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國實力的劃分

其實在哲娜妮的心中,她已經不相信拉希德僅僅是失憶,因爲哲娜妮隨後又在劉基的身邊,發現了聖火教東南教區聖地衛隊的副團長麥爾祖格,以及聖火教東北教區的鑽石級聖火衛士穆阿威葉,還有高昌國這次派遣的一名叫做奈伊木的頂尖高手。

這三個人也如同拉希德一樣,好像對以前的事情完全不記得,變成了對劉基唯命是從的貼身保鏢,哲娜妮向劉基詢問麥爾祖格他們三人是怎麼回事,結果劉基依然用腦袋被炸壞了,三人全都失憶來敷衍她。

一個人可能失憶,但是一起的四個人,絕無同時失憶的可能,很有可能是劉基採取了什麼邪惡的辦法,控制了拉希德等四人,才讓拉希德他們變成了現在這幅模樣。

可惜哲娜妮從劉基口中,沒有探聽到任何有用的消息,現在哲娜妮只能寄希望於拉希德自己能戰勝劉基對他實施的邪惡手段,恢復以前的記憶,然後再帶着自己遠走高飛。

娜德娃、艾依莎、法蒂妮這三位祝其國的美女,對於劉基能收她們爲妾室,倒是都很滿意,畢竟相比於聖火教的三位聖女以及一位上任聖女,娜德娃、艾依莎、法蒂妮三人的身份地位,簡直不值一提,連四位聖女都是劉基的妾室,她們三人同爲妾室,又有什麼不滿意的!

阿古依麗對劉基問道:“夫君,你離開祝其城,難道是爲了領兵去抵抗高昌國的軍隊?”

“不是抵抗,是擊敗!我將帶領玳安軍擊敗來犯的數十萬高昌**隊!”劉基自信滿滿的說道。

阿古依麗嘆氣說道:“夫君,如果——我是說如果,事不可爲,我們完全可以退到晉國的境內,甚至是晉國的腹地,晉國的實力不比高昌國弱,高昌國應該不會對晉國大動干戈的,畢竟西域的四個強國,互相之間關係並不好,甚至可以說非常緊張,高昌國還需要防備大宛國、車師國和安息國這三個強國。”

劉基聽到阿古依麗拿晉國和高昌國相比,眉頭稍微皺了一下,雖然劉基不願意承認,但實際上,如今的大晉與高昌國,已經屬於一個檔次的國家了。

大晉曾經是東方最爲強大的國家,這裡所說的東方,並不包括西域,就算大晉實力最強的時候,比西域第一強國的大宛國,實力上也差了很多,如今大晉的實力,更是遠遠趕不上大宛國了,甚至與西域第二強國的高昌國相比,也只是在伯仲之間。

大晉如今內憂外患,國力急劇下降,早已經稱不上東方第一強國了,草原三大遊牧民族匈奴、鮮卑和契丹,隨便拿出一個,其軍事實力可能都要超過大晉,當然這三個遊牧民族都沒有建立國家,倒是搶不走東方第一強國的這個名頭。

在大晉國西南面的大周國,疆域比大晉國略微小一些,擁有22個州,本來大晉衰弱了,正是大周成爲東方第一強國的好機會,可惜近十幾年來,大周國內也同樣是天災**不斷,國力不比大晉下降的少,大晉和大周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

如果說目前的東方第一強國,毫無置疑只能是大晉東南面的魯國。

原本在大晉東南方向的廣大地區,存在着數十個國家,這數十個國家的總面積,比大晉與大周加起來還要大很多很多,這些國家境內生活的百姓,與晉國人、周國人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不管是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幾乎都差不多,只是略微有些地域上的不同而已。

大晉和大周對東南地區的這些國家,都非常的感興趣,畢竟有那麼多相似之處,只要打下來,非常容易同化。

爲了抵抗東方兩大強國的兵鋒,這數十個國家或是三、四個,或是五、六個,組成了十幾個軍事聯盟,大晉和大周,曾經也出兵想要征服東南地區的這些國家,擴充自己的疆域,大晉對東南地區的一些國家,發動過三次遠征,大周更是對東南地區的一些國家,發動過七次遠征,然而大晉和大周的多次遠征,基本上都是鎩羽而歸,幾乎毫無收穫。

不過大晉和大周的遠征,也讓東南地區的很多國家損失慘重,在一百多年前,東南地區的衆多國家,特別是靠近大晉邊境和大周邊境的國家,紛紛投靠大晉或者大周,成爲兩大強國的屬國,每年都要向大晉或者大周進獻大量的金銀財寶以及本國的特產,以換取本國的安寧。

大晉和大周此後倒是都沒有再對東南地區的任何國家發動入侵,畢竟進攻東南地區的任何一個國家,都等於同時與好幾個東南地區的國家宣戰,甚至有時候需要面對好幾個軍事聯盟的聯合。

現在不用打仗,每年就能得到大量的金銀財寶,大晉和大周都十分願意。

魯國原本只是東南地區數十個國家裡面的一個小國,三十年前魯國的國土面積,也就相當於半個黔州那麼大,不過魯國在三十年前出現了一位文韜武略的皇帝姜晟。

這個姜晟利用五年時間來發展魯國的軍隊和經濟,接下來姜晟又用了五年時間,就把魯國所在軍事聯盟之中的另外三個國家吞併了。

在隨後的二十年間,特別是趁着大晉和大周兩個強國近十幾年的虛弱期,魯國的皇帝姜晟採取遠交近伐的策略,又接連併吞了東南地區的四十三個國家,其中不少都是大晉或者大周的屬國,使得如今魯國的國土面積,膨脹到幾乎相當於大晉和大周的總和,擁有大大小小49個州,人口也遠超大晉,軍隊的數量也超過了大晉很多,可以說魯國已經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東方第一強國。

東方各國,都是以州郡縣來劃分行政區域的,只不過面積各不相同。

如今東南地區的數十個國家,除了魯國之外,只剩下八個國家,其中六個國家的疆土,正好把魯國與大晉、大周分割開來,不然此時的大晉或者大周,面對兵鋒正盛的魯國,絕對等於雪上加霜。

大晉、大周、魯國之間的六個國家,分別是焦國、荀國、谷國、賴國、牟國、柏國,這六個國家都不算弱,曾經都是東南地區的數十個國家裡面,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是以前抵抗大晉或者大周的主力。

如今焦國、荀國、谷國、賴國是大晉的屬國,牟國和柏國是大周的屬國,實力最強的牟國,擁有5個州的地盤,軍隊擁有一百三十萬左右,實力最弱的賴國,也有一州之地,擁有大約四十萬的軍隊。

正因爲有焦國、荀國、谷國、賴國、牟國、柏國這六個不好啃的硬骨頭,魯國的兵鋒才無法伸到大晉或者大周的地盤。

此外在東南地區還有兩個國家,分別是炎國和蕭國,在魯國沒有崛起之前,炎國是東南地區第一強國,蕭國是東南地區的第二強國,在魯國崛起的過程中,炎國和蕭國受到魯國的壓力,也併吞了一些周邊國家,如今炎國擁有19個州,蕭國也擁有16個州,這兩個國家的實力,已經不比大晉和大周弱了。

如今在整個東方,按照各國實力劃分,魯國自己應該算是第一梯隊的,晉國、周國、炎國和蕭國應該算是第二梯隊的,焦國、荀國、谷國、賴國、牟國、柏國則屬於第三梯隊,草原三大遊牧民族匈奴、鮮卑和契丹,雖然沒有成立國家,但是其軍事實力也可以排在整個東方國家的第二梯隊之中。

草原當中,像烏恆、樓煩、柔然、東胡、党項等十幾個遊牧民族的實力,倒是都可以排在整個東方國家的第三梯隊。

在此時的西域,西域第一強國的大宛國絕對能排在第一梯隊,高昌國、車師國、安息國都可以排在第二梯隊,而西域國家裡面,能排進第三梯隊的,也得有十幾個。

另外東方除了上述那些國家之外,在大晉的東面,以及大周的南面,還有一些生活在崇山峻嶺當中的蠻族,大晉東面的蠻族被稱爲東蠻,大周南面的蠻族被稱爲南蠻。

東蠻和南蠻都只是統稱,東蠻和南蠻都是由多個蠻族組成的,東蠻和南蠻裡面,雖然沒有特別強大的勢力,但是也有幾個蠻族的實力,絕對能進入整個東方國家的第二梯隊。

其實按照劉基目前的軍事實力,完全能夠進入整個東方國家的第三梯隊,甚至在第三梯隊當中,還處於中游的位置。

劉基對阿古依麗說道:“放心吧!這次高昌國一共派遣了不足五十萬的軍隊,就算不能輕易擊敗這支高昌軍隊,守住祝其國的大部分疆域還是沒有問題的,何況我也不是沒有後援,目前在晉國境內以及草原上,我麾下的玳安軍可是還有數十萬大軍呢!”

頓了一下劉基接着說道:“如果真到了事不可爲的地步,我就帶着你們躲到晉國,過一過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

完美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虜軍的困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跑路纔是最明智的選擇第六百六十八章 羣雄割據的大周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意外的驚喜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三十三章 程軼的來歷第二百八十五章 線索和猜測第二十二章 拐個缺心眼的猛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進軍團颳起的旋風第九十二章 長史趙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擊草原第二百九十九章 魏國武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英雄譜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牧的大驚喜第三百六十六章 高掛免戰牌第九十六章 誰佔了便宜第一百四十四章 墜落的帥旗第三百八十四章 向朝廷要官職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明智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六十七章 縣令有請第一百六十六章 瘋狂大召喚 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陷陣無敵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幕拉開第四百四十八章 以守代攻的戰術第五百三十一章 推到的多米諾骨牌第三百六十五章 有人挺不住了第四十六章 收編土匪俘虜第二百八十章 墨溪大戰之生擒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得兩組燕雲騎第三百四十四章 西進軍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位回鶻公主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五十五章 華雄戰匪首第二百三十五章 契丹族的追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虜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淮安城撤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赤兔馬的助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補藥的又一處產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第五百零六章 草原上醞釀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吃了兩位副宮主第六百章 心肝疼的方丈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編制第八十六章 一場騙局第四百六十章 不講信用的呂布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域軍團的先發制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始刮地皮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晉鳩虎第七十一章 條件達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魯國增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城主府的地牢第四百一十一章 送上門來了第八十八章 太守死了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儲備的兵力變多了第二十九章 外公的冷淡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蠻兩大強族的戰爭第五百二十六章 迫不得已的增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到底誰瘋狂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弄一個大動靜第八章 分散而逃第九十七章 離開滄源城第四百二十章 羣情激奮的才子們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利解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陷陣無敵第三百零四章 佔領一國之地第五百六十八章 混入平涼城第一百一十章 強大的遊牧民族第三百零七章 圖謀寶石之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魯國退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南的局勢第六百二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四十七章 契丹人的高層會議第二十八章 祁縣的戍邊任務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擊草原第五百九十七章 討伐破虜軍的聯盟第九十章 讓人心動的報酬第五百二十七章 喇嘛教吃癟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得邳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當山的高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身是膽的楊再興第二十五章 大晉朝廷的旨意第九十二章 長史趙策第十九章 僞才子劉基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晉朝廷第七十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位新武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烏恆大汗的謀劃第八十一章 準備賴賬的太守第五十四章 閻王嶺的援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恐怖的軍費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擊而潰的烏恆營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名女刺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劉基的大補藥第六百零五章 繼續送人頭的喇嘛教第六百三十四章 割地賠款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
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虜軍的困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跑路纔是最明智的選擇第六百六十八章 羣雄割據的大周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意外的驚喜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三十三章 程軼的來歷第二百八十五章 線索和猜測第二十二章 拐個缺心眼的猛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進軍團颳起的旋風第九十二章 長史趙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擊草原第二百九十九章 魏國武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英雄譜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牧的大驚喜第三百六十六章 高掛免戰牌第九十六章 誰佔了便宜第一百四十四章 墜落的帥旗第三百八十四章 向朝廷要官職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明智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六十七章 縣令有請第一百六十六章 瘋狂大召喚 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陷陣無敵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幕拉開第四百四十八章 以守代攻的戰術第五百三十一章 推到的多米諾骨牌第三百六十五章 有人挺不住了第四十六章 收編土匪俘虜第二百八十章 墨溪大戰之生擒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得兩組燕雲騎第三百四十四章 西進軍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位回鶻公主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五十五章 華雄戰匪首第二百三十五章 契丹族的追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虜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淮安城撤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赤兔馬的助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補藥的又一處產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第五百零六章 草原上醞釀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吃了兩位副宮主第六百章 心肝疼的方丈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編制第八十六章 一場騙局第四百六十章 不講信用的呂布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域軍團的先發制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始刮地皮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晉鳩虎第七十一章 條件達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魯國增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城主府的地牢第四百一十一章 送上門來了第八十八章 太守死了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儲備的兵力變多了第二十九章 外公的冷淡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蠻兩大強族的戰爭第五百二十六章 迫不得已的增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到底誰瘋狂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弄一個大動靜第八章 分散而逃第九十七章 離開滄源城第四百二十章 羣情激奮的才子們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利解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陷陣無敵第三百零四章 佔領一國之地第五百六十八章 混入平涼城第一百一十章 強大的遊牧民族第三百零七章 圖謀寶石之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魯國退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南的局勢第六百二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四十七章 契丹人的高層會議第二十八章 祁縣的戍邊任務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擊草原第五百九十七章 討伐破虜軍的聯盟第九十章 讓人心動的報酬第五百二十七章 喇嘛教吃癟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得邳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當山的高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身是膽的楊再興第二十五章 大晉朝廷的旨意第九十二章 長史趙策第十九章 僞才子劉基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晉朝廷第七十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位新武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烏恆大汗的謀劃第八十一章 準備賴賬的太守第五十四章 閻王嶺的援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恐怖的軍費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擊而潰的烏恆營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名女刺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劉基的大補藥第六百零五章 繼續送人頭的喇嘛教第六百三十四章 割地賠款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