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們來看你來了。”
進了別墅,小舅大大咧咧的喊道,他們兄弟倆每隔三四天,都會來別墅裡看望一下老孃,如果是飯點,還能蹭上一頓飯。
“噢,你們都來了,最近店裡生意怎麼樣?”
外婆慢吞吞的問道,這會她正在聽收音機,看見兒子們來了,就把廣播聲音調小了一些,順便把桌上的果盤往前推了一點。
小舅嘿嘿一笑,從果盤裡挑了一個西紅柿啃了起來:“好的很,媽你就別擔心了,咱家生意獨一份,想不好都難。”
“是啊,媽,店裡如今每天都能賣到七八萬塊錢,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能把欠東子的房錢還上了。”小舅媽一臉幸福的補充道。
“那就好,不過我聽廣播說,好像附近要建一個什麼農場基地,對你們生意有沒有影響?”外婆又有些擔憂的問道。
“影響肯定有,不過應該不大,我聽說基地裡面的糧食都是用營養液泡出來的,產量高,但是味道差。
另外我們賣菜是不收糧票的,其他糧店可沒這個條件。”大舅很有自信的解釋道。
“大舅你們放心,以後糧食只會越來越緊張的,根本不愁賣。”李東正準備下樓,聽到了大舅的話,於是順口說道。
“東子你來了,大舅正想感謝你呢,當初你說買大房子果然是對的,這還沒過幾個月,房價直接翻了兩倍。”大舅感激道。
李東擺了擺手:“這也就是歪打正着,只能說大舅你們運氣好啊!”
晚上,大舅媽和小舅媽親自下廚,給大家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一方面慶祝房子升值,另一方面也是盼望着日子越來越好過。
4月14日,長河灣種植基地終於破土動工了,市長親自到場主持開工典禮,李東也去看了,那場面是一點也看不出末世的影子。
幾個照明燈塔把現場照的是一片雪亮,主席臺下是十幾個由工人組成的方隊,工人們穿着嶄新的工作服,頭戴安全帽,一個個精神抖擻。
方隊身後是一排五十多輛的挖掘機,排列的整整齊齊,後面還停着各種工程機械和運輸車輛,非常壯觀。
“李老弟,看見
沒有,政府果然是財大氣粗,瞧瞧這些機器,再瞧瞧人家的工人,這才叫專業啊!”
孫書記一臉羨慕看着主席臺上侃侃而談的市長,這種場合,他是沒資格站在主席臺上面的,只能在下面幫着警察維持一下現場秩序,做做後勤工作。
“別比了,人家一次就是十多萬畝地土地,我們才一百多畝,怎麼比?”李東沒好氣的說道。
“說的也是啊,這麼大的面積,也不知道一年能產多少糧食,怕是都能堆成山了吧。”孫書記咂咂嘴說道。
“具體多少噸不知道,不過我想每年養活個兩三百萬人還是沒問題的,這就差不多佔了市區四分之一的人口了。”
“乖乖,那要是多建幾座基地,豈不就沒人餓肚子了?”孫書記雙眼放光道。
李東翻了個白眼,一副被打敗了的模樣:“我說老孫,你不會以爲建個種植基地很容易吧,建築成本就不說了,光是每年的用電和營養液的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即使是國家,也不可能無限供應的。”
“唉,是我想多了,想想也是,要是真的那麼簡單,那TMD的就不是末世了。”孫書記有些懊惱的說道。
“對了,老孫你認識基地裡面的領導麼?”李東.突然詢問道。
“嗯,認識倒是認識一些,他們的後勤主管昨天來社區接管房子,我們聊了幾句,你想幹什麼?”
孫書記有些感慨,種植基地還真是有錢,那八千多套房子都要重新進行裝修,而且還要配好所有的家電、廚具和傢俱,除了被褥,都能直接拎包入住了。
“這不是蔬菜大棚快建好了嗎,我想從基地裡面接一條供暖管線過來,免得我們還要自建鍋爐,成本高不說,煤炭也不好買。”李東解釋道。
“這樣啊,那行吧,過兩天我把人約出來,到時拉拉關係,畢竟我們是地頭蛇,這點面子他們應該會給的。”
孫書記一口答應下來,蔬菜大棚也有街道辦的三成份子,自家的事肯定要上心。
畢竟種植基地發展的再好也和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蔬菜大棚纔是親兒子。
4月15日,種植基地正式開工的第一天,一車車的建材和設備被拉到了工
地上,東一堆、西一堆,錯落有致,亂中有序。
即使隔了好遠,都能聽到機器的轟鳴聲,日夜不停,小區居民難得的沒有投訴抗議,大家都盼望着基地能夠早日竣工,一起發大財。
兩天後,李東見到了基地的後勤主管和一位副主任,目前基地的所有建設事宜都由這位副主任負責。
雙方的會面地點選在了孫書記的家裡,孫夫人一早就帶着兒女出門了,老孫親自擔任服務人員,端茶倒水,一點也不含糊。
“方主任,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蔬菜大棚的投資方,可樂園的大老闆李東。”孫書記介紹道。
“幸會幸會。”
李東和方副主任握了握手,對方是一位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梳着中分,戴着一副無框眼鏡,穿着一件軍用棉大衣,長相普通,但是身上很有氣勢。
“李老闆果然是年少有爲,還能熱心公益,真的是很難得啊!”方副主任事先已經通過孫書記了解到了李東的一些情況。
“不敢當,比起方主任你們要做的事,我這還差的遠了。”
李東謙虛道,不過說的也是事實,如果不是重生優勢,他頂多就是一個專業宅男,能力和普通人沒兩樣。
“來來,大家坐下談。”孫書記招呼大夥兒坐下。
“李老闆,你的事孫書記跟我說了,原則上沒有問題,但我這裡還有另外一個解決方案,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聽?”方副主任斟酌了一番,直接進入今天談話的主題。
“哦,願聞其詳。”李東立刻正襟危坐。
“我們基地願意出一千五百萬收購你們的蔬菜大棚,你覺得怎麼樣?”方副主任緩緩說出口。
李東有些心動,要知道整個蔬菜大棚的投入估計不會超過八百萬,這絕對屬於高價收購了。
但還是不夠,除了貨幣貶值的因素外,就憑如今蔬菜大棚的地理位置,對比於房價,應該同樣要向上翻個兩番纔對。
“抱歉啊,方主任,我們這個大棚蔬菜是專門爲社區服務的,而且每年都要拿出相當利潤資助社區孤兒院,實在是不適合轉讓。”
李東委婉的拒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