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攻其不備

bookmark

在太原城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焦急等待後,宣德四年三月上旬,吳倩終於等來了李雲天出兵交州府。

此時,明軍轄地內的土司衙門已經全部被明軍攻陷,土司們或死或降、或逃或抓,曾經風光顯赫的土司衙門短短數月間就土崩瓦解。

與以往官軍與土司衙門之間爆發的衝突不同,由於李雲天以官府的名義將那些土司的土地和財產分給了位於社會最底層的土司土民們,進而一舉得到了那些土司土民的擁護,很快就在當地站穩了腳跟。

隨着土司衙門的瓦解,明軍在李雲天的命令下迅速開始了“改土歸流”的事宜,將各土司衙門改成了縣衙或者州衙,然後通過舉薦和科舉的方式來進行治理。

二月底,駐紮在各土司衙門的驍武軍相繼接到了李雲天的調令,將防務移交給了協助他們攻打土司衙門的地方明軍後悄悄撤離,按照既定的路線穿過僻靜的山林地帶,火速趕往了交州城。

李雲天決定採用蛙跳戰術奇襲交州城,交州城是叛軍的大本營所在地,同時也是交趾地面上最高大堅固的城池,只要交州城一被攻佔那麼交州府地面上那些叛軍必定陷入恐慌中,屆時就比較容易對付。

由於驍武軍的行動迅速而隱秘,再加上三江府等地的明軍毫無異樣,這使得交州城的叛軍對突如其來的攻襲毫無防備。

宣德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李雲天恢復了定南將軍的身份,從太原城啓程率領着交趾三司的官員前往三江城。

就在當天早上臨晨時分,四萬餘秘密趕到交州城的驍武軍在城裡內應的配合下,趁着夜色的掩護順利進入了城中,直撲叛軍的駐軍大營,使得還在睡夢中的叛軍死傷慘重。

經過一晚上的激戰,驍武軍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控制了交州城,抓獲了大批叛軍的高級官員以及家眷。

駐守在城裡的三萬五千餘名叛軍精銳死傷了一萬多人,其餘人面對着驍武軍勇猛的攻勢紛紛投降,只有兩三千人僥倖趁亂逃出城去。

說實話,這個結果既令李雲天感到意外,同時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去年的安樑縣城之戰和落葉坡之戰叛軍的抵抗非常頑強,而交州城內的叛軍可是叛軍的精銳,再加上人數衆多,如果真的進行頑抗那麼將給驍武軍帶來巨大的麻煩,雙方將在膠州城裡展開數天的激戰。

不過,自從李雲天和黎利達成協議默契地停戰,尤其是李雲天將驍武軍調往廣西,另外裁減了交趾明軍中的老弱者後,沒有了明軍壓力的叛軍自然就放鬆了警惕,軍備也隨之鬆懈了下來。

可以說,叛軍在經歷了一年的安逸生活後心理已經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再也沒有了昔日的那種銳氣,因此在與驍武軍的交戰中只堅持到了上午就發生了潰敗。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叛軍將領是主動率衆投降,希望明軍能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這一年來叛軍的將領可沒少搜刮民脂民膏,在他們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否則誰吃飽了撐得去造反,都就是爲了過上悠閒愜意的好日子?

交州城被明軍攻陷一事立刻在交州府引起了軒然大波,使得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大吃了一驚,人心惶惶,士氣隨之大跌,誰也沒有想到明軍突如其來地就向叛軍發動進攻,而且還一舉拿下了交州城。

東關是膠州東部的一道依山而建的關卡,距離諒山府地界只有二十里,駐紮有一萬叛軍。

與駐紮有兩萬叛軍的立濂城一樣,東關是叛軍在交州府的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用來防禦諒山府方向的明軍。

如今交州城被驍武軍攻佔,這等於切斷了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與後方叛軍的聯繫,使得他們處於了腹背受敵的局面。

如果換做李雲天的話,會立刻從立濂城和東關撤兵回交州城,趁着明軍在交州城立足未穩之際發動反攻,有很大的機率能奪回交州城。

可惜的是,立濂城和東關的守將被交州城突然失陷的消息驚呆了,短短一天時間不到交州城就被攻陷,這意味着驍武軍擁有着壓倒性的優勢。

故而,立濂城和東關的守將不敢輕舉妄動,下令固守城池,等待黎利派兵前來救援。

在立濂城和東關守將寢食難安的焦急等待中,三月十六日,立濂城和東關同時出現在了明軍的身影。

王簡率領三萬明軍在東關前安營紮寨,樑少傑率領四萬明軍抵達了立濂城下,對東關和立濂城的叛軍形成了巨大的威懾。

在王簡所率的三萬明軍中,兩萬來自廣西,一萬來交趾的東安府、諒山府、鎮蠻府、建昌府和北江府;樑少傑所率的四萬明軍,兩萬人來自廣西,兩萬人來自交趾的宣化府、三江府、太原府、諒江府、歸化直隸州和嘉興直隸州。

與此同時,雲南的黔國公沐晟在宣德帝的詔令下以徵南將軍的名義率領五萬明軍從雲南進入歸化直隸州,趕去三江府與李雲天會合。

一時間,交趾北部風雲突起,誰也想象不到,明軍忽然之間就集中了十六萬大軍,向交趾叛軍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進攻。

三月二十日,沐晟率領的五萬明軍抵達了三江城,李雲天率領城內的軍民出城相迎,在府衙後院擺了盛大的午宴給沐晟等人接風洗塵。

雖然沐晟是國公,但他在交趾的身份卻是交趾的副總兵,協助李雲天來平定交趾的叛亂。

由於定南將軍是由宣德帝新近設立的將軍號,故而它的級別還沒有明確,不過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李雲天定南將軍的級別要高於沐晟徵南將軍的級別。

因此雖說有些不合常理,但在統兵打仗的時候爵位比沐晟低的李雲天能夠指揮沐晟與敵軍交戰。

對於一年半後再次進入交趾,沐晟是感慨良多,李雲天不僅單槍匹馬就扭轉了明軍昔日不利的局勢,迫使交趾叛軍在交州府與明軍對峙,而且還獲得了交趾百姓的擁戴,一路行來竟然有不少交趾當地的百姓夾道歡迎,這在一年半以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這使得沐晟對年輕的李雲天是刮目相看,欽佩有加,在他看來大明的勳貴中能平定交趾之人大有人在,但像李雲天這樣沒向朝廷討要一兵一卒而且還將交趾治理得井井有條之人可就沒有了。

這不僅需要卓越的軍事才華,還要有豐富的政務經驗,毫無疑問李雲天是大明勳貴中唯一符合標準的一個。

三月二十五日,多海城城外的交趾叛軍大營裡,黎利召集了阮焉等叛軍的重要將領、官員商議着對多海城發動最後一擊的事宜。

經過兩三個月的猛攻,交趾叛軍死傷無數,但也對多海城的占城士兵造成了重創,交趾叛軍曾經數次攻上城牆,但最終被守城的占城士兵給趕了下去。

在交趾叛軍連續不斷的進攻中,占城士兵已經異常疲憊,這給了交趾叛軍一個可乘之機。

黎利爲了激勵士氣,他已經向攻城叛軍下達了命令,只要攻陷了多海城,那麼叛軍可以自由搶掠三天。

這道命令使得叛軍頓時變得亢奮了起來,在作戰中更加勇猛,誰都知道多海城的繁華富庶,覬覦着城裡的財富。

“報~~”就在黎利伏在桌案上給圍在四周的將領佈置攻城任務時,一名叛軍士兵風塵僕僕地跑了進來,手裡拿着一份公文,單膝跪在了桌案前,雙手捧着那份公文高聲向黎利稟告道:

“稟王爺,明軍十二日臨晨突然襲擊了交州城,交州城已經失守,這是清化城黎將軍給王爺的告急文書。”

叛軍清化城守將是黎利的堂弟黎戈,鑑於清化城是交趾中部的重鎮,故而黎利讓黎戈鎮守。

“你說什麼?”聽聞此言,黎利噌地一下就直起了身子,一臉震驚地望着那名報信的叛軍士兵,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在場的衆人更是面面相覷,無不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給驚呆了,誰也沒有想到明軍竟然會突然攻打叛軍,更沒有想到交州城如此快就被攻下,從路程上來推算的話交州城的叛軍也就堅守了數天而已。

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要知道交州城不僅有着堅固的城防,而且還有三萬五千名叛軍精銳,明軍要想將其攻下並非是一件易事纔對,豈能幾天就陷落,難道明軍使用了什麼厲害的火器不成?

不經意間,衆人就回憶起了落葉坡發生的事情,明軍用連環地雷陣殺得叛軍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在所有人裡唯有一個人此時還保持着冷靜,他就是黎利身邊的第一謀臣、叛軍軍師阮焉。

聽到那名報信軍士的稟告後,他先是微微一錯愕,隨後面色變得鐵青,已然意識到黎利和自己中了李雲天的詭計,不僅給予了交趾明軍喘息之機,而且還陷入了與占城的戰事中,進而使得交趾叛軍形成了雙線作戰的格局。

隨着明軍這次發動攻擊,黎利清楚交趾叛軍已經陷入到了一個十分危急的境地中。

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401章 任免大權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328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582章 費盡心機的討好第507章 千鈞一髮第974章 證供確鑿第225章 關卡第1106章 冒險調兵第665章 出頭第643章 副使第102章 近鄉情怯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1085章 誘之以利第1342章 閉門羹第214章 虛驚第542章 知己第648章 暗探第471章 水到渠成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910章 追根究底第717章 用心良苦第98章 推諉第138章 炭敬第1199章 步步爲營第724章 打探情報第256章 暗中求援第1051章 進退維谷第440章 感恩戴德第1047章 一場好戲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802章 靜觀其變第666章 叛將第465章 驚人隱情第68章 打情罵俏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739章 深謀遠慮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1164章 行程匆匆第95章 虛驚一場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641章 情報第823章 驚人真相第967章 好言相勸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215章 被拐賣了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16章 大局爲重第244章 一錘定音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723章 月夜出擊第16章 一念之間第1320章 圖窮匕見第205章 忙裡偷閒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78章 離奇案情第358章 下馬威第29章 故布迷局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598章 借力打力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1309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539章 交叉證供第741章 水師之議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142章 御史之權第253章 告發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815章 上下一心第299章 下馬威第5章 君子之仇第275章 針鋒相對第44章 重審文書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660章 患得患失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421章 敵情第1036章 巧舌如簧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316章 風雨欲來第521章 借茶喻事第340章 組建驍武軍第44章 重審文書第135章 誥封第730章 談判
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401章 任免大權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328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582章 費盡心機的討好第507章 千鈞一髮第974章 證供確鑿第225章 關卡第1106章 冒險調兵第665章 出頭第643章 副使第102章 近鄉情怯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1085章 誘之以利第1342章 閉門羹第214章 虛驚第542章 知己第648章 暗探第471章 水到渠成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910章 追根究底第717章 用心良苦第98章 推諉第138章 炭敬第1199章 步步爲營第724章 打探情報第256章 暗中求援第1051章 進退維谷第440章 感恩戴德第1047章 一場好戲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802章 靜觀其變第666章 叛將第465章 驚人隱情第68章 打情罵俏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739章 深謀遠慮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1164章 行程匆匆第95章 虛驚一場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641章 情報第823章 驚人真相第967章 好言相勸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215章 被拐賣了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16章 大局爲重第244章 一錘定音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723章 月夜出擊第16章 一念之間第1320章 圖窮匕見第205章 忙裡偷閒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78章 離奇案情第358章 下馬威第29章 故布迷局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598章 借力打力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1309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539章 交叉證供第741章 水師之議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142章 御史之權第253章 告發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815章 上下一心第299章 下馬威第5章 君子之仇第275章 針鋒相對第44章 重審文書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660章 患得患失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421章 敵情第1036章 巧舌如簧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316章 風雨欲來第521章 借茶喻事第340章 組建驍武軍第44章 重審文書第135章 誥封第730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