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孔子的十大學生

在孔子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培養十個最優秀的學生:顏子、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這十人,被後人稱爲“孔門十哲”。

不過!這十人其有人不是孔子隱忍這十五年內培養出來的,有幾個是後來培養出來的。

還有一說法:孔門七十二賢人。其實!不止七十二賢人。

孔門賢人如下:子騫、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賜、子游、子夏、子張、曾參、澹臺滅明、宓不齊、子思、公冶長、南宮括、公皙哀、曾蒧、顏無繇、商瞿、高柴、漆雕開、子周、司馬耕、樊須、子有、公西赤、巫馬施、樑鱣、冉孺、曹恤、伯虔、子產、公祖句茲、秦祖、漆雕哆、顏高、漆雕徒父、壤駟赤、商澤、石作蜀、任不齊、公良孺、後處、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顏祖、鄡單、句井疆、罕父黑、秦商、申黨、顏之僕、榮旗、縣成、左人郢、燕伋、鄭邦、秦非、施之常、顏噲、步叔乘、原亢籍、樂欬、廉絜、叔仲會、顏何、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輿如……

弟子三千,方基石的兩個兒子,方忠、方恕,都是孔子的學生。另外!子念、張山風、河蓮等人,也跟隨孔子學習過。

孔門十哲簡介:

孔門十哲之顏回

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十四歲拜孔子爲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爲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爲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爲“復聖”。

孔門十哲之閔子騫

公元前536--前487年,名損,字子騫,尊稱閔子。在孔門以德行與顏回並稱,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

祖籍魯國,後居宋國相邑。其先祖是魯國的第四代國君魯閔公,其父閔世恭爲八世祖。

閔子爲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爲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元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閔子騫排在第三。

孔門十哲之伯牛

冉耕,前544年-?,字伯牛。春秋末年魯國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孔子弟子,爲孔門四科“德行”代表人物之一,受儒教祭祀。後患惡疾,孔子親往探望,見其垂危,深爲嘆惜。

冉求(子有)、冉雍(仲弓)與冉耕(伯牛)皆在孔門十哲之列,世稱“一門三賢”。

孔門十哲之仲弓

冉雍,前522-?,國春秋末期魯國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人,字仲弓。少昊之裔,周王之子冉季載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與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門十哲之列,世稱“一門三賢”。

孔門十哲之子有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魯國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冉堌集村)人。周王第十子冉季載的嫡裔。

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

前484年率左師抵抗入侵齊軍,並身先士卒,以步兵執長矛的突擊戰術取得勝利,又趁機說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

冉求(子有)、冉雍(仲弓)與冉耕(伯牛)皆在孔門十哲之列,世稱“一門三賢”。

孔門十哲之子貢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

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

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爲“瑚璉之器”。

子貢在孔門十哲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爲孔子弟子首富。

《論語》對其言行記錄較多,《史記》對其評價頗高。

孔門十哲之子路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今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人。

仲由以政事見稱,爲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

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五年,前480年,衛亂,父子爭位,爲救其主衛出公姬輒,被蒯聵殺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結纓遇難,葬於澶淵,今河南濮陽。

君子死,冠不免的故事:

仲由初仕魯,後事衛。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他任季孫氏的宰相,後任大夫孔俚的宰。衛莊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聵(伯姬之弟)爲君,脅迫孔俚弒衛出公,出公聞訊而逃。仲由在外聞訊後,即進城去見蒯聵,蒯聵命石乞揮戈擊落子路冠纓,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即使臨死,也要衣冠整齊”繫好帽纓的過程被人砍成肉醬。

孔門十哲之子我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稱宰我。被孔子許爲其“言語”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貢前面。

《大成通志》記載宰予小孔子二十九歲,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遊列國,遊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於齊國、楚國。

子我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子唯一一個曾正面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喪”的制度不可取。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因此認爲可改爲“一年之喪”,被孔子批評爲“不仁”。(見《論語?陽貨》)。

孔門十哲之子游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稱叔氏。春秋時吳地常熟人。孔門72賢弟子唯一南方弟子。擅學,曾任魯國武城宰,闡揚孔子學說,用禮樂教育士民,境內到處有絃歌之聲,爲孔子所稱讚。孔子曾雲:“吾門有偃,吾道其南。

孔門十哲之子夏

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國人。性格陰鬱,勇武,爲人“好與賢己者處”。以“學”著稱,曾爲莒父宰。

在孔門弟子,子夏並不像顏回、曾參輩那樣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獨創性的思想家。

他的學生禽滑釐,後爲墨家首席大弟子。由些可見,子夏的思想與孔門相去甚遠。

第384章 河蓮低調回來第35章 我有攝魂術第768章 衛國君王有些火大第73章 請辭第422章 傳道路漫漫第646章 孫子還是自己的孫子第259章 王子姬朝派人追殺第548章 你以後可以牛比了第256章 是男人就要有血性第454章 再見河蓮第579章 方基石去楚國殺王子姬朝第606章 王子姬朝命喪楚國第208章 道家始祖被罵是書呆子第282章 回家的心情第176章 道家老子對儒家的批判第182章 老子給周景王講道第210章 老子守藏吏之名第443章 妾室認爲的家第102章 傻爹傻娘第277章 方基石來也第257章 一對小冤家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買了房子第559章 悟道後的孔子第29章 人家把你當女閭了第780章 孔子陪衛公與南子出遊第680章 閔子騫離開魯國第48章 聖人曾經也是勵志哥第123章 無能者死第85章 有人跟蹤第507章 老子的道學怎麼了第608章 面具戰神第464章 天子祭第830章 德化與縱容第222章 太子姬猛表現良好第465章 天嫉英才晉昭公卒第700章 他是孔子的學生第370章 與道家始祖老子相聚第115章 如此太子大周不滅無天理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買了房子第441章 名聲的重要性第716章 顏回好手段第694章 還有天理麼?第299章 晉國太子夷請我去幫忙第836章 永垂不朽第48章 聖人曾經也是勵志哥第786章 無奸不商第482章 子路拜師孔子第290章 少年孔子將來的打算第144章 子落的心情第682章 別人爲什麼要聽你的第728章 子路認輸第648章 對孫子講道第244章 周景王遇刺險丟命第662章 方忠與孔子論道第243章 發現危險第228章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庸醫第243章 發現危險第563章 仇人先來一步第734章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第10章 是借不是搶第581章 識趣的亓官氏第257章 一對小冤家第530章 老子與孔子的相處是不愉快的第618章 智者的智慧豈是凡人能懂的第602章 拜見季平子第548章 你以後可以牛比了第491章 孔子適周問禮第667章 季桓子藉機恐嚇第286章 魯昭公送來了玉佩第112章 少年匄戀兄弟親情第59章 找護衛撒氣第58章 季平子的悲催第34章 做人要記恩第628章 孔子你看清國際形勢了麼第839章 穿回來了第629章 孔子墮三都最壞的後果第281章 教子路武功第694章 還有天理麼?第799章 孔子被公子郢說了一頓第388章 趕子念走第398章 集體裝比第357章 子念大殺四方第38章 治家無能治國無方第765章 子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第463章 張山風的小調皮第325章 這件事老師不教第429章 讓楚國膽寒第303章 孔子有過婚約第492章 我娘是啞公主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268章 子路救爹第799章 孔子被公子郢說了一頓第211章 衆臣子向周天子發難第249章 能做知恥而後勇嗎第617章 遇見道家始祖老子第210章 老子守藏吏之名第170章 繼續滿灌療法第431章 弟子張山風第606章 王子姬朝命喪楚國
第384章 河蓮低調回來第35章 我有攝魂術第768章 衛國君王有些火大第73章 請辭第422章 傳道路漫漫第646章 孫子還是自己的孫子第259章 王子姬朝派人追殺第548章 你以後可以牛比了第256章 是男人就要有血性第454章 再見河蓮第579章 方基石去楚國殺王子姬朝第606章 王子姬朝命喪楚國第208章 道家始祖被罵是書呆子第282章 回家的心情第176章 道家老子對儒家的批判第182章 老子給周景王講道第210章 老子守藏吏之名第443章 妾室認爲的家第102章 傻爹傻娘第277章 方基石來也第257章 一對小冤家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買了房子第559章 悟道後的孔子第29章 人家把你當女閭了第780章 孔子陪衛公與南子出遊第680章 閔子騫離開魯國第48章 聖人曾經也是勵志哥第123章 無能者死第85章 有人跟蹤第507章 老子的道學怎麼了第608章 面具戰神第464章 天子祭第830章 德化與縱容第222章 太子姬猛表現良好第465章 天嫉英才晉昭公卒第700章 他是孔子的學生第370章 與道家始祖老子相聚第115章 如此太子大周不滅無天理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買了房子第441章 名聲的重要性第716章 顏回好手段第694章 還有天理麼?第299章 晉國太子夷請我去幫忙第836章 永垂不朽第48章 聖人曾經也是勵志哥第786章 無奸不商第482章 子路拜師孔子第290章 少年孔子將來的打算第144章 子落的心情第682章 別人爲什麼要聽你的第728章 子路認輸第648章 對孫子講道第244章 周景王遇刺險丟命第662章 方忠與孔子論道第243章 發現危險第228章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庸醫第243章 發現危險第563章 仇人先來一步第734章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第10章 是借不是搶第581章 識趣的亓官氏第257章 一對小冤家第530章 老子與孔子的相處是不愉快的第618章 智者的智慧豈是凡人能懂的第602章 拜見季平子第548章 你以後可以牛比了第491章 孔子適周問禮第667章 季桓子藉機恐嚇第286章 魯昭公送來了玉佩第112章 少年匄戀兄弟親情第59章 找護衛撒氣第58章 季平子的悲催第34章 做人要記恩第628章 孔子你看清國際形勢了麼第839章 穿回來了第629章 孔子墮三都最壞的後果第281章 教子路武功第694章 還有天理麼?第799章 孔子被公子郢說了一頓第388章 趕子念走第398章 集體裝比第357章 子念大殺四方第38章 治家無能治國無方第765章 子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第463章 張山風的小調皮第325章 這件事老師不教第429章 讓楚國膽寒第303章 孔子有過婚約第492章 我娘是啞公主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268章 子路救爹第799章 孔子被公子郢說了一頓第211章 衆臣子向周天子發難第249章 能做知恥而後勇嗎第617章 遇見道家始祖老子第210章 老子守藏吏之名第170章 繼續滿灌療法第431章 弟子張山風第606章 王子姬朝命喪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