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西羌建城

200年八月,甄宓爲劉辛產下一女。益州經過兩年的快速發展,今年經濟收入預計會超過14億,相比於去年經濟增長達到36%。

第三個女兒出生的第三天,不韋縣到越巂郡之間的鐵路終於修通了。這耗費上百萬人力,花費四年多時間完成的巨大工程,全長435裡, 只佔據從不韋縣到成都縣用鐵軌鋪設的22%,總橋樑、隧道攻城建設的29%,但是意義對劉辛來說是巨大了。

首先說能看得見的好處。一輛火車運載的貨物需要一千輛馬車去運輸。從不韋縣到越巂郡青嶺縣大約需要五天時間,而火車的話三個時辰,劉辛已經給不韋縣運送去十輛火車頭,全部開啓一天都是兩趟, 來回那就是兩萬輛馬車的運送量。

這基本等於永昌郡一個月的運輸量, 如果火車按照如今計劃全力開啓,完全有能力把貨物與人員運輸於青嶺縣與不韋縣之間,等於減少了兩成的貨物運輸壓力。

這聽起來沒有什麼,可是給劉辛的節約是無法想象的。運送到棉虎鐵堡的鐵礦石在“不青鐵路”開通後,數量會繼續增多。益州鐵產量還會繼續增加,很多地方都在修建水泥路,從成都縣到達白帝城的水泥路正在建設中,建設部已經計劃在益州建設兩豎三橫水泥官道交通網,到時候通過官道到達益州任何地方,最多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半月。

當劉辛得知劉虞竟然稱帝的時候,也是有些吃驚。劉虞稱帝對劉辛沒有任何壞處,劉辛也懶得說什麼,他要注意的對手只有曹操、孫策、劉備三人,如今以劉辛的實力,就算三人佔據天下12州他也不擔心,現在地盤對他來說是負擔,益州人口還沒到無法養活的地步,劉辛就不想去理會其他諸侯, 你們就算把整個天下打爛了,益州也能讓天下迅速恢復元氣, 最好劉備、呂布他們能把所有世家都剷除了,還省的劉辛費心。

200年益州依然是以發展爲核心,趙雲與黃權在南郡鬥來鬥去,一個在水上一個在陸地上,就算有摩擦也大打不起來。

黃忠與管亥在羌道以西卻是動作不斷,他們兩年時間已經從羌族送回16萬俘虜,而自身損失不到兩千人。

益州精騎給羌族的傷害是巨大的,整個羌族佔領地盤超過兩百萬平方公里,是劉辛地盤的兩倍以上。但是他們人口最多不過四百萬人,黃忠兩年時間差不多讓整個羌族人口銳減了半成,這可是個巨大的數字。

黃忠每發展一個部落,就是想着如何把這個部落連人帶牲畜全部拿下。他們也不着急慢慢推進,如果有部落請援軍,黃忠感覺有難度,那就再去找下一個部落,反正羌族草原上部落多的是,就算羌族幾大部落一起聯合,也是把益州騎兵留不住的。

靠近羌道的羌族草原區域, 五百里範圍內基本很難再看到有羌族部落存在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黃忠每次出去後期補給就變得困難,【精連弩】的箭支補充也變得困難,與羌族部落交戰沒法碾壓,所以在九月初的時候,黃忠從武都郡給劉辛傳來飛信,提議在羌族草原建城。

在草原建城,這可是非常不容易。因爲草原生活一般都是靠放牧,建城後如果要養的人多,就必須離開城市很遠的地方放牧才行,到時候遇到敵人還得騎兵保護。

而如果不選擇在草原放牧,那就需要大量後勤補給,無法取得絕對性優勢,保護住自己後期補給線,在草原建城那是給人家送肉吃。

建城無法在草原就地取材,因爲這裡很多地方尋找石料、木料都非常困難,

除了戰略壓制,在班草原建城基本沒有什麼作用。

而劉辛考慮了下如今自己的現狀,益州除了打不起來的南郡,其他各地早已平穩多年,自己十多萬精銳一直在訓練,他們最大的任務就是剿匪。

向西推進也算一個不錯的選擇,以此爲依據搶佔草原人口,削減草原實力是一個目的,劉辛知道未來等自己佔據了大漢十三州的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草原各族。草原各族部落總年紀可能超過整個大漢的四倍以上,從春秋戰國時候開始,中原一直在與草原部落對抗中處於下風,農耕文明在與遊牧文明對抗的時候,天生處於劣勢,劉辛想在他有生之年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劉辛在與自己州牧府官員商議後,同意了黃忠的提議。 劉辛下令軍務部繼續擴大騎兵隊伍建設,從以前的十個營擴建成16個營,以後會有12個營一直駐紮在羌道以西,爲劉辛的草原大計劃早做準備。

第二是建設部擴建羌道,原本只能容納五千名百姓的羌道改名宕昌縣,建立一座人口超過五萬的大城,並且在宕昌縣西側建立營堡,同時從宕昌向羌族草原核心區域建立甕城,每50裡建設一城,三年內在宕昌縣西北部茶堡河流域建立一座城池。

第三步是以新城爲據點,一步步佔領南羌所有區域,逼迫整個羌族統一,然後與劉辛決戰,最後統一整個羌族區域,建立牧場與學堂,把所有羌民變成劉辛治下百姓。

小書亭

劉辛記得唐朝爲了解決羌族與匈奴、鮮卑等問題,付出辛苦可是非常大的,如今他已經33歲,如果不早做準備,讓整個發展起來再去考慮草原之事的話,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解決草原問題了。

劉辛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益州的科技發展。如今他已經能夠製造質量不錯的蒸汽火車,只要他能把鐵路修到草原各個重要地方,就能夠加快與草原文化的交流,加強地方統治,整個神州大地所有實力,建立一個從未出現過的強大而具有生機與活力的文明。

益州的水泥產量已經非常高了,劉辛下令優先給武都郡宕昌縣使用,這樣城牆建設有鋼筋水泥大概半年時間就能完成,城外甕城建設速度也會加快。

第五百三十一章 發展與制度跟進第一百六十六章 斷糧第五百七十三章 劉辛視察第七百四十一章 給劉備幫助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淗的改變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防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虞的無奈第四百零八章 險瀆騎兵vs西涼鐵騎第四百八十四章 首次對決第七百零七章 孫策拜會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二十五章 牛大骨第五百二十八章 劉小妹與張瀟第九十七章 臘月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破巨力境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六十九章 大旱至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虞的無奈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軍解散第四十一章 挖蚯蚓第七十四章 精品長弓第八百零九章 張弛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年六郡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第五十章 盧家的手筆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第二百六十一章 獲勝第四十章 蚯蚓養殖技術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二百六十章 跨過這一步,就是傳奇第九十五章 官府收稅第五百零五章 劉焉的反應地六百六十八章 不同態度第七十六章 【偵查卡】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大缺點第三百零一章 百姓只爲活命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突圍第七百八十章 舉國歡慶第七百三十六章 強大如斯第二百四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九十四章 童淵的指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鋒(一千月票加更)第五百四十章 天下局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劉辛的目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發第一章 張家佃戶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八百二十五章 父子對答第四百二十六章 聯軍撤退第五百二十章 成功背後付出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州第六百一十六章 張允買牛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心滿值的張瀟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純叛軍來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回成都第四百三十三章 綿竹關第六百五十章 張魯之實力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八百零五章 八年第七百零八章 指點孫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幽州之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發第六百四十四章 曹操艱苦第七百零一章 平羌第八百零六章 迴歸第五百五十章 瑞縣城初建第七百三十八章 相繼突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區別對待第三章 幸運大轉盤第八百章 兵至伽太基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動入伍第二百九十二章 薊縣城破第七百六十八章 八月第六百七十二章 龐統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四百九十二章 給甄家指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鋒(一千月票加更)第五百零七章 佔領廣漢郡屬國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口限制第四十二章 爆炒青蟹第四百八十六章 俘虜甘寧第七十五章 劉其與盧家第四章 分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強行練武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七百六十七章 強大的大漢商隊第二百四十四章 鹿家出動(新年快樂)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展(新年加更四)第二十九章 雛雞飼料第三百二十五章 權、兵、錢缺一不可(月票加更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對南蠻部落的態度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三百零八章 安喜縣第一百八十八章 釀酒生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劉備的仁義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難與機遇第七百七十五章 迫降
第五百三十一章 發展與制度跟進第一百六十六章 斷糧第五百七十三章 劉辛視察第七百四十一章 給劉備幫助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淗的改變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防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虞的無奈第四百零八章 險瀆騎兵vs西涼鐵騎第四百八十四章 首次對決第七百零七章 孫策拜會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二十五章 牛大骨第五百二十八章 劉小妹與張瀟第九十七章 臘月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破巨力境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六十九章 大旱至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虞的無奈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軍解散第四十一章 挖蚯蚓第七十四章 精品長弓第八百零九章 張弛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年六郡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第五十章 盧家的手筆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第二百六十一章 獲勝第四十章 蚯蚓養殖技術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二百六十章 跨過這一步,就是傳奇第九十五章 官府收稅第五百零五章 劉焉的反應地六百六十八章 不同態度第七十六章 【偵查卡】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大缺點第三百零一章 百姓只爲活命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突圍第七百八十章 舉國歡慶第七百三十六章 強大如斯第二百四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九十四章 童淵的指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鋒(一千月票加更)第五百四十章 天下局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劉辛的目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發第一章 張家佃戶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八百二十五章 父子對答第四百二十六章 聯軍撤退第五百二十章 成功背後付出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州第六百一十六章 張允買牛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心滿值的張瀟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純叛軍來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回成都第四百三十三章 綿竹關第六百五十章 張魯之實力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八百零五章 八年第七百零八章 指點孫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幽州之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發第六百四十四章 曹操艱苦第七百零一章 平羌第八百零六章 迴歸第五百五十章 瑞縣城初建第七百三十八章 相繼突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區別對待第三章 幸運大轉盤第八百章 兵至伽太基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動入伍第二百九十二章 薊縣城破第七百六十八章 八月第六百七十二章 龐統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四百九十二章 給甄家指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鋒(一千月票加更)第五百零七章 佔領廣漢郡屬國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口限制第四十二章 爆炒青蟹第四百八十六章 俘虜甘寧第七十五章 劉其與盧家第四章 分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強行練武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七百六十七章 強大的大漢商隊第二百四十四章 鹿家出動(新年快樂)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展(新年加更四)第二十九章 雛雞飼料第三百二十五章 權、兵、錢缺一不可(月票加更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對南蠻部落的態度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三百零八章 安喜縣第一百八十八章 釀酒生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劉備的仁義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難與機遇第七百七十五章 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