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卷卷有爺名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那是大魏天賜三年(公元406年),朔州,一個部落內出生了一位女嬰,其名叫木,木的父親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阿幹,所以不曾去服兵役,木還有一位阿姊,一位阿弟,但在木四歲時,木就喜歡上了武藝。

但因阿父未曾服過兵役,戰場廝殺的技巧教不了她,她便時常去尋找在將軍身邊當護衛的叔父學武藝。

這一年,是大魏永興二年(公元410年),她叔父家誕生了一位女嬰,其名爲花,因與叔父時常討教武藝,木可以說時常可以看到花,其叔父對花也很好,她也爲自己有妹妹而高興,她更高興的是,兩年後,大魏永興四年(公元412年),她叔父家又添了一個女嬰,其名爲蘭。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她叔父很不高興,連對花也無那般好了,可每次去問,他叔父只是搖頭長嘆,對木說:“你不懂,女兒身,安能有作爲?”

她叔父說罷就搖頭走了,那眼中的失落,木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句話也深深的印在她腦海中。

時間不斷流逝,轉眼間,幾年過去了,與木相同的是蘭,她也喜歡武藝,又因木對蘭講:“你阿父喜愛男兒,他曾說,女兒身,安能有作爲?蘭,你我可不能讓叔父小瞧了,定要比男兒要強。”

幼小的蘭雖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也知道她阿父喜歡男兒,就此,蘭便和木一同學習武藝,時常參與小男孩的打架鬥毆中,並常常獲得‘戰利品’而歸,讓部落男子個個稱奇,便是酋長也不禁對二人誇讚。

隨着二人的出名,越來越多的人來教她們二人武藝,說是想看看二人之後會如何,此番情景下,可以說二人打小就是在練習騎馬射箭,打架鬥毆中度過。

因花不喜歡武藝,時常淪爲陪襯,卻也樂得自在。

時間流逝,來到大魏常泰六年(公元421年),木的叔父,花和蘭的阿父身受重傷,而木的叔父是獨子,但其叔父還活着就要服兵役,無奈之下,木的阿父替了叔父的兵役,這一事衆人皆知,卻也無人去說什麼。

因叔父受傷,跛腳不提更是時常咳嗽,想來是傷到肺腑了,這一下,木和蘭無人教授武藝了,但時間不久,十二位隨同木叔父活下來的士兵來到此處,二人又有人教授武藝了。

而這一年,木也到了婚嫁的年齡,可因其武藝非凡,長得也算得上俊俏,無數兒郎都想娶她爲妻,木就說了,誰要能打過她,她就嫁給誰。

可這兩年了,還沒人能打得過她,這一年,是大魏常泰八年(公元423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木被抓走了。

因爲她今年滿十七歲了,在建國之初,她們國家就規定,女子十三就要出嫁,若是十七不出嫁就要坐牢。

木被關進了一個牢房,這一個牢房內都是女郎。

幾日後,蘭和花來看木,而此時,不知爲何,牢內來了些年長的人,這些人無不帶着一位男子,這男子可以明顯的看出是他們兒子,但見這些年長的人對着牢內的女郎指指點點。

隱約可以聽到:“這女郎不錯,可爲我兒妻,兵長,此女作價幾何?”

那兵長順着手指看來,見是木,便對其說:“此女已有官家看上,再擇一位!”

那年長帶來的男子聽聞不禁有些不喜,在父母言語相哄之下,也便再換了一位,再給兵長一些錢帛,兵長對他們說道:“這女郎還有五日放出,五日後,我和使君言一聲,將其分配你家中,作爲你家新婦!”

那一家人聞言忙對其言謝一番。

而聽聞對話的花、木、蘭,無不神色黯然。

因入了這牢,婚姻嫁娶不由己,出牢便要分配人家爲妻,這些前來男子皆是光棍,來此,也是因到了婚配年齡,女郎不好娶,但若是來這裡賄賂一番,便可白得一位新婦,豈不是美哉?

而這,就是他們來此的目的,這兵長,可以說是另類的紅娘,不管女方,只管男方有無出錢,也怪不得孟小虎等了兩年還沒等到朝廷分給他媳婦,不會做事啊!

而且他們還將女郎分成了三六九等,比如木所在的牢內,寬敞明亮,通風良好,伙食也豐盛。

因爲她已被官家預定了,也就是說,她出了牢,如果那官家無妻,她就要嫁給那官家,如果有妻,那就是嫁給那官家的兒子。

而木在這牢中幾日,也多少聽聞了,她雖距離一個月的關押期限還有二十多日,但仍然免不了唉聲嘆氣,她從其他女郎口中得知,原本十七不出嫁之人是關押七日,可不知何時起,竟足足月餘了,或許,是那些官家吧。

但無論如何,木,是避免不了被朝廷分配夫婿了。

但見木神色黯然的對花和蘭說:“花、蘭,你二人可莫要學阿姊,尤其是蘭,可汗二孃欲將花許配給二郎,而你卻不曾,若你遇見自己不厭惡之人,也便嫁了吧,莫要如我一般,連自家夫婿長何模樣尚未知曉,便要嫁與他!”

二人聽聞,心有傷感,蘭對木說:“阿妹謹記阿姊之言!”

木摸了摸蘭的頭,對其說道:“你阿父不喜女兒身,我也知曉爲何了,因我們是鎮戶啊,無男兒,便無人從軍,地位便不如以往了,我戶前絡繹不絕,便是我伯父和阿父從軍,而叔父卻......哎!好在,你現在有阿弟了,望日後你阿弟可以代你阿父從軍吧!”

蘭聞此話,不禁問道:“雖我爲女兒身,可甚多男兒比不得你我姊妹,爲何我二人不可從軍?”

木說:“因你是女兒身,若你爲殿下效命自然可從軍,可我等皆是外軍,怎能有那福分?若你我從軍,唯有和那女伶一般,女扮男兒身。”

蘭聽聞此言沉默了,與木告別後二十三日,木嫁人了。

她夫婿是一位獨孤部落的年輕才俊,但在大喜當日她卻也未曾和夫婿見面,因在當日,單于將其招走,因爲當今單于攻伐南方宋國需大量族郎。

這一日,未曾和夫婿見面,便是陰陽相隔,她未見面的夫婿在隨單于攻打虎牢關時死於非命,而單于卻大獲全勝,從南方宋國奪得大量土地,更是打過了天塹大河,佔據了大河以南大片土地。

但因戰爭,那片土地人煙稀少,當今單于便下令再次遷居各部(離散各部),其中內入七十五姓有三十五姓被遷居,四方諸姓有二十姓被遷居。

不巧的是,她們一家就在內入三十五姓,但遷居書上僅有蘭一家,沒有木一家,而木,也已不再是她們部落的人了,而是獨孤部落的人。

蘭和花走了,她們隨着阿父在部落內的地位變低,被遷居了,她們一家被遷居大河南岸,那距離宋國很近的地方,那裡用漢語叫做----虞城縣----大周村!!!

在大周村,有九部被遷居來此,巧合的是,那十二位教她武藝的人也來此了,他們也是因地位變低而被部落遷居來的,因蘭與他們是一個部落,所以就在一處了。

時間緩緩流逝,蘭學會了漢語,不是那種官方漢語,而是當地的漢語,是被後人說濃濃河南味的漢語。

而蘭,因爲喜愛武藝,經常在村中那土臺上和叔父們切磋,而那土臺,是他們村中都愛喜歡去的地方,土臺中間有一個凸臺,大人們都愛坐在那兒談天說地。

十二個叔父也經常在那裡講他們戰場上的事,很快,他們這批被離散而來的人被當地人接受,也開始有很多部落阿郎前來和叔父們討教戰場殺敵之術。

每每這個時候,蘭都一副大姐大的模樣出來,說她可以教他們,這些小夥伴都不信,被蘭打了一頓,一個個也都開始服氣了。

但蘭和在部落時不一樣,當地人對女孩子舞刀弄棒是很反對的,大人們都有些看不起蘭,認爲蘭女子理當和她阿姊一般,做一個大家閨秀。

但蘭不聽,仍舊我行我素,但這事傳到阿父耳中,她阿父覺得,既然遷居到此,以後便要在此地生活,理當入鄉隨俗,便請人來教蘭女紅、織布等等女子應該做的事。

蘭是個孝順的孩子,不想忤逆阿父,卻也在閒暇之餘經常跑去請教其他叔父,其他叔父也偷摸的教她。

時間不久,大魏太宗駕崩,新皇繼位,改元始光,是爲始光皇帝,她們的單于/天子換人了,但朝堂如何換人,也和她們無關了,雖爲鎮戶,卻因阿父身體有缺,在落內地位低下,可汗瞧不上他阿父了,若是可汗換人,或許還能讓她們遷回落內,可單于,只管可汗,不管她們。

這一年始光元年,五月,大周村來了一個龐大的商隊,蘭正在家門口想要出去尋找叔父,卻被那龐大的商隊所攔,無奈之下,只好蹲在家門口看着商隊而去。

村內有人問話,商隊也有人回話,不多久,那商隊在本不該搭市的日子搭市了,大家見這商隊龐大,也都去那商隊搭建的互市去看了,而她也湊熱鬧的去看了看,正好這商隊開市,也便溜達了一圈。

這一溜達,她看上了一支簪子,這時有一個年輕帥氣的阿郎前來詢問於她,她見這人頗有部落內的氣息,不禁有些皺眉,而下一刻,這男子竟是問她一些問題,讓她白得了一支步搖簪。

時間不久,來至八月,戊辰日,初五傍晚,阿父和往常一樣,但周圍環境卻有不同,因爲秋收了,很多人都在忙活着,而她們一家是鎮戶,是不需要勞作的,和阿父一樣,叔父們也是如此。

這一日,蘭端着托盤爲阿父送藥,因花是大家心中的大家閨秀,也即將嫁人,所以不宜拋頭露面,而阿弟又小,唯有她不在意世人眼光,但見她託着托盤朝土臺行來。

他阿父正一邊咳嗽一邊在和叔父們吹噓着,但聞:“只有打過很多年仗的人才知道,戰場上,沒有勇士,只有死人和瘋子,講感情,傻瓜!”

其旁坐在凸臺上的中年人不禁說道:“當初不是你,還有我們幾個?最重情的就是你啊!”

此話一說,凸臺上的幾位中年人無不大笑。

而蘭見此,也將托盤放置凸臺上,盤上有陶瓷碗兩隻,藥罐一個,酒罈一個,對阿父言道:“阿爺,喝藥了!”

一邊說着,蘭一邊將藥罐中的藥爲其倒入碗中。

阿父見狀,頭也不擡,言道一聲:“我不喝藥,我要喝酒!”

蘭笑道:“好,我給阿爺倒酒!”

說罷,便將酒罈拿起,爲阿父倒入另一隻碗中,再將碗爲其端上,阿父見狀,說道:“我不喝這個,我要喝那個!”

說罷,阿父便將托盤內的碗端起,一飲而下,可喝了一口,這阿父的神色就如同獨孤鑫喝了劉盛給他換的藥一般,但不同的是他喝了下去。

一邊將碗放下,一邊砸吧嘴,說道:“怎麼還是藥呀?”

旁邊那叔父見此,不禁指着阿父開懷言笑:“避實擊虛,因敵制敵,二孃將打仗的兵法用來對付她阿父了,哈哈......”

凸臺上的幾人聞言無不開懷大笑,但見阿父跳下凸臺,沒好氣的對他們回身言道:“都是你們,沒事教她什麼功夫啊?整天舞刀弄棒,女孩子家,日後在此地,還怎麼嫁人啊,日後……”

阿父說完此話,不待衆人說話,一個青年冒出頭來,對那中年人言道一聲:“阿父!”又對蘭言道一聲:“二孃!”

這時,不待蘭回話,一陣馬蹄聲、九連鑼響傳進村來。

衆人無不側頭望去,但見那是伯鴨,還有護衛伯鴨的人,見此一幕,身爲部落人,大家都知道肯定有重要的事,若不然,伯鴨怎麼會有護衛?

想罷,蘭便將阿父攙扶至臺下,因伯鴨正在一邊喊話,一邊往這邊而來。

聞其言,衆人皆大驚,但見伯鴨將軍書布上,有一護衛將軍牌拿出,在伯鴨的大聲點名中,一位位阿郎前去領取軍牌。

而蘭的阿父,也在其中,在點到阿父的名字時,蘭很不想讓阿父去,但阿父說,這是鎮戶的責任,蘭,只好讓其去了。

初夜,衆人上了告示臺看着那捲卷書帛,見那部落內的卷卷書帛,唯有上面的軍書名字不同,而其下的姓名,猶如複製一般不曾有二。

但見有人說道:“此次當真告急啊,可汗軍書,連分配都未曾分配,我輩之名,卷卷軍書皆在其上,看來,可汗也僅是改了個稱謂,讓我輩之人,自行擇營啊!”

“是啊!邊關戰事定是吃緊!哎!回吧回吧,收拾收拾,我明日便去!”

“哎,我也回去收拾收拾,明日你我同去,也好有個照應!”

蘭聽聞着對話來至告示前,看着那一支部落的軍書,但見,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第二十一章 劉盛的戰略合作伙伴第五十章,狠話揭謎底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二百一十章 兵至塞水,載屍而歸第三十五章 宣揚第六十八章,后土在上、持節開府第十六章,督護副將第四十三章,伯鴨,回戌城第二十四章,館驛第六十章,匹夫一怒第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二百零三章 打得蓋吳叫爸爸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一百三十六章 地獄之聲第八十一章,賬內女伶第二百零六章 此乃陰陽相合之機也第二百五十二章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二百五十四 魏主缺糧柔緩圖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9第九十八章,軍法—連坐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三百零二章 決戰6君臣鬩牆第十八章 葛那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一百八十三章 何意?第一百零二章,風動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三十六章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仙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二百四十六章 赫連勃勃胡夏主第四十九章 劉盛欲往戌城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一百六十章 客館話南朝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三十章 劉勢欲奪楊縣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今天萬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攬天光第二十三章,打火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二十二章 劉盛事蹟萬人傳第一百四十四章 攬天光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一百一十四章,騎兵出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七十二章,胡漢之別第六十四章,理當斬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第七十四章,欲蓋彌彰組大軍第一章 戰後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十八章 葛那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章 飛奴第九十四章,戰前—家屬營2(求收藏)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狄那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感謝!!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零四章,李容仁第二百零九章 兵發盛樂第六章,兩當鎧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士、陳嵐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第一百七十三章 過分嗎?第八十四章,陳白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堂繼位宋文帝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六十八章,后土在上、持節開府第二百章 地澤臨,險當在八月
第二十一章 劉盛的戰略合作伙伴第五十章,狠話揭謎底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二百一十章 兵至塞水,載屍而歸第三十五章 宣揚第六十八章,后土在上、持節開府第十六章,督護副將第四十三章,伯鴨,回戌城第二十四章,館驛第六十章,匹夫一怒第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二百零三章 打得蓋吳叫爸爸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一百三十六章 地獄之聲第八十一章,賬內女伶第二百零六章 此乃陰陽相合之機也第二百五十二章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二百五十四 魏主缺糧柔緩圖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9第九十八章,軍法—連坐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三百零二章 決戰6君臣鬩牆第十八章 葛那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一百八十三章 何意?第一百零二章,風動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三十六章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仙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二百四十六章 赫連勃勃胡夏主第四十九章 劉盛欲往戌城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一百六十章 客館話南朝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三十章 劉勢欲奪楊縣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今天萬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攬天光第二十三章,打火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二十二章 劉盛事蹟萬人傳第一百四十四章 攬天光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一百一十四章,騎兵出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七十二章,胡漢之別第六十四章,理當斬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第七十四章,欲蓋彌彰組大軍第一章 戰後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十八章 葛那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章 飛奴第九十四章,戰前—家屬營2(求收藏)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狄那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感謝!!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零四章,李容仁第二百零九章 兵發盛樂第六章,兩當鎧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士、陳嵐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第一百七十三章 過分嗎?第八十四章,陳白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堂繼位宋文帝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六十八章,后土在上、持節開府第二百章 地澤臨,險當在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