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野心漸起的劉盛

呂玄伯雖然是刺客,但爲人極爲忠義,他接下單子後就僞裝而來,他先是請求王慧龍屏退其他人,說是他有話要說。

但聰慧的王慧龍正好想起上次針對自己的流言危機,唯恐又是劉義隆的詭計,於是命人搜呂玄伯的身,也果然搜出了一尺長的匕首。

呂玄伯見事情敗露,也沒有否認,錚錚鐵骨的他跪下了,但他卻不是求饒,而是求死。

呂玄伯這樣的行爲深深感動了王慧龍,當即就對左右說:“各自爲自己的主人,我不忍心殺害這樣的人啊!”

左右將領一聽,連忙勸阻道:“劉義隆賊心未死,若不殺此人,那便無法制止將來的事啊!”

王慧龍大度的說:“死生有命,我今日放了他,他日後又怎麼能害我吶?並且,我正以仁義作爲武器,又擔心刺客做什麼?”

左右將領聽此一言,無言相對,只好放了呂玄伯,王慧龍的寬容,使得當時的人們非常的欽佩他。

而他所謂的絕房事,是因爲王慧龍閒賦在家的時候,也就是424年這個時間段,他自以爲遭受家難而流離,常心懷憂愁,於是作《祭伍子胥文》寄託心志,是因爲他很害怕自己會迷失了心志,就在他老婆生下一男一女後,王慧龍也就狠心斷絕了這令人愜意的雙人運動。

他穿布衣,吃蔬菜,不參與喜慶的事,一舉一動必以禮法爲準則,他時刻的提醒着自己,不能吃軟飯,要自己堅強,尤其是在這個落魄的時候。

很多人質疑王慧龍的名將不符實,或者說他是吹出來的,可他打敗過檀道濟、到彥之的事,卻是事實啊?

哪怕此事不說,就說王慧龍本人如此頑強的心性,如此自律的性格,何人能及啊?

所以,本人認爲,心性堅定且聰明的王慧龍是名副其實的名將,他有此成就是理所當然的,他的名將,不是浪得虛名。

換句話說,如果是我們閒賦在家,我們會怎麼做?

嗯!大概會想盡辦法去出風頭吧,然後吸引各路大官,從此展開青雲路。更甚者或許會去泡美女,做一個古代的渣男,實現夜夜做新郎,日日換新娘的理想抱負。

但我要說的是,這樣的人,永遠活不長。

因爲在你沒根基,勢力不大的時候,你的所作所爲,是會成爲別人的嫁衣的。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個人的道路上總歸有牛鬼神蛇來阻礙,如果單打獨鬥,你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所以你得學會抱團,而這,也是劉盛爲什麼來了三年還沒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剽竊詩詞歌賦來彰顯他的文采。

是,你有文采會被世家所看重,但世家能看重你自然也會在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拋棄你,你的資本,永遠是底下的百姓,如果你上來就把自己捧的高高在上,那百姓就不敢輕易的接近你!

所以,沒資本沒實力的時候,還是苟着比較好,要不然,劉盛早就造出新武器和新式鎧甲了,那各種收攏民心的政策也會一一頒佈,而不是隨波逐流,這一切,是因爲劉盛知道,他現在還不能,他必須要強大起來之後才能那麼做,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和常人不同,他纔有篡魏的可趁之機。

有人說,十年磨一劍,功成之日,便是一劍光寒十九洲之時,雖然劉盛沒有十年那麼長,也沒有王慧龍熬了一二十年那般,但也熬了三年,眼見要掌握朔州權柄了,他又怎麼會不爲接下來的事情去做準備吶?

做,必須做,還得做的盡善盡美,因爲他的目標是直指大魏的至高權柄,而不是小打小鬧了。

是的,他要魏國,不,不止魏國,他要的是.......天下!!!

“凝聚軍魂,方可清掃寰宇馬踏九州!”劉盛盯着前方的村莊,嘴中喃喃,一直苟到現在,他終是要露出猙獰的。

可隨後,卻又嘆息一聲:“哎,王慧龍啊王慧龍,你只有十六年了,可十六年,不一定能實現我心中的抱負啊!!!”

劉盛心中有些失落,卻也有些慶幸,慶幸於他能將這位名將收到賬下,而失落的是,他除了王慧龍,就再也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名將了。

哪怕他有全旭、孟小虎、李鵬程等人,但他知道,這些人都有缺點,全旭倒也還算穩重,但戰場廝殺經驗不足,孟小虎向來跳脫,哪怕現在有所改變,那也只是一個猛打猛衝的莽將,如張飛哦不,或許比張三哥好些。

這些人中,也就出身西涼李氏的李鵬程能拿得出手,但其人雖然出身名門、兵將之法有所涉,但幾年來,卻也沾染上了江湖氣息,他需要時間做出改變。

綜上所述,王慧龍,是劉盛目前軍事方面,唯一一個可以獨擋一面的人物。

但,王慧龍卻沒有多少活頭了,他死於440年享年50歲,距離現在的424年,可不就是劉盛說的十六年嗎?

十六年,有人說很長了,但戰爭,向來不是過家家,現代還有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而這個時候,也有大戰一年,修養三年的說法。

如果劉盛要取天下,那大戰役不得打上個幾次?這一次幾年,王慧龍還真有可能熬不到那個時候,所以,極度缺乏人才的劉盛很是擔憂。

好在,他也知道王慧龍是爲什麼英年早逝的,主要是他有一塊心病。

至於什麼心病,說了那麼多,大家大概也能猜到了。

太子少傅遊雅說:“王慧龍,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孝子!”

對,孝!

王慧龍臨終時對功曹鄭曄說:“我是寄居作客的南方人,恩義不是過去結下的,承蒙聖朝特殊的慈愛,得以在邊疆上效命,我立誓要到吳市中去鞭打仇人的屍首,在江南去剷平仇人的墳墓。”

這句話,也就是王慧龍所做祭伍子胥中的‘鞭屍吳市,戮墳江陰’!

但王慧龍最終還是沒能完成他的心願,所以臨死前他向鄭曄說:“我如今心願無法實現,不僅上愧國家的神靈,實在也下慚土地之神,年歲長短是命中註定的,還有什麼話可說?我死以後,請求聖朝把我埋葬在河內州縣的東方,按古墓的樣子,不起封土,足以掩蓋發齒就行,或許靈魂有知,我還希望報答皇上的恩情!”

說完這話,王慧龍也就帶着未曾完成的心願去世了,但他的孝舉請求卻犯了北魏的規定,這個規定就是歸附魏國的南方人死後都要安葬在桑乾,這是個死規矩,鄭曄做不了主。

於是,鄭曄便向朝廷上報王慧龍的遺願,而拓跋燾也被王慧龍感動,準允了王慧龍的遺願,並追贈爲安南將軍、荊州刺史、諡號穆侯。

王慧龍死後,吏人及將士心存感恩,便共同在他的墓地修建佛寺,以期望他能得到佛祖的保佑,並把王慧龍和僧彬的像畫到上面而頌揚他們。

而那個刺客呂玄伯聽聞王慧龍死了,感激王慧龍保全性命赦免罪過的恩德,他也便在墓側當起了守陵人,一生再也沒有離開過。

說了這麼多,主要還是,劉盛認爲王慧龍的死,和心病有很大的關係,而呂玄伯這位忠義的刺客,被他盯上了,便是那寥寥幾筆的鄭曄,劉盛也想挖過來。

他已經到了愛才如癡如狂的地步了,他迫切的需要人才,就好比他打遊戲的時候,同爲大幫會,怎麼才能做到第一吶?

挖,挖那些氪金的人,挖那些常在線的人,只要有人,那就一切不是問題。

劉盛的小鋤頭,向來是非常犀利的,遊戲裡,只要被他盯上的人,哪怕不來,也會不忍心對他下手了,但這裡是現實,劉盛不敢保證他的小鋤頭是否還有用。

遠看天際,驕陽似火,照耀九州,或許,這便是火從天上來吧!!!

劉盛看了眼秦無殤,心中想起秦無殤的那卦象!

而秦無殤猶在低頭深思,只是眼中多了些靈動,看來,他早已回了神,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評判這件事情。

見秦無殤半響未曾說話,劉盛也覺得時間差不多了,要是再不回去,他阿孃準會叫人來催他過午,也便對秦無殤說道:“那渤海有一人,名喚高允高伯恭,可任別駕從事史,若無殤有空閒,可否親往請之?”

“啊?高允高伯恭?”秦無殤一聽劉盛說話了,也便接着臺階,對劉盛問道:“不知這高伯恭現年幾何?又身居何職啊?”

劉盛笑了笑,說道:“已是而立之年,約莫和王慧龍一般歲數,現今在渤海擔任功曹一職,可其之大才,遠非一州刺史可比的!”

“非刺史可比?”秦無殤大驚,那比一州刺史還要有能力人的,自古以來就很少,而這些人,無不是名留青史,這高允高伯恭何德何能竟能得將軍如此讚賞?

“倘若那高允高伯恭真有如此大才,我等當是要禮待有加,自古以來,有大才者,勢必性格古怪,極重誠意,殤以爲,唯有將軍親往請之,方可彰顯我們的誠意啊!”秦無殤知道劉盛向來不會誇大說辭,那高允高伯恭一定有什麼特別之處,才能讓劉盛說出這麼一番話,也便對劉盛說道。

聞此一言,劉盛苦笑道:“我又何嘗不知吶?若非朔州剛經柔然侵掠,需要我坐鎮於此,我定會親自前去,可朔州事務讓我脫不開身,思來想去,也唯有無殤可代我前往了!”

說着,劉盛對秦無殤大作一輯:“還請無殤勢必要將其請來,有此大才,我朔州無憂矣!”

“將軍快莫要如此!”秦無殤連步上前,伸手托住劉盛作輯的手:“將軍之憂,便是無殤之憂,爲將軍分憂,乃殤之本分,當不得將軍如此大禮!!!將軍有命,無殤去便是了!”

劉盛笑了笑,將作輯的手收回,對秦無殤笑道:“那便拜託無殤了!一定要將其請來啊!而且,此事要快!”

“啊?這......”秦無殤有些猶豫,主要是劉盛臥病的這段時間,朔州所有的事情都在他手上,他還有很多事情沒處理,一時間還走不開,待躊躇一番後,也便開口說道:“將軍,能否讓無殤做好手裡的事情之後再去?”

“三日,三日內務必將所有事宜交付給崔.......”劉盛剛要說把事情都交給崔驤的時候,他突然想起王慧龍擔任滎陽太守的時候,那也是農事戰事並修,並善施仁政的,也便改口道:“汝觀王慧龍此人可否暫代別駕從事史一職?”

“慧龍?”秦無殤眉頭一皺,雖然他不知道劉盛爲什麼會想起讓王慧龍來暫代別駕從事,但爲了避嫌,他想也沒想,就說道:“將軍,王慧龍此人心性足矣,但才能上是否可擔任這一州要職,無殤不敢篤定!一切,還需將軍自行斟酌!”

說罷,秦無殤朝劉盛拱了拱手,表示愛莫能助!

“呵呵!”劉盛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輕笑道:“舉纔不避嫌,無殤啊,你可是落得下乘了,王慧龍此人乃王家之後,定是學術精湛,所涉甚廣,我看啊,暫代別駕從事史一職,那王慧龍一定可以。”

秦無殤訕訕一笑,說道:“是是是,將軍所言極是,無殤倒是多想了!”說罷,輕嘆一聲:“將軍說王慧龍可擔任別駕從事史,那其一定可以,只是,王慧龍向來熱衷於軍旅,將軍將其調來擔任別駕,不知其心中是否願意啊?”

對王慧龍知根知底的劉盛心中自然有忽悠王慧龍的辦法,便對秦無殤說道:“你傳他來便是,這事兒,我來和他講!”

“是將軍!”秦無殤笑了笑,拱手稱是。

“嗯,既是如此,那你便將所有事宜交與王慧龍和崔元龍二人,三日後,務必起程前往青州渤海郡請來大才!”劉盛點了點頭,對秦無殤嚴肅說道!

“無殤,必不負所托!”秦無殤也嚴肅的拱手回言,待擡起頭來,對劉盛說道:“若將軍無有他事,殤便去整理事務,也好向慧龍、元龍交接!”

“嗯,去吧!”劉盛揮了揮手!

秦無殤見狀,作輯連退,直至三步後,才轉身離去,只是轉過身的他,臉上露出了很開心的笑容。

“將軍任命有才能的人,一定是有大抱負,看來,是我多疑了!”秦無殤如此想着,腳下也如同生風一般,不禁加快了些許速度。

“王慧龍,你此生之志,便由我來爲你實現,哪怕,你立誓要到吳市鞭打仇人的屍首是冤冤相報,但你可莫要負我啊!!!”看着秦無殤離去的背影,劉盛呢喃.........

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二百三十三章 邪異阿虎金火罐第二百一十二章 卷卷有爺名第二百八十六章 今沃陽事在我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拓跋西還第十七章,明光鎧第二百零七章 夜襲雲中第二十三章,打火第十九章 蘇安第五十二章 未來的外交部發言人第二百零二章 禮不下庶人!第三百章 決戰4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二百一十七章 漢民入軍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二十章 賈虔第二百六十九章 朔州伯有怨言第一百八十章 劉羅辰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戰正酣玄甲援第二十二章,戰場之令第一百九十六章 崔驤第一百二十章,戰場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六十章,匹夫一怒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四十七章,商隊欲至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二百五十四 魏主缺糧柔緩圖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一百零一章,雲動第十七章 雍州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二十章 賈虔第二百零二章 禮不下庶人!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二百零八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妻客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四章,怒斬縣令第八章,鐵面將軍第五十一章,入落感謝!!第一百一十三章,粟田迎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懸脾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鍋頭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佈防第五十六章,繼位第四十五章,新兵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九十七章,戰前—軍令第二百二十章 槍打露頭鳥第九章,大周村第一百二十三章,柔然可汗至漠南第二百五十章 北方大地騎穿梭第八十七章,戰前—入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敗退狄那全旭勇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三百零九章 盛樂之戰(完)第四十八章,北行第一百零八章,風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全旭何狀醫官難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盛的人才!!第二百八十一章 飛奴從外降督護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八章 劉潔第五十二章 未來的外交部發言人第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一百二十一章,作秀第一百三十一章 佈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九十二章,戰前—問策第八章,鐵面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一百一十章,飛煙軍第一百九十章 飛奴第一百二十六章,往事(感謝流緣清淺的月票)第十八章,文韜武略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蛟龍出水虎相爭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第二百六十九章 朔州伯有怨言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一百五十五章 互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二十八章,至漠南
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二百三十三章 邪異阿虎金火罐第二百一十二章 卷卷有爺名第二百八十六章 今沃陽事在我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拓跋西還第十七章,明光鎧第二百零七章 夜襲雲中第二十三章,打火第十九章 蘇安第五十二章 未來的外交部發言人第二百零二章 禮不下庶人!第三百章 決戰4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二百一十七章 漢民入軍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二十章 賈虔第二百六十九章 朔州伯有怨言第一百八十章 劉羅辰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戰正酣玄甲援第二十二章,戰場之令第一百九十六章 崔驤第一百二十章,戰場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六十章,匹夫一怒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四十七章,商隊欲至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二百五十四 魏主缺糧柔緩圖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一百零一章,雲動第十七章 雍州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二十章 賈虔第二百零二章 禮不下庶人!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二百零八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妻客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四章,怒斬縣令第八章,鐵面將軍第五十一章,入落感謝!!第一百一十三章,粟田迎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懸脾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鍋頭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佈防第五十六章,繼位第四十五章,新兵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九十七章,戰前—軍令第二百二十章 槍打露頭鳥第九章,大周村第一百二十三章,柔然可汗至漠南第二百五十章 北方大地騎穿梭第八十七章,戰前—入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敗退狄那全旭勇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三百零九章 盛樂之戰(完)第四十八章,北行第一百零八章,風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全旭何狀醫官難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盛的人才!!第二百八十一章 飛奴從外降督護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八章 劉潔第五十二章 未來的外交部發言人第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一百二十一章,作秀第一百三十一章 佈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九十二章,戰前—問策第八章,鐵面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一百一十章,飛煙軍第一百九十章 飛奴第一百二十六章,往事(感謝流緣清淺的月票)第十八章,文韜武略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蛟龍出水虎相爭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第二百六十九章 朔州伯有怨言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一百五十五章 互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二十八章,至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