱,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

王翱也和楊士奇發生過小摩擦,楊士奇在宣德元年搞了個“議罪銀”類似的制度。

大概來說就是「時官吏有罪,不問重輕,許運磚還職。王翱請犯贓吏但許贖罪,不得復官,以懲貪黷。」

這件事明宣宗一想,這議罪銀不能搞,那不成了賣官鬻爵了嗎?就贊同了王翱的諫言。

王翱這一下子把朝臣給得罪了,王翱就被扔到了四川做巡按御史了。

後來從四川到江西、從江西到陝西,接替了陳鎰的總督軍務和陳懋展開了第一次的合作。

從陝西短暫回京任職半年多,就又赴任遼東任總督軍務。

陛下南下平叛的時候,遼東在範廣手中逐漸安穩了下來。

景泰三年,王翱從遼東都司回京,扈從陛下南下平叛,成爲了大明第一個兩廣總督軍務,雖然只有半年多的任期,但是做的極好。

王翱在地方做了二十五年的官,比于謙還要久。

王翱的出身是文進士,但是多數的時候都在安邊,陝西總督軍務,遼東總督軍務,到了兩廣還是總督軍務。

王翱從宣德三年起,就一直在軍旅中做事,做事有點粗狂,考成法推行至今,文牘衆多,王翱的考成陳條,寫的有點含糊不清。

事兒沒辦錯,但是容易落人口實。

王直看着王翱不是很在意的樣子,語重心長的說道:“王翱,御史巡方歸者,必令具所屬賢否以備選擢!”

“做六部明公,天官冢宰要處處小心,一旦落人口實,就很容易被御史彈劾,做事要精細,精細,你明白嗎?”

“咱們吏部乾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兒,你這樣簡單一筆勾勒其御史巡方之事,決計會被那些風憲言官彈劾的。”

吏部搞了個《憲綱事類》,風憲言官犯案罪加三等,這已經把風憲言官往死了得罪,做事稍有不注意,那就是被連章彈劾。

王翱看着手中的考成陳條,有些不解的說道:“這不是很具體嗎?”

王直無奈的說道:“你就是地方做官久了,不知道其中厲害,算了,等出事的時候,你就懂了。”

王翱還是比前一任的吏部左侍郎項文淵要強許多,除了文牘的考成陳條寫的不具體以外,沒什麼讓王直着急上火的事兒。

“王尚書,興安大璫到了。”一個門房匆匆的跑了進來,說話間,興安已經來到了吏部衙門。

“王尚書,陛下宣見。”興安依舊是那副見誰都樂呵呵的笑容。

王直站了起來,下意識的問道:“這就去,大璫,陛下尋王某何事?”

興安卻是沒有說話,轉身離開。

王直走了兩步,忽然一個激靈,站直了身子,轉過頭來說道:“王翱,你過來。”

“您說。”王翱走了過去。

王直抓住了王翱的肩膀,用力的拍了兩下,滿是欣慰的說道:“雖然我一直罵你,但是你做的很好,只是不熟悉吏部事務,你會比我做的更好。”

“記住了,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成害,這是我最後能教你的了。”

王翱一聽此言,嚇得一跳,這跟交待遺言一般,他低聲問道:“怎麼了?”

“沒什麼,好好幹。”王直雙手揹負在身後,稍微停頓了下,挺直了腰板,大踏步的走出了吏部衙門之後,回頭看了一眼吏部的衙門。

這衙門十多年沒什麼變化,不知不覺中,他已經爲大明做了十年的吏部尚書。

這十年的時間裡,他自問沒什麼大的功勞,但是絕對沒犯什麼錯誤。

楊士奇和王振先後把持朝政,王直都人如其名,跟他們展開了鬥爭。

王直只是個日子人,鬥不過權臣那不是他的錯,但是並沒有對不起大明,正統十一年,他差點就被流放了。

王直並不知道解禎期在惠山榕園裡,藉着他的名義要圍困松江市舶司府衙。

但是興安傳遞了聖命,轉身就走的態度,讓王直立刻明白自己怕是大禍臨頭。

興安宣見之時,若是有事,一般會說出來,這次轉身就走,王直已經敏銳的察覺出了事情不妙。

“臣王直,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王直不動聲色的行禮。

朱祁鈺笑着說道:“朕躬安,王尚書坐。”

興安將李賓言的奏疏遞給了王直。

王直看完了整本奏疏,背後冷汗直流,他俯首說道:“陛下,臣雖然和解禎期有舊有戚畹,但是這等不法之事,臣絕無參與!還請陛下明察啊!”

王直拿着奏疏手都在哆嗦,他當了一輩子日子人,見風使舵順風倒,他也習慣了,這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朱祁鈺十分認真的說道:“朕知道。”

王直是個日子人,他不願意當樂子人,不願意被人笑話。

朱祁鈺對王直在吏部的工作非常的認同,至少在京察、《憲綱事類》、大計、考成之事上,極力配合朱祁鈺推動吏治。

不論正統年間反對楊士奇、王振等人的擅權,王直都是個很能幹的臣子。

朱祁鈺對王直沒什麼不滿的地方,他十分確信的說道:“吏部的事兒,交給王尚書朕很放心。”

王直鬆了口氣,人不就求個功名利祿嗎?

他思考了片刻說道:“陛下,王翱可用。”

王直歲數大了,又不如胡濙那般善於養生,精力不濟,考成法事務繁多,他的確有點忙不過來了,有王翱照看着,他也輕鬆了許多。

已經到了這一步,致仕,似乎成了王直唯一的選擇。

王直和解禎期最大的交情,就是同鄉,大家都是江西人,入朝爲官,老鄉見老鄉,平日裡敘敘舊,喝喝茶。

王直的母親是永豐歐陽氏,解禎期的母親是永豐歐陽氏的歐陽晚,兩家,勉強算是親戚。

解禎期致仕離京的時候,王直寫了首詩給解禎期。

但是解禎期藉着王直的名頭在南衙鬧事,王直並不知道,交友不慎。

晚節不保,是王直這個時候,最大的憾事。

朱祁鈺搖頭說道:“王翱多履軍旅,做事有些粗糙,朕聽說了,吏部還是需要王尚書照看。”

王直嘴角抽動了一下,他在景泰朝爲官,做吏部尚書,得罪了京官、得罪了風憲言官,又得罪了天下官僚,沒事的時候還會被彈劾,有事自不必說,那自然是連章彈劾。

繼續棧戀權柄,會被人罵的更狠。

不做官致仕,多少還能留下名聲。

胡濙沒什麼好名聲,胡濙甚至打算死後埋在金山陵園,不打算落葉歸根回蘇州去了。

王直若是打算繼續做吏部尚書,那他也沒法落葉歸根了。

王直離開江西已經四十餘年,三十多年未曾回去過。

但他的先祖是東晉王導,王直乃是正經的琅琊王氏出身,就是那個在東晉的時候,王與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

先祖歷代爲官,王直的父親王泰,是洪武十五年詔對第一,官至廣州肇慶府知府。

詔對,是洪武年間選仕的一個手段,那會兒太需要官員了,朱元璋求賢若渴。

詔對,就是大家舉薦官員,方孝孺兩次詔對,都被朱元璋給否了,太差勁了。

王直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陛下要臣做事,那臣就做吧。”

罵名而已,他的老上司胡濙,還被人罵無德呢,胡濙就不過日子了嗎?

不就是不能落葉歸根了嗎?

死後住金山陵園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898章 火併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十章 登基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
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898章 火併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十章 登基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