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其實還不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蕭飛之前雖然能夠使用驚雷羽翼和雙槍勃朗寧等超乎科技的異能,但是在北京城就不能使用了,這是小靈早就告訴過他的事 ,因爲北京,這座神秘而古老的都城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九百多年的建都史,經歷了中國許多重要的朝代變遷,數十位帝王將相曾經在這裡起起落落,而但凡這種地方,都有着某種神秘的力量,是小靈的超科技所不能應對的。
其實,蕭飛也有所瞭解,在那個時代,也是一個修真修道盛行的時代,既然是帝王將相,真龍天子生活的地方,自然被某些道家高人佈置了陣法,又或者類似“結界”的東西,至於是哪些高人所設置的,蕭飛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說,蕭飛真的是單槍匹馬獨闖京城了。
但是,即便是這樣,蕭飛也不會退縮,蔡-鍔是他的結拜大哥,也是爲了他才甘願入京的,況且蔡-鍔乃是當世梟雄,沒有了他,要想輕易拿到雲南的兵權,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於 於理,蕭飛都要進京營救蔡-鍔。
真正的歷史上,蔡-鍔是湖南邵陽人,出 貧寒。1898年考入長沙時務學堂,師從梁啓超、譚嗣同。1899年赴 本留學。1900年回國參加自立軍起義。失敗後改名“鍔”,立志“liúxuè救民”。1911年初調雲南,10月30 響應武昌起義,成立雲南軍政府後,任都督。1914年被袁世凱調至北京。袁世凱稱帝后,他潛回雲南發動護國戰爭。1916年8月去 -本治病,不久病逝於福岡。
像這樣一位mínguó梟雄,蕭飛必須要救,蔡-鍔也是他崛起的助推力之一。
而且,這一次也是更近一步瞭解袁世凱的時機,畢竟,在當時那個年代,袁世凱也是當世梟雄,袁世凱和蔡-鍔的相聚,本就是一場“雙雄會”。
對於這段mínguó歷史,蕭飛自然是知道的。
袁世凱和蔡-鍔這兩個人,前者是中華mínguó首任正式大總統,dúcái四年半,稱帝失敗後,在國人的唾罵聲中氣死;而後者正是他的掘墓人。1915年末,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自稱皇帝,蔡-鍔拋出“爲四萬萬同胞爭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險從北京輾轉回到雲南,組織雲南軍隊發動了護國起義,出征四川,以寡敵衆同北洋軍鏖戰三個月,給了袁世凱沉重打擊,爲挽救mínguó作出巨大貢獻。
蔡-鍔與袁世凱,一個清癯儒雅,一個粗壯雄武;一個勁氣內斂,一個虎視鷹揚;一個高潔自守,一個黑白通吃;一個捐生紓難,一個竊國自爲。這兩個強勢男人相聚北京城,註定是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蔡-
當時的蔡-鍔也認爲,建立國防是他們的第一要義,無論內除guózéi,外御強鄰,必以練兵及訓練軍事人才爲其起點。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卻有銳利的眼光和深刻的鑑別力,他何嘗未看透袁世凱所 建立的只是爲個人爭權位的軍隊而非爲國家禦侮的武力呢,但是他很想將計就計,假手袁世凱以完成現代化的國防。他認爲家天下已非時代所許,新軍人而施以精神教育,其思想及信仰必然和過去只知效忠個人的奴才式的軍人不同,所以他很想吞下袁世凱的香餌,進行其化私爲公的建軍工作。
但北洋將領們不答應,即使袁世凱動用行政手段強行安置,同僚、部屬如果不配合蔡-鍔的工作,處處設置障礙,指東打西,不僅蔡-鍔難以發揮效能作出成績,甚至有可能給軍界製造混亂,反而不美。儘管如此,袁世凱還是給了蔡-鍔這個非北洋系的南方軍人很大的榮寵,加昭威將軍銜(昭威將軍是“威”字號將軍中排第一位的,足見蔡-鍔在將軍府的地位),入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相當於今天的國家軍-委),表現出對他相當的賞識和信任。
1915年的袁世凱,權力雖已登峰造極,但還是有危機感。他深知,在共和體制下,政黨政治是大勢所趨,自己這個軍權人物勢必只是一個過渡。所以,袁氏集團決定做一次危險的嘗試,在推翻帝制僅四年後再恢復帝制,企圖用世襲制永保自己穩坐江山。
既然在戰略上屬險棋,在戰術上就須周密盤算,見機行事。袁世凱在留意各方的態度,其中當然也包括蔡-鍔。此時蔡-鍔有三種選擇:一、反對;二、保留意見;三、贊成。第一種幾乎可以不論,已有大計的蔡-鍔當然不可能在北京就把反袁掛在嘴上。第二種理論上成立,實際上不可能,因爲對方要看的不只是態度,更是動機,保留意見就等於是反對,所以只能虛與委蛇。就在爲復辟帝制製造yúlùn的籌安會成立不久,蔡-鍔在將軍府領銜簽名擁護帝制。
但袁世凱之識人,絕對高明、精到、通透,他不會輕信蔡-鍔的做秀,而蔡-鍔也深知這一點。袁世凱在小心地捕捉和判識蔡-鍔釋出的信息。緊接着,蔡-鍔又現 八大胡同。老到的袁世凱當然還是不會相信一向克己嚴肅的蔡-鍔會就此縱 酒-色,但他也看得出蔡-鍔的意思,那就是:帝制你
而蕭飛當然知道,所謂的“老北京八大胡同”,乃是老北京城花街柳巷的代稱。
既然簽名擁護帝制以及出入八大胡同都是做秀,是雙方一種心照不宣的特殊對話,那就不必太當真。
智鬥袁世凱,難點在於分寸。在大家都明白你是做秀的 況下,你入戲不夠就達不到效果,不足以表明立場、傳遞信息;而入戲過深又顯造作,不免令人生疑。事實證明,蔡-鍔把這個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淺不深,不溫不火。明知袁世凱在暗中跟蹤調查,可就是不給他任何口實把這些手段公開化;雖然被他含在口中,卻讓他無從下嘴。
袁世凱死去後不到半年,蔡-鍔也艱苦作戰,久病不醫,於11月8 在 -本福岡長逝,爲捍衛mínguó獻出了年僅34歲的寶貴生命。1917年4月12 ,蔡公魂歸故里,國民政府在長沙嶽麓山爲他舉行國葬,蔡公也成爲mínguó歷史上的“國葬第一人”。
在蕭飛的歷史知識中,“小鳳仙”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據說她有mínzhǔ思想,反對帝制,因此成爲蔡將軍的“知音”,並助他成功出京。
不知道,他蕭飛到來之後,歷史又將如何改寫?
帶着滿腹思緒,重重思量,蕭飛啓動驚雷羽翼,經歷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飛行,穿越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天津等六個省份,終於於公元1914年11月11 凌晨,降落於北京城東部小鎮——燕郊鎮。
燕郊,地處北京**以東30公里,距北京東六環6公里,隸屬河北省三河市,因 秋戰國時期地處燕國(今北京)城郊而得名。這裡歷史悠久,唐宋以來,藉助潮白河mǎ頭和京榆古道,商賈雲集,店鋪林立,街市繁華,文化興盛,成爲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朝康熙間在燕郊建造行宮,爲清歷代帝后出巡拜謁東陵駐蹕之所,素有“天子腳下,御駕行宮”之美稱。
並非蕭飛不能再近一步靠近北京城了,而是隨着距離的拉近,蕭飛着實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阻力,迫使他不得不降落下來。
蕭飛剛剛落地,忽聽傳來一個聲音,“誰啊?有人嗎?二師兄,是你嗎?”
二師兄?什麼 況啊這是?蕭飛不由得一驚,他明明看好了下面沒人才落地的,這裡是一條荒野小路,怎麼會有人的呢?難道是幻覺?蕭飛心中想道。
不過,必須要小心纔好,蕭飛環顧四周,慢慢前行,突然聽到有一股嘩啦啦的流水聲,他撥弄開眼前的草叢, 不住驚呆了。
此時,東邊天際已經微微發亮,一絲微弱的陽光恰好照 在一個渾圓潔白的女
蕭飛定睛一瞧,只見那名女子似乎正在小解, -股上上下下一顛一顛的,跟男人方便完之後甩動殘餘液體十分相似。
什麼 況啊這是?這裡怎麼會有女人?
ps:兄弟們,鮮花能不能再給力點?消魂需要你們的支持。
如果你喜歡《中華兵王》話,請向您QQ羣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