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回長安

孫權投降之後的第二天,廬陵郡那裡傳來消息,廬陵太守呂範在看到諸葛瑾帶去的孫權的親筆信之後,也是選擇了歸降。而當天下午,隔江相望的廣陵郡也是如此,郡守步鷙在看到孫權的親筆信之後,也是選擇了投降。

相比較廬陵郡,廣陵郡的情況很是特殊。早先的時候,廣陵郡是隸屬於曹操治下的。孫策和孫權在位期間,曾經多次渡江攻打廣陵郡,卻都被當時的郡守陳登擊退。等到陳登病逝,馬謖又出了奇計,廣陵郡也是被孫權佔據了。

後來孫輔叛亂的時候,二孫激戰於廬江,曹操插手江東戰局,廣陵郡又被張遼趁機給奪了回去。再到前次曹操爲了誘使孫權起兵對付劉備,不惜許諾割讓徐州全境,而廣陵郡更是作爲定金給支付了。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廣陵郡在孫曹之間的拉鋸戰中數度易主,現在卻爲劉備所有。而要是追溯到初平年間,劉備確實是曾經短暫地佔據徐州,從這個角度來講,劉備也算是失而復得了。這還要感謝孫權,現如今實力大不如從前的他,自然是對每一塊土地都是珍惜異常了。因此在決意投降之前,孫權一直沒肯放棄廣陵郡。而曹操忙於恢復生機,也沒有顧得上這茬事,因此到最後白白地便宜了劉備。

對於現在的劉備而言,廣陵郡就相當於是一個北上攻伐徐州的橋頭堡。在孫權、步鷙、呂岱、呂範先後投降之後,理論上江東全境都已經平定了。之所以說是理論上。因爲這距離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平定江東,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孫氏畢竟是在江東延綿三代,經營多年。孫權這人雖然生活奢華,但亦未達到昏君的地步。因此孫權雖降。但吳地之中不服者還是有一些的,吳郡、會稽等地就有不少土著豪強,或是心念故主舊恩,或是想要趁機渾水摸魚,反正不少人都公然打着孫權的旗號聚兵自守,拒不肯投降。

雖然這些人的實力在馬謖眼中可謂是不值一提,但是爲了避免引發大規模的人心動盪,馬謖還是決定先禮後兵。當下讓孫權出面,先派人以自己的親筆信勸降他們。如果他們能夠迷途知返,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他們繼續頑抗。那就只有不客氣了。在陸遜所部的兩萬人馬抵達吳郡之後,馬謖的本錢更是雄厚。

在連續三名拒不投降的豪族被馬謖攻破了城池,夷滅三族之後,其餘的人都是乖乖地聽話了。至於這聽話究竟是表面文章,還是真的懾服了。那就不爲人所知了。馬謖也懶得管這些事情,這一切自然有諸葛瑾這個揚州牧去管。

撲滅了這三場規模不大不小的叛亂之後,整個江東的局勢纔算是基本上穩定下來了,而時間在不知不覺之間。也已經是到了建安二十二年的五月份了。而就在五月十二日這一天,馬謖接到了劉備的詔令。要他和孫權一起前去長安。江東這裡的事務,全部都交由諸葛瑾。以及剛剛上任的平東將軍陸遜打理。

接到詔令之後,馬謖也不在耽擱,立即就啓程了。他這一次去長安,說到底就是押送孫權前去長安的。但是要說這人就是好面子,真要這麼撕破臉皮來說的話,多少有些顯得沒面子。不止是孫權沒面子,連帶着劉備也有些沒面子。

這一點劉備也考慮到了,因此馬謖這一次和孫權前去長安,並不是以投降的名義,對外都是宣稱吳公孫權向漢中王劉備進貢。也正是因爲如此,這一次去長安,一路上孫權也沒有要坐囚車,相反還是比較舒服的。另一方面,對於很大程度上將要決定自己命運的這次長安之旅,孫權自然是給予了很大的重視的,不僅準備了大量的禮物,還讓自己僅存的兄弟孫朗隨之同行。(按:此時孫權的兄弟孫翊、孫匡應該都已經掛了,就剩下這個孫朗了)

不止如此,劉備對於孫權這位敗軍之將,倒也沒有太過折辱,相反還是給予了一定的禮遇。一路上所到之處,都是安排好了妥帖的衣食住行。就算是馬謖從前出差的時候,享受到的待遇規格也不過如此了,倒是便宜了這老小子了。

馬謖和孫權是自吳郡出發,取道水路經由長江水道直至三江口。到了那裡之後,隨行的孫氏家族的其他一應人等,除了一同前去長安的孫朗之外,其餘的都取道油江,被安置到南郡的公安縣。在馬謖的招呼下,現任南郡太守,也就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已經給他們安排了定居之所。而馬謖他們則是繼續取道漢江直至南陽境內,再棄舟登岸,由陸路經由河南尹、弘農郡,取道潼關直至長安。

事實上,劉備對孫權真的可以說是相當禮遇了。不止是讓馬謖親自陪同孫權前來,而且在孫權抵達長安的當天晚上,劉備還親自設宴款待孫權。除了劉備本人以外,諸葛亮、徐庶等重臣也都是一一列席作陪。接風宴上,大家索性都是不提眼下的尷尬事,只說當年赤壁之戰時並肩作戰,一時間倒也是其樂融融,至少表面氣氛還不錯。宴散時,雙方也是賓主盡歡。

次日,劉備以孫權數十年來忠誠社稷、善治地方之功,向朝廷表奏其爲鎮南將軍、邵陵侯(縣侯),食邑萬戶。其子孫登與其弟孫朗,皆封列侯。

三日後,孫權奉命前往公安,與此同時孫朗卻是留在了長安,出任漢中王帳下的鴻臚文學。孫氏族中還有十餘名子弟,或是被給予一定的職位(當然都是虛銜了),或是被安排在太學就學。至此一來,孫氏基本上都被安撫完畢。相信曹氏集團的人看到孫權投降之後還被劉備如此厚待,不少人心裡肯定在打鼓了。

孫權退出歷史舞臺。江東完全被劉備所有,這樣的局面自然不是曹操願意看到的。劉備派出的使者到了鄴城之後,沒多久曹操就以天子的名義下詔,質問劉備爲何要擅起刀兵。肆意行征伐之事,甚至將一州之長、國之公爵(指的就是先前的揚州牧+吳公孫權)變爲階下之囚,究竟是出於何居心。

面對曹操氣勢洶洶的詰責,劉備不慌不忙,再度寫了一封奏章,讓簡雍跑了一趟鄴城,當面送呈曹操。與之一同抵達的,還有孫權的一封上書。在自己的奏章之中,孫權自稱才具不堪統領江東,因此願將江東之地交由劉備打理。這份奏章當然不是孫權自己的意思,而是在劉備的授意下寫的。雖然這裡面的話沒有一句是真的,但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曹操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不過劉備表奏諸葛瑾爲揚州牧的奏表,卻被曹操以資歷太淺給駁回了。

最終劉備採取折中的手段,以張昭爲揚州刺史。諸葛瑾爲揚州別駕,陸遜爲平東將軍,表面上看似是三人一同打理揚州的事務,但是張昭此外還被拜爲漢中國的廷尉。即刻赴長安就任。這樣一來,實際上治理江東六郡的。也就是陸遜和諸葛瑾。前者對劉備的知遇之恩自然是極爲感激、拼死報效的;後者雖然是孫氏舊臣,但更是諸葛亮的大哥。而且以諸葛瑾的見識。到了這個地步,自然不會再爲孫氏去盡那虛無縹緲之忠,因此倒不擔心他會怎麼樣。另一方面,這對東吳的舊部也是一種安撫,可以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去穩住江東的局勢。

事已至此,曹操就算是再不甘心,也只能就此作罷了。不過曹操顯然不會是隻用這點小把戲,就在江東的扯皮階段告一段落之後,另一場風波卻是在醞釀。

“怎麼樣夫人,這就是我們的新家了!”指了指眼前的這個宅院,馬謖介紹向孫尚香詳細道。劉備倒也信守承諾,馬謖也因爲此番平定江東,加上先前北伐之中的功勞,加封爲前軍師,兼領振威將軍,南鄉侯,留在長安聽用。

“還不錯啊!”孫尚香饒有興致地看了看之後,卻是頗爲滿意地笑道。馬謖所居住的這件宅院,正是他回到長安之後,劉備給他安排的。據說以前也是一個大官宦人家的住宅,具體是誰就不太清楚了。長安畢竟是大漢的西都,雖然這些年來戰火不斷,不少民居都是毀在戰火之中,但是畢竟是有這個底子在這裡,真要重建城市的話,並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事實上,在佔領關中之後,劉備所面臨的最爲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迅速的恢復關中的經濟。而在這個時候,諸葛亮也是發揮了他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他的建議,劉備下令遷漢中、益州和隴西各郡百姓數萬餘戶往關中,分以無主的土地,由甄宓免息借貸,幫他們購置農具與耕牛、種子,並且免除掉他們未來數年內的錢糧賦稅。與此同時,又將那數萬的屯田客大量地分爲自由身,安排在關中這裡耕種,爲今後的征戰提供充足的糧草。加上陸續從沓中重返家園的百姓,整個關中的人口基數現如今能夠維持在三四十萬左右,雖然和戰前的五六十萬相比差了一籌,但是畢竟還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正在緩慢地恢復着生機。

“對了,來之前去荊州看了你老哥了吧,怎麼樣了?”馬謖又想起來另外一個問題,順口又是問了一句。

“挺好的,他在荊南。雖然精神不是很好,不過漸漸地也會習慣的!”孫尚香嘆道。頓了一頓,孫尚香又是低聲道:“這次真的是要謝謝你了!”

“咳,老夫老妻了,都還謝什麼謝啊!”馬謖邪邪一笑,隨即卻是低頭在她的耳邊道:“要謝我還不容易,晚上好好陪我不就行了!”

“呸!”孫尚香聞言不禁臉色緋紅,雖然已經成親多年,但是她還是忍受不了丈夫時常的調戲。馬謖看她這個樣子,正準備繼續調戲下去,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說是劉備有要緊事,要他趕緊去商議。

第14章 自信非凡第29章 皆大歡喜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23章 大仁大義第10章 上位第97章 怪異的使者第66章 大戰將至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0章 受降第38章 多管齊下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148章 聚殲(上)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196章 步步緊逼第237章 蔣濟毒計第15章 開罵(下)第47章 混亂的局勢第27章 消除隱患第12章 初戰告捷第36章 速起之策第53章 得意忘形第66章 大戰將至第97章 怪異的使者第169章 翻盤的希望第82章 又生波瀾第63章 報仇雪恨第82章 又生波瀾第2章 劉琦之死第214章 沒這麼容易第100章 人事安排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13章 戰後事宜第74章 致命的烏龍(二)第20章 混戰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8章 江夏會師第33章 盤尾收關第232章 險計第307章 又要幫忙第88章 死戰!!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99章 人事之爭第60章 兵出祁山第22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23章 迫不及待第6章 回漢中第61章 沉重的打擊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87章 灰飛煙滅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52章 劉備的決定第17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3章 有備無患第221章 事出有因的叛亂第11章 火燒新野第99章 人事之爭第59章 關門打狗第53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2章 萬事尚未大吉第40章 是戰是和第76章 水到渠成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87章 周瑜來了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9章 忠言逆耳第3章 有備無患第103章 擋也擋不住的運氣第17章 馬兒驍勇第29章 皆大歡喜第103章 擋也擋不住的運氣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35章 回漢中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66章 大戰將至第223章 志大才疏之人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七十四章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2章 初戰告捷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159章 難熬的日子第57章 南郡攻略第200章 曲終人未散第154章 歷史的慣性第34章 真拿雞毛當令箭了第38章 多管齊下第34章 真拿雞毛當令箭了第50章 柳暗花明嗎?第155章 曹操究竟想幹什麼?第139章 無法形容的鬱悶第89章 都不容易第52章 初聞司馬第239章 復仇的心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181章 誰比誰狠第208章 都不容易
第14章 自信非凡第29章 皆大歡喜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23章 大仁大義第10章 上位第97章 怪異的使者第66章 大戰將至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0章 受降第38章 多管齊下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148章 聚殲(上)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196章 步步緊逼第237章 蔣濟毒計第15章 開罵(下)第47章 混亂的局勢第27章 消除隱患第12章 初戰告捷第36章 速起之策第53章 得意忘形第66章 大戰將至第97章 怪異的使者第169章 翻盤的希望第82章 又生波瀾第63章 報仇雪恨第82章 又生波瀾第2章 劉琦之死第214章 沒這麼容易第100章 人事安排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13章 戰後事宜第74章 致命的烏龍(二)第20章 混戰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8章 江夏會師第33章 盤尾收關第232章 險計第307章 又要幫忙第88章 死戰!!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99章 人事之爭第60章 兵出祁山第22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23章 迫不及待第6章 回漢中第61章 沉重的打擊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87章 灰飛煙滅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52章 劉備的決定第17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3章 有備無患第221章 事出有因的叛亂第11章 火燒新野第99章 人事之爭第59章 關門打狗第53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2章 萬事尚未大吉第40章 是戰是和第76章 水到渠成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87章 周瑜來了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9章 忠言逆耳第3章 有備無患第103章 擋也擋不住的運氣第17章 馬兒驍勇第29章 皆大歡喜第103章 擋也擋不住的運氣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35章 回漢中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66章 大戰將至第223章 志大才疏之人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七十四章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2章 初戰告捷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159章 難熬的日子第57章 南郡攻略第200章 曲終人未散第154章 歷史的慣性第34章 真拿雞毛當令箭了第38章 多管齊下第34章 真拿雞毛當令箭了第50章 柳暗花明嗎?第155章 曹操究竟想幹什麼?第139章 無法形容的鬱悶第89章 都不容易第52章 初聞司馬第239章 復仇的心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181章 誰比誰狠第208章 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