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甲午

第147章、甲午

武當山下張家寨,張行家就在這裡。李書成來這裡,是想要建一個學堂。

“先生要在我們寨子裡開私塾?”張家族長說道,“先生在這裡開私塾我們寨子肯定同意,只是,能送娃子讀書的不多,這私塾不一定辦得下去。”之前他們寨子也辦過私塾,不過能讀得起書的小娃子不多,養活不了教書的先生,私塾辦不下去。

“族長不用擔心,我辦這個學堂並不是爲了賺錢餬口。”李書成笑道,“學堂建好之後,附近幾個寨子的孩子上學不用交束脩,只有遠處來的纔會交一點束脩,而這些束脩是他們吃飯的費用。”

“這……不爲了賺錢,那是爲了什麼?”族長問道,他想不通李書成爲什麼要這樣做。

“我只是想做點什麼。”李書成說道,“幾百年前宋朝的時候,十個人裡有三四個人識字,可是到了現在,幾十個人裡纔有一個識字的。現在西方國家打進來了,我們落後了。落後就要進步,要進步就得學習。可大家都窮,少有交得起束脩的,我又不缺這點束脩。”

“不用交束脩?那太好了!”族長高興道,“我叫寨子裡幫你吧學……學堂建起來。”

“學堂要建大點,不但你們寨子的人幫忙,還要叫上附近幾個寨子。”李書成說道,“就建在寨子外面通往武當山的路邊,附近幾個寨子的孩子上學近點。”

選址、買木料、瓦片、石頭,這些一玄老道士交代道士們幫忙,附近幾個寨子的人聽說這學堂是不要錢給他們孩子讀書的,而且來幹活李書成還給工錢,一個個幹勁十足。

學堂建得差不多,同樣是武當山的一玄他們通過善信請過來幾位年紀大的秀才做先生。武當道士出了這麼多力,又是在武當山下,李書成一想,就以武當山又叫太和山,就叫太和學堂了。

學堂初期只開兩門課,語文和數術。語文就那樣,識字、學習儒家經典、學寫文章。當然,寫文章不用八股格式,又不是爲了考科舉。至於數術,早在幾百年前李書成就教過了。

數術使用的自然是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這些符號,要是前幾年可不能使用。恭親王和曾國藩等人見識到洋人的堅船利炮、精良技術,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學習先進技術,首先就要學習數術。而大學士倭仁等頑固勢力卻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洋事物。

爭辯之中,恭親王說道:“數術不是外洋事物。外洋數術使用的符號,早在宋時就已經在中國使用了,前明也廣泛使用,貴州安順府更是一直使用到現在。”

當然,這樣的爭辯其實無意義,最後還是要看掌握朝政的太后的意思。

慈禧太后聽了兩派的意見,認爲在現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要維護朝廷的統治,必須依靠實力更強而且得到洋人賞識的曾國藩等人,於是她支持洋務派。

當時江明月就感嘆過,朝廷也有明白人,要是皇族不是滿人,而是漢人,以慈禧的手段和見識,說不定清國就此崛起了。而慈禧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她掌握朝政,開始洋務運動之後,清朝軍力迅速增強,纔有了後面幾十年的相對和平。不然以之前的形勢,清朝也許已經被肢解了。

武當山下有一個免費的學堂的消息,經過善信香客的嘴傳到附近城鎮,然後很多想要孩子讀書識字卻又拿不出學費的父母帶着孩子前來。

“這……這裡的學堂真的不用交束脩嗎?”一個老實巴交的漢子結巴着問道。他的身後,躲着一個五六歲的瘦小孩子。

“嗯,我們這裡不用交束脩。”李書成說道,“不過孩子吃飯還得出錢。”

“這……能不能交玉米紅薯啊?”漢子說道,“錢我們實在拿不出來。”

“可以!”李書成說道,“實在拿不出什麼孩子也可以在這裡上課,不過他得幫着幹活。我們打算建一個養雞場,他們每天幫着養雞。”

“可以可以!”漢子急忙說道,“別看我家小子才六歲,已經回幫着家裡幹活了。”不管什麼時代,窮人的孩子,自然早早就幫家裡幹活了。

一百六十多個孩子,大的十一二歲,小的五六歲。這麼多孩子的吃穿住用是一筆很大的花銷,雖然李書成空間裡有一大堆金銀,但是隻出不進不是個事,最好還是給學堂弄些產業,讓學堂能夠靠這些產業養活。

一時心血來潮辦一個學堂,無數的麻煩接踵而來,幾個請來的先生見李書成如此忙碌,也私下裡拿起數術書學習,然後將數術課接過去,減少李書成一樁事情。

兩年下來,學堂才漸漸走上正軌,不需要李書成親力親爲了。當然,武當山這裡偏遠,附近的能來的孩子都來了,再遠的地方的孩子就沒法收了,再收學堂就養不活他們了。

張之洞調任湖北之後,開辦工廠、學校,一些技術員和老師就是從太和學堂出來的,他聽到太和學堂的名聲,還特意前來考察過。不過此時,李書成早已離開學堂了。如果留下來,二十年相貌不變,在這個人均壽命四五十歲的年代那會引來多少麻煩?恐怕掌握權力的那個老太太都會讓他進宮。

光緒二十年,甲午年,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邀請清軍鎮壓,東洋國乘機出兵,起義平息之後,清廷建議同時撤兵,東洋國不但拒絕,而且大肆增兵,蓄意挑起戰爭,清國和東洋國戰爭爆發。

在清廷開始洋務運動的時候,東洋國也開始了明治維新,軍事實力漸漸趕上清廷,尤其是洋務運動後期,因爲軍力,尤其是海軍發展起來之後,清廷上下開始懈怠,甚至不再補充新艦,於是開始落後於東洋國。

清廷向東洋國宣戰之時,李書成和江明月剛從王蘭莊離開,進入天津。他們此去王蘭莊,是聽說了皇宮貢品中有種胭脂米,特意去弄點種子。有好東西,怎能不弄來嚐嚐呢?只是是貢品,有專人看守,不能只能取了一株做種。

“連東洋國現在都敢挑戰了。”江明月搖頭說道。

“這已經是很好的了,要是沒有洋務運動,搞了幾個艦隊,造船造槍造炮,人家早就打過來了。”李書成說道,“不過小東洋這些年軍事發展得不錯,這次清軍未必討得了好,我們要不要幫一把?”

“能幫就幫一把吧。”江明月說道,“不然東洋人打進來遭殃的還是百姓。”

“那我們直接去朝鮮?”李書成問道。

“不用,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月了,去朝鮮未必有用,我覺得還是先去遼東。”江明月說道,“山東有艦隊,東洋軍不大可能從山東登陸,最可能的一是沿着朝鮮過鴨綠江打過來,一是乘船在旅順登陸。不過旅順那裡有炮臺鎮守,暫時應該沒事。如果還沒打過來,我們再進朝鮮。”

李書成想想,記憶中好像是這樣,還發生了旅順大屠殺。於是說道:“那我們就去先去鴨綠江那邊看看,再去旅順。鴨綠江那邊要硬打,倒是旅順這邊,東洋軍得乘船過來,正好送他們進黃海餵魚。”

兩人的速度自然不像尋常人一樣慢,來到鴨綠江邊,這裡還一片和平,一路來到平壤,兩人才發現,平壤尚在清軍手中。

此時清軍在平壤城內城、外城建起二十餘處堡壘。城中有一萬五千餘清軍,儘管朝鮮都城漢城落入東洋手中,政府被東洋國控制,但是平壤的朝鮮官員仍然積極協助清軍備戰。

東洋軍分四路圍攻平壤,李書成看着抵近平壤的東洋軍,說道:“怎麼不派軍隊出戰?東洋軍分成四路,這時候應該抓住時機攻其一路,重創一路之後纔好守城啊!”

江明月說道:“之前被偷襲了兩次,領軍將軍怕是被嚇破膽了,怎麼敢出城迎擊?沒有立刻丟下平壤逃跑,已經不錯了。”

“嗯,這個統領是有問題。”李書成說道,“看樣子得用移魂大法控制他。”移魂大法,《九陰真經》上的一種催眠術,這東西對於心志堅定之人很難有效果,兩人學成之後從來沒有施展過。不過以兩人現在的靈魂強度,就算心志再堅定的人也能催眠,何況心志不堅的清軍統領。

“你叫什麼名字?”李書成問道。

“在下葉志超。”葉志超答道。

“很好!”李書成說道,“接下來,你就好好指揮戰鬥,在平壤跟東洋人好好打。”

由於葉志超沒有掣肘,清軍跟東洋軍打得有來有往,一天大戰下來,清軍死傷三千餘人,東洋軍也損失了一千七百餘人。當然,這裡面有五百來人是李書成和江明月在外圍擊斃的。

夜晚,葉志超清醒過來,清點人馬,發現死傷三千餘人,但是東洋軍也死傷了一千多。而攻入城中又被反擊打出去的東洋軍,丟下了不少武器,被利用了起來。

清醒過來的葉志超並沒有察覺不對勁,不過清點了一番,覺得守平壤沒有把握,下令連夜悄悄撤退。

第305章、喜服裡的商機第146章、重回武當山第270章、食品和環境問題第165章、滅匪第160章、北伐第44章、結束旅程第304章、簡單準備第17章、李莫愁,可沒有憂愁第273章、解釋經脈內力第144章、守衛北塘第47章、變化和計劃第156章、慈幼院第244章、月亮崖第16章、終南山上全真教第106章、前往大都第3章、打獵第300章、打通十二正經第142章、鷹砝聯軍第230章、讓賢的心思第36章、舉人老爺第305章、喜服裡的商機第298章、豬肉傳說第34章、尹道長進小村子第54章、一點小幫助第297章、小澎的新打算第208章、地外生命第146章、重回武當山第269章、祛除雜質第257章、幸災樂禍第282章、正經第二脈第77章、襄陽,黃蓉成絕頂高手第126章、神秘高人第114章、物是人非第261章、道玄老道第194章、賺錢第224章、計劃趕不上變化(二)第262章、被查第157章、報信第165章、滅匪第113章、空間寶器,突破金丹第253章、金融危機的影響第134章、提攜武當第66章、一陽指第314章、《燒包穀》第178章、通知書第179章、菸草第215章、新的打算第127章、茶第56章、讓人羨慕的主角光環第284章、中年危機第204章、做貝殼風鈴第203章、傢俱廠第56章、讓人羨慕的主角光環第1章、老頑童周伯通第172章、突破,靈魂出竅第142章、鷹砝聯軍第22章、回家第303章、奇經第一條第259章、應對非典第3章、打獵第161章、上海起義第52章、英雄會上逞英雄第81章、大戰起,楊過是主角第196章、擴大生產第229章、茶園剪枝第265章、中考第59章、李書成出手第162章、相救第6章、輕功該怎麼練第170章、送錢第248章、糊弄起來的運動會第258章、夏茶新銷路第289章、寒假第38章、新港口第216章、孩子第93章、行走天下,治病救人第153章、高等小學堂第321章、空間的來歷第190章、做客第5章、由《小池》想到的第153章、高等小學堂第132章、瓦刺部入侵,張三丰駕鶴第207章、穿梭空間第198章、過個肥年第286章、旅遊新定位第197章、放假第97章、張無忌蝴蝶谷學醫第279章、正經第一脈第299章、閒話王守仁第250章、奶牛第30章、煙雨樓第149章、修養第12章、江上明月第102章、武當山上話紅巾第84章、真氣液化,築就道基第14章、初學者的想法第134章、提攜武當第183章、最後三個插隊學生離開第111章、比武奪帥第150章、再建學堂
第305章、喜服裡的商機第146章、重回武當山第270章、食品和環境問題第165章、滅匪第160章、北伐第44章、結束旅程第304章、簡單準備第17章、李莫愁,可沒有憂愁第273章、解釋經脈內力第144章、守衛北塘第47章、變化和計劃第156章、慈幼院第244章、月亮崖第16章、終南山上全真教第106章、前往大都第3章、打獵第300章、打通十二正經第142章、鷹砝聯軍第230章、讓賢的心思第36章、舉人老爺第305章、喜服裡的商機第298章、豬肉傳說第34章、尹道長進小村子第54章、一點小幫助第297章、小澎的新打算第208章、地外生命第146章、重回武當山第269章、祛除雜質第257章、幸災樂禍第282章、正經第二脈第77章、襄陽,黃蓉成絕頂高手第126章、神秘高人第114章、物是人非第261章、道玄老道第194章、賺錢第224章、計劃趕不上變化(二)第262章、被查第157章、報信第165章、滅匪第113章、空間寶器,突破金丹第253章、金融危機的影響第134章、提攜武當第66章、一陽指第314章、《燒包穀》第178章、通知書第179章、菸草第215章、新的打算第127章、茶第56章、讓人羨慕的主角光環第284章、中年危機第204章、做貝殼風鈴第203章、傢俱廠第56章、讓人羨慕的主角光環第1章、老頑童周伯通第172章、突破,靈魂出竅第142章、鷹砝聯軍第22章、回家第303章、奇經第一條第259章、應對非典第3章、打獵第161章、上海起義第52章、英雄會上逞英雄第81章、大戰起,楊過是主角第196章、擴大生產第229章、茶園剪枝第265章、中考第59章、李書成出手第162章、相救第6章、輕功該怎麼練第170章、送錢第248章、糊弄起來的運動會第258章、夏茶新銷路第289章、寒假第38章、新港口第216章、孩子第93章、行走天下,治病救人第153章、高等小學堂第321章、空間的來歷第190章、做客第5章、由《小池》想到的第153章、高等小學堂第132章、瓦刺部入侵,張三丰駕鶴第207章、穿梭空間第198章、過個肥年第286章、旅遊新定位第197章、放假第97章、張無忌蝴蝶谷學醫第279章、正經第一脈第299章、閒話王守仁第250章、奶牛第30章、煙雨樓第149章、修養第12章、江上明月第102章、武當山上話紅巾第84章、真氣液化,築就道基第14章、初學者的想法第134章、提攜武當第183章、最後三個插隊學生離開第111章、比武奪帥第150章、再建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