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赤兔換日

次日,蔡瑁遣手下偏將查點軍編,終於查到一人,乃是襄陽西屯營一百人長,姓魏名延,字文長。隨即報知於董昭,董昭心中疑惑,但也是隨着蔡瑁偏將來到西營,看看這個被曹昂指明要得人是誰?

少時,只見百人長魏延被士卒領來,董昭細細打量此人,卻是面色發紅,身材健碩,看樣子頗有些勇力,但似乎並無什麼出彩之處.....

董昭心中疑慮,但還是問道:“你就是魏延?你是哪裡人。”但見魏延一拱手道:“回大人!延之祖籍在義陽。”

董昭點了點頭道:“義陽魏延,恩~你在此可有什麼親屬?”但見魏延搖了搖頭,朗聲道:“回大人!延隻身在於此,並無親屬。”

“如此最好。”董昭笑了笑道:“魏延,我問你,你可願意隨我回許都述職?”魏延聞言皺眉,似是沒明白董昭的意思,只見董昭呵呵笑道:“吾乃是符節令董昭,許都有後將軍聞你聲名,欲重用於你,如何?可願隨我回許都?”

“後將軍?”魏延沉思片刻,突然醒悟道:“莫不是冠軍侯?”董昭聞言額首道:“不錯,正是冠軍侯爺。”

魏延雖不知冠軍侯爲何知道他的名字,但心中卻是頗爲意動,畢竟在這裡他只是個百人長,不受重用。不知何日方可出頭,但也不敢即刻表態,但見引領董昭而來的那員偏將道:“魏延,都督有領!去留皆隨你願,不必有所顧忌。”

魏延聞言沉思片刻,然後抱拳道:“魏延願隨大人往許都去!”董昭聞言點頭道:“如此最好,魏延,我今日便要轉程回許都,你速去收拾一下。”

“諾!”魏延領命轉身而去,董昭看着魏延離去的身影,心中不由疑惑,這般人物,許都遍地都是,那後將軍爲何執意要他?

帶着魏延,董昭隨即轉程往許都而去,但卻因爲一個人,路上稍稍耽誤了些行程。而起因便是這位義陽魏延。

董昭一行人行至於荊北約五十里處,忽聽身後一陣馬蹄聲響,但見十餘騎飛馳而來,爲首一人,獅鼻闊目,桀驁威猛,身材高大雄武,恍如瀑布般的長鬚垂落與胸前。乍見此人時,董昭不由暗自驚訝,從面容上看,此人似年紀當有五旬開外,但那股睥睨天下的武者氣質卻是極其懾人心神,半百年齒尚且如此,可想昔年是何等氣勢風範。

但見護送董昭等人的那員偏將急忙上前答禮道:“末將參見黃將軍!”那人微一擡手,沉聲道:“老夫聽聞魏延被人帶走,特來相尋。”

接着便見那人轉頭看向那邊打馬而立的魏延,朗聲道:“文長,你這是欲往哪裡去?”魏延的眼神似有些躲躲閃閃,接抱拳道:“黃將軍,延應董大人相邀,特往許都述職。”

此時的董昭亦是下了馬車,問護送的偏將道:“此乃何人?”偏將回道:“這位乃是劉荊州帳下武威中郎將黃忠。”

“啊,原來是黃將軍,幸會幸會。”黃忠隨便向董昭抱了一拳,卻依舊是目視着魏延道:“文長,我知你現在未曾得志,但荊州目前少有戰事,日後你一但建功,本將定當在劉荊州面前舉薦與你,你又何必急於一時?”

魏延聞言嘆氣道:“我知將軍欣賞於我,但魏延心意已決,將軍不必多勸。”那員偏將亦是連忙打馬上前笑道:“黃將軍,魏延調度,乃是蔡將軍親令。”

“住口!”只聽黃忠怒喝一聲,頓時將那員偏將嚇得縮脖不敢應聲。“就是爾等這些個目光短淺之人,使我荊州空放良材於外而不用!你告訴蔡瑁,此事老夫定不與他干休!”

黃忠說完又欲相勸魏延,但見其心意已決,隨長嘆一聲,搖首道:“罷了!你既然主意已定,老夫也不勉強,願你得償所願,一展胸中抱負!”說罷長嘆一聲,率領手下打馬而回,卻是從始至終也爲曾和董昭這位‘朝廷使臣’說上一句話。

————

最近一段時間,曹軍雖然一直屯軍少歇,但對於外況一直沒有放鬆,如今河北的戰況可謂風起雲涌,征戰初期,公孫瓚本是佔據優勢,可惜由於其人過於小心謹慎,以致別將被圍而不救,逐漸失去軍心,如今公孫瓚坐鎮易京,與袁紹相持,似有所圖。

卻說曹昂自回許都後,便每日隨童淵習練百鳥朝鳳槍,併兼其他一些短劍弓術,本領日日皆有所長。晚間與貂蟬杜撰編寫孟德新書,研究兵法政要,日子過的也是頗有規律。

“尒~”將軍府後院的馬廄裡發出一聲戰馬的嘶鳴。童淵站在曹昂身邊,細細打量着曹昂問曹操求來的赤兔馬,感慨道:“好馬!”

曹昂呵呵笑道:“師傅,曹昂對於馬道一知半解,只是聞聽赤兔盛名,不知好馬應如何定義?”但見童淵一邊摸着馬頭,一邊輕道:“不同的馬,不同的優點。”

曹昂隨即道:“願聞其詳。”童淵沉聲道:“赤兔,體型高大、優美、勻稱、有野性。喂料的要求,不高。”

曹昂聞言額首,隨即又問道:“聽聞河北戰馬極佳,不知與赤兔相比如何?”童淵輕聲道:“河北的馬,腰短、尻長、四肢強健、耐力好。”

曹昂聞言額首道:“師傅的意思是,河北的馬速度上可能與赤兔有差距,但力量和耐力相差不大,是嗎?”童淵額首回道:“對。”

二人接着沉默良久,忽聽童淵言道:“你用那件兵器,不適合。”曹昂起初沒明白什麼意思,半晌方纔醒悟,接道:“師傅是說,我不適合用三尖刀?”

童淵點點頭道:“三尖刀,能斬、能刺,但,不適合你,你的武道,是‘詭’。”雖和童淵相處了有一陣子,但曹昂聽童淵說話依舊是感到彆扭,思考了好半天才道:“那師傅的意思是?”

“三尖刀,回爐,重鑄。”曹昂聞言瞭然道:“師傅你要幫我重鑄三尖刀?那師傅準備把它打造成何樣的兵器?”

但見童淵從懷中輕輕的拿出一卷布帛,上面畫着一杆似‘戟’又似‘槍’的東西,說它像‘戟’,因爲它的尖頭下端有着一個類似鉤鐮槍似的回槽,說它‘似槍’,只因它還不是完全的像槍,前段依舊是三個短尖的,但卻是一個槍尖旁邊輕輕的分出了兩個小叉。中部掏空,當中掛鐵環,看起來既有氣勢,又有玄妙。

看着圖中的兵器,曹昂訝異道:“師傅,這兵器是你畫的?”童淵點了點頭道:“恩,這槍的主要使用方法,在於一個‘詭’字,你用它,合適。”

手中的兵器圖樣既威武又罕見,相比於呂布的方天畫戟,甚至還要多上三分異彩,曹昂心中是非常的喜歡,“師傅,這兵器叫什麼名字?”

童淵一邊給赤兔加了些草料,一邊輕道:“沒有。”曹昂一愣:“沒有?”

童淵看着雖在吃料,但依舊盎然威武的赤兔,眼中閃出一絲光華,淡淡道:“自己的兵器,名字自己去取。”曹昂聞言隨即沉思,想到曹家目前和漢室朝廷的微妙狀況,以及曹操的雄心壯志,曹昂忽的腦中靈光一閃道:“這件兵器,叫換日!”

第29章 會合曹仁第29章 會合曹仁第158章 戰東吳第59章 進行曲中第47章 活捉馬雲鷺第5章 郭嘉回來了第27章 曹昂劫營第40章 閻行第81章 終於結束第83章 曹操出兵長江第18章 河北好漢第24章 騎兵二物第147章 蜀定第15章 針鋒相對第14章 一琴焦尾第64章 曹昂與孫策第17章 曹丕北上第55章 行至漠北第15章 針鋒相對第95章 曹操的決定與孔明的第三計第37章 就這樣的結束了?第39章 致命的夜談?第44章 千絲萬縷的關係第17章 泗水神賦第39章 曹昂設伏,西涼軍的黨派之分第125章 張飛的大嗓門第8章 大敗袁譚第27章 器尉流星第30章 與君飲酒第21章 三尖兩刃第125章 張飛的大嗓門第38章 一箭數雕第45章 六藝之煉丹傑第111章 鄧艾與他的師祖第98章 司馬懿病了第2章 活了又要死?第27章 馬騰之死第23章 將計就計再就計第1章 八百水賊第64章 大破匈奴第33章 先打再和第147章 蜀定第92章 阻止吳軍的水淹第16章 兵出黃河第63章 聯步度根第29章 會合曹仁第69章 少年第55章 行至漠北第64章 河邊的單挑第128章 張鬆第17章 陳珪老頭第35章 義陽俠會第16章 全線崩潰第8章 賈詡之斷第38章 韓遂的陰謀第9章 北上樊城第17章 陳珪老頭第18章 淮中之戰第159章 流星堂與水軍的合體第47章 取鄴八謀第26章 後將軍府第35章 義陽俠會第136章 曹昂和諸第20章 軍令狀第30章 呂布之後的第一第15章 針鋒相對第8章 大敗袁譚第7章 設局破敵第29章 赤兔換日第34章 兩方洽談第5章 三目之將第6章 曹昂歸來第30章 二算劉備第2章 活了又要死?第61章 匈奴烏桓第63章 馬超之危第36章 你終爲成大事之人第26章 後將軍府第22章 馬騰與韓遂第47章 各有分工第51章 戰羌族第21章 袁紹出兵第42章 奸雄之路第43章 挑撥荊州內亂第77章 逼迫觴珠第36章 草莽豪傑第29章 點將臺,子龍歸第97章 施謀第156章 等候第151章 馬家的今後第20章 軍令狀第1章 劉備欲離第76章 諸葛亮過江第70章 爲劉備劈出一份天第3章 童淵入許第139章 天禍第85章 孫尚香的計劃第65章 平原戰,兩軍的差距第93章 爭分奪秒,曹昂vs孫策
第29章 會合曹仁第29章 會合曹仁第158章 戰東吳第59章 進行曲中第47章 活捉馬雲鷺第5章 郭嘉回來了第27章 曹昂劫營第40章 閻行第81章 終於結束第83章 曹操出兵長江第18章 河北好漢第24章 騎兵二物第147章 蜀定第15章 針鋒相對第14章 一琴焦尾第64章 曹昂與孫策第17章 曹丕北上第55章 行至漠北第15章 針鋒相對第95章 曹操的決定與孔明的第三計第37章 就這樣的結束了?第39章 致命的夜談?第44章 千絲萬縷的關係第17章 泗水神賦第39章 曹昂設伏,西涼軍的黨派之分第125章 張飛的大嗓門第8章 大敗袁譚第27章 器尉流星第30章 與君飲酒第21章 三尖兩刃第125章 張飛的大嗓門第38章 一箭數雕第45章 六藝之煉丹傑第111章 鄧艾與他的師祖第98章 司馬懿病了第2章 活了又要死?第27章 馬騰之死第23章 將計就計再就計第1章 八百水賊第64章 大破匈奴第33章 先打再和第147章 蜀定第92章 阻止吳軍的水淹第16章 兵出黃河第63章 聯步度根第29章 會合曹仁第69章 少年第55章 行至漠北第64章 河邊的單挑第128章 張鬆第17章 陳珪老頭第35章 義陽俠會第16章 全線崩潰第8章 賈詡之斷第38章 韓遂的陰謀第9章 北上樊城第17章 陳珪老頭第18章 淮中之戰第159章 流星堂與水軍的合體第47章 取鄴八謀第26章 後將軍府第35章 義陽俠會第136章 曹昂和諸第20章 軍令狀第30章 呂布之後的第一第15章 針鋒相對第8章 大敗袁譚第7章 設局破敵第29章 赤兔換日第34章 兩方洽談第5章 三目之將第6章 曹昂歸來第30章 二算劉備第2章 活了又要死?第61章 匈奴烏桓第63章 馬超之危第36章 你終爲成大事之人第26章 後將軍府第22章 馬騰與韓遂第47章 各有分工第51章 戰羌族第21章 袁紹出兵第42章 奸雄之路第43章 挑撥荊州內亂第77章 逼迫觴珠第36章 草莽豪傑第29章 點將臺,子龍歸第97章 施謀第156章 等候第151章 馬家的今後第20章 軍令狀第1章 劉備欲離第76章 諸葛亮過江第70章 爲劉備劈出一份天第3章 童淵入許第139章 天禍第85章 孫尚香的計劃第65章 平原戰,兩軍的差距第93章 爭分奪秒,曹昂vs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