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福布斯》的困惑

日本政府對於這一次的暗中行動非常小心,好幾天的時間,他們都在討論、研究、分析和判斷着,畢竟陳兆軍不管在什麼人眼裡都是一個大人物,日本政府這麼做必須要考慮到多方後果。

首先,就是日本政府的目的。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陳兆軍在輿論壓力下、在暴風眼中不能輕舉妄動,不能做出有違常理的事來。他們早早便分析出,以中國人做什麼事情怕丟臉丟人的秉性,以商人趨利的性質,以陳兆軍這麼一號人物的影響力,種種原因集合在一起,陳兆軍必定不敢亂來,否則世界輿論的暴風就會將他颳走。所以,他們可以肯定,只要將陳兆軍這麼一號人物公開讓全世界知道,自己的目的就絕對能達到,自己國家在俄羅斯預定的額度就能夠如數輸送往過來。再不濟,也不會因此而直接掐了自己的管道,中國政府方面希望掌控自己的油脈,因此油多少還是會過來些的。只不過,他們雖然很瞭解陳兆軍的家底,但卻不瞭解陳兆軍這個人的性格,最終結果究竟是不是如他們所想呢?只有到那個時候他們才知道。

要把陳兆軍公佈出去的方法有很多中,日本政府完全可以對外宣稱跟一箇中國商人,一個全球首富簽訂了這麼一個管道接駁協議。以整個國家來說話,肯定能夠取信很多人。但是日本政府並不是沒有想到會因此而招惹到陳兆軍,這個絕對的世界首富一直都隱藏得那麼深,幾乎達到了非國家機構不能查明的深度,如果陳兆軍求名,根本不需要假自己之手,隨便找個媒體把自己的資產公佈出來即可。從這點可以分析,陳兆軍根本不喜歡這個名氣。那麼,如果自己貿然代替陳兆軍將這個事實對外公佈出去,結果肯定會得罪陳兆軍。得罪陳兆軍這麼一號人物的結果很嚴重,別說他會撕破臉直接把管道掐了,還說不定會做出些什麼讓日本政府都感到害怕的事情來。另一方面,對於陳兆軍這麼一個有錢的中國人,中國政府知道的肯定不比自己國家少,中國政府不以此爲噱頭大肆宣揚什麼,也肯定有他們的原因。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現在卻突然出了個全球最大的資本家,對外公佈的結果肯定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也就是說,如果這件事自己如果做得不夠隱蔽,那結果就不是得罪陳兆軍這麼一個個人了,而是得罪了整個中國。這是日本政府所害怕的,因此這件事必須要做得非常隱蔽才行。

日本政府是考慮到這些,陳兆軍確實不喜歡這樣的名氣,但是他們對中國政府的研究目光還過於靠前。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的新觀點不斷地衝擊着中國人民羣衆的耳目,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過是睡醒一覺而已。他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決策人明智的帶領下,中國出了這麼一個絕對的世界首富是可以接受的。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的,只不過是那些資本主義國家而已。中國政府如果擔心別人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那麼就不會出現改革開放。要說起來,這改革開放也同樣是別人接受不了的事實。中國政府對於陳兆軍的態度,完全是屬於那種任由其發展的觀念,不管陳兆軍願不願意公開自己,中國政府都會接受。否則,之前就不會一直任由其發展,而很少做干涉了。當然,日本政府小心翼翼也有一定的好處,畢竟陳兆軍也不是那麼好惹的。

日本政府考慮得很周全,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政府對陳兆軍的重視程度。他們知道,陳兆軍並不想做市長,那麼這中間肯定有中國政府的力量。讓一個如此有能量的人去做一個市長?如果陳兆軍這麼一號人物是日本人的話,而日本又是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的話,那麼就一定不會只讓他做這麼一個市長,而是拿陳兆軍的錢來投資回國內,帶動全國發展起來。即使以日本目前的社會性質,也不會讓一個小市長來屈就他。在他們看來,這是中國社會主義的缺陷,對這種強悍人物不夠重視的結果。他們這些推論都很有理由,只不過前面也有講到,中國現在是在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是他們按照社會主義的理論就能夠理解的。其實原因很簡單,讓陳兆軍做一個市長都萬般難辦,還想拿陳兆軍的錢來瞎搞?談何容易!誰也不想招惹這麼一個錢多到嚇人的陳兆軍,包括中國政府在內。而且,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這麼發展的,一切都是按政策行事的結果,都是必然的。所以,說起對陳兆軍的重視程度,這種結果非但是中國政府忽略的產物,反而是非常重視的結果。有這種重視程度,中國政府是不會放棄對泄露陳兆軍基本狀況源頭的調查。

或許,日本政府也考慮到中國政府會重視陳兆軍,也因此做得非常隱蔽。但是他們想不到中國政府對於這種屬於重大事件的調查力度,或者想不到中國政府會有多強悍的力量,又或者他們對自己的隱蔽性有很強的自信心,又或者他們已經有了被發現之後的應對方案。總之,他們是一定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做到儘量不被發現就足夠了。至於自己這麼做會不會被中國政府或者陳兆軍他們發現,那就是後話了。他們既然能討論怎麼做,就必須討論出一系列的必然或可能的方案來應對。

另外,日本政府還考慮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公開陳兆軍之後,對世界的影響!這一點是他們討論最激烈,也是討論時間最長的。這麼幾天來的會議,主要討論的便是這一點。誰都知道,一旦讓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有陳兆軍這麼一號人物,那麼這個世界的經濟體系會發生根本上的變化。而究竟會有什麼變化?日本政府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大量的人力來對此進行研究。他們需要的結果是,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不管有什麼變化,都不會對日本國產生什麼危害,甚至希望能帶來什麼好處。

經過多方研究、考證、調查和推論之後,日本政府得出這麼一個結果。就是即使被發現,有了一系列的應對方案,結果都不會對日本的經濟等各方面造成什麼影響。畢竟,日本剛剛經歷了一場浩大的經濟危機,各方面狀況已經是最低點,再怎麼折騰都不會造成什麼更嚴重的後果。此時日本就好像是一棟被毀掉的房子,而且毀滅得很徹底的那種,再有什麼後果,廢墟一番是廢墟,不會再有過多的反應。最多,毀的是別人的房子。用中國的俗語說,日本政府此時的狀態就像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死豬不怕開水燙。

這麼一系列的研究、討論和推演之後,日本政府終於決定了這一項秘密行動:在誰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把陳兆軍推到明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福布斯》雜誌編輯部這天接到了一個匿名的統計報告,報告內容還算是較爲詳盡。此時此刻,正好是福布斯每年編輯富豪排行榜的時間。本來,榜單上的名次早就已經排列了出來,大家心中都是有數的。可是要是根據這份文件上的資料顯示,恐怕原來榜單的排列序列,全部都要重新調整一番了。

收到這份匿名資料的時候,《福布斯》雜誌編輯部沒有一個人把它當一回事的,哪怕這份匿名資料的內容再怎麼相信,也沒人會相信它。畢竟,這份資料所顯示的東西實在是太恐怖了,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觀念。《福布斯》雜誌本是一份純粹報道商業新聞的雜誌,編輯部的這些人,每一個人對於財富都有一個觀念,世界富豪榜榜單上的億萬富翁總身價淨值增加到什麼程度,他們心裡都有數。可是根據這份資料的顯示,不僅富豪榜第一名要易主,整個富豪榜榜單上的億萬富豪總身價淨值增加的額度就太過於恐怖了。如果這份資料是真的,那麼富豪榜上億萬富豪總身價淨值恐怕會較去年增加百分之七十以上。另外,這份資料如果是真的,那資料所指的人很有錢,有錢到令人髮指的程度。畢竟,相比起目前大家公認的世界首富來,這份資料所指之人的財產已經超過世界首富數十倍了。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沒人知道!

這份資料很快便被丟到了垃圾桶,在《福布斯》雜誌編輯部,沒有誰會去相信這麼一份誇張的材料。在他們看來,就算是世界首富要易主,也不應該是這麼一個從來沒在榜單上出現過的人,財富雖然是靠創造的,但也總該有一個過程,不可能憑空冒出這麼一個世界首富來。這一點他們很認定,一是他們自信自己集團對世界富豪的調查能力,二是一個世界首富不可能藏得那麼深。這是有理由的,一個人有錢到成爲世界首富的程度,必定會有一定程度的曝光,不可能藏得在外界不出現任何傳聞的。對於這一點,《福布斯》雜誌編輯部忽略了,以他們的能力要想調查到陳兆軍,幾乎不可能。畢竟,陳兆軍背後有國家在支撐着,已經達到了非國家機構不可查明的程度了。而這裡的原因,則是福布斯編輯部的編輯們都沒有詳細地去研究那份匿名資料,他們很主觀地僅僅是看到資料顯示的陳兆軍個人財富數量,便斷定了這是惡作劇,殊不知這份資料還詳細地說明了陳兆軍是如何隱藏得那麼深的。

退一百步去說,在《福布斯》雜誌編輯部看來,就算是憑空冒出這麼一個從來沒在榜單上出現過的人登上了世界首富,也不應該是中國人。中國的改革開放以來,各方面的發展是有很大的變化,但再怎麼變化,也是很有限的。至少,不管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前還是之後的十幾年,福布斯排行榜上就從來沒出現過任何一箇中國人,應該說福布斯設立這個排行榜以來,這個榜單就沒出現過中國人的名字。而且,中國可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出現這麼一個世界首富,那該是多麼嚇人?在他們看來,就算要出現,也應該排末端,循序漸進才比較合理,比較有說服力。對於這一點,《福布斯》雜誌編輯部同樣是沒有詳細去研究那份匿名資料,資料中很詳細地說明了,陳兆軍究竟是如何不同於其他中國人的,並說明了正是因爲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纔將陳兆軍隱藏得那麼深等等。

退一萬步來講,在《福布斯》雜誌編輯部看來,就算是憑空冒出這麼一個從來沒在榜單上出現過的中國人等上了世界首富,也不應該有錢到這種程度。這個陳兆軍的財富已經恐怖到可以買下一個小國了,他的資產甚至可以跟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抗衡。《福布斯》雜誌編輯部專門進行富豪榜統計的編輯只看一眼陳兆軍資產的龐大數字,便立刻得出一點,就是如果將他的財產分割成十份,那這個富豪榜前十名都是他,如果分割成數百份,那富豪榜將多出數百個名額。這是多麼恐怖的數據?沒人敢想象,就連這些專門編排富豪榜的編輯,也是在隨便想了一下之後吐出一句:這不可能!

這不可能!任誰看到這份資料所顯示的資產數額之後,腦子裡第一個蹦出的詞。因此,這份匿名資料很快便被丟到了垃圾桶。非但如此,這份資料還成爲了《福布斯》編輯部包括主編在內的衆編輯茶餘飯後的笑談資本。這一天出現在編輯部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嗨!你相信嗎?我擁有上萬億美元的身價,比早上那份資料說的那個中國人還有錢!

第二天,《福布斯》雜誌編輯部的衆編輯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後,都大概地淡忘了這件事,他們又都投入到一天的緊張工作之中去。

結果,《福布斯》的衆編輯們發現,前一天消失的那份資料又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應該說是又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寄送來了這麼一份匿名資料。而且,資料的內容跟前一天幾乎一樣,唯一變動的是資料中所說的,陳兆軍個人資產的數額。相比前一日,陳兆軍的個人資產又增加一點。雖然相比他的總資產來說,增加了並不多,但那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數額了。

再次出現在《福布斯》衆編輯眼前的這份資料讓他們大多數人不耐煩了,都嚷嚷着趕緊扔掉,免得擾亂他們的正常工作。沒辦法,前一天整個編輯部就是因爲有了這麼一份資料而把他們一天的工作安排打亂了不少,原本應該沉悶平靜的編輯部突然多出了不少笑聲。當然,大多數人並不代表着全部人,其中還是有那麼幾個編輯感覺到有趣,或者說是偷個閒,又或者說是在這上面找吹牛資本什麼的,拿起這份資料仔細地閱讀了起來。

結果可以想象,這幾名編輯是越看越驚心,越看就越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前一天所懷疑的東西如數都被推翻了,這份資料上面很詳細地把所有的東西都羅列出來,並且非常合理!

這幾名編輯認認真真將這份資料都閱讀了一遍之後,心裡的震撼感沒辦法用言語來表達,他們內心甚至有點傾向於相信這份資料了。畢竟,這份資料的各種數據太詳盡了,詳盡到毫無破綻的程度,就算是福布斯,也沒辦法調查到那麼細緻的程度。他們甚至有理由去相信,就算是富豪榜上的任何人,都沒辦法用那麼詳盡的資料來說明自己的哪一分錢是怎麼來的。確實是,恐怕陳兆軍連自己擁有的資產具體數額都不清楚吧。

在幾名編輯的推薦下,編輯部的其他同事也都將信將疑地把這份資料看完了。結果可以想象,其他人,包括主編在內,都產生跟之前幾名編輯同樣的想法,他們已經開始相信這份資料的真實度了。

最後,《福布斯》雜誌編輯部經過一番簡單的討論後得出這麼一個結論,要麼這份資料是真的,這個世界上還真有這麼一個隱藏得很深的超級大富豪,要麼堅持自己前一天的觀點,這份資料是某人好玩,耗費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杜撰出來的,不過這麼詳盡的資料,這麼龐大的工作量,這麼合理的數據,誰會那麼無聊杜撰這些東西玩?就算要杜撰,也估計得一個小集體共同研究才行。但這就更不合理了,沒有誰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玩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福布斯》富豪榜榜單的確定是不會單純依靠一份資料就隨便亂登的,榜單的確定需要大量的考證或者證據才行。如果是他們憑空杜撰出來的,那麼是絕對不可能登上富豪榜的,這些東西《福布斯》都對外公佈過的,能夠花那麼多時間搞這些東西出來,絕對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那麼,後面這一個結論要說起來並不合理,沒人會無聊到這種程度,但是前面的那個結論就更不合理了,擁有比目前世界首富多數十倍財產的中國人?可怕!

在看完這份資料之後,《福布斯》編輯部分成了兩大陣營,有不少人相信真有這麼一個富豪,而這些大都是比較年輕,到編輯部時間比較短的人,而更多的人則相信這是杜撰的,這些人要麼在編輯部已經工作了很長的時間,要麼是有一定的年紀了。當然,各持觀點不同是不同,也只是看法不同而已。他們都一致認爲,有必要要調查一下陳兆軍這個人,按照這份資料顯示的內容去調查。

《福布斯》編輯部很快便在次日分派了不少人前往中國、俄羅斯、日本以及美國本土去調查,根據資料顯示,陳兆軍在這些地方都獲取了不少財富。於此同時,編輯部又接到了一份類似於前兩天的資料,資料的大部分內容都沒變,而陳兆軍的資產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小部分。

有了第三天的資料之後,編輯部開始重視了起來。畢竟,就算有人這麼無聊,也不可能無聊到每天都寄一份類似但不全相同的資料過來。重視的結果,便是編輯部一方面督促外出調查人員盡力調查,之外又安排了相關的會計等金融人遠對這幾天的資料進行數據研究。

數據的研究很快便有了結果,《福布斯》編輯部的衆編輯發現,根據資料上統計出來的數據,陳兆軍的有形資產還真應該增加這麼多。而在安排人統計的同時,編輯部也各自利用本身的能力查找起全世界關於陳兆軍的報道來。根據這些報道,他們發現資料上的更爲詳盡貼切,但卻更合理。有了這份資料,更能說明陳兆軍的那個萬寧市爲什麼會那麼瘋狂地發展起來,爲什麼能夠籠絡到那麼多蘇聯人等等等等。

因此,即使《福布斯》雜誌編輯部本身還沒有調查出來什麼證據,有這些推斷,就足以取信更多人了。只不過,根據《福布斯》排名富豪榜的原則,在沒有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即使陳兆軍本人親自說出來,編輯部也不會隨便把排名給改了。

只不過,更相信了這份資料的真實性之後,《福布斯》編輯部的衆編輯們開始擔心自己安排出去的調查人員是否能夠調查出什麼來。畢竟,根據這份資料顯示,他們可以理解,這個陳兆軍隱藏之深,已經達到了非國家無法查明的深度。這種程度,他們一個集團是沒辦法查到什麼的。只是,他們很好奇,究竟是誰寄送來的這份資料?如果是個人,又怎麼能夠把陳兆軍查得那麼詳細?如果是國家?又何必用匿名呢?從匿名的深度可以看出,這極有可能是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超級強悍的集團。因爲這份資料的寄信地點幾天時間變換了幾個國家,而且還在不同大洲,這是個人所無法做到的。

在收到第一份資料的第四天,《福布斯》編輯部收到了外面調查人員的回饋,不管是哪一個地方,回饋的內容都一樣:沒有調查出任何東西!《福布斯》編輯部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不過他們並沒灰心,只是讓這些調查人員繼續進行調查。畢竟,如果這事是真的,那肯定是轟動世界的新聞。《福布斯》完全可以根據這些資料在雜誌的一個專版上獨立空出一個經濟論壇來,專門論述這個中國的超級富豪,世界首富。不用說,《福布斯》雜誌的銷量肯定能夠攀升好大一節。只不過,《福布斯》的權威性讓他們不容出錯,必須要經過最仔細最詳盡的調查研究才行。

安排的調查人員沒有調查出任何結果,但是並不代表着事情沒有任何進展。這天中午,《福布斯》編輯部又收到了一份資料,這份資料的寄信地點又換了一個大洲。跟前幾天一樣,這份資料的內容大致相同,陳兆軍的資產相應增加了一點罷了。不過,跟前幾天不一樣的是,這份資料之外,還附了不少文件。

經過研究這些附加的這些文件,編輯部的衆編輯們驚訝地發現,這些文件都是證明那份資料存在的證據,其中甚至有不少陳兆軍簽過字文件的複印件。當然,這其中更多是陳兆軍的助手美智子簽過字的文件的複印件。至於美智子這個美籍日本人是陳兆軍的助手這事,也有陳兆軍的僱傭協議複印件在,只不過那是十幾年前的東西了。不過,還有不少證據證明了這個擁有的財富足以上福布斯富豪榜的美智子,確實是陳兆軍的助手,或者說是陳兆軍的公司的ceo。另外,還有少數陳兆軍跟蘇聯人簽署的文件複印件,只不過這些文件數量相對較少而已。

看到這些證據之後,編輯部的衆編輯們當場被震撼住了,當時甚至沒有考慮到去鑑定這些複印件的真僞,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便是:陳兆軍真的有那麼多錢!畢竟證據擺在自己面前。而他們腦子裡的第二個念頭便是:寄送這份文件的,絕對是一個國家!能搞到這些東西的,絕對不可能是一個集團能辦到的!而他們的第三個念頭依然不是去鑑定,而是在考慮究竟是哪個國家?爲什麼要這麼做?

在震驚了半天之後,編輯部的衆編輯纔想到要安排人去專門機構鑑定這些複印件的真僞。而他們在反應過來之後的動作也很迅速,當即便安排了人將複印件送往專門機構去鑑定。而在將這些複印件都送走之後,衆編輯們又發現,這些文件資料的最底下,還有一封信。

信的內容讓編輯部的衆編輯們更加確信這是一個國家的行爲,因爲信的內容只用了寥寥數語便說出了,編輯部的一切行爲都在他們的目光下。信的內容很簡單,大致如下:相信貴雜誌已經收到了我發出去的幾份資料以及一些佐證了吧?剛開始你們不相信可以理解,不過我的資料已經很詳細地表明,你們出去調查,除了能夠調查出陳兆軍在微軟的股份之外,什麼你們都調查不出來。別廢力氣!把陳兆軍安排到富豪榜第一去吧,資料上的內容你們也可以自由發佈。當然,我是誰,你們也是查不到的!

匿名!雖然是匿名,但是衆編輯已經確定這是一個國家的行爲了,並且由此可以相信,更加確信了陳兆軍擁有那麼多資產的事實。當然,一定的懷疑還是必須的,一切都得等鑑定結果或者調查結果出來才行。

沒讓《福布斯》編輯部等待多久,一天之後,權威機構的鑑定結果出來了,這些複印件有百分之九十的可信度。哪怕是再權威的機構,對於複印件這東西也不能絕對地去肯定什麼,只能大概地確定一個相應的真實範圍。但是,百分之九十已經可以認定它是真的了。

在獲知鑑定結果之後,編輯部爲難了。他們自己確實已經相信了陳兆軍有那麼多錢,而且憑藉這些複印件他們完全可以將陳兆軍排到富豪榜第一去。只不過,一向以來他們都是更相信調查結果的,這麼一份還不能絕對確定的證據,以他們的權威性來說,還不能貿然更改排行或者將陳兆軍的這些資料發佈到雜誌上去。

而編輯部所安排的調查人員也回饋了,果然如那封信所說,除了陳兆軍是微軟的第三大股東這個衆所周知的事實之外,他們什麼都沒有調查到。

而這一天,編輯部沒再收到匿名資料。

又一天之後,《福布斯》編輯部安排出去的調查人員依舊沒有調查出任何結果,這讓他們無比爲難。不過,這一天他們又收到了一份匿名資料,而這份資料的寄送地又如常地換了一個大洲。這份資料很淡薄,沒有之前的文件那麼厚重,不過這份文件的內容,卻讓《福布斯》編輯部下決心將陳兆軍的名字放到富豪榜的第一名去。

這份資料中,最爲顯眼的就是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上面顯示的拍攝日期是前一天,內容是陳兆軍和美智子以及兩名看上去像是安保人員的人,其中一張美智子是跟在陳兆軍的身後,另一張是美智子恭謙地跟陳兆軍在說些什麼。兩張相片都是在市政府門口,雖然相片比較清晰,但可以看得出是從極遠的地方拍攝的。

除了這兩張相片之外,還有一份關於美智子的詳盡資料。這些資料中表明,以美智子的資產,美智子也同樣可以登入福布斯富豪榜,而且排名還能排到中上。另外,資料特別點明瞭美智子是陳兆軍的ceo。

不用說,誰都能理解,一個能夠讓富豪榜上的富翁做ceo的人該有多大能耐?陳兆軍如果不擁有這麼龐大的資產那就怪了!

這份資料後面還夾着一封匿名信,信的內容非常簡單,就是讓編輯部去調查美智子!如果可以證明美智子擁有那麼多財富,證明美智子是陳兆軍的ceo,那麼就可以證明一切了。

《福布斯》編輯部的衆編輯們經過這幾天的衝擊之後,都已經適應了不少,對於出現的這些讓人震驚的東西,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了。在看完匿名信之後,編輯部便馬上通知目前正在調查陳兆軍的調查人員,馬上停止對陳兆軍的調查,就進的馬上着手調查美智子!安排完這些人之後,編輯部又馬上安排了不少人去調查美智子。匿名信說得沒錯,如果美智子是富豪,如果美智子這個富豪是陳兆軍的ceo,那麼這些資料的可信程度就更高了。究竟能有多高,誰都不知道,但只需要達到編輯部主編以及衆編輯將陳兆軍安排到富豪榜首位的心理底線就可以了。或者說,這是編輯部的一衆編輯在找說服自己的理由而已。畢竟,那麼多證據擺在他們眼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就這樣,又過了幾天的時間。《福布斯》編輯部獲得了一份最有說服力的調查結果,美智子確實是陳兆軍的ceo,她曾經代表着兆軍房地產公司從日本川崎重工處購買了兩臺海上石油鑽井平臺,這些都是有相應證據的。而這兩臺海上石油鑽井平臺目前正在南海海上作業,服務對象就是萬寧的化工城!

至於美智子擁有的資產,其實《福布斯》在這一期的富豪榜出爐之前就已經進行過調查,只不過她當時並沒有上榜。這番重新調查,讓他們有了新的發現,美智子這個美籍日本人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資產便番了好幾番,瞬間便飆上了排行榜,而且排名還不靠末。其實,這些東西不管是從匿名過來的陳兆軍資料中還是美智子資料中都體現到了,他們在原蘇聯,由美智子代手,撈了很大的一筆!

對比先前自己對於美智子的調查,編輯部發現對方所寄送過來的資料確實很有真實性,至少比他們自己調查得要詳盡可靠。

那麼,有了這些證據佐證之後,《福布斯》編輯部的人不再拖沓,當即便修改下期榜單,並安排大量編輯對匿名記過來的這些資料進行整理歸類,爭取在下一期富豪榜出來的時候,同期刊發相關的經濟論壇。

當然,所有的編輯以及調查人員都被編輯部嚴令,禁止在榜單出來之前將任何消息透露出去。畢竟,他們這是雜誌,並不單純是一個富豪榜,富豪榜是他們的一個增加和穩定銷量的手段,而雜誌的內容也同樣或者說是更重要。陳兆軍這麼一號人物的出世,絕對是震撼全球的大新聞,其轟動程度,絕對不亞於蘇聯解體!誰都不可能看不到這中間的新聞價值,如果不以此而專門設立一個經濟論壇來講述陳兆軍,那就是傻!也正因爲如此,《福布斯》雜誌暫時成爲了新聞媒體,擁有比其他新聞媒體更迅捷的報道速度。這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換成是哪一家雜誌社,都會這麼做!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福布斯》編輯部的衆編輯都在忙碌着,不過他們忙的工作都很有價值。富豪榜榜單已經修改完畢,只不過關於陳兆軍那些資料的報道,還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行。

編輯部需要的是利用這個消息來持續拉動銷量,而不是爆炸性地就這麼全部報道出去。而且,《福布斯》是一份經濟方面的權威雜誌,他們必須要在可信度上面做到最好。

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也到了該發佈新一期《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時間了。這一天,他們又收到了一份匿名資料,資料還是老樣子,是陳兆軍的。資料後面又多出了一封匿名信,信的內容同樣簡單,表示了謝意,並鼓勵他們將這些東西發佈出去。

發佈是當然,不過所有參與到陳兆軍這個富豪事件中的《福布斯》雜誌編輯部所有的員工心裡都很困惑,這匿名寄送資料過來的究竟是誰?或者說究竟是哪個國家?這麼做究竟是爲了什麼?

這些,都必須等他們將新一期的《福布斯》雜誌銷售出去之後纔會知道,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迫當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汽車工業起步第七十章 整訓第二百八十章 網絡計劃第八十章 搶錢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轉變第十一章 到基層連隊去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七十八章 棋盤的故事第九十一章 前奏第一百四十五章 發飆第八十五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記者招待會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事多磨第一百一十八章 切克弗的約會-1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三十六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掌控的藝術第一百一十四章 微軟上市第二百九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六章 期待第二百三十章 外出訪察第一百六十二章 輝煌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兵起航第三百零二章 穿衣服的觀念第二百九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二百零四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百四十四章 排除干擾第二百一十九章 葉戈爾的沙灘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羅局長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三章 民用網絡第一百八十三章 核潛艇歸航第六十三章 大演習 -1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溫馨家園第十七章 一個將軍的誕生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迫當官第一百二十章 電真空第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特一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溫馨家園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談判第三章 確定身份第一百零二章 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軟件大亨進萬寧第六十一章 處理結果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十八章 軍部大院裡的民兵連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二百零五章 萬寧水深第一百四十五章 發飆第一百零二章 機會第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心第七十章 整訓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十三章 排兵佈陣第五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十二章 地震前夜第一章 無常打牌誤事 判官收禮亂判第二十二章 估分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三十九章 全省獨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跑馬圈地第四十七章 歸途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七十九章 準備工作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更藍了第六十三章 大演習 -1第二百八十五章 上下一盤棋第三百零四章 班門弄斧第一百八十章 小強盜碰上了老強盜第十四章 救災總指揮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南海第九十九章 圈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煎熬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七十六章 離家赴日第二百零一章 搶第三百零二章 穿衣服的觀念第三十五章 特殊士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緊急改造第一百四十七章 圍捕“黑搶”-2第四十五章 交易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八十三章 急流勇退-2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迫當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汽車工業起步第七十章 整訓第二百八十章 網絡計劃第八十章 搶錢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轉變第十一章 到基層連隊去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七十八章 棋盤的故事第九十一章 前奏第一百四十五章 發飆第八十五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記者招待會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事多磨第一百一十八章 切克弗的約會-1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三十六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掌控的藝術第一百一十四章 微軟上市第二百九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六章 期待第二百三十章 外出訪察第一百六十二章 輝煌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兵起航第三百零二章 穿衣服的觀念第二百九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二百零四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百四十四章 排除干擾第二百一十九章 葉戈爾的沙灘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羅局長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三章 民用網絡第一百八十三章 核潛艇歸航第六十三章 大演習 -1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溫馨家園第十七章 一個將軍的誕生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迫當官第一百二十章 電真空第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特一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溫馨家園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談判第三章 確定身份第一百零二章 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軟件大亨進萬寧第六十一章 處理結果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十八章 軍部大院裡的民兵連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二百零五章 萬寧水深第一百四十五章 發飆第一百零二章 機會第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心第七十章 整訓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十三章 排兵佈陣第五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十二章 地震前夜第一章 無常打牌誤事 判官收禮亂判第二十二章 估分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三十九章 全省獨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跑馬圈地第四十七章 歸途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七十九章 準備工作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更藍了第六十三章 大演習 -1第二百八十五章 上下一盤棋第三百零四章 班門弄斧第一百八十章 小強盜碰上了老強盜第十四章 救災總指揮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南海第九十九章 圈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煎熬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七十六章 離家赴日第二百零一章 搶第三百零二章 穿衣服的觀念第三十五章 特殊士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緊急改造第一百四十七章 圍捕“黑搶”-2第四十五章 交易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八十三章 急流勇退-2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