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姜文煥說完了這那一首詩後,姬月冷冷一笑,扭頭掃了一眼姬昌,淡淡地說道:“看來這又是父親將我的詩詞送給了東伯侯,這與盜竊何異?“
聽到了姬月竟然當面敢忤逆他,姬昌立即惱羞成怒。
姬月說的沒有猜錯,剛纔姜文煥所說的詩,正是姬月平時念誦之時,被姬昌派人抄錄了下來,讓姬發在昨日送給了姜文煥。
“是又怎麼樣?如今事實已成,你就要嫁給東伯侯。“姬昌壓低了聲音怒道。
姬月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未必如此,在場一定有比他厲害之人。“
姬昌氣得咬牙道:“哼,你休要癡心妄想!不必說根本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就算是有又怎麼樣?你莫非忘記了我說的話了嗎?如果你不聽我的話,那麼我打得天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蘇全忠。”
若是在以往,姬昌一說完這句話,姬月必然臉現驚恐,立即乖乖聽話。
可是今天,姬月卻是一臉的輕鬆,只是應付地點頭道:“是嗎?那我們走着瞧吧。”
看那樣子,姬月根本不像以前那般關心蘇全忠的死活了。
這一下,姬昌立即又疑又怒。
當初姬昌身陷朝歌之後,自身難保,與姬月失去了聯繫。
等他逃回西岐之後,爲了對付蘇遠,命人尋找姬月,但是一直無果。
後來姬昌攻破了崇城,卻是意外發現姬月竟然孤身一人隱藏在崇城之中,姬昌立即將姬月抓入府中。
姬月當然誓死不從,想盡辦法想要逃離侯府。
後來姬昌威脅姬月,如果姬月不聽從自己,那麼自己一統天下之後一定會先殺了蘇全忠。
而當時西岐大軍所向披靡,眼看着就要佔領整個天下。
聽到這兒,姬月這才老實了下來,乖乖地呆在侯府之中,任何事都言聽計從,甚至讓姬月嫁給姜文煥,姬月都沒有任何異議。
本來一切都如此順利之時,卻是不知道爲何在關鍵的時候,姬月竟然突然間失去了控制。
姬昌大爲光火之際,也隱約猜到,姬月變化的原因八成是與淮夷王有關。
看來姬月是看好了淮夷王?不再忠情於蘇全忠?女人果然真是善變,這麼快就移情他人了!
想到這兒,姬昌低聲對姬月說道:“如果你看好了淮夷王,那麼你就死了這條心吧。就憑他根本做不出什麼詩,更不用說能夠比得上姜文煥。“
聽到這兒,姬月微微一笑,掃了姬昌一眼,說道:“父親,你敢和我打個賭嗎?“
“賭什麼?“
”如果淮夷王能夠勝了東伯侯,那麼就你就成全我,讓我跟着淮夷王離開。如果我輸了,那麼我就乖乖聽你的話。“
看到姬月自信的表情,姬昌不由得心中一疑。
但是接着姬昌就一咬牙,說道:“好,我和你賭了。“
畢竟作詩極難,而且像剛纔東伯侯作說之詩,更是天絕之作,任何人都沒有希望勝出的。
看到姬昌答應下來,姬月立即站起身來,向着蘇遠說道:“淮夷王大人,我父西伯侯剛纔不相信淮夷王能夠做出一首更佳的詩詞,如果淮夷王能夠做到,那麼父親就答應我隨你而去。“
聽到這兒,所有人都看向了蘇遠。
雖然剛纔蘇遠彈出了驚妙的樂曲,但是畢竟只是樂曲而已,並不像詩詞那般押韻合折。
而且姜文煥所做的詩詞,百年不遇,華麗無比,估計沒有數年之功,根本不可能有如此佳作的。
因此,衆人對蘇遠均是不報有什麼希望。
就在衆人的注視之下,只見蘇遠哈哈一笑,說道:“姬月小姐說錯了,我真的做不出一道更妙的詩詞。“
聽到這兒,姬月不由得臉色一變,心驀然間向下一沉,而姬昌陰沉的臉上立即露出了得意之色。
不過這時,就聽到蘇遠繼續說道:“像剛纔東伯侯作的詩,我十首八首都不成問題。“
聽到這兒,姬月的臉色這才由驚轉喜,當時只感覺到自己的心“砰砰“直跳,差一點就要跳出來一般。
而姜文煥卻是大怒,叫道:“好啊,那你來做啊。”
可是這時,姬昌卻是一擺手,冷冷地說道:“如果淮夷王真的能夠做出十首佳作,那麼我說話一定算數,成全你們兩人。“
聽到姬昌的這一句話,衆諸侯盡皆暗暗佩服姬昌的毒辣,相比之下姜文煥卻是稚嫩許多。
姬昌這一句話,已然將蘇遠逼上了絕路,他必須要做出十首纔算是獲勝
不過這也怨不得姬昌,誰讓剛纔蘇遠自己吹牛了。
而聽到這兒,姬月也不由得擔憂起來。
她雖然瞭解蘇遠的才情,剛纔姜文煥所說的詩就是蘇遠創作,但是一下子創作出十首,而且每一首都要這麼高的水準,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姬月擔憂地看着蘇遠,張開櫻桃小嘴,兩手握在身前,緊緊地抓住衣襟,將衣襟在手指上繞來繞去。
可是蘇遠卻是微微一笑,說道:“好,那麼你們就來聽第一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聽到這兒,全場一片譁然。
這一首詩,果然與姜文煥剛纔所做相差無已。
這兩篇詩情,可是說都是傳世的大作啊。
一天能夠聽到兩個傳世之作,衆諸侯也均是倍感興奮。
而姜文煥卻是心中一沉,暗道:多虧西伯侯剛纔讓他做十首,否則的話誰勝誰負真的是不一定。
想到這兒,姜文煥說道:“這一首勉強過關了,還有九首呢。”
聽到姜文煥的話,衆諸侯也均是爲蘇遠可惜起來。
如果蘇遠剛纔不是那麼狂妄,非要做十首,只怕現在就能夠獲勝了。
可是卻見蘇遠嘴角一揚,張口說道:“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這!這竟然又是一首傳世之作!”
在場的諸侯全部都張口結舌,滿面震驚。
可是,還沒等到這震驚之色消退,就聽到蘇遠繼續說道:“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這一首詩,是詩仙李白之作,堪稱世間經典。
李白堪稱詩作第一人,其詩文之靈性,數千年來無人可比。
衆諸侯還沒有從上一首詩的震驚之中甦醒過來,立即再次被李白的詩震撼到瞠目結舌。
而這時,只聽到一首首佳作從蘇遠的嘴中源源不斷地說了出來。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等到十首詩說完之後,整個大殿之中,立即陷入到了死一般的寂靜之中。
所有諸侯都全部張大了嘴巴,下巴幾乎都要掉在地上。
能夠聽到的,是衆諸侯的口水從嘴角中流出時發出的“滴滴答答”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