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分兵

bookmark

青州城,青州府府衙,一間幽靜的廂房。

李雲天雙手抱胸站在牆前,皺着眉頭望着牆上掛着的一張山東地界敵我態勢圖,地圖上代表明軍的紅色箭頭和代表叛軍的藍色箭頭犬牙交錯,相互糾纏在了一起。

自從張昊的平叛大軍被漢王與德州城的呂平前後夾擊重創後,青州城就成爲了叛軍的眼中釘、肉中刺。

如今,漢王已經在樂安聚集了大軍,登州府和萊州府也調集了軍隊,準備與漢王一左一右包夾青州城。

李雲天的手上雖說有三萬人,又有着一萬多人俘虜,可在他看來能與叛軍一戰的充其量也就兩萬,剩下的一萬不過是炮灰而已,而且還要看押那萬餘人的俘虜,壓力倍增。

對於炮灰來說,打順風仗的時候還能搖旗吶喊,而一旦打逆風仗絕對會土崩瓦解,狼奔豕突。

李雲天現在非常頭疼,按照他的計劃,在攻下青州城後將漢王引過來,然後憑藉青州城的城防來消耗叛軍的兵力,進而給張昊攻擊德州城提供機會。

可是誰成想漢王老謀深算,竟然半路上殺了一個回馬槍,使得張昊損失慘重,一舉扭轉了德州的戰局,迫使張昊不得不退回景州城。

如此一來,山東境內對抗叛軍的壓力一下子就落在了李雲天的肩上,本來他在山東只是唱配角的,張昊這麼一退,就把他推到了抵抗叛軍的第一線,不得不正面與漢王交鋒。

當前擺在李雲天面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固守青州城,依靠青州城的城防與叛軍打攻防戰,等待濟南城薛祿的援兵。

濟南城本有七萬人,靳榮折損五千餘人後還剩六萬五千。

李雲天這次出征青州城帶走了兩萬,現在濟南城還有四萬五千餘人,刨去空額的話剩三萬五千餘人,足以分出一支兩萬餘人的部隊前來救援,同時徵調濟寧府和東昌府的軍隊來固守濟南城。

另外一條路就是退守濟南城,與景州城形成掎角之勢來對抗叛軍,以後再尋找戰機破敵。

在這兩條路中,李雲天當然會選擇退守濟南城了,他纔不想留在青州跟叛軍火併,如此一來就成爲了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滅敵一千,自損八百。

可如果就這麼走了的話他又有些不甘心,畢竟只要扼守住青州城就能切斷叛軍東部和西部之間的聯繫,迫使德州城的叛軍雙線作戰,在山東陷入被動。

然而,張昊實在是太過大意了,沒有提防漢王會聲東擊西,繞到他的側後方進行偷襲,進而大敗而歸。

“報告!”就在李雲天猶豫不決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一個洪亮的聲音。

“進來。”李雲天轉過身,望向了門口處。

“大人,據探子來報,登州府和萊州府的叛軍抽掉了三萬人馬在登州城集合,看樣子是衝着我們來的。”一名上尉走進來,沉聲衝着李雲天稟告道。

“三萬!”李雲天的眉頭頓時微微一皺。

加上從民間徵的壯丁,登州府和萊州府的兵力也不過五六萬,現在一下子就來了一半的兵力,看來漢王對青州城勢在必得。

隨後,李雲天來到地圖前,凝神望着地圖上的敵我態勢,一旦被叛軍圍在青州城,那麼他將很難突圍。

“把靳大人請來。”盯着地圖沉思了一會兒後,李雲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開口吩咐那名立在一旁的上尉。

靳榮此時正領着人在青州城裡巡視,神情嚴肅地安排着城防事宜,得知李雲天找他後連忙趕去了府衙。

爲了避免影響士氣,明軍在德州大敗的消息被李雲天封鎖,青州城只有李雲天和靳榮等少數人知道這件事情。

作爲一名身經百戰的將領,靳榮自然清楚漢王在擊退了張昊後必將進攻青州城,以打通叛軍東部和西部之間的連接,這意味着青州城將迎來一場慘烈的攻防戰。

“靳大人,本官思慮再三,決定避敵鋒芒,撤離青州城。”靳榮來後,李雲天讓門口的衛兵關上房門,然後沉聲向靳榮說道,“不過本官不能就這麼走了,一定要給漢王一個厲害瞧瞧!”

“大人有事儘管吩咐,下官一定盡力而爲!”靳榮聞言不由得吃了一驚,沒想到李雲天竟然會主動棄城,隨後感覺李雲天話裡有話,於是鄭重其事地望着他。

“本官希望你能帶兵兩萬前去東林縣縣城,阻擊樂安來敵。”李雲天擡步走到牆上的地圖前,指着青州城西北處的東林縣縣城說道,“本官不希望你在那裡死守,只要堅持三天便可向濟南城撤退。”

“大人,那些俘虜準備如何處置?”

靳榮雙目流露出驚訝的神色,萬萬想不到李雲天這個時候竟然會分兵,讓他去阻擊樂安來的叛軍,如此一來青州城就只剩一萬人馬,而城裡的俘虜有一萬多人,要是被人煽動起來鬧事,後果不堪設想。

“收編其精壯者,其餘人等給予路費遣返回家。”李雲天聞言有條不紊地回答,那些俘虜自然不能留給叛軍,而帶着俘虜撤退又不方便,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收編和遣返。

“大人,下官何時去東林縣?”靳榮見李雲天早已經想好了對策,於是沉聲問道。

“明天一早就啓程。”李雲天微微一笑,嘴角流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要大張旗鼓地走,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們去了東林縣!”

“下官明白。”靳榮聞言點了點頭,他清楚李雲天的意思,想要讓叛軍知道他帶人去守東林縣了,可心中卻對李雲天的用意感到非常疑惑,有些弄不懂李雲天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難道要憑手中的一萬多人來抵擋登州府和萊州府的叛軍?

李雲天並沒有要告訴靳榮他這樣做意圖的意思,因此靳榮也就不能過問,隨後告退,前去準備明天的出征事宜。

與此同時,李雲天讓驍武軍的人到俘虜營裡去挑選精壯者進行整編,登記造冊,得到四千餘人。

其餘俘虜則分發了路費,讓他們第二天自行返鄉或者前往濟寧府和東昌府的難民營躲避,等戰事平定後再回本籍。

然而,令李雲天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絕大多數被遣返的俘虜竟然不願意離開,想要加入明軍與叛軍作戰。

由於洪熙帝和漢王之間的這場戰爭屬於大明皇室的內戰,很多士兵都是被動捲進這場戰事,相互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故而李雲天沒有將俘虜當成北元那樣的敵人來看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俘虜營內的條件,畢竟以後這些俘虜還將是大明軍隊的一員。

況且,李雲天還有自己的想法,兩軍交戰不僅比拼武力還要比拼智謀,他優待這些俘虜話肯定將會對叛軍產生影響,進而無形中起到瓦解叛軍戰鬥意志的作用。

其實李雲天也並沒有做出什麼特殊的事情,只不過是提高了俘虜營的飲食待遇和住宿條件,使得他們更像是住在一個被嚴加看管的兵營裡。

青州城明軍的飲食待遇分爲兩個檔次,第一個檔次是驍武軍,第二個檔次是其他的明軍。

即使是第二檔次的明軍,每天也都能吃上葷腥,而俘虜營的飲食待遇與第二檔明軍一樣。

俘虜們在俘虜營裡不僅吃得好,住得安心,而且大夫還給病患者進行診治,閒暇時聚在一起曬曬太陽、打打逍遙牌什麼的,生活倒過得優哉遊哉。

本來,靳榮還擔心李雲天的做法會惹出什麼亂子來,畢竟對於俘虜通常的做法是讓他們吃個三分飽,處於餓不死的狀態就行,以免他們有力氣鬧事甚至是暴亂。

不過後來靳榮也就放心了,雖然俘虜營裡時不時就會發生羣毆事件,但那都是私人間的恩怨,至於故意向看守的明軍滋事或者暴亂的事情則從未發生過。

在俘虜營優厚的待遇下,俘虜們巴不得趁機多過幾天悠閒的日子,誰吃飽了撐的想要離開重返戰場,保不準作戰時就掛掉了。

由於大明實行的是屯兵制,因此叛軍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漢王統治地區的軍戶或者民戶,對俘虜們來說與其回鄉再被叛軍徵召或者到難民營裡受苦,還不如跟着李雲天幹,至少能吃上幾天飽飯。

這種情況令李雲天始料未及,同時也是一個意外之喜,不過他不能留下那些俘虜,並不是因爲那些俘虜難以掌控,而是這些俘虜是他用來與叛軍打心理戰,而只有遣散俘虜才能使得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回到叛軍中去,進而對叛軍造成影響。

靳榮率軍前往東林縣時,李雲天給他舉行了盛大的出征儀式,使得青州城裡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都跑去看熱鬧。

與靳榮同一天離開青州城的還有那四千名被招納的俘虜,他們的目的地是濟南城,李雲天讓薛祿負責對他們進行整編。

靳榮領軍走後青州城內只剩下一萬多驍武軍,爲了安撫城內的百姓,李雲天讓人在街頭上貼出了告示,告訴百姓他已經在濟南城調集了五萬人馬,只要叛軍敢進犯青州城,那麼那五萬人馬將使得叛軍有來無回。

由於李雲天親自坐鎮青州城,故而城內的百姓們自然不會懷疑告示上的內容有假,否則的話李雲天豈會還留在這裡?這使得城內秩序井然,百姓們的生活如常。

第1000章 東征往事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443章 主動出擊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25章 刮目相看第600章 拋磚引玉第392章 賀喜第429章 虛驚第707章 亂局第608章 明哲保身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79章 完美收官第470章 上當了第641章 情報第585章 敲竹槓第388章 攤丁入畝第246章 移禍江東第1113章 一戰定乾坤第37章 暗渡陳倉第1213章 未雨綢繆第397章 總督軍政第2章 處境堪憂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428章 屯糧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696章 一觸即發第1407章 教導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977章 內有隱情第36章 明修棧道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55章 誘導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97章 緊急軍情第1196章 意在沛公第1133章 議和第86章 驚動府衙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1150章 漏網之魚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1071章 誘捕第341章 攻陷青州城第1453章 大戰序幕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1294章 探聽虛實第1289章 閉門羹第659章 海運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412章 商界盛會第1445章 風雨欲來第351章 離間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1180章 孤注一擲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841章 左右爲難第1030章 危在旦夕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5章 君子之仇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1114章 取捨有道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93章 軍閣第491章 坐山觀虎鬥第516章 文武宿怨第1032章 黑色騎兵第1431章 入城第1383章 網開一面第75章 引蛇出洞第910章 追根究底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30章 危在旦夕第278章 諸多證人第457章 深入虎穴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585章 敲竹槓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128章 恭請聖裁第1271章 驚喜第1302章 無力辯駁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5章 大捷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548章 搭便船第710章 暗探第440章 感恩戴德第642章 另有所第189章 攻克戶部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
第1000章 東征往事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443章 主動出擊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25章 刮目相看第600章 拋磚引玉第392章 賀喜第429章 虛驚第707章 亂局第608章 明哲保身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79章 完美收官第470章 上當了第641章 情報第585章 敲竹槓第388章 攤丁入畝第246章 移禍江東第1113章 一戰定乾坤第37章 暗渡陳倉第1213章 未雨綢繆第397章 總督軍政第2章 處境堪憂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428章 屯糧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696章 一觸即發第1407章 教導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977章 內有隱情第36章 明修棧道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55章 誘導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97章 緊急軍情第1196章 意在沛公第1133章 議和第86章 驚動府衙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1150章 漏網之魚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1071章 誘捕第341章 攻陷青州城第1453章 大戰序幕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1294章 探聽虛實第1289章 閉門羹第659章 海運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412章 商界盛會第1445章 風雨欲來第351章 離間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1180章 孤注一擲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841章 左右爲難第1030章 危在旦夕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5章 君子之仇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1114章 取捨有道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93章 軍閣第491章 坐山觀虎鬥第516章 文武宿怨第1032章 黑色騎兵第1431章 入城第1383章 網開一面第75章 引蛇出洞第910章 追根究底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30章 危在旦夕第278章 諸多證人第457章 深入虎穴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585章 敲竹槓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128章 恭請聖裁第1271章 驚喜第1302章 無力辯駁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5章 大捷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548章 搭便船第710章 暗探第440章 感恩戴德第642章 另有所第189章 攻克戶部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