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萬變不離其宗

“錯!”孔子糾正道:“是形變了,而質沒有變!”

“什麼?什麼叫形變了而質沒有變?”方基石地問道。

“我的心並沒有變,也沒有違背周禮、禮制。而是!表面形式變了!……”

“表面形式變了?”

“是對!”孔子肯定地點點頭,解釋道:“我在學生面前是一套,背後又是一套,並不是說我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不是那麼回事!我的心並沒有變,只是形式變了……”

“你這麼說我又不懂了!願聞其詳!”方基石打斷道。

“這樣說吧!”孔子的眼睛看着方基石,又肯定地點了點頭。解釋道:“表面,我必須始終如一,要遵守周禮、周制,要給人的印象我很死板,不會變通。其實!我那是做樣子!爲什麼要做樣子?你懂的!這是表明我的態度!我的一貫性!知道麼?只有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地印象,知道周禮的重要性。但是!……”

孔子的眼睛一直看着方基石,加重語氣說道:“我不能過多地解釋!因爲!我要是過多地解釋,說在某種情況下不必如此遵守周禮的話,那麼!會讓一些頭腦簡單的人誤解的!是不是?

解釋是需要的!但是!要分什麼人和什麼場合!你懂的!對於聰明人,你不需要解釋,人家都懂。對於笨蛋!你怎麼解釋他們都不會懂!

我的意思大哥你明白了沒有?我的意思是!人分三六九等,不是歧視!是正視!我們教育他們,要分不同等級和年齡!聰明人放在一個等級裡,年齡小的初學者要放在一個等級裡,分類、分科教育!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在公共場合,我們一定要做樣子,搞形式,要遵守‘宗教儀式’。但是!在私下場合,可以不這樣!一樣地道理,在不同地人面前,會不一樣!

記得大哥跟我說過!我們在社會是有不同地身份的。在爹孃長輩面前,我們是兒女、晚輩。在子女後代面前,我們是爹孃長輩。在君王面前,我們是臣子、下屬、子民。在不同地人物面前,我們的身份不一樣!

大哥!你懂我的意思麼?我的意思是!表面形式不等於是一個人的真實內心!心不變纔是真的不變……”

方基石打斷道:“你說的這些!怎麼跟老子當初對我講道的時候一樣?老子先生也說!只有內心的真實才是真實的,表面的形式,都有可能是假的!”

孔子笑道:“然也!殊途同歸!老子先生講的,跟我悟道出來的是一樣的。也正是因爲老子先生的講道,讓我更快地悟道了……”

“你悟道了?”

“我悟道了!”

“我感覺你好像沒有悟道!”

“怎麼沒有悟道?你要我怎麼證明給你看,纔算我悟道了?我不是說了:殊途同歸!萬變不離其宗!那麼回事!我的學說思想和老子先生的學說思想,最終的目的是一樣地!都是爲人民服務!都是希望人民過好日子!

不同地是!老子先生是把社會化整爲零,從人性的本質出發,再組合成社會、國家。而我的學說思想是:直接站在現實的角度、環境,站在國家的角度、立場,來管理國家、社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不是?我們無法逃避!千萬年來,自從有史以來,是有國家存在的!如果我們不站在國家的角度、立場來管理國家、社會,教育人類,我們很難理論聯繫實際,去管理、治理好國家、社會。

老子先生的學說思想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表面是從根本解決社會問題、人類問題。可站在現實環境的角度,顯得不切實際……”

方基石聽出來了,孔子與老子學說思想的不同,在於:出發點不同!

孔子學說思想的出發點,是站在國家、管理國家的角度、立場的。而老子的學說思想,是從人性的根本出發,來講管理、治理社會的。

老子認爲:社會是人與人的組合,才形成社會的。國家!是因爲人類自我保護的需要,才形成的。當國家不能保護人民生活和安全的時候,國家名存實亡。所以!老子告訴人們,不要過分相信和依賴國家機器。

老子的意思是:不要過分地相信和過分地依賴國家機器,而不是反1社1會、反1國1家,甚至是反1人1類。而是!不要過分地相信和過分地依賴。

我們需要地是:自強、自立!

把國家機器誇大,甚至是認爲唯一的辦法並強迫人民接受,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國家機器要腐敗。因爲!沒有了人民的聲音,只有了國家的權威、官員的權威,必然會滋生腐敗……

而孔子認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時之間人類還無法離開國家的保護。既然如此!還不如利用國家機器來管理、治理社會,給人類帶來福祉。

殊途同歸、萬變不離其宗!老子學說與孔子學說思想的最終目的,都不過是爲人民服務,希望人民過好日子,遠離戰爭。

所以說!把孔子的學說思想歸結爲:克1己1復1禮,恢復舊制,爲封建君王服務等等,都是弱智者在抹黑孔子的智慧,以及孔子的良苦用心。

孔子只是想把自己的學說思想建立在現實的基礎,利用現實環境來改良、改造,改變社會、改變人類的命運。而不是徹底地爲了爲封建君王服務,更不是“學而優則仕”,單純地爲了升官發財。

如果單純地爲了升官發財,後來的孔子不會一意孤行,推廣他的學說主張,最後被迫周遊列國了。只要達到目的後,可以在君王下面混個大官,最後持俸祿而終,名利雙收,豈不美哉?

而老子!也不是消極無爲、被動退讓、苟且偷生,等等。他只是看到了人在社會的無奈,以及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他只是看到了人的本質和社會的本質,告訴我們:沒有必要去爭鬥什麼地,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爲活着而活着而已。

所以說!把老子的學說思想歸結爲:消極無爲、被動退讓、苟且偷生等等,都是某些頭腦簡單並且帶有政1治1目1的的吹鼓手無腦瞎扯出來的。

他們都沒有從人性、社會學的根本出發,而純粹地爲了達到某個1政1治1目1的而瞎扯出來的,他們的言語是對學術、人類的極度不負責任。

不僅貶低了先哲的智商,也暴露出他們的愚蠢和膚淺!

特別是那些混在官場爲統治者服務的吹鼓手,更是讓人鄙夷。他們爲了拿那一份俸祿過別人優越的生活,而不負責任地瞎扯,是極其不負責任、極其可惡地。

第271章 對待惡人絕不手軟第648章 對孫子講道第161章 滿灌療法第716章 顏回好手段第794章 衛國公子郢論道第391章 急不可待的河蓮第49章 雙喜臨門第96章 因爲愛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555章 儒家與道家殊途同歸第334章 暗中打聽你的人品第487章 孔子入職太廟第170章 繼續滿灌療法第741章 在夾縫中求生存第544章 戰局並不樂觀第13章 她要陪寢第366章 楚國人的歹毒無情第515章 恢復禮制並不能救世第586章 孔子的出仕之路第825章 孔子遇假道家的故事第7章 選擇第692章 方基石願賭服輸第336章 是聖人就不抵賴第412章 會計也是官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681章 孔子問我哪裡錯了第689章 孔鯉洗貴族浴鬧了笑話第100章 被猥瑣少年盯上了第592章 被齊景公當成禮官了第597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630章 方忠的兒子季方第463章 張山風的小調皮第334章 暗中打聽你的人品第745章 誰的人品有問題第727章 高級罵人法第207章 騎斷尾巴馬的人劫獄跑了第639章 孔子的愁心事第355章 棗紅馬的烈第344章 當面教子背後教妻第478章 孔子初見子路第596章 狡猾的齊景公第144章 子落的心情第521章 孔子鬧情緒第288章 孔子的身高第582章 季平子實施計劃第221章 王子姬朝過來參與論道第116章 羞辱太子猛第178章 我願做一個全新的太子第765章 子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第308章 聖人急得發誓第555章 儒家與道家殊途同歸第543章 周天子御駕親征第805章 顏回喜當爹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第352章 子念得到誇獎第431章 弟子張山風第755章 道家的隱分三種第740章 重構不等於造反第637章 齊國有陰謀第313章 我只是一個教書先生第600章 孔子的十大學生第756章 跟你們這種人說話真費勁第644章 孫子來挑戰第786章 無奸不商第101章 太子是不良少年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575章 凱旋而歸第328章 孔子行加冠禮第500章 學禮不能救世第445章 檢驗衆人的武功第234章 粉絲們鬧情緒分陣營第512章 孔子拜見老子第423章 老子講道遭遇追殺第417章 孔子換了官職第744章 掌櫃論國家的形成與滅亡第66章 季平子見風使舵第393章 手機掉到水裡了第274章 圍殺吳義第306章 尋找失落的靈魂第590章 孔子爲何推韶樂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615章 陽虎決意請孔子出山第85章 有人跟蹤第62章 用實力說話第6章 當主播掙錢養兒子第272章 楚人吳義第450章 亓官氏指腹爲婚第493章 開始雲遊傳道的老子第85章 有人跟蹤第575章 凱旋而歸第228章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庸醫第821章 亓官氏卒第576章 古代的現實生活第264章 子路出場第696章 人生到底圖個啥第168章 小王子姬匄不簡單第518章 你把理論與現實混淆了第803章 他還是當年的小弟第191章 御賜護法大將軍第816章 孔子學《易》
第271章 對待惡人絕不手軟第648章 對孫子講道第161章 滿灌療法第716章 顏回好手段第794章 衛國公子郢論道第391章 急不可待的河蓮第49章 雙喜臨門第96章 因爲愛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555章 儒家與道家殊途同歸第334章 暗中打聽你的人品第487章 孔子入職太廟第170章 繼續滿灌療法第741章 在夾縫中求生存第544章 戰局並不樂觀第13章 她要陪寢第366章 楚國人的歹毒無情第515章 恢復禮制並不能救世第586章 孔子的出仕之路第825章 孔子遇假道家的故事第7章 選擇第692章 方基石願賭服輸第336章 是聖人就不抵賴第412章 會計也是官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681章 孔子問我哪裡錯了第689章 孔鯉洗貴族浴鬧了笑話第100章 被猥瑣少年盯上了第592章 被齊景公當成禮官了第597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630章 方忠的兒子季方第463章 張山風的小調皮第334章 暗中打聽你的人品第745章 誰的人品有問題第727章 高級罵人法第207章 騎斷尾巴馬的人劫獄跑了第639章 孔子的愁心事第355章 棗紅馬的烈第344章 當面教子背後教妻第478章 孔子初見子路第596章 狡猾的齊景公第144章 子落的心情第521章 孔子鬧情緒第288章 孔子的身高第582章 季平子實施計劃第221章 王子姬朝過來參與論道第116章 羞辱太子猛第178章 我願做一個全新的太子第765章 子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第308章 聖人急得發誓第555章 儒家與道家殊途同歸第543章 周天子御駕親征第805章 顏回喜當爹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第352章 子念得到誇獎第431章 弟子張山風第755章 道家的隱分三種第740章 重構不等於造反第637章 齊國有陰謀第313章 我只是一個教書先生第600章 孔子的十大學生第756章 跟你們這種人說話真費勁第644章 孫子來挑戰第786章 無奸不商第101章 太子是不良少年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575章 凱旋而歸第328章 孔子行加冠禮第500章 學禮不能救世第445章 檢驗衆人的武功第234章 粉絲們鬧情緒分陣營第512章 孔子拜見老子第423章 老子講道遭遇追殺第417章 孔子換了官職第744章 掌櫃論國家的形成與滅亡第66章 季平子見風使舵第393章 手機掉到水裡了第274章 圍殺吳義第306章 尋找失落的靈魂第590章 孔子爲何推韶樂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615章 陽虎決意請孔子出山第85章 有人跟蹤第62章 用實力說話第6章 當主播掙錢養兒子第272章 楚人吳義第450章 亓官氏指腹爲婚第493章 開始雲遊傳道的老子第85章 有人跟蹤第575章 凱旋而歸第228章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庸醫第821章 亓官氏卒第576章 古代的現實生活第264章 子路出場第696章 人生到底圖個啥第168章 小王子姬匄不簡單第518章 你把理論與現實混淆了第803章 他還是當年的小弟第191章 御賜護法大將軍第816章 孔子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