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難以抉擇

bookmark

晚上,青龍城的一座氣派的宅院內,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齊聚一堂,商議着如何應對李雲天給他們下達的軍令。~,

按照李雲天的軍令,爲了確保力量投入來年的反擊,李雲天讓關西七衛的主力避開來勢洶洶的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軍隊的鋒芒,利用熟悉地利的優勢採用游擊戰的方式來與其周旋。

尤爲重要的是,李雲天以保護關西七衛高級將領家眷的名義讓納西家眷搬進青龍城避難,這使得關西七衛的將領感到有些爲難,很顯然李雲天這是把他們的家眷當成了人質。

由於李雲天是關西明軍的最高統帥,關西七衛要受到其轄制,因此關西七衛的將領們沒有理由拒絕李雲天這條合情合理的命令。

李雲天做出這個決定也頗爲無奈,關西七衛一直在大明和東察合臺汗國和北元等西域軍事強國之間左右逢源,此次關西之戰異常重要,爲了使得關西七衛下定決定跟着大明走,他不得不採取這種辦法。

其實,李雲天初到青龍城的時候就已經以西征軍的名義給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下令,讓他們把家眷遷到青龍城或者嘉峪關以內暫避兵禍,可是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名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把家眷遷來。

因此,李雲天這次親自下令以打消關西七衛的僥倖心理,同時也是在解決關西地區紛繁複雜的局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所謂關西七衛,是指明朝在嘉峪關以西(設立的7個羈縻衛所,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

之所以稱爲“蒙古七衛”是因爲七衛的首領皆爲蒙古的貴族,即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和哈密衛七衛,後來沙州衛內遷在其故地又設罕東左衛。

其實,關西七衛除了名義上歸順大明外,在西域其實是七個國家,其中實力最爲強大的是哈密衛,也稱哈密國。

在關西七衛中,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和沙州衛歸大明陝西行都司西寧衛管轄,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和哈密衛則歸大明陝西行都司肅州衛管轄。

七衛中除了原來遊牧於青海湖北部的罕東衛與沙州衛外,分佈於撒裡畏兀兒之地、河西西部、哈密等地的安定衛、阿端衛、沙州衛、曲先衛和哈密衛則均由察合臺汗國的貴族轉化而來。

因此,關西七衛與東察合臺汗國有着血緣上的關聯,不過奇怪的是關西七衛卻投靠了大明而不是東察合臺汗國,之所以這樣是爲了防備被東察合臺汗國吞併。

不過,近些年來隨着吐魯番部族勢力的崛起,真正對關西七衛構成威脅的是吐魯番人,東察合臺汗國對吐魯番地區的掌控也越來越弱。

關西七衛的將領們之所以會聚集在一起進行商議,自然是不想把家眷送來青龍城,誰都知道那樣的話那些家眷將成爲李雲天手裡的人質。

作爲夾在大明、東察合臺汗國和北元三個大國之間的地方勢力,左右逢源自然是關西七衛的生存之道,爲了避免被三個國家吞併他們唯有與其都保持着一定的距離,而這次李雲天擺明了是要讓他們做出一個抉擇來。

“忠義王,這次忠武王擺明了就是要拉着咱們去給明軍當墊背的,讓咱們在戰場上跟西察合臺和大元的人拼命,咱們可千萬不能上當。”

“忠義王,咱們可不能把家眷送來,否則以後還不被忠武王牽着鼻子走。”

“忠義王,你們哈密在關西實力最強,你拿個主意吧,咱們該如何做。”

“依我看,咱們大家誰都別把家眷接來,找個由頭就會敷衍過去。”

“現在西察合臺和大元聚集了近百萬大軍東征,大明雖然強大但不一定是對手,咱們不可輕舉妄動呀。”

……

屋子裡的人七嘴八舌向哈密衛的忠義王脫歡帖木兒說道,關西七衛中不僅哈密衛的實力最強,而且其首領的地位也最高,被大明接連封了兩位王爺,一位是忠義王脫歡帖木兒,另外一個是忠順王卜答失裡。

其中,卜答失裡的忠順王王爵是朝廷給哈密衛冊封的主要爵位,世襲罔替,至於忠義王脫歡帖木兒,由於卜答失裡繼位時年齡太小無法理清國事故而大明冊封他爲忠義王代行國事,是個一世而終的王爵。

所謂明哲保身,關西七衛並不想介入帖木兒帝國、北元和大明、東察合臺汗國的這場規模空前的戰事中,只想着保存實力以自保。

“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見在座的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情緒激動,忠義王脫歡帖木兒兩手向下壓了壓,高聲說道。

現場的衆人聞言頓時安靜了下來,紛紛望向脫歡帖木兒等待着他拿個主意,他們可不想成爲西域這場戰事中的炮灰。

“諸位,西域此次戰事不同以往,即便咱們能敷衍了大明,那麼西察合臺和大元也會逼着咱們去進攻大明,他們可不會像大明那樣客氣,屆時咱們恐怕唯有替他們與大明死拼。”

環視了一眼現場衆人後,忠義王脫歡帖木兒神情凝重地說道,“因此,現在咱們必須要做出個選擇,是否在這場戰事中站在大明這一邊。”

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不由得相互對視了一眼,脫歡帖木兒的意思很明顯,關西七衛這次無法逃脫大明、東察合臺汗國與帖木兒帝國、北元的這場戰爭,故而讓大家選邊來站,也就是說他們更看好誰能取得西域這場戰爭。

“大明四十多萬西征軍都被打沒了,依靠着忠武王的奇襲才勉強扳回一局來,如今關西只有青龍城的十萬明軍,而西察合臺和大元的聯軍達到了六十萬,忠武王即便是再能打也無法贏下關西之戰!”

很快,一名身材高大的將領沉吟了一下,開口向在座的衆人說道,“依我看,咱們還是投靠了西察合臺和北元爲好,免得跟着明軍白白去送死。”

屋子裡的人們聞言紛紛頷首,大明西征軍在黑水城和藍葉城的兩場大敗葬送了明軍主力,關西七衛當年曾經從倒馬關殺進了北直隸,對大明衛所部隊的戰鬥力有所瞭解,因此並不認爲大明的援兵能抵擋住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

尤爲重要的是,關西大戰迫在眉睫,李雲天手裡僅有十萬兵馬,不得不退守青龍城,而一旦帖木兒帝國和北元攻破了青龍城,那麼不僅關西將成爲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天下,大明也會失去了西南方最強大的一道防護屏障。

這對大明來說可謂異常糟糕,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可以選擇強攻嘉峪關進攻大明,也可以選擇繞過嘉峪關進攻大明,屆時大明就將全面陷入被動。

因此,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關西之戰大明的贏面非常小。

“我不這麼認爲,青龍城城高牆厚,糧草充足,如果明軍據城死守的話足以堅持到明年。”

就在衆人被那名身材高大的將領說動時,另外一名身材粗壯的將領開口發表了不同意見,宏聲說道,“正如忠武王所說的那樣,西察合臺和大元勞師遠征,一旦大明將關西之戰拖到明年,那麼他們的糧草將難以爲繼,屆時戰局將發生轉變。”

“聽說大明朝廷已經調集了數十萬援軍前來增援嘉峪關,其中就有最爲精銳的驍武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關西之戰鹿死誰手還未嘗可知。”粗壯將領的話音剛落,一名留着大鬍子的將領就接口道,聽得出來他的立場站在大明這一邊。

大鬍子將領的話使得在場的將領們一陣騷動,相互間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着,雖然大明的西征軍敗了,可是最爲精銳的驍武軍還在。

“恐怕忠武王只是這麼一說而已,如果大明真的有如此多援軍的話現在至少應該已經趕到了一批援軍纔對,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大明的援軍還不見蹤影,由此可見這可能是忠武王在虛張聲勢。”

一名頭髮有些花白的消瘦將領放下手裡的茶杯,清了清嗓子後說道,“如今大明在西域慘敗,大明京畿的兵力又被抽調給了西征軍,導致兵力空虛,大明的皇帝肯定會調驍武軍固守京城,怎可能將他們派來關西參戰?”

“說的也是,大明的西征軍幾乎把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兵力抽調一空,如果西察合臺和大元走草原襲擊大明京畿,那麼大明的京城可就危在旦夕了。”

聽聞此言,屋子裡的將領們紛紛覺得有道理,認爲正統帝不敢在這種情形下把驍武軍派出來,畢竟大明京畿的北方就兩道長城防線而已,一旦被攻破的話京城就將處於被圍困的窘境,正統帝自然要留着驍武軍以自保。

至於大明衛所軍隊的戰鬥力,關西七衛的將領們早已經領教過,實在是不敢恭維,不要說帖木兒帝國和北元了,就是關西七衛也能將大明的衛所軍殺得落花流水。

“諸位,忠武王乃一代名將,既然敢來關西那麼想必早已經有了妥善的應對,又有威力巨大的火器助陣,西察合臺和大元想要攻下青龍城並不容易,而要是陷入僵持的話對西察合臺和大元將極爲不利。”

這時,一名看上去有些儒雅的將領開口,沉聲提醒在座的將領,“諸位,一旦西察合臺和大元糧草不濟,那麼肯定會縱兵在關西劫掠,屆時你我如何能阻止?如果他們要我等進攻青龍城,我等又將如何應對?”

伴隨着這名儒雅將領的話,現場頓時陷入了沉默,如果換做他們的話肯定會讓關西七衛的士兵當炮灰去攻打青龍城,也會讓手下的士兵在關西劫掠籌集糧草,而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要是這麼做了的話他們根本無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第1231章 嚴刑逼供第59章 驚人消息第544章 火繩槍第849章 針鋒相對第1021章 關西青龍城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867章 避實就虛第702章 馳援第1028章 危機臨近第30章 步步爲營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342章 分兵第44章 重審文書第1064章 倍感意外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927章 安撫民心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1099章 氣急敗壞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189章 攻克戶部第1259章 勢在必得第1084章 猶豫不決第286章 死扛到底第689章 閉門羹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164章 偷樑換柱第561章 有緣人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281章 關鍵之人第827章 立功心切第500章 動盪第667章 拉攏第1270章 虎頭蛇尾第721章 西域方略第1358章 石破天驚第151章 失竊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1054章 暗中勾結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1386章 詔書抵達第1292章 緊急詔令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53章 先禮後兵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584章 順水人情第644章 禮遇有加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3章 逢場作戲第1429章 迎接第771章 驚人的稅率第1052章 審時度勢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561章 有緣人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1193章 強弩之末第735章 輕敵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770章 物證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643章 副使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69章 蛛絲馬跡第1028章 重要人質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616章 風雲突變第1307章 多管閒事第196章 以退爲進第569章 耍了心機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147章 侍駕第131章 聖裁第23章 心理戰第836章 居心叵測第371章 負隅頑抗第1438章 一戰定乾坤...第226章 危機四伏第564章 用心良苦第428章 屯糧第1305章 連蒙帶騙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826章 審時度勢第904章 措手不及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312章 以柔克剛第1357章 明智的選擇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1318章 脣槍舌劍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1328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112章 形勢逆轉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2章 富貴在天第1184章 順應民心
第1231章 嚴刑逼供第59章 驚人消息第544章 火繩槍第849章 針鋒相對第1021章 關西青龍城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867章 避實就虛第702章 馳援第1028章 危機臨近第30章 步步爲營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342章 分兵第44章 重審文書第1064章 倍感意外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927章 安撫民心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1099章 氣急敗壞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189章 攻克戶部第1259章 勢在必得第1084章 猶豫不決第286章 死扛到底第689章 閉門羹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164章 偷樑換柱第561章 有緣人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281章 關鍵之人第827章 立功心切第500章 動盪第667章 拉攏第1270章 虎頭蛇尾第721章 西域方略第1358章 石破天驚第151章 失竊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1054章 暗中勾結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1386章 詔書抵達第1292章 緊急詔令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53章 先禮後兵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584章 順水人情第644章 禮遇有加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3章 逢場作戲第1429章 迎接第771章 驚人的稅率第1052章 審時度勢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561章 有緣人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1193章 強弩之末第735章 輕敵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770章 物證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643章 副使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69章 蛛絲馬跡第1028章 重要人質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616章 風雲突變第1307章 多管閒事第196章 以退爲進第569章 耍了心機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147章 侍駕第131章 聖裁第23章 心理戰第836章 居心叵測第371章 負隅頑抗第1438章 一戰定乾坤...第226章 危機四伏第564章 用心良苦第428章 屯糧第1305章 連蒙帶騙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826章 審時度勢第904章 措手不及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312章 以柔克剛第1357章 明智的選擇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1318章 脣槍舌劍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1328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112章 形勢逆轉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2章 富貴在天第1184章 順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