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在車裡聊着聊着,時間很快就過去。
勞斯萊斯也停在了三星村接待處這邊。
蘇啓一下車,就看到了山子他們兩口子,早就等候在了門口,旁邊還有很多村民們正在聚集。
蘇啓他們一下車,馬上就被人給圍住了。
各種啓伢子叫着,讓蘇啓有那麼一刻在恍惚,好像回到了童年時期。
相比於楊晶,他好像要幸運不少,家裡窮,但是三星村的村民們明顯要比君上村的和諧很多。
除了以前那個劉老爺沒事諷刺幾句在,其他人待他們一家要和善很多。
這是楊晶第二次過來了,對於這個漂亮的不像話的蘇家媳婦,村民們也喜歡的緊,各種熱情招呼打着。
楊晶也沒有任何生疏,還叫出了不少人的稱呼,這讓一些淳樸的村民們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就這樣在衆人的擁簇下,蘇啓回到了他家那棟超級土豪別墅裡面。
一進屋,他第一時間就是在後面窗戶掃了一眼,嘆了口氣說“牛叔的品味怎麼總是這麼獨特。”
“上次回來他房子是金色的,這會突然又把房子刷成了迷彩服,這是要幹嘛。”
山子旁邊說“不懂了吧,你牛叔其實年輕時就想着進部隊,不過各種原因沒有完成,現在有錢了,人就開始任性了。”
蘇啓笑着說“有錢就是好啊,可以任性,對了,牛叔去哪裡了,怎麼沒見他來。”
山子說“他去市裡搞講座去了。現在市裡把咱們村作爲了典型,沒事就拉着他去市裡給那些村長們搞講坐,算是分享一下我們三星村的發家之路。”
“你這不是臨時決定回來到嘛,不然他也不會出去。”
這時,楊晶被他嬸拉着從二樓走了下來。
他嬸一下來就說“還是咱倆晶晶帶着漂亮,嘖嘖嘖。”
楊晶臉微微紅“哪有,媽,你永遠都年輕。”
一聲媽,讓山子張大了嘴巴,他嬸是歡喜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蘇啓望着渾身都掛滿了各種金器的楊晶,走了過來“就這麼點東西,就把你給收買了?”
楊晶嬌嗔的打了下蘇啓“你真討厭,能不能別這麼掃興。”
他嬸一把揪住蘇啓的耳朵“看看你這伢子說的什麼話,這是我給你準備娶晶晶用的。”
“嫌棄東西少了啊!”
蘇啓趕緊求饒“行了行了,媽,痛痛!”
“知道痛就好!你們兩個跟媽上來,給你看點爸媽這一年的存貨。”
他嬸說着就上樓,山子也一臉興奮的跟上。
蘇啓他們兩個有些莫名其妙的跟了過去。
到了二樓後,蘇啓發現有個房間被關的嚴嚴實實的,那場景簡直跟金庫一樣。
他嬸打開了房門後,讓山子從裡面搬出來了一個保險櫃。
兩口子帶着神秘笑容的打開了保險箱。
頓時,一片金光閃爍,讓蘇啓他們兩個都有些差點沒有藉助。
保險櫃裡放滿了金磚,最少有三四十塊堆着!
蘇啓張大了嘴巴“爸媽,你們買這麼多金子放在家裡做什麼。”
山子說“給你們兩個準備的。”
“今年旅遊村收入不錯,咱們家最少分了千來萬的分紅,我跟你媽一合計,乾脆就拿出一部分出來,買些金子放家裡存着,以後也算是有東西留給你們。”
蘇啓心裡一陣溫暖,這些金子對於他現在來講,並算不上什麼。
但這裡包含了一份沉甸甸的父母之愛。
叔叔和嬸嬸一輩子無兒無女,唯一的兒子就是自己,也爲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
上輩子甚至還發生了一些悲劇,這輩子總算是被自己把他們的命運給扭轉了過來。
想到這裡,他又突然想起了自己親生父母的事情。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一直想問,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問。
現在一家人過得好了,覺得很多事情應該可以開口問了。
坐下後,蘇啓說“爸媽,你們別想太多,有個問題我一直特別想問你們。”
“我親爸媽,他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
山子兩口子在聽到這問題後,臉上的那種笑容馬上就僵硬了下來。
這問題太突兀了,以至於他們都沒有任何的心裡準備。
良久之後,他嬸嘆了一口氣說“晶晶,跟媽一起去邊上走走。”
楊晶很懂味的馬上跟了過去。
房間裡只剩下了山子他們父子兩個,山子點了一根菸,一直等到煙燃盡了,他纔開口說“我大哥,你爸,是能人。”
“你身上有他的氣質,十歲,他就有頭腦,去鎮上進一些冰棍,然後用泡沫箱子揹着,走街串巷的賣冰棍。”
“看着賣冰棍賺的錢,給你爺爺辦了個風光的喪事。”
“後來,我們兩兄弟相依爲命,我比你爸小了六歲,整天跟在你爸後面,全靠你爸賣冰棍賺錢把我養活。”
“再後來冰棍賣不下去了,因爲我們把鎮上一些冰棍店的生意給搶了,捱揍的厲害。”
“所以你爸就去了市裡,也就是那一年,窮小子終於翻身了。”
“你爸娶了你媽,我娶了你嬸,全靠你爸賺的錢。而我跟你嬸也在你爸的小廠裡做事。”
“人人都在背後說你爸是村裡走出去的第一個萬元戶,好不風光。”
“就在你出生的那一年,你爸媽有一次外出,出去之前,也沒有打招呼,也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裡”
“三天過後,有警察找到了我們,說市裡那邊一條山路上,有一輛大巴車翻了下去。”
“他們打撈了幾天的時間也,也沒有打撈上來,最終確認車子已經被河水衝入到了不遠處的洞湖裡。”
“而路邊,河邊就撿到了你爸的身份證,確認我大哥大嫂就是其中遇難者之一。”
“啓伢子,其實有個事情我跟你嬸一直在瞞着你,我們跟你嬸每年都會去一趟洞湖那邊,說是去打魚賺外快。”
“其實我們是想去看看,萬一我一網子下去,找到了當年那輛大巴車呢?好歹也能把我大哥大嫂的骸骨找回來入土爲安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