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看。”蘇然連連點頭,“哥,我幫你提洗衣粉。”
甦醒將洗衣粉給了蘇然:“你慢點,不要跑,跟着我。”
甦醒三個人出了售樓大廳,往小區裡面走去,到了三樓,打開門,蘇然看到屋裡的情況,一下就失落了:“怎麼是這個樣子,這怎麼睡人?”
蘇然回頭看着甦醒:“哥,以後我就在這裡面睡覺嗎?連牀都沒有,門也沒有,地面怎麼是這個樣子的,沒有地板磚,牆面也都不白,全部都坑坑窪窪的,還不如家裡好。”
“這是毛坯房。”甦醒回身帶上了房門,一家人看房,不想受到打擾後面,“還要裝修的,地上要鋪上地板磚,牆面要抹灰,刮膩子,刷牆面漆。”
“就跟家裡一樣嗎?”蘇然心裡安慰了一些,不懂毛坯房,不懂裝修是什麼意思,但是地板磚,牆面漆之類的,蘇然大體還能夠明白。
“沒錯,就跟家裡面一個樣子。”甦醒點頭。
王春蘭在屋裡走了一圈,不是很滿意:“快5萬多塊錢買了這樣一個房子,還沒家裡的房子大。”
“面積的確比不上家裡的三層小樓,這個房子138平,三房,兩個衛生間,主臥有一個衛生間,進門的地方有一個衛生間。”甦醒說,“買房子不單單只是看面積,真要和農村比面積,再怎麼樣也比不上農村的房子大。農村房子一般建的都比較大,佔地面積多,隨隨便便一層就有百來平,三層就300多平。”
“在城裡哪有這麼大面積的房子?能有一百平的房子就算是相當不錯了。不過城裡比村裡要方便,像是逛街,走幾步就有的逛的,有超市,有水果店,交通也比較便利,村裡去市裡,還得走十多分鐘到路口坐車,這裡出門就可以,這些都是村裡比不了的。”
“我是不怎麼喜歡呆在這裡的房子,比較低矮,周圍又全部都是樓房,看着讓人有一些害怕,心裡有點堵。”王春蘭說,“還是村裡好,村裡要開闊一些。”
甦醒笑了笑,也沒有跟王春蘭爭辯,這樣的事情不單單是現在,往後也是常態,在農村生活習慣了,沒怎麼去過城市,沒有感受到城市的便利,突然到了這樣的房子裡會覺得壓抑,會覺得無所適從,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這還只是在鎮山,如果到市裡,情況會更嚴重。
等往後稍微習慣了一些,這種情況肯定會發生改變,慢慢的有所好轉。
“哥,那我以後就在這裡住着嗎?”蘇然問。
“你上初中的時候就在這裡住着。”甦醒點頭,“這裡離着段店中學也不是很遠,兩三百米遠,走幾步路就到了。”
王春蘭說是不喜歡這樣的房子,但還是在屋裡前前後後裡裡外外轉了一圈,看的很仔細,每到一個房間都要問一下,是幹什麼的,是廚房,是臥室,還是洗手間。
等回去的時候,蘇昌民正端着一碗麪等在屋後吃着,看到甦醒幾人回來:“到鎮上怎麼要這麼久,你們這是去幹什麼去了?”
“你怎麼自己還煮上面條了?油條,還有包子都給你買回來了。”王春蘭說。
“我都出去轉了三四圈,你們還沒回來,要等着你們我得餓死。”蘇昌民說,“把東西放在桌子上,我就着麪條吃一點,吃不完的等中午放在飯裡一起蒸着,照樣可以吃。”
蘇昌民夾了一根油條,放在面裡,就着麪條裡面有湯水吃的帶勁,看到王春蘭,還有甦醒手上提的油和洗衣粉:“你們娘三個到鎮上去就是買一桶油,買了一袋洗衣粉?花了兩三個小時?”
“這東西不是買的,是送的。”王春蘭說。
“送的?誰送的,誰有這麼好心,送油和洗衣粉?”蘇昌民聽到了稀奇事。
“醒子在鎮上買了一套房子,別人就送了油和洗衣粉。”王春蘭說。
“買房?”蘇昌民嘴裡半截油條上的湯汁落到了碗裡,趕忙嚼了兩下,“買什麼房?”
“鎮上不是有一個新建的桃源居小區嗎?我在裡面買了一套房,鑰匙都拿到了。”甦醒將手裡的鑰匙給蘇昌民看了看,從上面取了一把鑰匙給了王春蘭,“你們手上留一把鑰匙吧。”
“桃源居我知道,到鎮上去的時候,要從邊上經過,你哪裡來的那麼多錢在那買房?我聽人家說在裡面買一套房至少得要三四萬塊錢才行。”蘇昌民說。
“做生意賺了一些錢,你這是合同,再過一個月左右就能夠拿到房產證。”甦醒將手裡的合同給蘇昌民看了看,“再過些時候,我找四叔,讓他將房子裡面裝修一下,再放幾個月散散味,等然然上初中的時候就能夠搬到裡面去住了。”
“挺好的,往後到鎮上去,不想回來了,有個地方能夠休息一下。”蘇昌民覺得挺美的,旁的細節也不怎麼關心。
“你到鎮上去幹什麼?在村裡種着地,還跑到鎮上去,晚上不回來?”王春蘭對蘇昌民的反應有點不滿意。
“我就這麼一說,不準什麼時候到鎮上去時間晚了,回來不方便,鎮上有個房子,那不得方便許多?”蘇昌民說。
“一說房子你就想着住到裡面去,就沒想着醒子花了這麼多錢買房,多不容易?”王春蘭數落着。
“錢這東西,有的時候就花,沒有的時候就節省着點,醒子他有錢,買得了房,又沒偷,又沒搶,怎麼了?”蘇昌民放了手裡的碗,拿了一個肉包子,打着飽嗝出門。
“你又到哪裡去?”王春蘭問。
“出去轉一轉。”蘇昌民咬了一口包子,“這包子肉多,下次再買包子就買這一家的,上次在派出所對面那家買的包子不行,皮都是硬的,也沒點肉。”
“你別以爲我不知道你想去幹什麼,是不是又要到村裡面去四處炫耀,這個事情不要到處說。”王春蘭叮囑,“家裡才起了房子,現在又在鎮上買了一套房,傳出去還不知道別人會怎麼說,又該嚼舌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