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聲東擊西

bookmark

第二天,李雲天早早地起了牀,在雷婷伺候下穿好官袍後召來了謝恆、韓亮和李滿山,再次向三人明確各自的任務。

對李雲天來說能否順利解決兩淮鹽道的事情就在今天與陳文仁的這場較量上,只要能贏下這場較量那麼兩淮鹽道的積弊將被他徹底清除。

“人都盯好了沒?”李雲天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鹽商總會的那些執事級別以上的鹽商,沉聲問向了李滿山,這些人悉數參與了私鹽的運作故而是抓捕的重點,不能放走一個。

“他們今天都要去會館等消息,一個都跑不了。”李滿山向李雲天微微一躬身,沉聲回答,他已經派人全天候地跟蹤那些執事以上級別的鹽商。

值得一提的是,有幾名鹽商偷偷地讓家眷離開了揚州城,看來是想未雨綢繆給家人留下了一條退路,以防不測,誰都清楚此次事態的嚴重搞不好會滿門抄斬。

自然了,那些離開家眷的行蹤在李滿山的掌控中,只要李雲天一聲令下,隨時都能將其繩之以法。

“謝兄、韓兄,這次可謂是天助我等,沒想到趙家老二竟然給了他們反戈一擊,也特省得咱們再動手。”隨後,李雲天笑着看向了神情顯得有些緊張的謝恆和韓亮。

畢竟這次兩淮鹽道的案子太過重大,涉及利益之複雜,牽涉人員之廣能與洪武皇帝時的“胡藍大案”相比,故而謝恆和韓亮的心中難免有些忐忑,這種案子建文朝、永樂朝和洪熙朝可都未發生過,至於永樂帝時方孝孺等人的案子性質不同,兩者無法比擬。

而且,趙登宇的事情只有李雲天、雷婷和李滿山知道,包括謝恆和韓亮在內都不清楚其中的隱情,故而李雲天用了“天助我等”四個字。

如果找不到趙登宇的話,李雲天會想辦法拉攏趙文舉,與趙文舉做一筆生意,讓趙文舉來舉報鹽商總會的私鹽買賣。

其實,經過這些年來的暗地調查,李雲天早就掌握了鹽商總會販運私鹽的流程,趙文舉不過就是一個被他推出來吸引外界注意力的靶子而已。

隨着趙登宇被找到,李雲天改變了先前的計劃,讓趙登宇來充當起了這個靶子來,與趙文舉相比很顯然趙登宇更適合來做這件事情,看上去顯得順理成章,不會引發外界的懷疑。

“復生,此事事關重大,是否寫信告訴恩師一聲。”謝恆擔心李雲天屆時難以承受住來自六部的壓力,遲疑了一下後說道,他口中的恩師自然指的是內閣首輔楊士奇。

“兩淮鹽道一案涉及的利益錯綜複雜,所以辦案時講究一個‘快’字,爲了朝局的安穩不宜勞煩恩師等人。”李雲天聞言瞅了一眼謝恆,又望了望韓亮,笑着擺了擺手說道。

韓亮雖是李雲天好友,但同時也是六部陣營的人,要是謝恆給楊士奇寫信的話那麼他也必然要給六部的那些堂官寫信,如此一來京城裡面肯定會亂成一團,而且也是的韓亮和謝恆處在了對立面。

因此在李雲天看來,處理兩淮鹽道一案時要雷厲風行,等到京城的人得知此事時他已經將其查明,如此一來也就能少了外界的干擾,同時也避免使得韓亮夾在中間難做。

其實,韓亮在這起案子中起到了一個潤滑劑的作用,當李雲天查明瞭兩淮鹽道的案子後,該如何處置那些涉案人員以及是否牽連更多的人,六部陣營的人肯定會通過韓亮來與他交涉。

謝恆聞言神情凝重地點了點頭,雖然他的心裡還是感到不安,但事已至此已經沒有退路可走,唯有跟着李雲天一直闖下去。

韓亮的臉上也流露出一絲輕鬆的神色,此時此刻他的處境最爲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李雲天所說的那樣,迅速查明兩淮鹽道一案,使得內閣和六部陣營的官員沒有插手的機會,也省得他左右爲難,進退維谷。

李雲天和謝恆、韓亮乘坐四輪馬車來到兩淮鹽道衙門所在的街道時,發現街道已經被兩淮鹽道衙門的兵丁戒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禁止百姓靠近。

通過窗戶望了一眼外面那些拎着刀槍、如臨大敵的兵丁,李雲天的嘴角閃過一絲不屑的神色,看來陳文仁心虛了否則不會整出如此大的陣仗。

陳文仁和張盛等人在兩淮鹽道衙門門口處恭迎李雲天,然後簇擁着他進了兩淮鹽道衙門,路上衆人談笑風生,氣氛顯得頗爲輕鬆,這種逢場作戲的事情對他們這種級別的官員來說駕輕就熟。

“侯爺,三天時間已過,不知散發傳單的惡徒是否已經找到?”在後堂落座後,陳文仁不動聲色地開口問向了李雲天,言外之意提醒他該簽發讓漕運總督衙門放人的公文。

“音訊全無。”李雲天聞言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他豈會不清楚陳文仁的意圖,隨後說道,“既然此人是藏頭露尾之徒,那麼想必其所寫的東西是惡意造謠之言,本官決定不予理會。”

“三位大人,你們意下如何?”說着,李雲天望向了坐在一旁的潘興民、張韜和秦克,放行積鹽的事情他自然要拉着南京三法司下水,纔不會一力承擔責任。

“下官覺得侯爺所言甚是,既然侯爺已經在全城張貼了告示而其又未出現,那麼想必其所寫不實。”潘興民聞言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他完全就是順着李雲天的意思往下說的話,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態度可言。

張韜和秦克隨後也隨聲附和,完全贊同李雲天的決定,誰吃飽了撐的去招惹兩淮鹽道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麼本官就給漕運總督衙門行文,讓他們放行被扣押的船隻。”見潘興民三人並無異議,李雲天隨後沉聲說道,吩咐人拿來筆墨紙硯,當場書寫給漕運總督、陽武侯薛祿的公文。

陳文仁見狀面色頓時就是一喜,心中涌起一股壓抑不住的激動,只要這道公文一發出去就萬事大吉,私鹽的事情將得以圓滿解決。

“兩位大人,如果本官所寫的內容沒有不妥之處的話,就請兩位簽名用印。”寫完了公文後,李雲天吹了吹上面的墨跡,讓人將其遞給了陳文仁,笑着向陳文仁和張盛說道。

由於那些私鹽牽扯到了兩淮鹽道衙門和南京戶部,故而陳文仁和張盛必須要在公文上簽字用印,以證明那些私鹽是積鹽。

陳文仁和張盛看了看公文後相繼在上面簽上名字,並且蓋上了各自的印章,這樣一來那些被鹽商總會鹽商走私的私鹽也就堂而皇之地成爲了南京戶部和兩淮鹽道衙門處理的積鹽。

等兩人簽字用印後,李雲天在衆人的注視下拿回了公文,提筆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稟,揚州知府遣人來報,有人去揚州府府衙自首,承認其散佈了三天前的傳單,有關於被漕運總督衙門扣押的那些積鹽重要的事情稟告!”

就在李雲天從雷婷手中接過他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的印章準備在公文上的名字下方落下時,李滿山忽然快步走了進來,衝着他一拱手後沉聲說道。

“噢?”聽聞此言,李雲天故作驚訝地望向了李滿山,原本準備在公文上落印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現場衆人也吃了一驚,不由得面面相覷,誰也沒有想到那個散佈了傳單的人竟然趕去官府自首。

陳文仁的臉色陰晴不定地變了幾變,緊緊地皺起了眉頭,眼看着事情就要圓滿結束,誰成想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來,不用猜他也能知道那個自首的人是趙登宇,只是沒有想到他竟然會去揚州府府衙投案,而不是兩淮鹽道衙門。

“陳大人,你覺得此事如何是好?”沉吟了一下後,李雲天放下了手裡的印章,不動聲色地望向了陳文仁,無形中將壓力推給了陳文仁。

很顯然,由於事關那些被漕運總督衙門查扣的私鹽,李雲天不可能對投案的趙登宇坐視不理,倘若趙登宇將這件事情捅到京城的話他可是要受到牽連。

因此李雲天要逼着陳文仁親口說出審查趙登宇,也算是與此事撇清關係,這樣一來等兩淮鹽道那些齷齪事的蓋子被解開後,責任無疑會落在陳文仁的身上。

“侯爺,既然此人膽敢出現,那麼本官認爲還是查一查的好,也免得他四處散播謠言。”

陳文仁當然希望李雲天不理會趙登宇,可他知道這不現實,因爲李雲天沒有責任和義務來承擔兩淮鹽道事務的風險,故而與其讓李雲天爲難倒不如將趙登宇過一遍堂,在這裡將此事給了結了,因此他想了想後沉聲向李雲天說道。

“這樣也好。”李雲天聞言微微頷首,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他就是要一步步地將陳文仁逼到絕境上去。

“你帶人去揚州府府衙,將那名自首之人帶來。”隨後,李雲天衝着李滿山下達了命令,如此一來趙登宇也就能順利來到兩淮鹽道衙門。

鹽商總會會館。

陳光宗和楊慕恩、魏德光等鹽商總會執事以上的鹽商聚集一堂,焦急的等待着兩淮鹽道衙門傳來的消息。

雖然事態緊急,但陳光宗和楊慕恩卻沉得住氣,兩人擺開了棋盤在會客大廳裡對弈,周圍圍着一圈神情緊張、心不在焉的鹽商,此時誰還有心情看棋局。

“稟大公子,趙登宇在揚州府衙自首,錦衣衛的李千戶已經帶他前去兩淮鹽道衙門。”忽然,一名下人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氣喘吁吁地衝着陳光宗說道。

“什麼?”陳光宗手裡拿着一枚棋子正準備落在棋盤上,聞言身子禁不住一震,神情詫異地望向了那名報信的下人,他萬萬沒有想到趙登宇竟然會採用這樣一種方式來進入兩淮鹽道衙門。

楊慕恩和魏德光等人聞言紛紛大驚失色,臉色剎那間變得蒼白,如果讓趙登宇把兩淮鹽道的內幕捅出去的話,那麼兩淮鹽道無疑將掀起腥風血雨。

第1282章 義憤填膺第1044章 連環雷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240章 會審第829章 各展所能第339章 責罰第179章 內閣之爭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514章 凱旋而歸第1398章 線索第429章 虛驚第411章 安撫人心第59章 驚人消息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1300章 按部就班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1257章 求援第264章 加銜與實職第151章 失竊第423章 朝貢貿易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1118章 用心良苦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716章 西寧堡之變第1387章 水到渠成第1254章 剝繭抽絲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167章 真假御史第1389章 意外的相見第844章 蓄勢待發第1186章 公審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620章 百般狡辯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859章 化解事態第191章 懼內第1030章 全力攻城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69章 開原城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572章 一花定乾坤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2章 處境堪憂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414章 勢在必得第5章 君子之仇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710章 暗探第47章 真假難辨第1071章 誘捕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853章 揭穿身世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48章 剝繭抽絲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1070章 仇恨第34章 聲威初顯第726章 重返京城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681章 勸降第621章 殺手鐗第1267章 出人意料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31章 甕中捉鱉第359章 應對第150章 繞行第27章 一場交易第1315章 賭場抓人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15章 上下一心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64章 歡喜冤家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568章 明爭暗鬥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81章 來者不善第820章 託孤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31章 甕中捉鱉第210章 送行
第1282章 義憤填膺第1044章 連環雷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240章 會審第829章 各展所能第339章 責罰第179章 內閣之爭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514章 凱旋而歸第1398章 線索第429章 虛驚第411章 安撫人心第59章 驚人消息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1300章 按部就班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1257章 求援第264章 加銜與實職第151章 失竊第423章 朝貢貿易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1118章 用心良苦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716章 西寧堡之變第1387章 水到渠成第1254章 剝繭抽絲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167章 真假御史第1389章 意外的相見第844章 蓄勢待發第1186章 公審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620章 百般狡辯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859章 化解事態第191章 懼內第1030章 全力攻城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69章 開原城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572章 一花定乾坤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2章 處境堪憂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414章 勢在必得第5章 君子之仇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710章 暗探第47章 真假難辨第1071章 誘捕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853章 揭穿身世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48章 剝繭抽絲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1070章 仇恨第34章 聲威初顯第726章 重返京城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681章 勸降第621章 殺手鐗第1267章 出人意料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31章 甕中捉鱉第359章 應對第150章 繞行第27章 一場交易第1315章 賭場抓人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15章 上下一心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64章 歡喜冤家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568章 明爭暗鬥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81章 來者不善第820章 託孤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31章 甕中捉鱉第210章 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