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用心良苦

bookmark

與趙欣月閒聊後,李雲天這才知道趙欣月從宣德二年起就去了京城,竟然女扮男裝順利考進了明新館,經過兩年的學習後在衆學員中脫穎而出,憑藉出色的能力成爲了《明新報》的一名記者。

《明新報》現在早已經成爲了京城百姓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達官貴人,每天必看或者必聽《明新報》上的消息。

不僅京城,《明新報》已經在大明兩京十四省都設立了分館,在當地是深受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明新報》雖然是一個民間機構,但卻要受到講武堂的管理,必須要在講武堂進行備案,並且報紙上發佈的消息要受到講武堂的監管。

因此,《明新報》的記者首先必須要考取講武堂頒發的記者證,其次要對其所發的消息負責。

而有了加蓋講武堂大印的記者證就可以出入京城各大部院衙門,對各大部院衙門的官吏進行採訪,讓民間的百姓更好地瞭解京城那些部院衙門的最新動向。

趙欣月是第一批拿到記者證的人,而且她非常幸運,已經採訪過京城的王公大臣和各部院堂官,現在是《明新報》裡最有名的記者。

本來,趙欣月在京城有條不紊地忙着自己的事情,大半個月前接到了家裡的來信,說趙澤恩重病臥牀,她一聽就急了,趙澤恩自小就最疼她了,因此嚮明新館的主事齊福請了假,火急火燎地趕了回來。

可回到家她才知道,趙澤恩身體康健,精神矍鑠,好好的並沒有得病,要她回來是要給她說一門親事。

算起來的話,趙欣月已經過了二九之數,再待上一年就是雙十年華了,在古代女人這個年齡早就嫁了出去,要是到了二十歲依舊待字閨中的話要遭人恥笑。

趙欣月雖然不操心她的婚事,可趙澤恩卻不得不替她着急,一個女孩家整天扮作男人在外面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對於趙澤恩安排的婚事趙欣月是抵死不從,自從洪熙元年遇上李雲天時她就芳心暗許,故而不辭勞苦地跑去京城考進了明月館,豈會半途而廢嫁給別人?

趙澤恩自然清楚趙欣月的心思,當趙欣月吵鬧着要返回京城時他只輕聲在趙欣月的耳邊說了一句話,就使得趙欣月剎那間安靜了下來,臉頰噌地變得紅潤欲滴,滿是小女兒的嬌羞。

隨後,趙澤恩向屋子裡的人揮了揮手,人們就紛紛退了下去,只留他和趙欣月在裡面。

趙澤恩先前的那句話很簡單,問趙欣月還想不想嫁給李雲天,這句話無疑戳中了趙欣月的心事,使得趙欣月心慌意亂,立刻亂了陣腳。

等衆人離開房間後,趙澤恩告訴趙欣月,李雲天不久後就要南下對兩淮鹽道開刀,讓趙欣月隨同李雲天前去助其一臂之力,同時也是接近李雲天的好機會,否則像趙欣月這樣等下去何時才能見到公務繁忙的李雲天,何時又能與李雲天之間的關係有進展。

趙澤恩畢竟在濟南府當過二三十年的官兒,對於大明官場上的一些動向還是比較敏感,得知李雲天派人去江南捉拿行賄都察院監察御史牛飛的鹽商張貴後,他就敏銳地意識到了兩淮鹽道可能會出事。

別人或許不瞭解李雲天,可趙澤恩與李雲天打過交道,知道李雲天並不是那種無的放矢的人,而一個小小的掌櫃並不值得李雲天出手,十有八九李雲天是要對兩淮鹽道下手。

得出了這個猜測後,趙澤恩是大吃了一驚,他在官場上這麼些年自然清楚兩淮鹽道是一個捅不得的馬蜂窩,而李雲天竟然想拿其開刀,不得不說是年輕氣盛,稍有差池的話就會受到重創。

由於事關重大,趙澤恩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準確,不過萬一真的是那樣的話,倒是給趙欣月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接近李雲天的機會。

因此,趙澤恩這纔給趙欣月寫信把趙欣月騙了回來,然後靜待事態的走向,要是李雲天真的對兩淮鹽道下手,就讓趙欣月隨着他一同前去。

於是這就有了碼頭上的那一幕,誰能想到在碼頭上都快吵起來的趙欣月和趙澤恩其實是演出了一齣戲給大家看,進而成功地騙過了包括李雲天在內的人。

隨着趙欣月登船,船上的氛圍變得有些古怪,謝恆和韓亮知趣地進行了迴避,躲在各自的房間裡不出來,免得打擾了趙欣月和李雲天敘舊。

作爲李雲天在都察院的同僚,兩人自然清楚李雲天當年在濟南府遇險的事情,知道李雲天當時在趙家集的趙家與原濟寧衛指揮使石虎爆發了衝突,而趙欣月是趙家的大小姐,很顯然與李雲天之間有着不錯的交情,否則豈能喊李雲天“大哥”,而李雲天也不會帶上趙欣月南下。

因此,在這種情形下謝恆和韓亮當然要躲起來,兩人被李雲天點將去徹查兩淮鹽道,自然是心機靈敏之人,一眼就看出來趙欣月看李雲天的眼神柔情似水,豈會留下來當電燈泡。

趙欣月對李雲天在交趾的事情非常感興趣,饒有興致地聽着他講述交趾當地的風土民俗,並且認真地做着筆錄,這可是很好的素材,將來能在《明新報》上發表。

不知不覺間,李雲天的坐船抵達了淮安,漕運總督衙門、淮安知府衙門和淮安衛指揮使司衙門的官吏已經悉數在碼頭上迎接。

漕運總督是李雲天的一位故人,在平定漢王叛亂時曾經擔任過山東副總兵的陽武侯薛祿,兩年前調來了淮安城,接掌了漕運的大權。

如果說文官都希望去兩淮鹽道任職的話,那麼勳貴們喜歡的去處就是漕運總督衙門,因爲它可謂是大明武臣衙門中油水最足的一個。

薛祿是淮安官階最高的人,因此自然由他來盡地主之誼,設宴給李雲天接風洗塵,席間兩人觥籌交錯,談笑風生,關係顯得特別親近。

說起來,薛祿能擔任漕運總督也是沾了李雲天的光,當年平定漢王叛亂時他被宣德帝任命爲平叛部隊先鋒,結果被忠於漢王的慶義伯呂平在阜城縣偷襲,手下三萬精銳人馬折損了一半。

如果不是李雲天將薛祿要了過去一同鎮守濟南城,進而接連打了好幾個勝仗,使得他立下了不少軍功,他哪裡能有機會坐上漕運總督的位子?

兩人上次見面還是四年前李雲天率領三千驍武軍趕赴交趾平叛,一轉眼四年過去了,當年的鎮武伯已經進封爲了鎮武侯,這使得薛祿心中頗爲感慨,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李雲天就會成爲國公。

接風宴後,李雲天跟着薛祿去了漕運總督衙門,他既然來了淮安那麼晚上自然要住在這裡,否則可就是不給薛祿面子了。

不過,進入漕運總督衙門一個時辰後,漕運總督衙門後宅的後門忽然打開了,李雲天換上了一身便裝,在李滿山和幾名親衛的簇擁下急匆匆地消失在後巷的夜色中。

李雲天這次進淮安城不單單是與薛祿敘舊,有一件事情已經壓在他心裡六年,一直沒有時間解決,今天趁着來淮安也該到了了結的時候。

後巷巷口停着一輛馬車,幾名精壯大漢守在那裡,見到李雲天後紛紛拱手行禮。

李雲天掀開車廂的簾子就鑽進了進去,裡面有一個身穿藍袍的翩翩公子哥,含笑望着他。

“你怎麼來了,不在家裡陪着岳母大人。”李雲天笑了起來,坐在那名藍袍公子哥身旁伸手攬住了他的腰。

“淮安可是我的地盤,自然要幫你出氣。”藍袍公子哥嫣然一笑,倚在了李雲天的肩頭,柔聲說道。

這名藍袍公子哥不是別人,正是漕幫的大小姐雷婷,李雲天的六夫人。

由於雷婷跟隨李雲天一去交趾就是四年,雷嘯天夫婦心中甚是掛念,故而上個月雷婷就悄悄回了淮安城與父母團聚。

“那幫混蛋竟然把爲夫賣去當牛郎,害得老爺差一點清白不保,這口悶氣爲夫可一直記在心裡,一定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雲天緊緊地摟着雷婷,臉上閃過一絲怒容。

“想不到你現在還記得這件事情,我早就忘了。”雷婷聞言頓時咯咯地笑了起來,六年前那個晚上的事情她怎會忘記,當時的李雲天可謂狼狽不堪,爲了躲避追兵竟然藏在了她所住院子的樹上,差一點就要被她給一箭射下來。

“如果當時不是着急給皇上送遺詔,爲夫早就將他們繩之以法了。”李雲天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尷尬的神色,訕訕地說道。

“不過我可要多謝他們,要不然你也不會闖到我那裡。”雷婷聽出來李雲天有些不好意思,於是笑盈盈地擡頭望着他,雙目柔情似水。

“那些混蛋這些年來不知道幹下了多少缺德的事情,這次一定要讓他們受到應有的嚴懲。”李雲天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俯身在雷婷的額頭吻了一下,隨後雙目寒光一閃,沉聲說道。

第1069章 出手相助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308章 防範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643章 副使第230章 故布迷局第1456章 出人意料第766章 躊躇滿志第1143章 暗流洶涌第1252章 當堂對質第1127章 勸降第673章 完勝第134章 雷霆一擊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223章 密謀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163章 固執求證第661章 募兵第149章 被困第1126章 逢場作戲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589章 奇葩藉口第1160章 倭國飯館第37章 暗渡陳倉第87章 峰迴路轉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1171章 物是人非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423章 朝貢貿易第687章 離間第355章 驚人推測第32章 分化第1248章 以假亂真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17章 對峙翰林院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668章 形勢嚴峻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927章 安撫民心第495章 不得已而攻之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500章 動盪第382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545章 天賜良機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104章 恩威並施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730章 談判第650章 領議政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847章 暗度陳倉第29章 故布迷局第521章 借茶喻事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1161章 雕蟲小技第117章 被忽視的人第242章 誘導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437章 賑濟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13章 交易第711章 說客第1420章 誘餌第407章 揮師南下第708章 迫在眉睫第1260章 心腹之患第420章 鄭和寶船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1442章 回京第1142章 歸途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17章 泛舟暢談第220章 覲見太子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1115章 悲喜交加第62章 背水一戰第1205章 請罪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372章 威懾第1370章 新仇舊恨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1093章 局勢危急第1429章 迎接第451章 震懾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042章 刻意栽培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1202章 暗流洶涌
第1069章 出手相助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308章 防範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643章 副使第230章 故布迷局第1456章 出人意料第766章 躊躇滿志第1143章 暗流洶涌第1252章 當堂對質第1127章 勸降第673章 完勝第134章 雷霆一擊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223章 密謀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163章 固執求證第661章 募兵第149章 被困第1126章 逢場作戲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589章 奇葩藉口第1160章 倭國飯館第37章 暗渡陳倉第87章 峰迴路轉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1171章 物是人非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423章 朝貢貿易第687章 離間第355章 驚人推測第32章 分化第1248章 以假亂真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17章 對峙翰林院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668章 形勢嚴峻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927章 安撫民心第495章 不得已而攻之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500章 動盪第382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545章 天賜良機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104章 恩威並施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730章 談判第650章 領議政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847章 暗度陳倉第29章 故布迷局第521章 借茶喻事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1161章 雕蟲小技第117章 被忽視的人第242章 誘導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437章 賑濟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13章 交易第711章 說客第1420章 誘餌第407章 揮師南下第708章 迫在眉睫第1260章 心腹之患第420章 鄭和寶船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1442章 回京第1142章 歸途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17章 泛舟暢談第220章 覲見太子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1115章 悲喜交加第62章 背水一戰第1205章 請罪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372章 威懾第1370章 新仇舊恨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1093章 局勢危急第1429章 迎接第451章 震懾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042章 刻意栽培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1202章 暗流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