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條約

宴會結束當然是要各回各家了。參加宴會的衆人將他們在宴會上得到的龐大信息進行了一次梳理。官路不好走,容不得絲毫馬虎。

京都,李府。

李府三代皆齊聚一堂。李鈺高坐在主位上,在李鈺的右手邊是李維、李紳、李純,在李鈺的左手邊則是李熹、李煦、李照。

李鈺作爲當家人是第一個發言的:“今議有三,一爲條約,二爲封爵,三位聖言。大郎,你先說說看。”

李維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說道:“請恕兒愚鈍,關於條約兒只看出了聖上是給項黨挖了一個深坑,但是那是個什麼坑,坑又挖在了何處,兒不知。以兒對聖上淺薄的瞭解來看,聖上不是一個肯吃虧的人。至於封爵……”

李維的眉頭皺了皺,他在李煜的教導下不至於去酸武人封爵。並且武人封爵也並不想某些人酸的那樣容易。他們是在刀尖上跳舞,是在拿命拼前程。但是身爲一名文臣,他天生就比較反感武夫掌權。武人跋扈,掌權生亂,歷朝歷代的史書無一不證明了這一點。

“封爵的口子一開,恐怕民間向武之風愈盛,武人求戰之心愈烈,到那時我大周將再無寧靜之日。”

“兒從聖言中感受到了一種銳不可當的氣魄,非心志堅毅,胸懷大志者不能言。”

李鈺暗自點了點頭,還算可以。

李紳笑着開口道:“大兄將我要講的都講完了怎麼辦?不過關於封爵,我卻有着不同的看法。封爵是否是聖上對舊武勳也是對我等的一次試探呢?”

“二郎此言怎麼說呢?”李鈺來了興致,這個角度有點意思。

“一朝天子一朝臣,聖上當然是想提拔用得順手的新人爲臂膀了。爲什麼這也是對我等的一次試探呢?小如晦,你怎麼看?”

“二叔,如晦已經快加冠了。”李熹無奈,他這個二叔最是吊兒郎當,沒個正形,老大不小了卻至今沒結婚,只是在三年前將李照領回來說是自己的女兒。

“嗯嗯,知道了,所以小如晦你想要份什麼樣的加冠禮?”

如果這是漫畫,李熹的額頭右上角的三條黑槓怕是格外明顯,論胡攪蠻纏和厚臉皮,李熹還有得學。

李熹只能二叔的調笑開始講他的看法:“如晦以爲,封爵是聖上的投石之舉。聖上是想要探一探朝堂的水到底有多深,誰可用!”

“善。”李鈺表示了贊同。這時候他們要靜,要耐得住寂寞。還得堅持他們李氏的老招數,穩。總有人會跳出來的,他們穩就夠了,招數不在於老不老,管用就行。

一些沒想到的人則是面露思索之色。原來封爵還有這層意思,聖上不愧是聖上啊。

呂琤:朕只是單純地想要獎勵有功之臣,不讓功臣寒心啊!你們這羣老千層餅想太多了!朕,單純,樸實,沒什麼城府的。

“阿翁,那條約到底有什麼陷阱呢?我是仍然想不明白啊。”李煦問道。

“阿翁也不知道。恐怕謝朱兩位老鬼也沒看明白吧。聖上真是越發高深莫測了。”李鈺也不在意自己在兒孫面前的形象,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嘛。

“阿耶,條約的內容可方便講予純聽?”李純對這個難倒了大周宰執的條約很是感興趣。能坐上宰執這個位置的,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能看清個七七八八的?皇帝想要暗中籌謀一些事情都是很難瞞過宰執的。宰執總是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能讓阿耶都摸不着頭腦的條約,讓她非常非常地感興趣。活着總是要找點樂子,不然這人生怎麼精彩得起來。她的人生在長度上是比不過旁人了,但是她人生的厚度一定要比得過,如此纔不枉來人世走上一遭啊。

“當然可以。”李鈺的眼睛一亮。

他的三女兒自幼體弱多病,看了無數的名醫,吃了無數的方子,但都沒什麼用。

根據關門開窗原理,李純自幼便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聰慧。

很多名醫都可惜地宣判李純慧極必傷。

李鈺開始給李純講這份令他不解的條約。

李純一邊聽,一邊思考。

她注意到一點,在金沙這個貿易集散地,羊毛幾乎是萬能了。沒有任何一條對羊毛進行限制。羊毛來多少便收多少。但是收來的羊毛又有什麼用呢?

聖上是個精明人,她不會做虧本買賣。

那麼假設羊毛有用,北邊來多少羊毛,大周就收多少羊毛。

羊毛有需求,不停購入,供不應求,價格擡升。牧民見有利可圖,一定會增加羊的數量。草場的不會擴充,有限的草場只能承載有限的牲畜,這樣的話總有些牲畜會被羊取代。

第一個被取代的會是牛,如果草場仍然不夠,那麼下一個是……

“是馬”在場所有人跟隨着李純猜測異口同聲道。

“江山代有人才出啊——”李鈺感覺有些頭皮發麻,挖坑於無形,聖上的手段還真是……

而且這會全部嗎?

假如他設一個圈套會只設淺淺一層嗎?不會!

淺層的謀劃都如此驚人,更深層的謀劃豈不是要絕戶?

這樣神鬼莫測的聖上,讓李鈺頭一次生出了急流勇退的念頭,新政怕是有的都呢!

呂琤:朕不是,朕沒有,別瞎說!那是時代的智慧,朕只不過是時代智慧的搬運工!

李府只不過是京都衆官員府邸的情景的縮影。

有的官員分析出了淺薄的一層,有的官員分析出了更多層。而條約則是衆人心中最大的迷。

因爲看不透,所以才恐懼。而指定這一份謎一樣的條約背後的人更令人生畏。

背後的人是誰?管鞅?還是聖上。

——————————————

【小劇場】

《金沙條約》,又稱五七條約。該約於長生元年五月七日,由周朝長生年間鴻臚寺卿管鞅、鴻臚少卿傅榕等與項黨使者阿拉善果、多古曼等於含光宴上籤訂。

《金沙條約》共十款,其中……

《金沙條約》是我國目前爲止最早的一份保存完好的條約。《金沙條約》也是我國古代朝貢貿易體系分崩離析的起始點。

《金沙條約》在《周書·列傳》中曾被提到:“秧與來使訂金沙之約於含光。”而其原稿則發掘於文成伯墓。

第335章:父女二人第370章:名聲響第462章:宗親第222章:脣槍舌戰第228章:茶杯易碎第212章:小算盤第469章:夏蟲第428章:踏勘第364章:十里亭第250章:稱孤道寡第287章:斯人已逝第135章:憶往昔第32章:英雄烈第363章:換銅錢第334章:誰在背刺第257章:滔滔不絕第82章:落幕第9章:朕的三觀超正第294章:日月可鑑第459章:方圓第367章:印象分第12章:三月恩科第355章:一套捶死第287章:斯人已逝第32章:英雄烈第323章:時代變了第300章:含笑九泉第126章:行至豫章第80章:讓步第281章:如數家珍第356章:忠心之過第68章:開宴第368章:是從心第492章:努力第244章:心煩意亂第319章:某也一樣第261章:相敬如賓第82章:落幕第248章:四四方方第488章:圍殺第486章:建功第359章:可以搶救第113章:召回開疆第442章:良心第239章:選擇呂琥第148章:怎麼做第199章:老漁翁第159章:賭贏了第233章:判斬立決第13章:曉喻天下第212章:小算盤第251章:賄賂有方第308章:等價交換第239章:選擇呂琥第444章:高升第495章:瘟神第435章:得意第386章:金沙亂第428章:踏勘第10章:朕有些檸檬了第435章:得意第467章:世子第450章:人才第217章:被架空第141章:族兄弟第468章:奸臣第363章:換銅錢第469章:夏蟲第83章:條約第43章:對手第244章:心煩意亂第467章:世子第163章:新出路第100章:冗官難辭第271章:大家放心第311章:思想巨人第141章:族兄弟第149章:演場戲第487章:殺到第290章:外強中乾第17章:兜售考卷第243章:魏王將至第62章:膨脹第341章:她是真愛第49章:強烈對比第48章:期盼第413章:有罪第474章:搗亂第285章:放鬆大腦第242章:退無可退第473章:發瘋第457章:高麗第414章:尹泰第173章:有依仗第234章:一場交易第209章:請明鑑第330章:好好招待第370章:名聲響第5章:朕就是長生帝第377章:大動作
第335章:父女二人第370章:名聲響第462章:宗親第222章:脣槍舌戰第228章:茶杯易碎第212章:小算盤第469章:夏蟲第428章:踏勘第364章:十里亭第250章:稱孤道寡第287章:斯人已逝第135章:憶往昔第32章:英雄烈第363章:換銅錢第334章:誰在背刺第257章:滔滔不絕第82章:落幕第9章:朕的三觀超正第294章:日月可鑑第459章:方圓第367章:印象分第12章:三月恩科第355章:一套捶死第287章:斯人已逝第32章:英雄烈第323章:時代變了第300章:含笑九泉第126章:行至豫章第80章:讓步第281章:如數家珍第356章:忠心之過第68章:開宴第368章:是從心第492章:努力第244章:心煩意亂第319章:某也一樣第261章:相敬如賓第82章:落幕第248章:四四方方第488章:圍殺第486章:建功第359章:可以搶救第113章:召回開疆第442章:良心第239章:選擇呂琥第148章:怎麼做第199章:老漁翁第159章:賭贏了第233章:判斬立決第13章:曉喻天下第212章:小算盤第251章:賄賂有方第308章:等價交換第239章:選擇呂琥第444章:高升第495章:瘟神第435章:得意第386章:金沙亂第428章:踏勘第10章:朕有些檸檬了第435章:得意第467章:世子第450章:人才第217章:被架空第141章:族兄弟第468章:奸臣第363章:換銅錢第469章:夏蟲第83章:條約第43章:對手第244章:心煩意亂第467章:世子第163章:新出路第100章:冗官難辭第271章:大家放心第311章:思想巨人第141章:族兄弟第149章:演場戲第487章:殺到第290章:外強中乾第17章:兜售考卷第243章:魏王將至第62章:膨脹第341章:她是真愛第49章:強烈對比第48章:期盼第413章:有罪第474章:搗亂第285章:放鬆大腦第242章:退無可退第473章:發瘋第457章:高麗第414章:尹泰第173章:有依仗第234章:一場交易第209章:請明鑑第330章:好好招待第370章:名聲響第5章:朕就是長生帝第377章: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