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訖:公元前1436—前1427年。
生卒年:公元前1509—前1427年。
出生地:鄭毫(今河南鄭州市古商城)。
立都:囂邑(又稱傲,今山東新泰市東南)。
年號:仲丁元年(丙寅,前1435)。
————————————————————————————————————————
商王子仲丁。姓子,名莊,號仲丁,甲骨文作中丁。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商王朝十一任王。
子莊的祖父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父親是商王朝十任王子太戊。八任王子小甲和九任王子雍已都是他的伯父。子莊生於太戊二年(壬子,前1509),出生在亳都王宮,是商王子太戊的長子。他成年以後一直在朝中爲官,掌管着商王朝的軍隊。
子莊是法定的王位繼承人,沒有人與他爭位。可是父親偏偏長壽,居然活了一百多歲。子莊年過七十,已經是滿頭白髮還沒能坐上王位,心中未免有些沮喪,以爲這輩子大概是與王位無緣了。還好,公元前1436年,他的父王子太戊終於壽終正寢,子莊這才即位稱王,號仲丁,以丙寅年(前1435)爲仲丁元年。
《今本竹書紀年》載:“王(仲丁)即位,自毫遷於囂”。囂又作傲,《史記,殷本紀》說:“帝仲丁遷於傲”。囂、傲實際是一個地方。
那麼商王子仲丁爲什麼要遷都呢?
原來,商王子太戊末年,黃河水多次氾濫,嚴重地威脅着商都的安全,當時子太戊曾下令調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治理黃河,可是他自己年老體衰已經無力親自督查。那些治水的官員乘機中飽私囊,侵吞治河的物資,使治河工作成效甚微,這種情況子仲丁是有所耳聞的,但他是個不識大體不講原則的人,不願爲此事而得罪治河的官員。此事也就稀裡糊塗地過去了。及至他自己坐上王位,纔想起黃河水氾濫這一重大問題。他召集
大臣商議對策,大家意見不一,有的主張加大治河力度,在雨季來臨之前修築好危險地段的堤岸,就可平安無事。但也有人提出水火無情,萬一黃河決堤,王都必受其害。不如將王都遷至遠離黃河之地。子仲丁年已老邁,只想逃避災難,享受幾年帝王的樂趣,根本不去想國家和百姓的利益。於是便決定把國都遷到遠離黃河的囂邑。
關於“囂”的地望問題,歷來衆說不一。有人說在河南滎陽的敖山(《帝王世紀》、《括地誌》等),還有說在河南的開封(東晉的李顒等)。上個世紀也有學者考證認爲今鄭州商城遺址就是史書上的囂邑。這三種說法似乎都不正確。前邊說過,子仲丁遷都的主要原因是怕黃河水氾濫,那麼他遷都的新址不可能在黃河附近。滎陽與開封兩地都距黃河不遠,子仲丁怎麼可能把國都遷到那裡呢?至於說鄭州古商城即爲“囂”,就更難讓人信服。鄭州古商城遺址,無論考古資料分析還是碳十四年代測定都證明:它的建築年代當在公元前16世紀至17世紀,也就是商王朝建國初期的一百五十年左右。從商湯遷都於鄭毫算起(前1591)至子仲丁遷都於囂邑(前1435),歷經子天乙、子外丙、子仲壬、伊尹、子太甲、子沃丁、子太庚、子小甲、子雍已、子太戊十任帝,時間跨度一百五十七年,和考古測定基本相符。而子仲丁遷“囂”,前後只有兩任王,子仲丁在位九年,子仲壬在外十五年,總共才二十四年時間,與一百五十年相差甚遠。據此我們便完全可以推翻囂邑亦鄭州古商城之說。我國著名學者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證》(龍門聯合書局,1960年)一文中主張,囂邑在魯地敖山(即今山東新泰市東南),筆者比較贊同,因爲它基本符合歷史的真實狀況。
子仲丁遷都以後,國內的形勢十分不穩,一些奴隸主貴族不滿於遷都,到處散佈不利於商王朝的言論。他們說黃河水氾濫是上天對天子無道的懲罰,天子遷都就是與上天對抗,必將會受到天帝更大的
懲罰。他們在商王面前陽奉陰違,口是心非,使子仲丁下達的許多命令都很難得到落實。一些諸侯方國也乘機興風作浪,他們不但不如期朝貢,有的還入侵商朝邊境,搶掠和殺害商朝的百姓。
子仲丁爲了穩定局勢,一方面在國內施行嚴酷的刑罰,出動武裝部隊打擊那些不法的豪強貴族,另一方面徵召青壯年入伍,加強軍事力量,出兵討伐那些不肯臣服的諸侯和方國。
仲丁六年(辛未,前1430),子仲丁派兵征討藍夷。藍夷是商代東南諸夷的一個方國(其地望約在今江淮一帶),經常入侵掠奪商朝的百姓,使商朝東南邊境的居民無法安居。子仲丁決心要用武力將其征服。不過這場戰爭打得很艱難,直到子仲丁去世也沒能完全征服藍夷。
子仲丁七十四歲即位,在位執政虛記十年(《今本竹書紀年》),病逝於仲丁九年(甲戌,前1427),終年八十三歲。死後葬在商王仲丁墓(地址不詳),尊號商王仲丁,諡號帝仲丁,廟號“中丁”。
在殷墟卜辭中,子仲丁被列爲直系先王祭祀。
…………………………………………………………………………………………………
仲丁在位年表(供參考)
公元紀年(干支)……在位時間……大事記前1435(丙寅)…………元年……
前1434(丁卯)…………二年……
前1433(戊辰)…………三年……
前1432(己巳)…………四年……
前1431(庚午)…………五年……
前1430(辛未)…………六年……
前1429(壬申)…………七年……
前1428(癸酉)…………八年……
前1427(甲戌)…………九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