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提前趕到的援兵

bookmark

黑牛鎮鎮南的村子裡,漢王坐立不安,神情焦躁地在院中來回踱着步子,由於黑牛鎮戰事遲遲無法結束,他的心裡逐漸升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叛軍和驍武軍現在在黑牛鎮裡糾纏在一起廝殺,雙方除了拼死廝殺外已經無法有效執行漢王和李雲天的命令,故而現在漢王所能做的就是等待着戰事的結果。

行走中,漢王忽然停下了腳步,憂心忡忡地擡頭望了一下天色。

如今已經是下午,要是韋達和王斌再拿不下黑牛鎮,極有可能會把戰局拖到晚上,這對叛軍來說是一件極爲糟糕的事情。

畢竟,在經歷了一場長時間的慘烈廝殺後,無論是驍武軍還是叛軍都已經精疲力竭,夜幕的降臨只會使得戰局變得更加複雜。

尤爲重要的是,宣德帝的派來的援軍已經距離黑牛鎮越來越近,隨時都有可能抵達黑牛鎮,以叛軍現在的情況很顯然無法與其交戰。

“報!”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很快就有一名衛兵火急火燎地闖了進來,單膝跪在了漢王的面前,高聲說道,“稟王爺,我軍在黑牛鎮戰敗,韋都督和王都督正下落不明!”

“敗了?”漢王聞言頓時大吃了一驚,臉色驟變,兩萬叛軍精銳竟然被堪稱烏合之衆的驍武軍擊敗,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傳令下去,全軍向黑牛鎮進發,一定要攻取黑牛鎮。”隨後,漢王不由得惱羞成怒,怒氣衝衝地下達了命令。

“王爺,如今黑牛鎮敵軍氣勢正盛,我軍不宜進攻。”聽聞此言,邊上立着的一名將領連忙衝着漢王一拱手,沉聲勸慰。

韋達和王斌的失敗必然將影響到了漢王手下這九千餘名叛軍精銳的士氣,貿然向黑牛鎮的驍武軍發動進攻絕非上策,勢必受到驍武軍的殊死抵抗。

況且,這九千叛軍是漢王手中最後的依仗,實在是經不起任何的損耗,否則即使漢王攻克了黑牛鎮,那麼以後也將步履維艱,前途莫測:

陷在誰也不知道,天津副總兵秦廣益在知道漢王手中精銳在黑牛鎮遭受重創,以及京城的鄭王和襄王已經嚴陣以待後,是否依舊會向先前約定的那樣歸附漢王,這一點對漢王來說至關重要!

因此,當叛軍在黑牛鎮的戰事失利後,上乘之策是返回山東,從長計議,而不是賭氣與黑牛鎮的驍武軍玉石俱焚,恐怕這正是李雲天所希望看見的一幕。

漢王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臉色陰沉得像是結了一層冰,他雖然狂傲,但早已經過了年少輕狂、行事莽撞的年齡,知道現在下令進攻黑牛鎮的驍武軍對他有百害而無一利,可他又實在不甘心就這麼走了,豈不真的應了李雲天先前讓他在黑牛鎮折戟沉沙之言?

“報!”就在漢王難以抉擇的時候,院門外再度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名斥候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氣喘吁吁地單膝跪在了他的面前,“稟王爺,一支敵軍從景州方向而來,此時已經距此處不足十里。”

“什……什麼!”漢王的身子頓時僵在了那裡,臉上流露出震驚的神色,在他看來宣德帝派來的援軍最早也要等到明天上午才能到達黑牛鎮,怎麼可能來得這麼快!

“有多少人?”隨後,漢王回過神來,盯着那名斥候沉聲問道。

“敵軍的隊伍在大道上綿延數裡,莫約有三四萬人之衆。”斥候想了想,開口回道。

“王爺,此地不可久留,請王爺速速轉移。”先前那名勸慰漢王的將領聞言,連忙衝着漢王拱手說道。

毫無疑問,那支敵軍是宣德帝派來的援軍,裡面肯定有明軍的精銳,漢王手中的這九千人根本就不是對方的對手,一旦讓對方糾纏住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撤回樂安!”漢王的神情異常冷峻,拳頭緊緊地攥着,口中一字一句地迸出了四個字,事已至此他唯有選擇撤退這一條路。

說完,漢王面無血色地擡步走出了院子,現場的將領和親兵紛紛尾隨在他身後,偌大的院子頃刻間就變得冷清了下來。

隨着漢王撤退命令的下達,駐紮在村子裡的叛軍顧不上收拾行李就啓程,急匆匆地朝着樂安方向奔去。

和煦的陽光下,前往黑牛鎮的大道上人喊馬嘶,聲音嘈雜,一支長長的隊伍風塵僕僕地行進着。

在各級軍官的催促聲中,四萬從景州趕來的明軍火急火燎地奔向黑牛鎮,前去支援李雲天的驍武軍。

招遠伯杜勝騎着馬立在一個山頭上,神情嚴肅地望着從他面前氣喘吁吁經過的明軍士兵。

現在距離李雲天派人向景州城的宣德帝報信已經過去了近三天的時間,僅僅憑着兩萬五千名拼湊不久的驍武軍,李雲天如何能在黑牛鎮擋住漢王的四萬叛軍精銳?

靖難的時候,杜勝曾經與漢王並肩作戰過,他知道漢王的厲害,故而心中暗自擔心李雲天的安危。

離開景州城時,宣德帝特意叮囑杜勝,只要他能把李雲天平安地帶回來就算他將功贖罪,足以抵消他先前在德安縣戰敗的罪責。

自從在德安縣被呂平用計大敗後,杜勝就被打入了景州城的大牢中,這次如果不是李雲天前去滄州追擊漢王,杜勝現在還在大牢裡待着。

杜勝之所以如此快就帶兵前來,並不是他麾下的這些明軍行動迅速,而是他率軍在景州的邊界等待着消息,李雲天派來報信的人一進入景州他就知道了消息,立刻領軍趕來,節省了不少時間。

讓杜勝領軍支援李雲天是張昊的主意,張昊在得到李雲天報信後異常重視,由於他不知道漢王帶着那四萬叛軍精銳究竟去了哪裡,故而不敢輕舉妄動,以免德州戰事生變。

故而,在深思熟慮後,張昊將德州的兩萬明軍精銳派往了景州城,奏請景州城的宣德帝釋放大牢裡的杜勝,讓杜勝將功贖罪率兵追擊漢王。

除了與張昊和周徵關係密切外,杜勝也是一員虎將,因此在張昊看來他最適合前去支援李雲天。

宣德帝同意了張昊的奏請,並且又從景州城給杜勝撥兵兩萬,讓杜勝率領着四萬明軍駐紮在景州前往滄州的邊界上,一邊等待李雲天派人從滄州傳來消息,一邊防備漢王在德州搞出什麼詭計。

杜勝並不擔心能否追上漢王,京城裡的鄭王和襄王一定得到了李雲天的警示,有了防備,漢王一時間很難攻破京城的防禦。

他現在最擔憂的事情是李雲天半路攔截住漢王,如此一來雙方必定爆發一場大戰,他可不認爲李雲天臨時組建的驍武軍是漢王手下那些叛軍精銳的對手,搞不好李雲天會在混戰中丟了性命,屆時他可無法向宣德帝交待。

“傳令下去,半個時辰內一定要趕到黑牛鎮!”擡頭看了一眼天色,杜勝沉聲向一旁的幾名傳令兵下達了命令。

上午的時候,杜勝從幾戶逃難的百姓那裡得知了黑牛鎮爆發一場大戰的情報,只不過那幾名百姓是昨天從家中逃走的,而一路上再也沒有遇見其他的逃難者,因此今天黑牛鎮的情形如何杜勝並不知道。

“稟大人,前方八里處的一個村落中發現了叛軍。”幾名傳令兵立刻騎着馬飛速離開,向前後的隊伍傳達杜勝的命令,一名從隊伍前方疾駛而來的斥候從兩名傳令兵擦身而過,來到杜勝面前後一拉馬的繮繩停下,翻身下馬單膝跪在了他的面前,高聲稟告。

“有多少人?”杜勝聞言不由得吃了一驚,萬萬沒有想到叛軍會駐紮在一個村莊裡。

“據小的目測大概有萬餘人,正在聚集似乎要離開。”斥候沉聲回答,“本來小的們想抵近探查,但是被敵軍的騎兵發現,不得已退了回來。”

“萬餘人?”杜勝聞言兩眼頓時就是一眯,這着實令他吃了一驚,他實在想不明白叛軍爲何會在一個小村落裡安排如此多的兵馬,這完全不合常理。

除非……除非叛軍是被擋住了去路,不得不留在那個小村落。

下一刻,杜勝就意識到了叛軍這樣做的原因,雙目不由得流露出了震驚的神色,如果叛軍只有一萬人在那個小村落裡,豈不是意味着剩下的三萬在黑牛鎮與李雲天的驍武軍激戰?

“快,傳令前軍輕裝前進,我軍正在黑牛鎮與叛軍激戰,所有人等前去支援,不得有誤,違令者斬!”隨後,杜勝高聲向身旁的親兵和將領們大吼道,他實在不敢相信,李雲天的那些驍武軍竟然能在黑牛鎮扛住漢王的精銳近三天的時間,這簡直匪夷所思。

在杜勝的命令下,行進中的士兵紛紛拋下了多餘的行囊,加快了行軍速度,火急火燎地趕向了黑牛鎮。

當杜勝率軍趕到漢王先前所在的那個小村落時,駐紮在那裡的叛軍早已經沒有了人影,留下了衆多的軍帳和輜重,看得出來他們走得很急,根本就沒有時間來帶上多餘的東西。

斥候很快就弄清楚了叛軍的去向,叛軍並沒有向黑牛鎮的方向行進,而是向着山東方向奔去。

與此同時,斥候也發現不少叛軍潰兵從黑牛鎮的方向而來,那些叛軍根本不知道漢王已經離開的萼事情。

杜勝此時並不知道漢王就在那支逃向山東的叛軍裡,他當前最要緊的事情是確保李雲天的安全,因此並沒有理會那支逃走的叛軍,而是下令全軍向黑牛鎮進發。

此時此刻,從黑牛鎮逃出來的叛軍早已經沒了鬥志,見明軍援軍已至於是紛紛選擇投降,將手裡的兵器一扔後癱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喘息着,經過黑牛鎮的那番大戰後他們已經沒有了絲毫力氣。!^!

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1135章 談判第97章 振振有辭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760章 勸說第451章 震懾第1126章 逢場作戲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764章 事態激化第402章 帝王之術第11章 水匪兇悍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495章 不得已而攻之第1137章 心思各異第423章 朝貢貿易第193章 明新居士的狂言第781章 息事寧人第1014章 一波三折第1079章 顛倒黑白第673章 完勝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280章 忘恩負義第78章 離奇案情第380章 鎮武伯第544章 火繩槍第652章 妓生獻藝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20章 覲見太子第170章 脣槍舌劍第582章 費盡心機的討好第762章 同謀第91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第1284章 燙手的山芋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1337章 第一千三白 美夢成真第346章 左右爲難第1214章 疏言十事第1331章 應對之策第718章 山海關第1229章 薛瑄入獄第846章 自討苦吃第922章 海上來客第866章 衛所頑疾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1166章 陌生邀請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482章 順手牽羊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300章 密奏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393章 爲民請命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525章 君臣之誼第1316章 風雨欲來第1069章 出手相助第1028章 危機臨近第395章 智保交趾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1011章 風光無限第413章 以和爲貴第771章 驚人的稅率第51章 塵埃落定第1241章 案情由來第1138章 明智之舉第97章 振振有辭第929章 深謀遠慮第1351章 心灰意冷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825章 弔唁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1013章 戰局嚴峻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814章 幡然醒悟第112章 立足實業第1063章 驚人情報第948章 暗中拉攏第723章 月夜出擊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867章 避實就虛第118章 巡按御史督辦第984章 彎刀之爭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30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552章 誤認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534章 請君入甕第593章 浮現端倪第454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809章 風聲鶴唳第391章 權衡利弊
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1135章 談判第97章 振振有辭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760章 勸說第451章 震懾第1126章 逢場作戲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764章 事態激化第402章 帝王之術第11章 水匪兇悍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495章 不得已而攻之第1137章 心思各異第423章 朝貢貿易第193章 明新居士的狂言第781章 息事寧人第1014章 一波三折第1079章 顛倒黑白第673章 完勝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280章 忘恩負義第78章 離奇案情第380章 鎮武伯第544章 火繩槍第652章 妓生獻藝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20章 覲見太子第170章 脣槍舌劍第582章 費盡心機的討好第762章 同謀第91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第1284章 燙手的山芋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1337章 第一千三白 美夢成真第346章 左右爲難第1214章 疏言十事第1331章 應對之策第718章 山海關第1229章 薛瑄入獄第846章 自討苦吃第922章 海上來客第866章 衛所頑疾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1166章 陌生邀請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482章 順手牽羊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300章 密奏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393章 爲民請命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525章 君臣之誼第1316章 風雨欲來第1069章 出手相助第1028章 危機臨近第395章 智保交趾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1011章 風光無限第413章 以和爲貴第771章 驚人的稅率第51章 塵埃落定第1241章 案情由來第1138章 明智之舉第97章 振振有辭第929章 深謀遠慮第1351章 心灰意冷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825章 弔唁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1013章 戰局嚴峻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814章 幡然醒悟第112章 立足實業第1063章 驚人情報第948章 暗中拉攏第723章 月夜出擊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867章 避實就虛第118章 巡按御史督辦第984章 彎刀之爭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30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552章 誤認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534章 請君入甕第593章 浮現端倪第454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809章 風聲鶴唳第391章 權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