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緩兵之計

bookmark

“是否僞造一查便知。”面對眼前這個尷尬的局面,魏鑫已經沒有了退路,聽聞消瘦宦官的話後面無表情地說道,“八方貨棧火槍一案事關重大,不可有絲毫的疏忽懈怠。”

“都督大人,依本官之見應該徹查宮內各方八月初六的記載,以證鎮國公八月初六在文淵閣留宿一事。”說着,魏鑫轉向了一旁的陳泰,鄭重其事地望着他。

陳泰聞言眉頭微微皺了皺,魏鑫這無疑是在胡攪蠻纏,親軍和內廷的記載其實已經相互印證了李雲天八月初六的晚上在文淵閣,根本沒有必要再查其他的記錄,恐怕魏鑫此舉別有用心,是想要拖延時間而已。

“魏指揮使言之有理,本督這就給司禮監行文,請其協助查案。”

雖然心中認爲這是魏鑫的緩兵之計,但陳泰無法拒絕,先不說宣德帝的聖意已經很明確要李雲天牽連到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中去,單單魏鑫所找的理由聽起來就很充分,畢竟謹慎行事並無大錯,因此陳泰沉吟了一下後點頭答應了下來。

“都督大人,徹查宮內各項記錄事宜非同小可,還是親自向皇上請旨爲好。”隨後,陳泰準備下令給司禮監發協助查案的公文,不過魏鑫搶先開口,一本正經地說道。

“諸位大人意下如何?”陳泰聞言心中不由得嘆了一口氣,不動聲色地問向了在場的楊士奇和張輔等人,事到如今案子已經沒有辦法再審下去倒不如趁早結束爲好,省得在這裡自取其辱。

在座的衆位文武大員聞言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紛紛保持了沉默,雖然大家對魏鑫的舉動心知肚明,但很顯然此時此刻還是不開口的好,難道要阻止陳泰和魏鑫向宣德帝奏請?

“既然諸位大人無異議,那麼今天的堂審就到此爲止,待本督奏請了皇上後再行開堂審理。”見此情形,陳泰起身面無表情地宣佈,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離這個令他感到羞恥的地方。

由於陳泰是主審官,因此在座的衆人也跟着站了起來,目光不約而同地望向了筆挺地立在大堂上的李雲天,雙目中紛紛流露出同情的神色,如果堂審中止的話那麼李雲天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將前功盡棄,因爲宮裡剩餘的記錄肯定會對他不利。

“陳都督,那本公就等待堂審的消息。”李雲天的臉上波瀾不驚,向陳泰微微一躬身,淡淡地說道。

其實,李雲天早就料到魏鑫不會讓自己順利洗脫意圖謀反的嫌疑,畢竟這是魏鑫接到的聖命,魏鑫肯定會全力阻止任何有利於他的事情。

不過李雲天已經達到了目的,他不僅向在大堂上聽審的這些朝廷大員們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更爲重要的是完美地闡明瞭事實的真相,可惜他的對手是大明高高在上的天子,因此只好自認倒黴。

隨後,李雲天向楊士奇和張輔、蹇義等人拱了拱手,昂首挺胸地大步走出了公堂,這使得現場衆人無不爲此感到唏噓,誰能想到不久前還是宣德帝眼前紅人的李雲天落到如此地步,真是造化弄人。

皇城南門外的茶樓。

“下去吧。”

方良神情冷峻地向立在一旁的精壯侍衛武官揮了揮一下手,他已經從精壯侍衛武官那裡得知了京畿都督府公堂上發生的事情,心情變得無比惡劣。

從現在的情形來看,如果不驚動宣德帝的話根本無法更改宮裡諸多與李雲天正月初六事蹟相關的記錄,而這是他所不願意看見的一幕。

堂審開始前,方良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李雲天能把他和阿仇設下的圈套一一化解,而且還迫使魏鑫不得不中止了堂審,心中頓時浮現出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挫敗感。

“咱們低估了李雲天,看來他比想象的還要難對付。”阿仇皺着眉頭將手中茶杯中的茶水一飲而盡,然後啪一聲把茶杯放在桌上,不動聲色地沉聲向方良說道,“當務之急是解決目前的這個麻煩,不給李雲天翻身的機會!”

“本官辜負了皇上的信賴,實在是無顏去見皇上。”方良聞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苦笑,神色不無黯然地說道,他已經失敗了一次實在是難以面對再次失利。

“李雲天陰險狡詐,詭計多端,連漢王、交趾叛軍和大元都吃過他的苦頭,要想對付他着實不易。”

阿仇的搖了搖頭,一本正經地向方良說道,“方大人,勝負乃兵家常事,不應計較一城一池得失,現在局勢的主動權依舊在我們手裡,只要更改了宮裡的那些記錄那麼李雲天就回天乏術,乖乖等死,切不可妄自菲薄,貽誤了戰機!”

“阿仇先生教訓得是,現在還不是暗自神傷的時候。”方良被阿仇的這番話觸動,精神隨即爲之一振,畢竟李雲天仍然在京畿都督府的大牢裡,這場戰爭並沒有分出勝負再加上局勢對他有利,只要證明親軍和內廷的進出宮禁記錄是“僞造”的,那麼李雲天就難逃這一劫。

“阿仇先生,本官這就進宮面聖。”隨後,方良噌地站起身,衝着阿仇拱了一下手,領着手下的人急匆匆地離開。

“李雲天,沒想到你的命如此之硬,不過這一次是朱瞻基要你死,我看你還有什麼花招可使,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就是你死心塌地投靠朱瞻基的報應!”等方良走後,阿仇冷笑了一聲,臉上的神色顯得有些猙獰,好像對李雲天恨之入骨。

紫禁城,乾清宮,東暖閣。

幾個炭盆裡的炭火燒得紅彤彤,燃得正旺,這使得房間裡異常暖和,不過氣氛卻顯得有些陰冷,除了倚臥在暖榻上的宣德帝不停地咳嗽外,現場一派沉寂。

方良一動不動地伏跪在暖榻前連大氣也不敢喘,有些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宣德帝的責罰,畢竟這是他在李雲天身上的第二次失敗,已經沒有任何辯解的藉口。

“起來吧,鎮國公能平交趾、定遼東,絕非等閒之輩,你們能與他交手會獲益良多。”咳嗽完了後,宣德帝皺着眉頭沉吟了一下,向心中七上八下的方良虛空擡了一下手,他很清楚方良已經盡力了,可如果要是這麼容易擊敗李雲天的話,李雲天也就不配成爲大明最年輕的國公。

因此,雖然宣德帝雖心中有些惱怒,但並不準備責罰盡心盡力辦差的方良,放眼大明恐怕也只有洪武朝的劉伯溫能與李雲天在智謀上一較高下。

“皇上,鎮國公老謀深算,臣懇請皇上御準更改鎮國公八月初六在宮裡的記錄,這樣鎮國公就插翅難逃。”

方良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連忙伏在地上沉聲提了一個建議,這是現在能置李雲天於死地的最佳辦法,否則一旦那些記錄公之於衆的話李雲天就會從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中脫身。

宣德帝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的苦笑,想他堂堂的大明天子竟然要做這種蠅營狗苟的事情,傳出去的話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金總管,此事就交與你和方進士!”沉吟了一下後,宣德帝面無表情地向侍立在牀榻前的金英說道,金英不僅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而且還是宮裡的太監總管。

“奴才遵旨。”金英聞言嘴脣蠕動了一下想要說些什麼,不過望了一眼方良後沒有說出口,向宣德帝一躬身應諾下來。

其實,從職位上來說,太監總管纔是宦官中最大的官職,而司禮監掌印太監只不過是司禮監最大的官職而已,最開始只是內廷二十四衙門其中一個衙門的首領而已。

不過隨着司禮監的崛起,由於太監總管通常由司禮監掌印太監兼任,故而司禮監掌印太監就成爲了宦官中的最大官職。

爲了防止司禮監掌印太監一家獨大,宣德帝還分設三位副總管對其進行限制,分別是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王瑾、司禮監次席秉筆太監範弘以及御馬監太監楊慶。

其中王瑾兼掌東廠,是東廠的廠督,論權勢僅次於金英,而權勢第三大的並不是範弘,而是御馬監太監楊慶。

楊慶雖然不是司禮監的宦官,但他所在的御馬監卻是僅次於司禮監的內廷衙門。

在明朝的歷史上,御馬監與兵部及五軍都督府共掌兵權,實爲內廷的樞密院,再加上其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執掌皇帝的內庫,被視爲大明的“內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兩度設置的西廠也由御馬監的太監提督,進而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

與其餘的內廷衙門不同,御馬監直接負責親衛中龍驤衛與虎鑲衛的軍隊,並參與親軍的管理,這使得御馬監在內廷的二十四衙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視爲內廷中的武職衙門。

正是由於御馬監兼有軍事和經濟兩方面的權力,因此成爲了二十四衙門中僅次於司禮監的第二衙門,而內廷的諸多爭鬥也是圍繞司禮監和御馬監進行,其次是司禮監掌印太監與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關於東廠廠督的爭鬥。

按照規定,東廠廠督由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擔任,不過那些權傾朝野的大太監,例如劉瑾和魏忠賢,無不兼掌東廠廠督,把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架空,進而迫使御馬監太監不得不低頭。

宣德帝之所以如此做,就是爲了讓公衆的那些權勢顯赫的太監相互制約,這樣一來就不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也正是因爲太監內部有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這就使得他們更爲依附於皇帝,而皇帝的喜好也往往決定着他們的命運,劉瑾和魏忠賢的下場就是最好的例證。

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420章 鄭和寶船第1250章 夜會老友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1259章 勢在必得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55章 誘導第1334章 心照不宣第255章 口舌如簧第63章 技高一籌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563章 鬥藝第881章 張弛有道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12章 怒火第1190章 得償所願第258章 苦肉計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61章 對峙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117章 被忽視的人第36章 明修棧道第1265章 意外驚喜第124章 要挾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1272章 惱羞成怒第803章 心生波瀾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462章 寸步不讓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133章 及時雨第1186章 公審第52章 酒樓衝突第234章 環環相扣第667章 拉攏第421章 敵情第1088章 罪魁禍首第1384章 察言觀色第429章 虛驚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888章 戰幕開啓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266章 年少輕狂第483章 敲山震虎第1100章 故布迷局第1439章 法蘭西王國...第1349章 李代桃僵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611章 要挾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1166章 陌生邀請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956章 虛情假意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153章 貴人第524章 孫皇后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1118章 用心良苦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1087章 真相大白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363章 激將第643章 副使第474章 撤退第846章 自討苦吃第940章 挑明來意第650章 領議政第713章 動心第81章 來者不善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22章 自投羅網第591章 突生變故第384章 交趾戰報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801章 內廷密議第462章 寸步不讓第101章 虛與委蛇第397章 總督軍政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369章 陵園第649章 推波助瀾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1412章 十年之別第78章 離奇案情第336章 委以重任第356章 伺機而動
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420章 鄭和寶船第1250章 夜會老友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1259章 勢在必得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55章 誘導第1334章 心照不宣第255章 口舌如簧第63章 技高一籌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563章 鬥藝第881章 張弛有道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12章 怒火第1190章 得償所願第258章 苦肉計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61章 對峙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117章 被忽視的人第36章 明修棧道第1265章 意外驚喜第124章 要挾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1272章 惱羞成怒第803章 心生波瀾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462章 寸步不讓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133章 及時雨第1186章 公審第52章 酒樓衝突第234章 環環相扣第667章 拉攏第421章 敵情第1088章 罪魁禍首第1384章 察言觀色第429章 虛驚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888章 戰幕開啓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266章 年少輕狂第483章 敲山震虎第1100章 故布迷局第1439章 法蘭西王國...第1349章 李代桃僵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611章 要挾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1166章 陌生邀請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956章 虛情假意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153章 貴人第524章 孫皇后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1118章 用心良苦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1087章 真相大白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363章 激將第643章 副使第474章 撤退第846章 自討苦吃第940章 挑明來意第650章 領議政第713章 動心第81章 來者不善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22章 自投羅網第591章 突生變故第384章 交趾戰報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801章 內廷密議第462章 寸步不讓第101章 虛與委蛇第397章 總督軍政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369章 陵園第649章 推波助瀾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1412章 十年之別第78章 離奇案情第336章 委以重任第356章 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