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西北來人

一剎那,皇后下意識的詛咒她生個女兒纔好!猛然想到萬一是女兒豈不是對太子不妙?心裡一驚猛然回神,矛盾得更加不舒服。

“嗯,太醫說了最多十一二天。”太子點了點頭,面上神情似乎也明亮了一兩分。

“哼!”皇后心裡忍不住有些吃味,繃着臉冷冷道:“等孩子生下來,你也該好好教教她規矩了!別以爲懷了皇孫就可以目空一切!那輕狂樣哪裡像一個太子妃應有的氣度?倒像個暴發戶的派頭!依本宮看,那甄府的二姑娘也比她不知強多少倍!”

太子的眉頭忍不住又擰了起來,有些不耐道:“母后這是說到哪兒去了!”

皇后忍不住“嗤”的一笑,試探着道:“甄府那丫頭,倒是個端莊聰慧的,長得也是個美人胚子,你覺得呢?”

太子眼底明明白白閃過一絲厭惡,說道:“天底下的美人多的是!小小年紀滿腔城府,有什麼好!”

皇后目光閃爍不定,盯着他半響,長嘆一聲,半無奈半勸解道:“我也不知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只是個公主,又沒了娘,你父皇再寵愛她又怎麼樣?她根本搶不走你的位子,你怎麼就那麼討厭她呢!”

太子一向來無比的厭惡福清公主,旁人一個不知,皇后卻最清楚不過。甄鈺是福清公主最好的朋友,他這分明就是恨屋及烏!

太子面色一沉,眸底閃過莫名的恨意,冷冷道:“我就是看不得她那目空一切的驕傲樣!從小到大。父皇的眼裡只有她,父皇從來都沒關心過我、甚至沒好聲好氣跟我說過話、更沒對我露出過哪怕一絲絲笑影兒!可是對她呢?千依百順,恨不得寵上了天!我是太子,是國之儲君。我才應該是父皇最看重的人,那個刁蠻無理的丫頭,她懂什麼!哼。也虧她是個丫頭,不然,哪兒還有我們母子站的地!”

一提起福清公主,太子的情緒突然變得激盪,他咬牙切齒,眸底迅速竄起兩簇火苗。沒來由的,他就是討厭她。就是一千一萬個厭惡她,厭惡她身邊的一切人,更不用說破壞了他完美計劃的甄鈺了!

皇后氣急敗壞,冷冷道:“住口!你這叫什麼話!本宮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要防範的是夏見澤和夏見濟、夏見沛。而不是一個永遠也無緣皇位的小丫頭!”

太子有些不屑的抽了抽嘴角,夏見澤那個膿包,又沒娘沒舅支持,又沒父皇的寵愛重視,就像一隻最卑微的螞蟻默默的活着,自己伸一根手指頭就能徹底將他壓垮,還用得着防範他?夏見濟嘛,生母柳嬪身份低微,喜好的又是派不上半點治國用場的詩詞歌賦曲。長大了必定是個附庸風雅的酒色之徒,還用得着他來提防?夏見沛還小呢,一個五歲的奶娃娃,焉能是自己的對手?而他的母親慧妃,又怎麼能跟自己的母后相提並論!

“古人云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防患於未然總不會錯!母后跟你說正經的。你別不當一回事!”皇后看他不以爲然的樣子忍不住上火,怒道:“本宮就不明白,你怎麼就那麼在意靜媛得寵呢!”

一說起這事皇后就頭疼不已、手足無措,自己的兒子,這是中的哪門子邪!

太子不語,其實有時想想,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可笑。皇后的話他都懂,也承認很有道理,冷靜的時候他不止一次告誡自己,用皇后唸叨勸解過一百遍的話來告誡自己。

可是,每當看到父皇對着那丫頭那種骨子裡透出來的寵溺和笑顏,理智的防線就會被心底的無名怒火衝擊得全線崩潰!

也許,是因爲自己從小什麼都有,唯獨不曾擁有的是父皇哪怕一絲一毫的寵愛,所以纔會這麼在乎?

“本宮警告你!”皇后細長的柳眉高高一挑,高貴美麗的鳳目中射出冷厲的光芒:“不准你再動靜媛一根汗毛!倘若她有什麼不測,你絕對討不了好!哼,玉林苑小秋狩發生的事,你別跟本宮說不關你的事!世瀾是你嫡親的表弟,也是你從小長大的伴讀,皇上狠罰了他,你以爲這不是對你無聲的警告嗎!惹惱了你父皇,你參政的日子還不知得推到什麼時候呢!”

皇后簡直恨鐵不成鋼,十分鬱悶。不錯,皇帝表面上看起來,對幾個兒子都是一樣的態度,並沒有特別疼寵哪一個的跡象,可這也恰恰表明,太子其實也並不得皇帝的歡心!當年如果不是自己的父親和哥哥牽頭,發動門生同僚明暗一起施壓,太子哪兒能夠那麼快得到冊封?

還有二皇子夏見澤的母親賢妃是怎麼死的她這個當事人心知肚明,皇帝雖然很快又有了新歡,可是他當年對賢妃的好,她更是心知肚明。她不敢說對皇帝有多瞭解,但在當年,皇帝對賢妃的感情絕對發自真心,她總覺得皇帝對夏見澤的冷淡是做給人看的,她心底隱隱總覺得有一雙眼睛在盯着她,等着有一天跟她算總賬!可是她故意挑撥放縱宮裡人幾次三番的找夏見澤的麻煩,有好幾次幾乎要了夏見澤的命,皇帝卻始終不吭一聲,反而甩手交給她處理。可是,爲什麼她的心裡反而越發不安呢?偏偏這個寶貝兒子,一點兒不懂得居安思危,不理解她的一番苦心!

想起這事太子心裡忍不住一陣膩味,他含含糊糊應了一聲,突然擡起頭直視着皇后,似笑非笑道:“母后怎麼突然想起來提這事了?莫不是昨晚那丫頭幫你整治琳嬪出了氣吧?”

“你胡說什麼!”皇后頓時拉下臉來沒好氣白了他一眼,想了想,說道:“總之,有那丫頭的存在,是一件對你沒有任何害處的事。你只要明白這一點就行!”

想起昨天晚上琳嬪那精彩的表情,皇后的心情仍是沒來由的一陣暢快!那口氣出得真是徹底啊,先前受的什麼悶氣暗虧統統都覺得無所謂了!自己再派人在宮女太監們中間扇扇風點點火,保管琳嬪大半年都沒臉出門見人!看她還狐媚子似的勾引皇上不!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太子有些不耐煩連聲答應,儘管心裡的疙瘩仍舊解不開,不過不要緊。來日方長,等老頭子歸西,自己掌握了天下之後,看怎麼把她踩到泥裡!

甄鈺在宮裡住了兩天,初三的時候才帶着各宮的賞賜回甄府。

本來她是想初一就回去的,可是慧妃好心的提點她,說除夕晚宴上。皇上親口說了讓她“多住兩天”她還是“多住兩天”的好,不然,萬一被好事者咬文嚼字的有意刁難,皇上的面子上恐怕不太好看!

於是甄鈺果真又住了兩日。

甄夫人看到她回府笑顏逐開,自是另有一番熱鬧。

甄老爺雖然不在家。但今年甄府裡卻格外熱鬧,前來拜年的夫人小姐們不計其數,把甄夫人和劉姨娘、王媽媽等累得夠嗆!

主要是年前皇帝下旨大大褒獎了甄尚書一番,善於聞風而動的衆人,少不得也得打着“爲甄夫人解悶”的旗號上門寬慰寬慰、拜訪拜訪。

其中數戶部左右侍郎的夫人最爲熱情,因爲她們的丈夫跟甄老爺一樣都在外辦差沒有回家,她們府邸也同樣在年前獲得了皇上聖旨褒獎和賞賜,她們自然而然把甄夫人當成盟友、自己人,比別人更親近了幾分。

正月十二。甄府來了兩位很特殊的客人:鎮守西北練兵的正三品奉國將軍謙揚及其夫人楊九娘。

謙揚少年從軍,當初宋家還沒敗落的時候,他曾經當過甄夫人父親的親兵,是宋家老爺一手訓練出來的。他此次代表西北軍回京向皇帝述職,又聽聞甄夫人已經復出,自然要上門拜訪一番。

甄夫人和甄克善一起接待了他們夫妻倆。謙揚見了甄夫人。攜着夫人一起,肅容向甄夫人一揖到底行參見之禮,甄夫人連忙親自扶起楊九娘,命甄克善扶起謙揚。

謙揚雖然是正三品將軍,官職在甄老爺之下。但鎮守一方的大將,實權在握,一方霸主,連皇帝都得敬着三分,這不是朝中官員所能比的。

望着俊眉朗目、五官硬朗、英姿勃勃的謙揚,他的滿身透出的濃濃西北風沙的強硬氣息,那被西北的風霜洗禮過的五官,被西北的驕陽曝曬過的膚色,被西北的苦寒磨礪出來的銳利堅毅的眼神,跟昔年的父兄們多麼的相似,甄夫人的眼眶一下子溼潤了。

甄夫人掏出手帕別過臉輕輕拭了拭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向謙揚和楊九娘笑了笑:“謙將軍和夫人有心了!”

謙揚滿肚子的話想說不知道該怎麼說,最終化作一聲長嘆,嘆息道:“下官慚愧,早該來拜訪夫人!”

甄夫人勉強笑笑,說道:“謙將軍別這麼說,您有這份心意,妾身已經感動不盡了!”

“這是應該的!”謙揚雙手撐在大腿上,脊樑挺得筆直,久經沙場磨礪而出的鐵血氣勢展露無遺。他揚了揚粗獷濃黑的長眉,慨然說道:“如果當年沒有老將軍的訓練教導和提拔,也就沒有我謙揚的今天,老將軍和少將軍們的恩德,我謙揚一輩子都會記在心裡!”

他停了停又說道:“不光是我,昔日追隨過老將軍的弟兄們也都記得!”

甄夫人嘴動了動,眼睛裡漸漸漫上一層水霧,鼻腔裡生出一股涼涼酸酸的感覺,胸腔裡洋溢着滿滿的微涼的感動。

謙揚無比遺憾的惋惜道:“可惜了,宋小公子無意從軍,不然,兄弟們就是捧也必會把他捧上去!等他打贏幾場大仗,不愁宋家不重現昔日風采!”

甄克善聽了這話眼睛不由自主的亮了一亮,下意識向謙揚望去,眼底的羨慕與崇拜一閃而隱,把個謙揚看得一怔,眨了眨眼。

甄夫人眼皮輕跳,輕嘆道:“小弟宋祁明那時還是個孩子呢,打小沒有基礎,沙場立功怕是不能夠了!這些年他一直漂泊江湖,連我這個做姐姐的,也不知他在哪裡!”

謙揚怔了怔,說道:“夫人不必擔憂,小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也許過一兩年,再長大些,就會回來了!”

甄夫人心中一寬,笑道:“但願如將軍所言!”

甄克善突然問道:“謙將軍,聽說胡人的鐵騎來去如風十分厲害,是真的嗎?”

謙揚一愣,揚了揚眉哈哈笑道:“怎麼?甄公子有興趣投軍嗎?”謙揚微微眯着眼打量甄克善,探花郎的兒子,不考狀元難道想當一介武夫?

“胡人的鐵騎再厲害也不是我大夏兒郎的對手!昔年宋老將軍、大將軍們在時打得他們落花流水,如今他們也討不了好去!”謙揚雙眸炯炯,眸中精光四射,那充滿自信、意氣飛揚的語氣和神情令甄克善的眼神有些朦朧起來,嚮往不已!

甄克善醉心讚道:“西北多有幾個像謙將軍這樣的英雄,一定能把胡人追擊到千里之外!教他們再也無力侵犯我大夏疆土!”

謙揚不覺有些詫異的瞟了甄克善一眼。

幾十年來,不時侵擾西北邊境的胡人一直是大夏的一塊心病。胡人彪悍善戰,鐵騎來去如風,提起對付胡人,人們驚懼之下下意識想到的大多是如何防範他們入侵。守得住城池,抵得了胡人侵掠,便是百姓拍手稱頌的英雄。可是甄克善一開口就是把胡人追擊千里之外,單說這份自信和勇氣,不知比多少軍中滾打多年的將領要強得多!

謙揚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說道:“西北比謙某強大的將軍多的是,胡人蹦躂不了幾日了!如果有機會,二公子可到西北一遊,到時候謙某一定帶二公子好好見識一番!”

“真的?”甄克善眼睛大亮,喜道:“那將軍可要記住了!”

“克善!”甄夫人看到兒子興奮得簡直有點失態忙出言打斷了他,目光中略帶着譴責嗔道:“謙將軍乃邊防重將,打仗不是鬧着玩,你怎麼這麼口沒遮攔呢!等你爹回來,看怎麼說你!”

第401章第184章 與二皇子交鋒第230章 二皇子的分析第358章第75章 姨娘失算第358章第32章 祭祖第389章第334章第204章 事端第268章 拒絕第402章第229章 大堂兄第69章 收拾行李第222章 大堂兄要上京第71章 刁奴第409章第367章第343章第21章 主母第102章 小秋狩第349章第215章 父女相見第30章 白姨娘的心思第341章第249章 疑心再起第78章 錦心的婚約第386章第63章 甄夫人的報復與警告第393章第300章第133章 沈氏的算盤第269章第164章 設計相識第186章 計子清心思不小第179章 規矩後遺症第268章 拒絕第194章 小寧子的死第20章 絕不給人當槍使第188章 太妃插手第260章 攔路第377章第137章 離京前的話別第302章第117章 算盤落空第221章 皇后發威第305章第119章 爭寵第296章第329章第92章 吐露秘密第325章第278章第217章 驚覺第296章第79章 巧遇第99章 疑心第240章 詩會第103章 波折第399章第383章第282章第406章第42章 悸動第55章 元宵燈會第137章 離京前的話別第224章 擔憂第210章 結束了嗎?第315章第163章 仇人相見重生第322章第297章第321章第201章 進香意外之事(和氏璧加更)第135章 新僕第85章 欠什麼別欠恩情第333章第308章第364章第279章第373章第64章 長公主府第111章 禮物第369章第404章第189章 二皇子的憤怒第94章 算賬第71章 刁奴第331章第89章 拜壽第359章第151章 解釋第281章第65章 挑撥第368章第77章 三堂會審第333章第44章 出事第241章 採桑子第407章
第401章第184章 與二皇子交鋒第230章 二皇子的分析第358章第75章 姨娘失算第358章第32章 祭祖第389章第334章第204章 事端第268章 拒絕第402章第229章 大堂兄第69章 收拾行李第222章 大堂兄要上京第71章 刁奴第409章第367章第343章第21章 主母第102章 小秋狩第349章第215章 父女相見第30章 白姨娘的心思第341章第249章 疑心再起第78章 錦心的婚約第386章第63章 甄夫人的報復與警告第393章第300章第133章 沈氏的算盤第269章第164章 設計相識第186章 計子清心思不小第179章 規矩後遺症第268章 拒絕第194章 小寧子的死第20章 絕不給人當槍使第188章 太妃插手第260章 攔路第377章第137章 離京前的話別第302章第117章 算盤落空第221章 皇后發威第305章第119章 爭寵第296章第329章第92章 吐露秘密第325章第278章第217章 驚覺第296章第79章 巧遇第99章 疑心第240章 詩會第103章 波折第399章第383章第282章第406章第42章 悸動第55章 元宵燈會第137章 離京前的話別第224章 擔憂第210章 結束了嗎?第315章第163章 仇人相見重生第322章第297章第321章第201章 進香意外之事(和氏璧加更)第135章 新僕第85章 欠什麼別欠恩情第333章第308章第364章第279章第373章第64章 長公主府第111章 禮物第369章第404章第189章 二皇子的憤怒第94章 算賬第71章 刁奴第331章第89章 拜壽第359章第151章 解釋第281章第65章 挑撥第368章第77章 三堂會審第333章第44章 出事第241章 採桑子第4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