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皇城告急

幾個月來,中原神州的情況一天不如一天,終於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急時刻。

先是不久之前,東西南北四條戰線節節敗退,一個月間三十個國家被攻陷,損失了近千萬裡的邊境線,直接導致蠻荒十萬國的大軍**,成功深入中原神州腹地,一路勢如破竹,橫掃上百個國家,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從四面八方而來,殺進中原神州的最核心地區。

大陸最後兩個國家之一的英雄王朝,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早在蠻荒十萬國入侵中原開始,就拿出大國風範支援邊境鄰國糧草、武器,和少部分武者,但爲了保存實力一直沒有觸動軍隊。直到現在周圍鄰國全部被淪陷,北狄部近三百萬大軍兵臨城下,英雄王朝才終於觸動四百萬大軍,對北狄宣戰。

這樣的軍隊數量震驚大陸,使已經淪陷的諸國百姓們,頓時看到了希望。

誰知北狄和英雄王朝還沒真正打起來,南蠻部大軍忽然間聞風而至,竟又有三百萬人加入,將整個英雄王朝圍住。

危急時刻,之前同樣大國作風的通天帝國,怕蠻荒十萬國大軍將英雄王朝攻陷之後,馬上就會對付自己,於是馬上呼籲國民支持,從國內調動出三百多萬人,奔赴千里支援英雄王朝,並對東夷部宣戰。

中原之戰一炮打響!

先是英雄王朝邊境重鎮“古拉城”,三十萬守備軍出城迎敵,與北狄一隻小規模部隊的十萬人遭遇,不到兩個小時便大獲全勝。之後通天帝國的援軍二十萬人成功突襲了包圍英雄王城一座邊境城市的東夷部二十萬人軍隊,在折損千餘人後成功突圍封鎖,與英雄王朝的軍隊會師。

兩場漂亮的戰鬥讓通天帝國和英雄王朝倍受鼓舞,一時間各部將領紛紛請戰,與北狄、東夷軍隊之間的戰鬥在各地打響,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就發展爲近千萬士兵參與,幾億百姓舉國之力支持的曠世之戰。

一開始,通天帝國與英雄王朝熱情高漲,士兵們鬥志昂揚,陸陸續續贏得了近百場勝利,前線捷報不斷。不久後,戰爭全面開始,小規模的戰役,被變爲動廝百萬人大規模戰爭,往往持續數天,而且不分勝負。到最後,一場醞釀了許久的決戰爆發,牽扯通天帝國與英雄王朝共計五百萬人,北狄與東夷部共四百多萬人,在英雄王朝外的八百里平原上打響,足足打了半個月時間,雙方各折損士兵二百萬上下,整個平原上血流成河,而仍然沒有分出究竟誰勝誰負,也誰也奈何不得誰。

至此,中原人不如蠻荒四部族人的地方終於暴露出來。

先是通天帝國國內出現了軍隊損失慘重,已經動搖國家根基,不可再戰的聲音,緊接着英雄王朝朝野一邊倒的建議退守。這樣的態度,讓前線缺少勝利,久戰之下早已疲憊不堪的軍隊一度無心再戰,士氣渙散,結果導致與北狄、東夷部隊幾場中等規模的戰役潰敗。頓時,國內收兵的聲音更加壯大。頂着壓力的兩國國君終於承受不住非議,最終下達了收兵回國的命令。

至此,兩國與北狄、南蠻轟轟烈烈的中原之戰就此解釋,通天帝國與英雄王朝改變策略,以守爲主,與北狄、南蠻打起了消耗戰。

中原衆國裡這兩國國力最強,而且軍隊人數最多,採用這樣的戰略,北狄、南蠻部隊不僅就奈何不得,連續兩個月攻不下一座城池,而且因爲長線作戰,糧草和藥品被消耗,得不到補充持續短缺,致使北狄與南蠻部軍隊一度元氣大傷。

可也正是因爲如此,北狄與南蠻才學着通天帝國和英雄王朝,同樣改變了策略。

從那一天起,兩隊不再攻城,僅僅留下一部分軍隊將城池圍住。然後調動大部分士兵,深入已經淪陷、被佔領的中原諸國,強迫各國君主,鼓勵國民生產,以貿易爲名,掠奪糧食和藥品,同時軍隊入城,名義上是維護治安,其實是鎮壓一切抵擋,竟學着歷史上中原的請略戰爭,來了個“戰時統治”。以這種方式,很快就佔領了整個中原神州,百分之六十的版圖!

面對這樣的策略,通天帝國與英雄王朝再也笑不出來。因爲北狄和南蠻一邊掠奪一邊圍住兩國,可以一直耗下去,而兩個雖然國立強盛,但畢竟比不上中原百分之六十的物產,時間一長終究還是耗不過北狄與南蠻兩部大軍。此時已經進退兩難,再後悔當時沒有決戰,已經晚了,只能夠繼續耗下去。

就這樣,中原神州大方面的局勢,變成兩個最強大國家堅守本國,其餘衆國全部淪陷的局面。

然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卻還有一個不可不提的小背景。

那是在兩個月前,西線戰場上,隨着最後一塊版圖“劍川道”的失守,晉國正式淪陷。但昔日的晉國皇城,卻像是孤島一樣屹立在淪陷區,受西戎部幾十萬大軍狂轟濫炸半個月而不破,使已經淪爲亡國奴的周邊各國將領、潰兵,以及現在已經少見的武者頗受感動,紛紛涌向晉國皇城,很快就拉起近百萬的軍隊,和各國有名之士,以強於之前幾倍的力量,生生抗下了西戎部緊接着發動的百萬大軍攻城大戰,僵持了十幾天時間,終於迫使西戎大軍離開,任由這個淪陷區中的“孤島”存在,繞道繼續深入中原神州府邸。

而有了這樣的成功案例之後,各國開始紛紛效仿,在國家即將滅亡時,主動放棄遼闊的國土,收集全國最精銳的力量在一座城。但只可惜,因爲種種原因,這其中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只有四個地方倖存。

中山國的龍象谷,依大沼澤之地利,中山公子“李元紀”帶領二十個天人高手,以及八十萬殘兵抵抗南蠻部,得以倖存。蓬萊國九鼎城,城主“華英雄”,本身是天人第二境高手,麾下士兵百萬、萬歲山巾幗英雄“桃花”,女土匪出身,手下英雄無數,都曾與蠻荒軍隊數次大戰,各自保衛着一方,釘在淪陷區上。

到通天帝國與英雄王朝退守國內之後,“方節”、“李元紀”、“華英雄”、“桃花”這幾個名字,成爲亂世之中,雄踞一方的霸主代名詞。無數已經亡國的士兵、武者、將軍、公子,紛紛涌入“晉國皇城”、“龍象谷”、“萬歲山”、“九鼎城”,使這四個地方迅速壯大,軍隊、武者的人數更多,不大的地方人才濟濟,如同孤島一樣“釘”在淪陷區,成爲中原衆國被鎮壓的百姓們,最後的希望。

然而隨着這四個地方的壯大,視他們爲眼中釘肉中刺的蠻荒軍隊,所發動的攻勢,也越來越猛烈。

好比此時此刻晉國皇城。

西戎部這次由負責西線戰事的土藏親自領兵,率領二百萬大軍,與四隻天罡級弩炮不斷轟炸,高達幾百米的四級靈獸白霜巨猿十隻,以及停在半空之中虎視眈眈的二十個天人高手攻城。

而皇城方面,軍隊只有一百三十萬,除此之外還有兩隻俘虜來的四級火狐、七隻不同種類的五級靈獸、兩隻天罡級弩炮,十八個天人境以上武者,和一百零八個不到最後關頭不會出戰的不死戰士。

雙方在五天以前在城下交戰,發展到如今,軍隊、靈獸、武者都已經參加。

遠遠看去,方圓幾百裡內,天空中武者在你來我往,螞蟻的士兵在嘶吼拼殺,體型龐大的靈獸在互相搏鬥,偶爾施展出的神通,與天罡級弩炮的炮擊齊鳴,帶來震耳欲聾的“轟轟聲”,使千瘡百孔的大地矩陣不已。即便在方圓千里之外遠遠看上一眼,也能知道這場戰鬥的慘烈。

此時此刻,晉國皇城上空的護城罩子已經千瘡百孔,變了形狀。罩子下的城樓上,大丞相與物女正在觀戰,身邊多出了幾個身穿鎧甲的老帥,和幾個目光睿智的儒雅中年人,都是些陌生臉孔,此時遠遠望着城外的大戰,都清楚晉國這邊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表情個個凝重起來。

臉色有些蒼白的物女問:“我們的糧草還有多少?”

曾經的鄭國大學士在物女身邊回答道:“中原大部分資源已經被控制,公子白大人突圍出去,至今在外收集糧草未歸,而城中糧草昨天已經吃完,現在士兵們有一半餓着肚子,剩下一半,吃的是城中百姓們省下來的口糧。”

物女深吸口氣道:“也就是說,即便這場大戰我們不敗,皇城也堅持不了幾天了?”

另一旁的趙公子父親,曾經趙國最厲害的元帥,實在不忍心回答,對誰都一臉冷峻的他,唯獨心疼物女,此時以一種趙公子一輩子都沒聽到過的口氣安慰道:“土藏視皇城爲心腹大患,究極了西線近一半的力量,親自到場攻城,我們能撐下半個月,已經很不錯了,你,不用自責。”

物女搖了搖頭,輕輕閉上眼睛,心裡無助的呼喚着:“方節……”

與此同時,皇城外三百里一座山頭,身穿鎧甲的土藏,正抱着雙臂遠遠眺望戰場,臉上沒有表情。

一邊的一個白鬍須的老頭笑道:“這場仗,我們必勝,大人總算拔掉這顆眼中釘、肉中刺了。”

土藏沒有回答,仍然望着戰場。

另外一邊一箇中年人也忍不住開口:“方節的名字被傳的神乎其神,依我看也只是有些實力的武者而已,和人鬥鬥法還行,遇上土藏大人帶着大批高手和百萬雄軍,如今連面也不敢露,以衝擊天人境實力爲藉口鬼祟在城中,依我看早已是無計可施,弄不好早就知道皇城將淪陷,跑到替他地方去了也不一定。”

之前那個白鬍子老頭也道:“對,我之前私下裡查探過,那皇城中,並不存在一個雙命格武者,那方節極有可能早就離開了。”

土藏仍然不開口。

兩人馬匹沒拍成,訕訕一笑,也就住了嘴,和土藏一起遠望着戰場。

可就在這時,土藏忽然間臉色一變,抱在胸前的雙臂瞬間放下,一臉驚容。老人和中年人吃了一驚,連忙隨着土藏的視線看過去,結果頓時目瞪口呆。

與此同時,皇城內外,包括戰場上,所有人都感覺到什麼,紛紛仰頭看着天。

只見皇城的天空,毫無徵兆的烏雲涌動,無數雷光在其中游走,忽然間出現一個直徑達到數公里的巨大漩渦,緊接着“咔嚓”一聲,一道像是閃電一樣的光柱一閃,刺的所有士兵都下意識的閉上眼睛,眼前頓時一片空白,而仍能睜着眼睛的武者,卻看到那光柱一山之後,從那個巨大的漩渦之中,竟一前一後落下來兩個人!

第372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227章 天目族領地第144章 不死戰士與援助第337章 桃花塢第290章 方節的無奈第185章 矩陣在何處?第159章 恩怨第393章 覆命第33章 天縱奇才少女與祥瑞之獸飛黃第376章 蝰蛇一族第114章 蜃獸第289章 俘虜第377章 望洋興嘆第228章 消息第252章 借人第431章 爭奪戰開始第443章 生日第325章 死水第91章 看不見的未來第69章 誰爲魚肉?第51章 塵埃落定第160章 夜襲第49章 方家父子的道理第291章 下落第183章 陰司第202章 反超第380章 穿越涼山第30章 再見物女第7章 《龍虎山》與《厚積薄發》第352章 【與此同時】中第333章 死水之戰【上】第377章 望洋興嘆第374章 前因後果第195章 古地!第242章 天人境方節的恐怖第310章 再見高陽第243章 回家【上】第64章 本該料到的巧合第339章 八部與戰爭第158章 閃族第11章 謀魔物女第326章 高陽的恐怖實力 (1)第70章 無奈之舉驚人財富第263章 第一課第13章 神力第426章 戰鬥開始第254章 劍陣第92章 思過崖第434章 戰一座城【下】第336章 五個可能第9章 玄絲內甲第150章 贖人第147章 守城之戰【下】第30章 再見物女第177章 第三層第284章 不容樂觀的局勢第53章 圖騰印第285章 壞消息第38章 方節的陰招第238章 大熟人第3章 認祖歸宗秘典第68章 金石城第59章 方節也有陰沉狠辣的一面第337章 桃花塢第46章 兄弟第233章 城已死第241章 驚爲天人的攻擊第150章 贖人第203章 巨蛋的內三層與外三層第331章 高陽的實力【下】第219章 玄天鼎第61章 鱷兄!鱷兄!第188章 禍不單行第433章 戰一座城【中】第235章 熟人第433章 戰一座城【中】第35章 高陽的懷疑第376章 蝰蛇一族第61章 鱷兄!鱷兄!第241章 驚爲天人的攻擊第208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422章 轉機第92章 思過崖第158章 閃族第415章 危機第441章 返回第223章 瘋狂計劃的延續第165章 天目一族【上】第200章 近路第42章 崑崙與長鞭鬼醜第320章 大司馬 (1)第389章 虞三孃的請求第237章 孟長青第16章 怪鳥怪蛙第113章 耍狠第71章 通天帝國王城第201章 孵蛋神山第405章 新的開始第267章 小星羅劍陣【下】
第372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227章 天目族領地第144章 不死戰士與援助第337章 桃花塢第290章 方節的無奈第185章 矩陣在何處?第159章 恩怨第393章 覆命第33章 天縱奇才少女與祥瑞之獸飛黃第376章 蝰蛇一族第114章 蜃獸第289章 俘虜第377章 望洋興嘆第228章 消息第252章 借人第431章 爭奪戰開始第443章 生日第325章 死水第91章 看不見的未來第69章 誰爲魚肉?第51章 塵埃落定第160章 夜襲第49章 方家父子的道理第291章 下落第183章 陰司第202章 反超第380章 穿越涼山第30章 再見物女第7章 《龍虎山》與《厚積薄發》第352章 【與此同時】中第333章 死水之戰【上】第377章 望洋興嘆第374章 前因後果第195章 古地!第242章 天人境方節的恐怖第310章 再見高陽第243章 回家【上】第64章 本該料到的巧合第339章 八部與戰爭第158章 閃族第11章 謀魔物女第326章 高陽的恐怖實力 (1)第70章 無奈之舉驚人財富第263章 第一課第13章 神力第426章 戰鬥開始第254章 劍陣第92章 思過崖第434章 戰一座城【下】第336章 五個可能第9章 玄絲內甲第150章 贖人第147章 守城之戰【下】第30章 再見物女第177章 第三層第284章 不容樂觀的局勢第53章 圖騰印第285章 壞消息第38章 方節的陰招第238章 大熟人第3章 認祖歸宗秘典第68章 金石城第59章 方節也有陰沉狠辣的一面第337章 桃花塢第46章 兄弟第233章 城已死第241章 驚爲天人的攻擊第150章 贖人第203章 巨蛋的內三層與外三層第331章 高陽的實力【下】第219章 玄天鼎第61章 鱷兄!鱷兄!第188章 禍不單行第433章 戰一座城【中】第235章 熟人第433章 戰一座城【中】第35章 高陽的懷疑第376章 蝰蛇一族第61章 鱷兄!鱷兄!第241章 驚爲天人的攻擊第208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422章 轉機第92章 思過崖第158章 閃族第415章 危機第441章 返回第223章 瘋狂計劃的延續第165章 天目一族【上】第200章 近路第42章 崑崙與長鞭鬼醜第320章 大司馬 (1)第389章 虞三孃的請求第237章 孟長青第16章 怪鳥怪蛙第113章 耍狠第71章 通天帝國王城第201章 孵蛋神山第405章 新的開始第267章 小星羅劍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