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

劉榮頒下詔諭的第一時間,東宮傳來消息:竇太皇太后召見。

對此,劉榮也絲毫不覺的意外。

——事實上,即便是曾經的孝景皇帝劉啓,在下達如此重大的決策之前,也是一定要先和東宮透個氣的。

哪怕是後來,因爲樑孝王的事搞得兩宮不合,也依舊如此。

沒辦法,時代背景如此,政治規則如此,就算想要改變,也絕非一朝一夕,甚至絕非一兩代漢天子所能完成。

先孝景皇帝,年過三十、大權的壯年天子,下達重大決策尚且要提前知會一聲東宮;

劉榮一個年方及冠,甚至還沒正式加冠成人、臨朝親政的‘未冠天子’,自更沒有繞過東宮獨攬朝綱的道理。

故而,劉榮來到長樂宮的時候,自然是做足了挨批評的心理準備。

早有準備,應對起來,自也就遊刃有餘,滴水不漏了。

“皇祖母容稟。”

長樂宮,長信殿。

看向上首御榻之上,面色隱約有些陰沉的祖母竇太后,以及一旁的筵席上,依舊不大明白髮生了什麼的母親慄太后,劉榮很快便調整好情緒,對竇太后微一拱手。

待老太后不鹹不淡的輕哼一聲,劉榮纔將箇中內由娓娓道來。

話說一籮筐,歸根結底就是一句:事發突然。

得知劉榮是突然意識到邊境的異常,又是第一時間召見的軍中將帥,而後便當場做了決斷,竇太后胸中怒火便已是消了大半。

再加上劉榮也將姿態放的足夠低,再三表示就算竇太后沒有召見,劉榮也打算第一時間前來彙報,竇太后心中最後僅存的那點不愉,也很快消散。

只是息怒歸息怒,如此惡劣的苗頭,竇太后免不得要出言敲打劉榮一番。

“事發突然,又十萬火急,皇帝當機立斷,自是不無不可。”

“但再怎麼着,也總該派人來傳個信,好讓我這個瞎眼老婆子,知道皇帝的未央宮發生了什麼。”

“——孝景皇帝大行,皇帝年弱未冠;”

“我這瞎眼老婆子,就算沒有替皇帝掌着朝政,那也是要以太皇太后之威鎮壓朝野,以固國本的。”

“若皇帝什麼事都瞞着我,那即便我這瞎眼老婆子有心,怕也是根本無從扶保少弱之君。”

“皇帝以爲,此言善否?”

一番不算溫和的訓誡,劉榮自是規規矩矩接受了竇太后的批評。

畢竟作爲穿越者,劉榮最基本的底線,便是不能將原歷史時間線上的漢天子,曾犯過的錯再犯一次。

在原本的歷史時間線上,漢武大帝興致沖沖的搞建元新政,最終被竇太皇太后一夜取締,其最核心的原因,卻是最無法讓人理解的。

——漢武大帝聽信身旁主持新政的官員蠱惑,決定不再事事請示東宮。

於是,東宮竇太后當即大怒,一夜之間消除了整場建元新政所產生的影響,主持新政者或殺或貶,就連漢武大帝堂堂天子之身,也被盛怒的竇太后軟禁,美其名曰:高廟思過。

又這麼一個血淋淋的前車之鑑,劉榮自然是清楚:對於這位失去視力的瞎太后而言,最重要的,便是被尊重、被重視。

具體到劉榮這個皇帝,便是對竇太后事事有交代,甚至是事事都先請示一番。

雖然竇太后大概率會說一句‘我個瞎老婆子懂什麼?皇帝拿主意就是了’,但竇太后說歸說,劉榮卻不能當真。

反正老太婆要的,只是通過劉榮事無鉅細的彙報、對自己的崇敬態度而已,又不是真的要影響劉榮的決策。

劉榮索性就當是哄着家中的年邁長輩了。

“皇祖母教訓的是。”

“這也是孫兒頭一回,遇上這刻不容緩的急事兒,一時亂了方寸,沒顧上知會皇祖母。”

“有了這一回,孫兒便是再愚鈍,也總該知道下一回該如何了。”

劉榮言辭懇懇,態度謙恭的不像話,再加上竇太后本來也不是要找茬,這便算是翻了篇。

接下來,竇太后自然是問起了具體的狀況。

——畢竟是關乎宗廟、社稷的大事,尤其還是軍國大事;

就算懂得不多,竇太后也免不得要了解一下情況。

經過劉榮一番簡單概述,竇太后面上神情也再度帶上了些許陰鬱。

“每有新君即立,便遣使敲詐我漢家一番——這確實算是匈奴蠻賊過往的慣例。”

“皇帝能有所察覺,也算是祖宗庇佑;”

“只願此番,不會像太宗皇帝十四年年那次,搞得整個關中,乃至長安城都人心惶惶。”

竇太后略帶慍怒的表態,也惹得劉榮不禁默然。

——竇太后,無論是作爲劉榮這一朝的太皇太后,還是孝景皇帝朝的太后,其最基礎的法理來源,無疑是太宗孝文皇帝正妻的身份。

爲了維護自己的法理來源,竇太后天然就要反對一切有損太宗皇帝遺德的事,也天然會敵對曾對太宗皇帝造成過負面影響的人、事。

太宗皇帝十四年那場大戰,匈奴人一度威脅到帝都長安,無疑是太宗皇帝二十三年皇生涯中,僅有的‘黑歷史’之一。

準確的說,應該是屈辱史。

對於太宗皇帝曾經遭受的屈辱,作爲妻子的竇太后自然是感同身受。

就算並非感同身受,也必須做出感同身受的姿態出來,來維護自己的法理來源。

意識到這一點,劉榮也開始安慰起這位老太后。

應該還來得及。

按照如今漢室現有的訊息網絡渠道,如果邊關爆發的戰事,那按照八百里加急軍報的速度,北地郡的消息最多隻需要三天,便能送到長安。

至今都還沒有消息傳來,長安朝堂又已經做出了反應,至多半個月之後,長安朝堂的援軍便能抵達北地郡。

換而言之,就算早在兩天前,北地郡就已經遭受了匈奴人的大規模入侵,長安的援軍也會在戰爭爆發半個月之後抵達北地。

北地可能會被打爛;

但這一次,匈奴人絕對無法乘勝追擊,繼續南下威脅簫關,乃至簫關以南的關中。

“皇帝替我擬詔諭一封,派人送去北地。”

“——賜北地守程不識黃金千金,布十匹。”

“告訴程不識:若此番,匈奴人果真大舉攻打北地,程不識部每斬獲匈奴首級一級,東宮都會在朝堂應有的封賞之外,另加賞賜!”

老太后表了態,劉榮自也是從善如流,當即附和着讓竇太后親自頒了懿旨。

至此,長安中央達成了一致,也已經做出了該做的反應。

剩下的,就要看前線戰事,是否能朝着有利於漢家的方向發展了。

·

·

·

·

·

“陛下有令!”

“此番出征,凡自願爲卒者,皆不查其家貲。”

“只肖籍關中、年二十以上民男,皆可納入軍中爲卒!”

兵貴神速。

短短三日之後,長安朝堂援軍的統帥酈寄,便帶着一衆將帥,及北軍三部校尉開拔。

情況緊急,劉榮也並沒有舉行盛大的誓師大典,只簡單檢閱了一番,便讓酈寄領命出發。

而在四日之後,也就是從長安開拔的次日,酈寄便開始受到有民衆響應朝堂號召,自發前來參軍的彙報。

酈寄給出的反應也很明確:只要是關中戶籍,且年齡達標,便來者不拒!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自信——之所以對關中的兵員有如此自信,也並非是酈寄託大,又或是情況緊急下的權宜之計;

而是作爲如今漢室最出色的兵源地,關中出身的青壯,本就具備相當程度的戰鬥素養。

說到這,便不得不提到如今漢室的兩支禁軍之一:北軍,其軍中兵員,是嚴格按照‘關中良家子’的標準作爲準入門檻。

具體而言,要想成爲南、北兩軍的禁卒,最基本的一條先決條件,首先得是關中戶口;

其次,要想達成‘良家子’的要求,就得出身於‘良家’。

這裡的‘良家’,指的自然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好人家;

而是指家產達到十萬錢以上、滿足中產之家的財產要求,且家世清白,祖上沒出過逆賊的自耕農階級。

滿足了‘關中良家子’這兩個條件——即關中戶籍、良家子弟這兩個准入門檻,纔有資格把自己的名字報上去,進入參軍審覈。

至於其他的基本要求,如年齡在二十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並接受過地方郡縣三年以上的冬訓,自更是說都不用說的默認要求。

滿足以上這一切准入門檻,報名進入審覈階段之後,面臨的第一次篩選,便是演訓。

用後世的話來說,其實就是軍訓,或者說是面試。

在這次篩選過程中,南北兩軍的將官們,會從身高、體重、戰鬥技巧等各方面,對候選兵員進行選拔。

用現如今,南北兩軍補充兵員時的常態來看,身高低於七尺三寸(1米7),體重低於二百四十斤(60千克)的,大都連演訓營的大門都進不去,就會直接被淘汰。

即便進了演訓營的門,也還有基本戰鬥技巧、兵器掌握、戰時反應等諸多考驗等待着參訓者。

隨便一項沒有做好,直接就是當場淘汰,沒有半點情面可講。

這麼一層層篩下來,縱是關中每年都有上萬青壯良家子報名,參加南北兩軍的徵兵演訓,但能撐到演訓結束的,卻往往連五百人都湊不夠。

上萬人蔘選,不到五百人過關——百里挑五,已經算得上是精挑細選了吧?

還沒完!

演訓結束了,只意味着你身體素質、戰鬥素養勉強合格;

後面還有政審呢!

從你開始往上數個五六代,但凡直系先祖出過不對勁的人,如潛逃匈奴啊,被叛軍裹挾啊——甚至是殺人越貨之類的政治污點,對不住,你也還是要被淘汰。

而且不同於演訓階段被淘汰的人,回去之後可以繼續鍛鍊身體、磨練技藝,日後重新報名——政審階段被刷下去,基本就是南北兩軍的大門對你永久性關閉了。

有賴於如今漢室無比健全的戶籍制度,類似這樣的政審,也基本不可能出現任何差錯。

甚至經常出現政審官上門,通知某人政審沒通過時,那人卻瞠目結舌的說:啥?

逆賊?

我祖宗?

我咋不知道呢?!

這時,政審官就會帶着自信的笑容,告訴那個崩潰的好兒郎:很正常,畢竟也隔了那麼多年、那麼多輩,你也未必就知道你祖宗做過的所有事。

但有相府、內史那兩個完全同步的戶籍庫,官府只要想查,你祖宗也別想有什麼不爲人知的秘密……

政審這一道,刷下去的人往往並不多。

畢竟有漢以來,能被列爲‘漢賊’的人,不是死了整個戶口本,就是舉家北流放到了邊關。

戶口能留在關中,同時又過不了入伍政審的,基本就是歷代先皇陵邑內,那些個從關東強制遷移過來的地方豪強。

他們也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政治成分不好,不會在這種場合自討沒趣。

於是,政審過後,上萬人報名的一場選拔,最後剩了四百多。

這四百多人,可以進入南、北二軍,卻不是直接獲得編制,而是接受爲期三個月的考察。

也沒什麼特意爲難他們的關卡——就是和南北兩軍的禁軍將士同吃同住,共同操演,體驗三個月的禁軍生活。

熬過了這三個月,沒犯下大錯,並且沒有暴露出貪生怕死、自私自利之類的負面性格,這纔算是正式進入了南北兩軍……

的預備役。

沒錯;

過關斬將到這一步,通過層層考驗之後,也依舊無法直接進入南北兩軍,而是會被納入預備役。

沒辦法:作爲負責帝都長安,以及未央、長樂兩宮的禁軍,南北兩軍的編制,從太祖高皇帝之時便已經定死。

——南軍五部校尉,均爲每部二千人的滿編校尉,總兵力一萬人,悉數從太祖皇帝豐沛元從後人當中選拔而出!

到近些年,豐沛元從之後也沒剩多少可用之人,如今的南軍已經只剩下三個滿編校尉,以及一個只有千餘人的‘校尉’,卻依舊沒有從其他地方補充兵員。

至於北軍,以關中良家子作爲兵員,共計八部校尉,且每個校尉都是各兩千五百人的超編校尉,共計足足兩萬兵馬!

可即便是這兩萬人的位置,也依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退下來一個,預備役補上去一個;

沒人退,那預備役就一直是預備役。

這也正是此番,劉榮爲何會專門下令:凡是此番,願意自發參與酈寄所部大軍的關中民男,都可以破格參加北軍明年的新兵選拔。

——相比起金錢,又或是早已經爛大街的爵位,這纔是真正讓人行動、真正能爲底層百姓帶來巨大裨益的進身之梯。

至於什麼人,需要劉榮專門給開這麼一個後門,纔能有資格參加北軍的新兵選拔?

從酈寄方纔的話語,便不難得住結論。

“不要關中良家子,只需關中民男即可?”

聽聞酈寄此言,率先開口質疑的,是左將軍榆侯欒布。

畢竟漢家的軍隊,尤其是中央外派軍隊,以關中良家子作爲兵員,是從太祖皇帝年間並形成的定製。

貿然將兵員准入門檻,從關中良家子降低到關中民男——即不再要求‘良家子’的政治成分,這必定會導致兵員戰鬥力大幅下降。

原因很簡單:良家子,是自耕農舉一家之力,從小好吃好喝——起碼是頓頓飽培養出來的優良兵員;

而‘民男’,顧名思義,是個男的就行。

無論你是農民還是工匠,甚至是街頭懶漢、遊俠,只要戶籍在關中,那伱就是關中民男,就能進入此番,由酈寄率領的朝堂大軍當中。

這樣的低門檻,讓欒布有些擔心到達北地之後,部隊的戰鬥力可能會掣肘大軍的作戰規劃。

但酈寄卻底氣十足的點了點頭:“兵貴神速!”

“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援軍抵達北地之後,能對匈奴人造成多大的打擊;”

“而是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盡可能多的兵力開進北地!”

“只要十日之內,北地郡能涌入關中五萬大軍,那即便是軍臣老兒親率單于庭本部,也絕對無法威脅到蕭關!”

“但若是兵力不足,即便戰力再怎麼強悍,也終歸抵不過匈奴騎兵大集羣。”

說到此處,酈寄便滿是凝重的看向欒布,以及另一位副手韓頹當。

“臨行前,陛下說的很清楚。”

“——此戰,吾等並非要取得多少匈奴首級,而是要儘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大軍浩浩蕩蕩之勢,嚇退匈奴陳列於北地外的軍隊。”

“打不起來,纔是最有利於我漢家的結果。”

“至於調兵耗費,陛下也有決斷:盡取少府內帑錢。”

酈寄透了底,韓頹當、欒布二人作爲副手,自然也就沒有其他意見了。

之後數日,酈寄所部朝着簫關方向全速進發,沿途也收納了數以萬計自發前來的關中男丁。

待抵達蕭關之時,酈寄所部從長安出發纔剛九天。

於蕭關內下令駐營修整之後,酈寄第一時間派出驛騎,說是向朝那塞打聽戰況,實則,卻是查探簫關外——即北地郡如今的狀況。

驛騎派出之後,酈寄便強壓下心中焦急,靜靜等待起朝那塞的回信。

“但願程不識,沒有真的在朝那塞,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唉……”

“北地都尉孫卯的事,絕不能再發生第二次了……”

滿懷着憂慮,酈寄又開始動用自己的人脈,朝隴右、雲中等方向派出輕騎斥候,看能不能查出些什麼。

而在數百里之外的朝那塞,情況,卻是和酈寄的預料大相徑庭。

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79章 雛鳳初鳴第35章 漢少府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05章 西進!第159章 社稷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3章 好劇本第190章 族!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24章 真打呀?!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8章 秦老匠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62章 記住了?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53章 竇王孫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58章 我有卵子!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歇一天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208章 太上皇?第50章 有樣學樣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2章 博望苑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42章 啊這?啊???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311章 幽冥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歇一天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8章 命可真好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3章 家宴睡一覺第31章 不盡然吧?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52章 博望苑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34章 當我好欺負?我再改改第99章 十日?!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剛落腳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46章 廟算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241章 處置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320章 衛青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0章 賺錢賺錢
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79章 雛鳳初鳴第35章 漢少府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05章 西進!第159章 社稷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3章 好劇本第190章 族!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24章 真打呀?!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8章 秦老匠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62章 記住了?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53章 竇王孫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58章 我有卵子!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歇一天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208章 太上皇?第50章 有樣學樣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2章 博望苑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42章 啊這?啊???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311章 幽冥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歇一天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8章 命可真好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3章 家宴睡一覺第31章 不盡然吧?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52章 博望苑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34章 當我好欺負?我再改改第99章 十日?!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剛落腳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46章 廟算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241章 處置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320章 衛青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0章 賺錢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