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家

劉辛在自己茅草屋內凍的迷迷糊糊,可是大哥劉疾的屋子裡卻是暖和的不得了。

東漢時期我國北方就已經有火牆、火炕了,郝春梅躺在炕上還在爲今天一萬錢的事而興奮。

“當家的,你說我們用這一萬錢在縣城買一小院怎麼樣,到時候貴生去學堂上學也方便,也不會再有人笑話他。”郝春梅對劉疾說道。

“我看…這錢咱們現在動不得,要是莊主問起這錢的事兒,我們可沒法回答,咱們還租這張家40畝田地呢!沒有這田地,就靠咱們自家那20畝地,這全家不得餓死!”劉疾對媳婦說道。

“也是咱們倒黴,一大家八張嘴這多厚實的家也能被吃窮…,當家的,你說如果劉辛自己離開這個家,這銀子咱們就不可以隨便用了,對不?”郝春梅腦子一轉,對丈夫說道。

“老三他才16歲,能去哪兒!他岳父王清勳可是張家布店的掌櫃,你可別亂來。”劉疾說道。

“怎麼會是亂來,你看你兩個兄弟也都已經到了成家的年紀,咱們也不能養着他們一輩子,乾脆咱們分家,分家完了到時候契約畫了手印,那就是他劉辛自己出去的,即使他告到莊主那裡去,理也在我們這裡邊。”郝春梅看着劉疾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怎麼個分法?家裡就這麼點東西,分了以後貴生哪兒來的錢上學?”劉疾搖頭說道。

“我爹認識鄉老黃族長,以前我爹救活黃族長的命,明天咱們兩個回一趟我孃家,讓我爹去黃家一趟,咱們再予以重禮……”

劉疾聽着媳婦的話默不作聲,郝春梅不停的給他說着,他知道丈夫已然心動。這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事必須確定下來,再者,家裡20畝地歸屬必須早早確定下來,他們可得讓劉固、劉辛早早斷了這地的念想。

第二天清晨,劉疾與郝春梅早早的就出去了,劉貴生也是去了縣學堂,劉辛起牀看見家裡就剩母親與小妹兩個人了。

“辛兒起來了,今日可感覺頭還痛?”劉辛母親關心的問道。

“已經沒有昨天那麼痛了,大妹呢?”劉辛看着母親問道。

“你大妹去挖野菜去了,你二哥去了莊裡,過幾天就是該給田裡施肥了,到時候你可不能亂跑了,給家裡幫些忙!”母親對着劉辛說道。

“娘,我知道了!”劉辛說完就離開了家,距離中午吃飯還早,可是他肚子已經餓的不行,想想這具身體以前,每當餓的時候都是去北部河邊尋吃的,只不過會不會有收穫得全靠運氣。

劉辛心願是以後做一名遊俠,行俠仗義行走天下,因此跟着張飛學了一些武藝但都只是一些皮毛,如今他擁有系統知道自己的屬性,心中便有了危機感,必須儘早把自己武力升起來,只不過練武之前,他必須得把肚子填飽才行!

出了家門劉辛打了個冷顫,二月的清晨還是很冷的,田地內還未有人開始忙碌,要等到吃過上午飯,大家纔會上地。

越過一片片田地,這裡大多數良田都是張家的,佃戶們租賃土地每年產出一半糧食要交給主家,即使這樣老百姓還得搶着耕種,家裡多一石糧食,就能多吃幾次乾飯,爲了不餓肚子,多出點力又能如何。

走過三裡多地,前方是一條小河,這裡的百姓大多都是用這裡的水來灌溉,劉辛看到一些村婦正在這裡洗野菜。

河的對面是一片荒山,山上有一些梯田用石頭圍成了一圈,這是貧困人家在這裡新開的荒田,劉辛家在這半山腰也開墾出了30畝荒地,不過現在還打不出什麼糧食!

涿縣規定,百姓開荒三年不交公糧,這裡縣老爺鼓勵百姓們多開墾新田。

一片新田開墾可是沒那麼容易,首先是除草翻地修平,然後用糞便或者河裡的淤泥給土地育肥。因爲擔心下雨天水土流逝,最好還是得用石頭圍幾圈把地箍起來。

如此養兩年時間的地,第三年纔可能有收成。一畝地種下8斤糧食,能有60斤收成就算不錯,辛苦一年也就半石收入,這可比熟田費人多了。

三年之後荒地就能變成熟地,一年收成好能有一石多收成。這樣再種三五年,人勤快點地養的好,熟田就能變成中等田,畝產三石。

連續好好養地十年,中田就有可能變成上等田,畝產超過六石,這樣纔算出糧食的好地。但是這樣的良田大多隻有大戶人家纔有。

老百姓辛苦幾年只要家裡稍微出點事,就得向主家借錢,借到年底還不上怎麼辦?就只能用辛苦養了幾年的地來抵債。

主家不收貧地,只有養了五年以上的好田纔會收,就這樣一畝地能給500錢就算不錯。上等良田主家最多也都只給三千錢。

“大妹!”劉辛看見劉宛柳在河邊彎腰抓着什麼,便遠遠的開口喊到。

“三哥,我抓到泥鰍了!”劉宛柳聽到劉辛的聲音,回頭高興的向他喊到。

劉辛以前與劉宛柳在這河邊設置了一些小陷阱,一些小魚泥鰍什麼的進去就很難出來,這樣他們家偶爾還能改善下伙食,劉辛肚子餓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來這裡。

“還挺肥的,你等着我這就去找柴火!”劉辛看見劉宛柳身邊一個小水坑,就要去對面山上找柴火,他可是餓的已經不行了。

“不行,這泥鰍我們帶回家熬湯喝,貴生沒在我們都能喝上泥鰍湯了!”劉宛柳聽到劉辛就要生火烤泥鰍,連忙開口說道。

劉辛聽了停下腳步,家裡缺糧,一年很難見到什麼油水,這泥鰍最起碼有二兩以上,能給家裡人解個葷。

“行,我再找找看還有沒有?”劉辛穿着草鞋進入河裡,凍的他直打了個哆嗦,但是飢餓使得他顧不了那麼多,大妹都能抓到泥鰍,他一個大小夥如何抓不到。

劉宛柳看見劉辛穿着草鞋進入水中,想要阻止卻已經來不及。草鞋見水乾了就容易斷,家裡可沒有多餘的錢給他買鞋的。

“怎麼一條也沒有?”劉辛興致勃勃,翻遍了所有石頭都沒有再看到泥鰍的身影。

“這石頭不知道被翻了多少遍了,我們能抓到一條這麼大的已經很幸運了。”劉宛柳沒好氣的說道。

第七百五十二章 收緊與開放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郡局勢第五章 災民第六百七十八章 張飛的橡膠園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大政令第七百一十五章 張繡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三章 羌族六郡第六百一十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二十三章 衆將聚首第四百一十三章 洛陽城困境第七百五十八章 戰神之名(一)第十五章 再見周氏女第五百五十八章 四處穩定第四百章 十八路諸侯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四百四十二章 金錢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操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七章 涿縣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險瀆縣防守戰(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樂成城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薊縣城下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二百零三章 涿縣義軍(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租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典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四百八十四章 首次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黃巾(四)【求首訂】第七百八十七章 錫蘭島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之靈第三百三十四章 到西安平縣第七百七十三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三)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一百六十七章 深夜搶收(爲黑衣人打賞加更)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四百九十七章 瑞縣交談第一百零三章 拜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防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孽龍之災第三百四十七章 突殺鮮卑部落牲畜(打賞加更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家莊議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是貿易,不是征服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六十八章 少年錦衣衛第四十八章 拉攏周泰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鴻門宴地六百三十九章 黃敘與郭嘉第七百九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範三兄弟第五百八十三章 報紙宣傳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有特色第六百零九章 西羌建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展(新年加更四)第五百七十章 瘟疫第七百章 孫策與孫尚香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的陰謀第六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的誠意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第四百六十章 何宗敗亡第四百一十八章 洛陽城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五郡太守第五百一十三章 軟刀子第四十五章 周泰第八百三十八章 空間恢復第八百零五章 八年第四百二十三章 討董聯盟散第三百一十五章 專心鍊鐵第三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回成都第五十七章 囤糧第四百九十章 吳壹第五百六十二章 曹操贈女第五百五十三章 張允吃羊肉面第八百一十二章 廣播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六十七章 五月第四百四十章 瑞縣諸事(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斯里蘭卡大青蟹第四百三十六章 瑞縣的成長(求月票)第四十章 蚯蚓養殖技術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幸監國第四百二十章 董卓末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準備救援地六百八十六章 退卻第七百二十章 絕世的意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突圍第五百七十五章 穩步發展第五百七十章 瘟疫第四百二十三章 討董聯盟散第一百三十九章 抽獎點的獲取之道第六百零七章 郭嘉之才第四百四十章 瑞縣諸事(求月票)第五百零一章 蜀郡水軍
第七百五十二章 收緊與開放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郡局勢第五章 災民第六百七十八章 張飛的橡膠園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大政令第七百一十五章 張繡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三章 羌族六郡第六百一十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二十三章 衆將聚首第四百一十三章 洛陽城困境第七百五十八章 戰神之名(一)第十五章 再見周氏女第五百五十八章 四處穩定第四百章 十八路諸侯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四百四十二章 金錢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操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七章 涿縣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險瀆縣防守戰(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樂成城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薊縣城下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二百零三章 涿縣義軍(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租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典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四百八十四章 首次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黃巾(四)【求首訂】第七百八十七章 錫蘭島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之靈第三百三十四章 到西安平縣第七百七十三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三)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一百六十七章 深夜搶收(爲黑衣人打賞加更)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四百九十七章 瑞縣交談第一百零三章 拜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防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孽龍之災第三百四十七章 突殺鮮卑部落牲畜(打賞加更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家莊議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是貿易,不是征服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六十八章 少年錦衣衛第四十八章 拉攏周泰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鴻門宴地六百三十九章 黃敘與郭嘉第七百九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範三兄弟第五百八十三章 報紙宣傳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有特色第六百零九章 西羌建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展(新年加更四)第五百七十章 瘟疫第七百章 孫策與孫尚香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的陰謀第六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的誠意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第四百六十章 何宗敗亡第四百一十八章 洛陽城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五郡太守第五百一十三章 軟刀子第四十五章 周泰第八百三十八章 空間恢復第八百零五章 八年第四百二十三章 討董聯盟散第三百一十五章 專心鍊鐵第三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回成都第五十七章 囤糧第四百九十章 吳壹第五百六十二章 曹操贈女第五百五十三章 張允吃羊肉面第八百一十二章 廣播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六十七章 五月第四百四十章 瑞縣諸事(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斯里蘭卡大青蟹第四百三十六章 瑞縣的成長(求月票)第四十章 蚯蚓養殖技術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幸監國第四百二十章 董卓末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準備救援地六百八十六章 退卻第七百二十章 絕世的意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突圍第五百七十五章 穩步發展第五百七十章 瘟疫第四百二十三章 討董聯盟散第一百三十九章 抽獎點的獲取之道第六百零七章 郭嘉之才第四百四十章 瑞縣諸事(求月票)第五百零一章 蜀郡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