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狄那

秋季八月十六,因大雨幾日未出的大日終於在日下時分冒出。

塞上的八月已降秋霜,又有接連幾日的傾盆暴雨,讓此地的氣候更加寒冷了。

想來,若不是那秦無殤早已命人收攏柴草,大戰甫一結束便送到城中,這些歷經血戰的壯士,恐怕要十不存一,死在塞上故城。

可即便有柴火燃燒取暖,但也去不了身上的寒意。

這一場大雨,也不知道是老天爲悲泣戰死的將士,還是爲了將歷史迴歸軌跡。

但不論如何,在這一場大雨之下,歷史又好似重演,就在今日下午,柔然五萬兵馬趁着大雨歇去的時候,自北方而來,並與大檀合兵一處。

匯聚了五萬兵馬的柔然人再一次重振雄風,又恢復了那氣吞山河的氣勢。

見此雄兵,大檀可謂意氣風發,不禁言道:“有此威武之師,何愁魏主不滅,何愁大業不成啊?”

大檀恨不得現今就將狄那城團團包圍起來,以絕魏主生路。

但他看了看周遭,路面被大雨浸潤,河溝漫水,溼滑難走,若要行軍,定爲艱難,想了想,也就作罷。

可即便不能立即出軍,大檀還是做出了其他對策,他要給魏軍一個下馬威。

時間不久!

晚霞漫天,白道中溪水東岸,大檀將大軍匯聚於此,其兵鋒遙指狄那。

“喝!”

“兒郎們,繼續喝!”

“哈哈!”

“喝破敵人膽!”

大檀左手拎着一壺酒,踱步於陣中,酒一口,熱血涌,點手狄那,開懷大笑,讓正在操練的柔然將士發出喝聲。

“殺!”

“殺!”

“殺!”

在大檀的怒吼中,柔然將士的喝聲又大了。

聽此怒喝,大檀滿意的點了點頭,將目光看向狄那,他的笑容更甚了。

柔然人一聲聲的呼喝,無不喊在狄那將士的心上,讓他們的心神慌亂。

而大檀要的就是這種結果,他驅使將士三萬,於東岸操練,不僅是要給魏軍一個下馬威,殺殺他們的銳氣,這還是一個攻心計。

五胡戰亂以來,各地胡人都多多少少掠奪了些出自中原的兵書,並且,還加以訓練,而鬱久閭大檀,就是其中之一。

自他成爲柔然可汗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在部落中推行漢人的軍陣,他之所以能統一漠北之地,是和他學習漢人的軍陣、兵法有着很大的關係的。

因此,大檀是懂兵法的,面對現今的局勢,他要做的,是要讓魏軍知曉,我柔然大軍還盛,遠非昨日可比,也非爾等可敵者,若爾等識相,還是逃去爲好。

如此一來,哪怕是魏軍未曾言退,他也打擊了魏軍的士氣,可以說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若是好的一面,魏軍撤了,或是投降,他大檀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一招,可謂深得兵法精髓。

在晚霞的映照下,溼漉漉的狄那城顯得極爲淒涼,這不只是環境造成的,還有將士們的表情。

他們,很害怕。

城頭上,拓跋燾面色陰沉,一張臉拉得很長,他現在的心情非常糟糕。

觀望遠處正在操練的柔然將士,那密密麻麻之下,竟讓他一眼望不到頭。

即便是他看着這一副‘黃雲壓城城欲摧’的局勢,他也擔心自己能否生還了。

“啪!”

拓跋燾雙手怒擊,咬了咬牙:“柔然竟又集結大軍而來,當真是欺我大魏無人啊!若不是我大魏平亂遣出三萬精騎,安能讓你如此肆無忌憚?”

“哼!”

深喘一口氣,拓跋燾對衆人喝道:“衆將,今夜務必嚴防死守,哪怕吾身絕於此,爾等也定要與柔然死戰,絕不可讓彼軍再邁入我大魏一步!”

雖然拓跋燾見柔然兵馬大盛,但年輕氣盛的他,是不會輕易服輸的,對衆人喝罷,他也就揮袖離開了城頭。

同樣面色陰沉的衆人點了點頭,再回望那幾欲讓人窒息的柔然大軍,衆將心中所思,一個個皺着眉頭離開了。

“哎!”

看着衆人離去,劉盛輕嘆一聲。

“不來這南北不知道,柔然人對南下中原的執念真是強啊,就好似打不死的小強一般,死了一波,又來一波,可魏書上卻並沒有記載,難道,是因爲我嗎?”

劉盛憂心忡忡的想着,回望離去的拓跋燾,只見那少年的背影好似籠罩了一片烏雲。

見此一幕,劉盛神色一驚,眼皮子一陣晃盪,突然開始跳個不停,一種要壞事的感覺縈繞心頭。

“難不成,這拓跋燾會死在這裡?”

劉盛腦中突然冒出這一個想法,因他總覺得這次要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他思來想去,也唯有拓跋燾的死亡,對他來說纔是大事,畢竟這牽扯着他能否在這亂世立足。

“看來,這一戰將是九死一生了!!”

劉盛呢喃,擡望城外大軍,那一副耀武揚威的模樣確實讓人生畏,他緊握雙拳。

對他來說,身處這個天大地大沒兵就無處安身的時代,無論柔然人有多少,他勢必都要一戰,不然,他無法安身立命。

成則成矣,敗則敗矣,也不枉他來上一遭了。

想罷,劉盛轉身離去。

不久,劉盛返回了城內一座距離府衙不遠處的宅院,至於府衙自不用說,定然是被拓跋燾佔據了,而府衙周遭的住戶則住着一衆宿衛郎以及平陽王長孫翰。

而北平王長孫嵩,卻並沒能回來,至於現在身在何處,還尚未得知!

“郎主!”

“郎主!”

門前,幾個護衛對劉盛作了個輯,劉盛心中有事,僅是點點了頭,便要邁入府中。

“郎主,全兒公子來了!”一個護衛對劉盛說道。

“嗯?”

劉盛頓足,眉頭一皺,回首問道:“全兒來了?”

“是的郎主!”

“他何時來的?”

“就在郎主離去不久,全兒公子便在女衛的護送下來至府中了!”

“哦?”

劉盛臉色一黑,眉頭緊鎖,對護衛點了點頭,朝府內走去。

之前他也問過拓跋清憐全兒在哪裡,當時拓跋清憐就告訴他,她已將全兒安全的放置在戌城督護府中了。

因此,他一直都知道全兒是在戌城的,可現今全兒卻來到了這個戰雲密佈的狄那,這就讓他有些憂心了。

一路行來,劉盛並沒有碰到人,是因爲這座府中是沒有下人的,有的只是外面的護衛。

待穿過迴廊,劉盛來至中堂不遠。

中堂外幾個女衛守衛在側,時不時的竊語偷笑。

“哎呀,師傅怎麼還沒回來呀,可莫要耽擱了大事!”

堂中傳出全兒稚嫩的聲音,劉盛微微一怔,腳步頓停。

大事?

什麼大事?

想着,劉盛快步來至堂外。

這時,兩側的女衛也看到了劉盛,忙叫一聲:“朔州......”

“嗯!”

劉盛神色冰冷,對衆女衛點了點頭,讓她們的話嚥了下去。

拾階而上,剛一進入中堂,劉盛就看到全兒正在焦急的踱着步,就好似一個小大人一般。

見此,劉盛心中一暖,卻還是板着臉,面帶嚴肅的乾咳兩聲,對全兒冷聲說道:“全兒,你不在督護府中待着,來此作甚?”

“啊?”

“師傅!”

“師傅你回來了!”

全兒面帶喜色,朝劉盛小跑過來。

“嗯?”

劉盛面色一冷,雙目朝全兒一瞪。

見劉盛如此,全兒微微一愣,腳步也隨之停頓,小臉露出茫然的神色,可隨後,他好似想到什麼一般,頓足立地,整理衣冠,對劉盛作輯大拜:

“弟子,見過師傅!”

“嗯!”

劉盛這才滿意的輕嗯一聲,朝其覷將一眼:“起來吧!”

“是,師傅!”

劉盛沒說話,那蓄養飛奴的侍從也不敢言,唯有保持著作輯的姿勢,待劉盛坐到中堂上位,他才起身來至堂中,再對劉盛大作一輯。

看着這侍從,劉盛眉頭一皺,問道:“丈夫怎來此了?”

“回郎主,今日有一飛奴自外而來,降臨督護府中,並攜帶書帛,因吾等不識得字,唯恐誤了郎主大事,特將其送來,好叫郎主知曉!”

劉盛猛得站起身來,卻是被飛奴傳信給驚到了,伸手說道:“哦?在何處?快呈上來!”劉盛語氣有些急迫。

“全公子!”侍從將目光投到全兒的身上。

“師傅,書帛在此!”

全兒將小手探進懷裡,一邊從肚兜內取出一卷白色書帛,一邊朝劉盛走了過來。

劉盛前將幾步,多看了眼全兒,這才從其手中取過書帛。

嘩嘩~

不顧他人在側,將書帛攤了攤。

“嗯?”

“陳白!”

乍一看,劉盛雙目微瞪,再朝書帛細看,不一會兒,劉盛面色有驚有喜,對侍從喝道:“快讓人請無殤來此!”

“是,郎主!”

侍從拱手稱是,腳步急促的離開了,劉盛的言行讓他知道,這個書帛不簡單,好似是二刀子傳過來的?

時間不久,堂中的劉盛正在訓斥全兒不懂事的時候,秦無殤匆匆忙忙的跑了過來,神色焦急的他略顯狼狽,腳下的鞋子也有點變形,他不管不顧,風一般的直入中堂。

“將軍,吾來矣,吾來矣!”秦無殤揮手言道。

見秦無殤來了,劉盛也便不再對全兒訓斥,對其說了聲:“莫要再有下一次!”

“是,師傅,斌兒謹記!”

沒得到劉盛的誇獎也就罷了,還捱了一頓訓,全兒有些委屈,嘟了嘟小嘴巴。

滿頭大汗的秦無殤有些茫然,擦了擦額頭的汗漬,對劉盛抱拳作輯:“殤,拜見將軍!”

又將手對着全兒,說道:“全公子!”

全兒見狀,連忙回過神,對秦無殤回禮:“幼斌見過軍師!”

看眼了闆闆正正拱手作輯的全兒,劉盛微微一笑,遂即又變回嚴肅的模樣,對秦無殤說道:“無殤,你且來看此書帛!”

說着,劉盛將書帛遞給秦無殤!

“哦?”

秦無殤微微一愣,現今柔然佔據雲中,這書帛難道和此事有關?

“且容殤一觀!”

秦無殤接過書帛,矚目觀看,隨後,先是面色大喜,再是深皺着眉頭,但見他眼珠子一轉,對劉盛說道:

“將軍,依此書帛之言,乃是陳白幢主於沃陽城所撰寫,但沃陽城與我狄那之間可是被柔然大軍所阻,安能到得此處?只怕是柔然人的計謀啊!”

聽此一言,劉盛笑了,他雖然知道這書帛沒問題,但還是忍不住的問了一聲:“哦?是何可疑之處,竟讓無殤如此一言啊?”

劉盛面帶笑容的問着。

秦無殤道:“敢問將軍,此書帛是如何送來的?”

劉盛指了指天上,笑道:“飛奴!”

“啊?”

“飛奴?”

秦無殤雙目一瞪,激動的前將一步,伸手言道:“可是那府中之鳥?”

“正是!”劉盛點了點頭。

“啊?此鳥當真可傳飛信?”

秦無殤張大嘴巴,卻是有些驚訝,想想當初,那阿三帶着飛奴來到督護府的時候,他可是好生將他們罵了一頓。

並且,他還當着劉盛的面,說阿三他們在劉盛大事未成的時候,就慫恿劉盛玩鳥,是爲不臣之人,理當疏遠。

當然,他這是在指桑罵槐,說劉盛不務正業,但當時的劉盛並沒有放在心上,這可是讓他好一頓氣惱。

而現今,這書帛就在手中,他怎能不吃驚?

秦無殤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強大的,待他緩了緩,對劉盛說道:“若是如此,那我軍尚有危中取勝之機也!”

劉盛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見劉盛點頭,秦無殤俯首大拜:“無殤斗膽,還請將軍速寫書帛一封,以那信鳥傳與陳白幢主,好讓其聚沃陽之兵,以供我軍驅使!”

看了書帛上的字,秦無殤篤定,若是陳白能聚集沃陽城的兵馬,他們一定會有機會擊敗柔然人的。

“我也正有此意,可我等還得謀劃一番,雖說有飛奴傳信,但卻也要時間的,你我二人當計定後續,一併發給陳白!”

說罷,劉盛對外喝道:“取輿圖來!”

劉盛一聲喝令,自有人前去取地圖,不多時,一個護衛便將地圖給劉盛送來了。

待地圖鋪就,二人俯身上前。

劉盛的手指在輿圖上游走,最終在沃陽停住了,隨後重重一點:“此次陳白雖信中言及沃陽城中兵馬不計其數。

但沃陽城乃邊塞小城爾,容不得衆多兵馬,最多也便是一萬騎,可這一萬騎中,能聽吾令的,也唯有與我獨孤一部親近者,如此算來,陳白可聚兵馬就不多了!”

說着,劉盛手指從參合徑一路滑到白道城......

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二百一十二章 卷卷有爺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二百六十章 大檀又欲急速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內侍第三百零一章 決戰5!陳白敗匹黎第二百八十四章 當不負你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十章 移民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三十八章,神棍劉盛(求收藏)上架前的一封感謝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聖可汗第一百七十六章 平城第二十八章 野心漸起的劉盛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一十四章,騎兵出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玄甲渡河中溪水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三百零六章 決9第四十八章,北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今天萬更!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九十一章,戰前—祭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二百九十五章 懸脾第三章,少年郎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一百五十九章 崔子林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三十一章,戰事已定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火四起長城危第八十七章,戰前—入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心第五十七章,老陰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行阿幹第二百八十八章 柔然進軍第七十二章,胡漢之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三十章 劉勢欲奪楊縣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三十七章,祭祀處第二百六十二章 拓跋燾:我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西秦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專業人士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上架前的一封感謝信!第二百零四章 諸將出營奪帥第二百七十章 事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現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一百五十五章 互易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章 柔然使者第三十一章 楊縣之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睡個妃子壓壓驚第三百零六章 決9第一百四十一章 危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有嚎叫得以生(百鐵別打我)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十六章,督護副將第一百一十五章,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堂繼位宋文帝第九十四章,戰前—家屬營2(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劉盛欲要分殘羹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一百八十二章 士、陳嵐第一百五十六章 關隘第二百六十五章 奪我生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三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緩退第七十二章,胡漢之別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七章,擒綏遠第二百三十九章 魏主破陣追窮寇第一百三十四章 追逐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六章,兩當鎧第二百六十六章 柔然北撤
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二百一十二章 卷卷有爺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二百六十章 大檀又欲急速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內侍第三百零一章 決戰5!陳白敗匹黎第二百八十四章 當不負你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十章 移民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三十八章,神棍劉盛(求收藏)上架前的一封感謝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聖可汗第一百七十六章 平城第二十八章 野心漸起的劉盛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一十四章,騎兵出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玄甲渡河中溪水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三百零六章 決9第四十八章,北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今天萬更!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九十一章,戰前—祭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二百九十五章 懸脾第三章,少年郎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一百五十九章 崔子林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三十一章,戰事已定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火四起長城危第八十七章,戰前—入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心第五十七章,老陰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行阿幹第二百八十八章 柔然進軍第七十二章,胡漢之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三十章 劉勢欲奪楊縣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三十七章,祭祀處第二百六十二章 拓跋燾:我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西秦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專業人士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上架前的一封感謝信!第二百零四章 諸將出營奪帥第二百七十章 事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現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一百五十五章 互易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章 柔然使者第三十一章 楊縣之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睡個妃子壓壓驚第三百零六章 決9第一百四十一章 危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有嚎叫得以生(百鐵別打我)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十六章,督護副將第一百一十五章,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堂繼位宋文帝第九十四章,戰前—家屬營2(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劉盛欲要分殘羹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一百八十二章 士、陳嵐第一百五十六章 關隘第二百六十五章 奪我生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三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緩退第七十二章,胡漢之別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七章,擒綏遠第二百三十九章 魏主破陣追窮寇第一百三十四章 追逐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六章,兩當鎧第二百六十六章 柔然北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