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遠見

最終還是胡珍玉說服了曹成,一行人浩浩湯湯地離開了麗水縣。

雖然在勸說麗水人離開的時候多有波折,但結果還是好的,大部分人都還算聽話,一切行動聽官府指揮。只是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固執己見,守着一畝三分地,說什麼也不肯離開,就好像要他離開他的地就是在害他,就是讓他去死。

對於這部分人,曹成和胡珍玉也只能選擇放棄,他們實在是沒有時間在耽擱下去了。他們也只能再三交代大水可能會到來,記得到高處避難,還有就是在他們都走了之後,城外難民有可能會闖進來的問題。該說的都說了,他們做足了準備就出發了。

看着人們有序撤離,曾經熱鬧的麗水先縣沉寂了下去,冷清的模樣讓留下的人感到陣陣心慌,不會真的出什麼事情吧?有些人已經在暗暗後悔沒有歲隨隊伍離開了,可惜世上並沒有後悔藥賣。

就在麗水縣成爲空城不久後,距離城門最近的災民最先發現了不對勁,可是道德和對官府的懼怕還在約束着他們。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人再也忍受不了了,底線在飢餓與生死麪前一文不值。此時此刻他們已經化身爲披着人皮的惡鬼。

第一個忍耐到極限的人出現了。他站在死屍上,讓自己顯得更高些。他舉起了自己的右臂,爭取變得更顯眼;“鄉親們,我們不能在這樣下去了,麗水縣都是一羣自私自利的小人,這麼多天過去了,他們就只會說些什麼沒有官家命令他們不能放糧之類的狗屁話,到現在甚至都沒人願意說這些屁話了。他們沒有施捨給我們一粒米,哪怕是一粒米都沒有!如果有着這一粒米,我們父母和妻子說不定就能活下來。”說到動情處他忍不住哭了出來。他的三子就在剛剛還拽着他的衣角,氣若游絲地喊着餓,可是轉眼之間攥着他衣角的小手就鬆開了,他的三子永遠地離開了他。

災民們沉默着沒有說話,但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情就不難得出結論,他們也是這麼想的。如果不是麗水人自私自利,那他們的親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死了?哪怕一粒米不過是杯水車薪,在此時卻成了一根重若千斤的稻草。

“我們不能在這樣下去了,再這樣傻傻地等下去,我們全部,全部都會死!”他重重的揮舞了一下右臂,還在全部二字上加重讀音並重復。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用我們的雙手去搶奪我們活下的希望。我們只是想活下去啊!我們有錯嗎?”

“我們沒錯……”隨着一個應答後,越來越多的人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得活下去,我答應了阿耶、阿孃、阿姐、阿妹……我得活下去!”

“都怪那羣自私自利的麗水人。”

“沒錯都是他們的錯。”

本來眼神無光的災民們,重新找回了他們的光,只不過這光發綠也發狠。

一座沒有防守力量的縣城到底有多麼容易被攻破勿需多做贅述。而此時留在麗水縣的人看到如狼似虎的災民也懵了,災民真的攻進來了。作爲仇恨轉移對象的麗水人會遭受什麼自然不言而喻。而災民們看到空空如也的麗水縣城,自然也會將搶不到足夠糧食的氣惱全部發泄給留下的麗水人。麗水縣收穫寥寥無幾,但災民們卻不在迷茫,順利攻下一座縣城助長了他們的野望。麗水縣空了,但還有下一個縣不是嗎?只不過這一次,他們可不會給那羣自私自利的人逃跑的機會了。

……

還在轉移路上的麗水縣衆人自然不知道麗水縣發生的慘案,他們還在迷茫着,他們的落腳點在哪裡?他們的未來又在何方?

隊伍中自然時候不乏對提出強制遷徙的曹成和胡珍玉的怨念,好在依託曹成和胡珍玉的威望還壓的住。

而作爲遷徙的發起人曹成和胡珍玉爲了落腳點有產生了分歧。曹成是想就近找個落腳點,而胡珍玉則想一步到位,直接去府城。胡珍玉認爲,假如朝廷派人下來賑災,那麼府城必是第一站,越早到分到的東西才越多。而後到的能不能分到賑濟糧還兩說。曹成則是擔憂他們這麼多人能不能順利地走到府城。

就在兩人討論地正熱烈的時候,人羣裡傳出的騷亂卻打斷了他們的討論。

曹成站起來,走出去問道:“怎麼回事?”

看到縣尉來了,圍着的人都讓出了一條道來,但要是讓他們離開,他們可不願意,畢竟他們剛從來人口中聽到了一則駭人聽聞的消息——被團團圍住的這對兄妹是從被災民攻破的大梁縣逃出來的。

弄明白原委的曹成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增加威信的大好機會。“都聽到了?大梁縣,離咱們也就不足百里的路程。他們遭了災,咱們麗水縣還能討得了好?還了樂,尤其是你,曹樹,老子簡直是三顧茅廬才請動你小子啊。”

曹樹慚愧地撓了撓頭:“謝謝三叔,我發誓以後您讓我往西,我就絕對不會往年東。”

還有許多也跟曹樹一樣被請動的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心裡後怕不已,這要是像那些個死倔的不是害了一家老小?到底是曹縣尉,有遠見啊,不然人家怎麼能當上縣尉呢。

一時間不少抖機靈的都像曹樹一樣表忠心,一時間不少溢美之言直往曹成耳朵裡鑽。

“行了,行了,別耽誤我問正事。”直到曹成開口,源源不斷的溢美之詞才止住了。

……

京都,大明宮。呂琤成功地在六部都安插下自己的人後,事情又陷入了僵局。幾乎所有的大臣都竄通一氣,說什麼也要等踏勘回來後再根據踏勘實情賑災。大臣們在大殿滯留了有兩天一夜了,甚至有整整一白天,他們都沒說話,靜坐抗議是他們的態度。就只有呂琤和少數孤臣開口,一個說累了就換下一個上。

好在呂琤也不是全無準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可是李師用一樁大案教會朕的不是嗎。想當初朕可算是好好地開了回眼啊,風水輪流轉,這會朕也讓您開開眼,驗收一下學生的學習成果……

第397章:慢慢想第119章:底層智慧第449章:海商第192章:第三列第22章:誰爲會元第134章:躺贏了第405章:三年第142章:一鍋粥第203章:戰爭後第174章:官難當第409章:立刻第72章:激辯第142章:一鍋粥第26章:是誤會第42章:對峙第59章:催更第180章:請留步第168章:小計劃第18章:似曾相識第259章:隨心所欲第241章:齊王舊事第462章:宗親第56章:唯生命可敬第322章:收隊離開第57章:真是好巧啊第253章:醫者仁心第218章:塵埃落定第344章:獨特理解第456章:自燃第421章:掙扎第268章:高光時刻第245章:一口大鍋第204章:打噴嚏第37章:這天下應是百姓的第28章:舊人歸第476章:議事第327章:請你喝茶第13章:曉喻天下第266章:高高在上第302章:證人何在第455章:口號第46章:紛爭而已第42章:對峙第297章:狐假虎威第75章:小卒第379章:他慌了第202章:隨緣吧第302章:證人何在第113章:召回開疆第356章:忠心之過第453章:福氣第99章:體悟頗深第22章:誰爲會元第384章:有救嗎第14章:風起雲涌第307章:大棒甜棗第194章:富人家第392章:換酒錢第436章:遠見第325章:其樂無窮第305章:和離自由第338章:狀況之外第323章:時代變了第311章:思想巨人第156章:太難了第352章:內容豐富第181章:茶杯碎第358章:剎車及時第223章:漁翁得利第411章:缺陷第76章:摔杯第85章:天工閣第399章:多諮之第138章:桃花村第477章:和平第282章:物類其傷第276章:雖遲但到第150章:過城門第242章:退無可退第253章:醫者仁心第94章:合作愉快第272章:隔靴搔癢第250章:稱孤道寡第332章:自謀出路第26章:是誤會第203章:戰爭後第167章:老實人第54章:將士南歸矣第439章:接濟第170章:補短板第139章:生或死第274章:模棱兩可第263章:知己友人第72章:激辯第389章:三部落第434章:分歧第200章:魏王府第23章:貢士榜第35章:青峽之哀
第397章:慢慢想第119章:底層智慧第449章:海商第192章:第三列第22章:誰爲會元第134章:躺贏了第405章:三年第142章:一鍋粥第203章:戰爭後第174章:官難當第409章:立刻第72章:激辯第142章:一鍋粥第26章:是誤會第42章:對峙第59章:催更第180章:請留步第168章:小計劃第18章:似曾相識第259章:隨心所欲第241章:齊王舊事第462章:宗親第56章:唯生命可敬第322章:收隊離開第57章:真是好巧啊第253章:醫者仁心第218章:塵埃落定第344章:獨特理解第456章:自燃第421章:掙扎第268章:高光時刻第245章:一口大鍋第204章:打噴嚏第37章:這天下應是百姓的第28章:舊人歸第476章:議事第327章:請你喝茶第13章:曉喻天下第266章:高高在上第302章:證人何在第455章:口號第46章:紛爭而已第42章:對峙第297章:狐假虎威第75章:小卒第379章:他慌了第202章:隨緣吧第302章:證人何在第113章:召回開疆第356章:忠心之過第453章:福氣第99章:體悟頗深第22章:誰爲會元第384章:有救嗎第14章:風起雲涌第307章:大棒甜棗第194章:富人家第392章:換酒錢第436章:遠見第325章:其樂無窮第305章:和離自由第338章:狀況之外第323章:時代變了第311章:思想巨人第156章:太難了第352章:內容豐富第181章:茶杯碎第358章:剎車及時第223章:漁翁得利第411章:缺陷第76章:摔杯第85章:天工閣第399章:多諮之第138章:桃花村第477章:和平第282章:物類其傷第276章:雖遲但到第150章:過城門第242章:退無可退第253章:醫者仁心第94章:合作愉快第272章:隔靴搔癢第250章:稱孤道寡第332章:自謀出路第26章:是誤會第203章:戰爭後第167章:老實人第54章:將士南歸矣第439章:接濟第170章:補短板第139章:生或死第274章:模棱兩可第263章:知己友人第72章:激辯第389章:三部落第434章:分歧第200章:魏王府第23章:貢士榜第35章:青峽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