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事”發生

煤泥是北方人過冬的燃料,這種東西就是洗刷煤炭後的泥水沉澱後留下了的雜質,可以燃燒,在摻加入一些黃泥就成了煤泥。

阜城的老百姓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要儲存煤泥,給工人提供煤泥是工廠和政府給員工的福利,當然,這還是需要花錢的,一般都是兩塊錢半噸的煤泥,只需一噸,一家四口人過冬的燃料就夠了。

過了十月份街上就出現了大量的馬車,馬車上載着煤泥跑來跑去,稍一顛簸就有一股煤泥被甩出馬車落在路上,結果全市的道路隨處可見散落下的煤泥塊,有一些人就揹着籮筐沿街行走,半天時間就能把籮筐裝滿,有時幾天下來就能撿一兩百斤的煤泥,可以剩下幾毛錢了,有時路上還會有綠皮的解放卡車出現,這些卡車上運載的可不是煤泥了,而是燃燒率更高的煤塊,這些車上的煤都是阜城煤礦給員工的福利,遠好於其他工廠的職工,就是政府部門的職工也無法相比,在先在的阜城,煤礦上的職工可是香餑餑,各項福利好到爆,娶媳婦都不愁。

這些煤泥運到一戶家門口後直接堆放在門前,一座城市家家戶戶門前都堆起來一座“山包”。

劉琅父親的單位分給他一噸半的煤泥,堆起來有兩米多高,按照規定,劉東來也能分到一噸,不過廠長特意吩咐多分給他半噸,雖然沒說是什麼原因,但也能想到恐怕是那位省裡的領導肖南光的緣故。

劉琅的爺爺家分的多,一共是兩噸煤泥,堆在門口足有近兩米高,溼乎稠密,跟沒有凝固的瀝青有些相似。

接下來的男人們的工作就很有趣了,即使是在劉琅的前世都記着這個過程。

堆積如山的煤泥不能這麼隨意放置,要製成大概四十公分長,二十公分寬的煤泥磚,這時你就會看到全城的男子都在幹着一件事,把這些還潮溼鬆軟的煤泥用鐵鍬放在地上一個木質的模具中,再用鏟子把模具外面的煤泥鏟掉,然後一塊標準的煤泥磚就被制了出來,不過這個時候泥磚還是軟的,需要晾曬兩三天的工夫,待曬乾後一塊塊收起來放到院子中避雨的地方,用的時候敲碎了放在爐子裡就能燃燒取暖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集**熱,每家每戶都要拖煤泥制煤磚,大街小巷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就有煤磚,甚至連房頂上都被鋪滿,這算是北方城市的一景了。

劉琅還記得前世的童年時代,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和一幫小朋友跑出去,然後就在這些沒有硬化的煤泥磚上跳來跳去,一個個腳印被刻在了上面,劉琅自己家在燒煤泥的時候就常常看到上面有不大的腳印,就如同化石一樣。

在一九八一年的秋天,阜城裡出現了兩件讓全城瘋狂的大事,第一件是廣播電臺播放了一篇名爲“岳飛傳”的評書,播講的是一位女人,聲音嘹亮情緒激昂,尤其是那傳神的語調,似乎都把千年前的人物帶到了人們眼前。

這部評書一問世就讓所有人爲止瘋狂,每天各個工廠下班的鈴聲響起後所有人就瘋狂地蹬着車子往家趕,因爲五點半鐘岳飛傳就會準時開播,此時全城有一半的人都守在收音機前,一邊吃着飯一邊如癡如醉地聽着,劉琅的家人也是如此,每到晚上下班的時候一家人就跑到了爺爺家,打開比皮箱小不了多少收音機,一家人圍在跟前,劉琅的母親連飯都不做了,直到半個小時後播講結束才意猶未盡的回到家中,一邊做飯還一邊和父親討論着接下來的劇情,瘋狂程度可見一斑。

劉琅沒有聽過這部評書,但是播講人的聲音他是知道的,就是那位非常著名的評書大師劉芳,想不到這位大師竟然火了三十多年,不過既然她出現了,想必很快田芳大師、闊城大師、連元大師也要出現了,這些人可是他十歲時的“偶像”呀!

另外一件讓全城人瘋狂的事情就是著名的“的確良”終於出現在了百貨商店裡。

在這個資源極度匱乏的時代,人們衣食住行所需的基本物品都是憑票供應,老百姓所選擇的東西實在是沒有多少,大米、白麪以及牛奶雞蛋這些細糧不是你想吃就想吃的,一個月下來還要混些粗糧,穿戴上也是如此,在阜城這種小地方,人們穿的衣服都是用卡其布製成的,這種布由國家統一銷售,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牌子“人民英雄卡其布”,聽上去給人以高大尚的感覺。

這種卡其布是一種主要由棉、毛、化學纖維混紡而成的織品,摸着緊密,厚實,但是很不耐磨,對於工廠的工人來說,一般穿上半年就會磨出洞來,同時還容易粘毛,要是到了春夏交際的季節,穿着這種衣服出去走一圈就會沾上一身了柳絮,而且這種布顏色非常單一,只有藍色、土黃色等幾種單色調,穿在身上可以完全彰顯工人們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

當然,這種“人民英雄卡其布”在國家如此流行,絕非是因爲代表老百姓的品性,而是這種布匹的製造非常容易,只要通過簡單的紡織就可以給弄出來,不用多麼複雜的輕工業製造技術。

國家之所以缺乏材料,說到底就是因爲生產力嚴重低下,糧食產量低,輕工業基礎差,這纔是根本原因。

這種叫做“的確良”的布料,學名爲聚酯纖維,其實就是滌綸,是一種化工產品,特點是結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耐腐蝕、絕緣、易洗快乾。

但缺點也很明顯,穿在身上不貼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氣性差,天涼就冷,天熱就悶;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一遇上水,透明性極強。

可是在這個時代,美觀纔是最重要的,所謂的缺點也是優點。

這種產品和卡其布相比技術含量就很高了,需要一定的輕工業基礎才能製造出來,當然,所謂的技術含量高放在劉琅的後世那根本不算什麼,可是國家就是制不出來,只要七九年改革開放的第二年,國家進口了大量的化工設備,這種布匹的產量開始提升。

其實早在兩年前滌綸就已經開始投放到了市場,但是供應範圍只在首都、魔都以及南方几個大城市,這“的確良”的名字其實就是GD人“的確靚”的諧音,因爲這種材料的顏色很鮮豔,紅、黃、粉、紫等等,穿在身上的確成了靚仔,在當時,能穿上的確良製成的衣服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走在街上立刻會成爲焦點,引來無數人的注目。

在前世劉琅從網上聽到過一個關於“的確良”的笑話,非常有趣。

話是在南方的一個大城市裡有“的確良”買,一個小夥子就排了隊去買,想給自己做件襯衣,結果等了好幾個小時,輪到他的時候,只剩下半尺布了,他十分爲難。

售貨員看着他就大喊:“你買不買?不買下面的的確良誰要?”

小夥子一急,馬上掏出錢和布票買了下來,結果回家只能做條內褲。

他心想:“這多冤呀,誰知道我也穿了的確良啊?”就乾脆在外褲上做了個牌子,上書“內有的確良”。

有一天出門趕上內急,他就找到個公用廁所,將牌子先解下來掛在門上,出來的時候,發現廁所外排成長龍,都在問:“怎麼等了這麼長時間還不賣呀?”

這個笑話雖然有調侃的意味,但也足以說明這種材料在當時是多麼的風行了。

兩年的時間,“的確良”產量飛快的提高,從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到了一九八一年的年底,終於來到了阜城。

第七百八十一章 請任爲天吃飯第二百九十二章 談合作第七百二十九章 洛杉磯的治安有變化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短暫的假期第五百零七章 一定要把工業光魔買下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堂入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餓暈了第五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八百六十四章 接地氣的講話第五百四十章 順利通過筆試第三百八十六章 機牀到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定要全力配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入股耐克公司第三百零一章 國家未來五年發展問題之設想第三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滬市新區第四百七十三章 回家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見喬丹第一百零七章 快樂的大學生活第五百六十九章 種族歧視可不好第二十章 崩爆米花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人天才第二百四十章 電腦大王第五百一十一章 斯坦福大學第七百五十九章 合約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面試開始第七百三十七章 斯皮爾伯格也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竟然是鄧老第五十一章 沈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趙天明的新動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聖誕大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諷刺第六百一十六章 藝人凌風第七十五章 打賭第六章 一家人第二百零八章 “買一送一”第八百四十章 改革開放十年慶祝第一百章 工匠精神第七十二章 夜遊市中心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虛擬世界第二百一十四章 十萬元戶第七百二十四章 “毒舌”葉金生第四百一十五章 找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幕式第八百零七章 強大的蘇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九百章 你們不知道有專利法嗎?第四十八章 自己去買第三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三百八十五章 現場火爆第八百六十六章 這兩年我的經歷第四百六十八章 準備留學第一百三十三章 給你做件新玩具第五百章 當場作畫第八百六十一章 問題顯現第四百三十三 引以爲戒第五百四十九章 糟糕的辦公系統第五十六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章 會議通過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回華夏工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單獨點名第五百零四章 五百萬收購你們第一百八十九章 楊志傳的前世今生第五百九十八章 中央情報局第二百零六章 代言費十萬一年第八百七十四章 改革十年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趨勢第二十二章 悲催的一代第六十八章 小賣店裡的稀罕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倚老賣老第六十六章 吃早餐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火星基地第九十九章 工業是立國之本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天明的感慨第三百四十章 未來首都最賺錢的行業第三百六十一章 島國人的反對第四百六十六章 錦衣夜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想成爲美國公民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的直覺第五十三章 海鹽襯衣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奈特來拜訪第三百五十八章 輪番上陣第七百六十章 是在說相聲吧?第七百五十章 一本劃時代的書籍《數字化生存》第二百七十一章 搶劫第六十五章 到首都第二百一十六章 領導接見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送你去留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高層的注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學高手?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場秀第五百二十二章 股災中如何賺錢第二百七十四章 反駁與通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明年就賺錢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心堅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九八四年,我來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這種鞋子你見過嗎?第二十二章 悲催的一代第八百四十二章 回阜城
第七百八十一章 請任爲天吃飯第二百九十二章 談合作第七百二十九章 洛杉磯的治安有變化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短暫的假期第五百零七章 一定要把工業光魔買下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堂入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餓暈了第五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八百六十四章 接地氣的講話第五百四十章 順利通過筆試第三百八十六章 機牀到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定要全力配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入股耐克公司第三百零一章 國家未來五年發展問題之設想第三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滬市新區第四百七十三章 回家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見喬丹第一百零七章 快樂的大學生活第五百六十九章 種族歧視可不好第二十章 崩爆米花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人天才第二百四十章 電腦大王第五百一十一章 斯坦福大學第七百五十九章 合約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面試開始第七百三十七章 斯皮爾伯格也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竟然是鄧老第五十一章 沈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趙天明的新動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聖誕大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諷刺第六百一十六章 藝人凌風第七十五章 打賭第六章 一家人第二百零八章 “買一送一”第八百四十章 改革開放十年慶祝第一百章 工匠精神第七十二章 夜遊市中心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虛擬世界第二百一十四章 十萬元戶第七百二十四章 “毒舌”葉金生第四百一十五章 找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幕式第八百零七章 強大的蘇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九百章 你們不知道有專利法嗎?第四十八章 自己去買第三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三百八十五章 現場火爆第八百六十六章 這兩年我的經歷第四百六十八章 準備留學第一百三十三章 給你做件新玩具第五百章 當場作畫第八百六十一章 問題顯現第四百三十三 引以爲戒第五百四十九章 糟糕的辦公系統第五十六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章 會議通過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回華夏工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單獨點名第五百零四章 五百萬收購你們第一百八十九章 楊志傳的前世今生第五百九十八章 中央情報局第二百零六章 代言費十萬一年第八百七十四章 改革十年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趨勢第二十二章 悲催的一代第六十八章 小賣店裡的稀罕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倚老賣老第六十六章 吃早餐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火星基地第九十九章 工業是立國之本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天明的感慨第三百四十章 未來首都最賺錢的行業第三百六十一章 島國人的反對第四百六十六章 錦衣夜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想成爲美國公民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的直覺第五十三章 海鹽襯衣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奈特來拜訪第三百五十八章 輪番上陣第七百六十章 是在說相聲吧?第七百五十章 一本劃時代的書籍《數字化生存》第二百七十一章 搶劫第六十五章 到首都第二百一十六章 領導接見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送你去留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高層的注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學高手?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場秀第五百二十二章 股災中如何賺錢第二百七十四章 反駁與通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明年就賺錢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心堅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九八四年,我來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這種鞋子你見過嗎?第二十二章 悲催的一代第八百四十二章 回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