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偵探,罪案

利維的話一出口,幾個人的興趣就都已經被提起了起來:剛纔大家都在討論該拍攝什麼類型的電視劇,利維沒有吭聲,難道就是在想這些?這麼短的時間,他已經有了主意了?

“其實,我這兩天思索的,也一直都是罪案劇或者醫療劇。早在偵探小說誕生之初,範達因就說過偵探小說如何才能夠吸引人的特點,其中最爲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是殺人案,因爲殺人案最爲引人關注,會本能的激起來人的恐懼和復仇心理,小說才能夠獲得讀者——這一個規律,過去再久都是適用的。佛經說,生死大恐怖,這是一條無法撼動的原則。最能夠打動人的,永遠是有人死掉。因爲有死人,纔有生離死別的痛苦和折磨,人類的感情才能夠被釋放到最大,而且,出於關心人是不是會死這個問題,觀衆也會一直跟着看下去,這也就是罪案劇和醫療劇最爲受歡迎的理由了。所以我一直都在思索着這一方面的電視劇,而我自己,也有了一個想法。”利維開了口,他先是給幾個朋友打了個預防針:他的想法太細緻了,太詳盡了,甚至有些詳細的讓人吃驚了,他說出來的時候,幾個人肯定會懷疑的。

鮑勃聳聳肩,“你能夠考慮到這個倒是用心了,不過,尼克,我先提醒你一下:電視劇可不是講一個故事,而是串起來一組故事,創意的重要性,你得搞清楚了。”

“我當然明白。”利維笑了笑,這個方面,他還是知道的。

電視劇和電影,有一個很大的區別。一部電影想要拍攝,總得有個合適的劇本纔可以去聯繫投資方。而電視劇則不同,只要有一個創意,就可以去投稿了。美劇和電影不同,在字幕裡面,除了導演,編劇等人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創。這個人物,在美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一部美劇,可能會有五六名,乃至於十幾名編劇,但是原創者,只會有一個。這個電視劇獨有,電影沒有的角色,往往是一個電視劇的重要人物,靠着一個好的創意,原創者就是有機會去申請成爲一部電視劇的製作人,參與分成。

“我想的東西,現在還沒有人玩過:我們拍攝罪案劇,但是不去拍攝警察或者偵探。”

“沒有警察或偵探?拍攝犯人麼?”鮑勃反問道。

“不,我們拍攝一個專門負責給偵破案件的警察提供證據的專業科學小組的故事。”利維擺擺手,“我的創意很簡單,但有幾個好處:第一,我們不去執着於警匪之間故事,而是去刻畫一羣目前爲止,沒有太多在觀衆面前露面的人羣。第二,專業性的現代偵破手段,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觀衆。第三,人物更多,情節可以更豐富,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寫。就是這樣,大家討論吧。”

利維提出來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想看看,自己的這些合作伙伴們,到底都是些什麼水平的製作人。

“你的想法有可取之處……可是,這違背了偵探小說的原則。”鮑勃遲疑道,“偵探小說二十條原則中,讓讀者和偵探有平等的機會解謎,這是偵探小說的第一原則。而且偵探只有一名,這也是原則之一。這兩條一條是偵探小說的根本,另外一條是偵探小說的趣味性保障,你全都給推翻了,怎麼可能成功?”

短暫的沉默過後,鮑勃第一個打破了沉默。而他一開口,就讓利維知道,自己的合作伙伴們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罪案劇的創作,是以偵探小說爲基礎的,鮑勃第一時間就開始用偵探小說的理論去觀測自己的想法,這很了不起。尤其是可以把範達因的二十守則記得很清楚,這也說明,鮑勃對罪案劇創作,有着很深厚的經驗。

“範達因的二十守則裡面還有不許有愛情故事呢,你現在做一部電視劇沒有愛情故事,試試賣的動麼?二十守則裡面說不能出現黑社會組織,福爾摩斯都違反了這個原則,塑造了莫里亞蒂。”邁克爾馬上就反駁了,“還有諾克斯十誡同理,‘有色人種中不可有中國人’——真按照他說的,我們等着被起訴種族歧視就好了。”

“愛情故事那是必須向市場妥協,諾克斯十誡是30年代的東西,當時還有人認爲中國人會巫術呢,可這兩條原則不一樣……”

“鮑勃,其實我沒有違反這兩條原則。”利維再次開口打斷了爭論。“小組的偵破形式和高科技手段,這怎麼還不是違反?”

“讓讀者和偵探有平等的機會解謎——這一條的關鍵,是讓讀者理解。偵探小說的關鍵點是塑造懸念,可是塑造懸念的同時,很容易讓讀者因爲什麼都不知道,完全無法把握故事脈絡從而喪失了閱讀興趣,所以要給讀者思考的空間,讓讀者跟着讀下去——這是爲什麼有這一條。高科技手段出現,是爲了分析人證和物證。其實就和推理破案的過程是一樣的,是一層層的,把辦案過程展現在觀衆們面前的。直到最後把所有的證據串起來之前,觀衆們是有着偵探同等的機會的。只不過,偵探小說是通過推理,我要通過高科技手段來做。”

鮑勃愣了一會兒,他不是呆板的人,想了想就明白了利維的想法,“因爲這樣有助於更直觀的表現出來辦案進程?”

“是的。偵探小說改編成爲電視劇,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偵探在頭腦中的思考,無法直接呈獻給觀衆。偵探不能夠每走出一步,就告訴觀衆自己想到了哪裡,小說可以,影視劇不行。影視不是文字,不能夠通過旁白來訴說,把心理活動通過畫外音來表示,那是太差勁的行爲。電視劇中,偵探的進程只能暗示觀衆,可觀衆不一定看得懂,很有可能就甩開觀衆很多,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可是用高科技工具,就可以省略了思考過程,而且直接用語言向不懂高科技的人來表達是可以理解的,這就使得讀者和偵探,更好的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

“可是你玩了花樣,這樣做,在所有的證據都呈現出來之前,讀者無法超過偵探的進度。”

“不,你又錯了。電視劇中的人,必須去尋找證據證明自己的論據,觀衆可以直接通過推理來論證自己的想法:專業性的破案和業餘的推理之間的差別,可以製造平衡。”

“我只是覺得這麼做有些耍滑頭……可如果能夠解決了偵探劇思路不好向讀者展現的問題,這個滑頭也無所謂的。”鮑勃拍了一下手,“那爲什麼是多個偵探,而不是一個?這個你得承認違反原則了吧?”

“不,原則是多個偵探不能競爭,因爲彼此的信息都要展現在讀者前,容易造成讀者的信息輕鬆超過偵探。可是我做的,是讓多個偵探合作,這不一樣的。我做的,是爲了展開劇情,有多個偵探商談,可以讓一些破案內容通過對話展現。以往的偵探真正破案中展現的智慧,只有到了最後一刻才能夠顯現出來。在此之前,他只能夠通過個人的處理事情的方式,偵破的手段,還有個人的魅力來展現自己的與衆不同。比如福爾摩斯常會分析一些身邊的事物,是因爲顯示人物的與衆不同。影視作品中,這一點很難做到讓人滿意,因爲你不給那些細節過多的特寫鏡頭,觀衆注意不到,彼此就不在同一起跑線。如果給了,又破壞了你的作品的完整性。不過,如果多人合作,那麼這些人就可以在不同的方面,通過和隊友的表現對比展現自己在不同方面的才智,這就可以直觀的多了,如果同時展開兩個案子,交叉進行,兩組人馬同時工作,可以多樣化拍攝手法,不至於單調,更可以吊人胃口。”

鮑勃沒有吭聲,邁克爾卻開口了,“我有些理解你的思路了:通過科學的方法取代推理,讓辦案過程變得直觀化,同時,也讓人們知道破案不依賴於天才偵探,也讓案件更真實。通過破案過程中小組人員的交流和互動,來提高破案過程中的故事性和人物魅力,用這種方式來體現高智商的破案方式……這個想法,也許真的會很好呢,至少,足夠新穎,比現在的罪案劇有趣。”

一部罪案劇的劇本想要成功,需要什麼?首先,需要真實——脫離現實的犯罪,無法引起觀衆的共鳴,意念殺人這種事情,觀衆只會當笑話看。其次,要有懸念。過於簡單的案件偵破過程,會讓觀衆覺得沒意思。

罪案劇每年都會有很多,但是其大致的內容,差別卻不是很大。要不然的話,就是天才偵探的破案過程,要不然就是近乎實拍,稍加美化的警察辦案過程。前者的看點取決於演員魅力,後者的看點,則是取決於真實性。前者拍好了,就是《神探亨特》,後者拍好了,就是《法律與秩序》。

而這兩者,前者嚐嚐被吐槽脫離現實,主人公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實在太假。而後者則是常被認爲沒有足夠的吸引人的地方,根本看不出來破案需要多少智慧,甚至有的時候連武力都不需要,整整一季都不開一槍,沒有生死壓迫,沒有吸引力。而利維說的方式,則是把這兩者的問題都彌補了。

靠着科學破案——真實性和高智商高難度,這兩條都被佔據了。這是真正的貼近生活,也是真正的高難度的破案技巧。

電視劇的發展過程中,有些東西是劃時代的發展。神探科倫坡率先使用了倒敘推理手法,星際迷航讓人們知道了宇宙飛船不非得是飛碟或者圓柱體。急診室的故事開創了醫療劇專業和人性的核心思想,布魯斯海默一手打造了**英雄的人物塑造模式——而在新世紀之交,罪案劇的發展,也到了一個革新的時代。從csi引進專業的科學偵破方式破案開始,人們開始把團隊和科學這兩個破案的利器利用起來了。

從csi到cm,從識骨尋蹤到ncis,從csi出現之後,幾乎所有的電視劇,都無法擺脫csi的影響了。什麼是頂級的電視劇?開創時代的,纔是頂級的電視劇。

既然要做,那麼就要做到影響力最大:利維相信,這樣的電視劇,可以幫助自己,一夜成名。

第二三七節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第七節 籌謀第二十四節 浮華背後第二九六節 歧視的對象第二零九節 有功之臣第二八零節 彩蛋和續作第二二四節 導演們第六十四節 幸運第三節 機會第二二四節 公關第二零九節 有功之臣第三十二節 青睞第二八九節 觀影之後第二七七節 人類意志第一零四節 決心第一一零節 童星第一八四節 內外表現反差第十一節 萬里挑一第八十六節 金熊獎第五十二節 眼光第一二七節 宴會第二一四節 禮物第九十四節 女星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二一三節 血本第一節 今天起,這是我的故事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第十節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八八節 三部曲第六十六節 宣發第一七六節 愛電影的人第九節 陷阱第二七八節 吸引人的條件第一二八節 舉手之勞第八十七節 提名和宣傳第一一一節 笑容第七十三節 冰美人第一七零節 氣質女人第二六八節 舊約定第三十七節 收益第五十四節 隨手之作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一第二九七節 歧視和文化第五十一節 夜生活第一六二節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一七九節 所得第二零三節 生死無常第三二六節 拯救人類第三一七節 搖錢樹第二四八節 失去的曾經第一九四節 演員之路第一四四節 人脈網絡第三十六節 青眼有加第十九節 職業生涯第一三六節 娜奧米第二七零節 火候十足第二六七節 對歷史的銘記第七十七節 後期製作第二六四節 宣傳週期第二零一節 雙雄第六十三節 分析第一七二節 技術人員第一零一節 韋恩斯坦第二五二節 獎項和權勢第三零八節 3d拍攝技術第二節 更好的路第二八四節 新動作第二十一節 網絡媒體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五十七節 矚目第一二八節 舉手之勞第一一三節 叛逆第八十八節 新片子第三零九節 不同的方式第二五七節 歲月的寬容第三二七節 面壁者的思維第二五八節 科學家形象第一零二節 豬隊友第二三二節 大國的電影第二八零節 彩蛋和續作第九十五節 薇諾娜第一二一節 夢幻中的天使第二十八節 演員第二二二節 情調和格局第二七九節 票房之戰第二一九節 反殺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第四十六節 秘密第一六六節 大人物第三十二節 青睞第一八九節 不同凡響第二七六節 戰爭開始了第三十一節 展映會第五十九節 史派西第一一零節 童星第三一九節 虛擬,影棚,實景第一二七節 宴會第十一節 萬里挑一
第二三七節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第七節 籌謀第二十四節 浮華背後第二九六節 歧視的對象第二零九節 有功之臣第二八零節 彩蛋和續作第二二四節 導演們第六十四節 幸運第三節 機會第二二四節 公關第二零九節 有功之臣第三十二節 青睞第二八九節 觀影之後第二七七節 人類意志第一零四節 決心第一一零節 童星第一八四節 內外表現反差第十一節 萬里挑一第八十六節 金熊獎第五十二節 眼光第一二七節 宴會第二一四節 禮物第九十四節 女星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二一三節 血本第一節 今天起,這是我的故事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第十節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八八節 三部曲第六十六節 宣發第一七六節 愛電影的人第九節 陷阱第二七八節 吸引人的條件第一二八節 舉手之勞第八十七節 提名和宣傳第一一一節 笑容第七十三節 冰美人第一七零節 氣質女人第二六八節 舊約定第三十七節 收益第五十四節 隨手之作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一第二九七節 歧視和文化第五十一節 夜生活第一六二節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一七九節 所得第二零三節 生死無常第三二六節 拯救人類第三一七節 搖錢樹第二四八節 失去的曾經第一九四節 演員之路第一四四節 人脈網絡第三十六節 青眼有加第十九節 職業生涯第一三六節 娜奧米第二七零節 火候十足第二六七節 對歷史的銘記第七十七節 後期製作第二六四節 宣傳週期第二零一節 雙雄第六十三節 分析第一七二節 技術人員第一零一節 韋恩斯坦第二五二節 獎項和權勢第三零八節 3d拍攝技術第二節 更好的路第二八四節 新動作第二十一節 網絡媒體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五十七節 矚目第一二八節 舉手之勞第一一三節 叛逆第八十八節 新片子第三零九節 不同的方式第二五七節 歲月的寬容第三二七節 面壁者的思維第二五八節 科學家形象第一零二節 豬隊友第二三二節 大國的電影第二八零節 彩蛋和續作第九十五節 薇諾娜第一二一節 夢幻中的天使第二十八節 演員第二二二節 情調和格局第二七九節 票房之戰第二一九節 反殺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第四十六節 秘密第一六六節 大人物第三十二節 青睞第一八九節 不同凡響第二七六節 戰爭開始了第三十一節 展映會第五十九節 史派西第一一零節 童星第三一九節 虛擬,影棚,實景第一二七節 宴會第十一節 萬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