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收菜

連守信的提着的籃子裡,滿滿的是鮮嫩的豆角,茄子,還有兩條翠綠的小黃瓜。

“爹,這是從哪摘來的,咋現在還有這麼嫩的豆角和茄子?”連蔓兒就問連守信。

連家前院和後院大多數的菜蔬都已經過季了,現在就只剩下長的半大的白菜,還有新長出來的菠菜,然後就是蘿蔔和倭瓜能吃了。

“這要問你們娘了。”連守信就笑着道。

“娘在村外和春柱嬸子合開了一塊菜地,咱都給忘了。”連枝兒就替張氏答道。

那還是連蔓兒沒來到這個世界之前的事了。張氏是個閒不住的人,前後院裡種了這些菜蔬她還怕一家人不夠吃,就想着等一些菜蔬過季了,就補種一些。她和周氏說了,周氏不肯,說是到了那個時候天氣都涼了,白白浪費種子和地。家裡周氏說了算,張氏也沒辦法。

正好村外邊挨着河邊那有塊空地,張氏就和春柱媳婦一起,將那塊地開了出來,周圍圍上帳子,就在裡面種了些茄子、豆角什麼的。那塊地挨着河邊,澆水方便。張氏想着就是多費些力氣,多用了點種子,就是到時候沒啥收成,也沒啥損失。要是有了收成,那家裡到秋末就有新鮮是菜蔬吃,怎麼算都是划算的事。

結果這些菜蔬要下來的時候,張氏就小月了,大家就把那塊地的事給忘了。

“多虧你春柱嬸子幫着咱澆了兩回水。我今個兒早上去看了,那塊地的收成可不錯。夠咱吃的了。”張氏就道。

“你們挑的地方好。”連守信就道,“那塊地肥。”

飯菜都熟了,一家人又都洗手洗臉,這才放桌子吃飯。連蔓兒喜歡那茄子和黃瓜鮮嫩,又炸了一碗醬。將黃瓜和茄子洗乾淨了。蘸着醬吃。

“蔓兒。別光顧着吃那個,你多吃點肉。”張氏對連蔓兒道。

連蔓兒點頭。這次特意買的肉多的骨頭,和海帶黃豆燉在一起,香味撲鼻。她之所以每次都買骨頭,也並不完全是因爲骨頭便宜,而是爲了給家裡人增添鈣質,尤其是連枝兒、五郎和小七,當然也包括她自己。他們都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多喝點骨頭湯。可以讓他們長的更高更結實。

“還別說,這海帶用骨頭燉燉,還挺中吃的。”連守信就道。

一家人樂呵呵地吃完了晌午飯。張氏也不讓連蔓兒和連枝兒動手,自己一個人就把碗筷都收拾洗好了。

“那地裡的菜,咱也吃不完,等一落了霜。可就不能吃了。我想着趁這兩天日頭好,咱撿那嫩的切了曬成菜乾,留着冬天吃。”張氏忙活完了,就和大家商量。

“好。”連蔓兒第一個就表示贊同。

一家人就收拾了收拾,就出門往村外來。

出了村,就是一條小溪,溪水很清澈,上面沒有橋,而只是隔上一定的距離擺一塊石頭,大家踩着石頭過了小溪,就是張氏開的菜地了。

連蔓兒看了看,這塊地差不多有五六分的樣子,種了幾畦的黃瓜,豆角、茄子,帳子上面還爬滿了芝麻,結出來的芝麻穗已經都有些發黃,這是裡面的芝麻粒熟了。

“蔓兒,小七,你倆去收芝麻吧。”張氏看見連蔓兒瞧着那些芝麻,就笑着安排道。收芝麻這兒活計最輕省,當然是連蔓兒和小七的。

“哎。”連蔓兒和小七都痛快地答應了。芝麻是好東西,可以磨成芝麻醬、芝麻油,那可是相當的美味的。

連蔓兒和小七圍着帳子摘芝麻,張氏和連守信就帶着連枝兒和五郎進了菜地裡,開始摘那些差不多成熟了的豆角和茄子。摘下來之後,拿到小溪邊,將上面的灰塵和泥垢清洗乾淨,張氏早在一片空地上擺上了帶來的菜墩,就將豆角都切成細絲,茄子切成片,攤在帶來的簾子上在烈日下暴曬。這樣曬個一兩天,就將菜裡水分都曬乾了,然後將菜乾收進布袋子裡,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存放起來,可以一直存放到第二年的夏天。

曬菜乾,這裡面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卻也不是每家每戶都會這麼做。這就要看當家的女人是什麼樣的人了,是勤快還是懶惰,是會過日子,還是不會過日子。

比如說連家,以前都是不曬菜乾的。這倒不是因爲周氏懶,如果她想曬菜乾,只需要安排兒子和兒媳婦們去幹就行,並不用她親自動手。

“……你奶以前是城裡人家,好日子過慣了的,看不上這些。”張氏的解釋是這樣的。比如說連蔓兒現在每次趕集都會買的肉骨頭,周氏就不肯買。用周氏的話說,那骨頭上能有多少肉,夠誰吃的,有錢就該買肉吃。所以現在連蔓兒家要是燉骨頭,就不給上房送了。

孩子們懂事,她的身體也完全好了,又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過日子,真是舒坦啊。張氏這麼想着,就覺得渾身是勁,手裡的菜刀都輕了一些。

連蔓兒看着張氏切菜,就像變戲法似的,那豆角絲、茄子片,切的又勻淨又快,不由得都看呆了。

“蔓兒,瞧啥那。”連枝兒就笑道,“等冬天吃酸菜的時候你再看,整個村,就沒有人比咱娘切的更細更快的。”

“娘,你刀工這麼好,有啥竅門沒有?”連蔓兒覺得口渴了,也不回去喝水,就從菜地裡摘根黃瓜,在溪水裡洗一洗,蹲到張氏身邊,一邊吃一邊看張氏切菜。

“有啥竅門,多練練就行。”張氏就笑道。

直到日頭偏西,連蔓兒和小七整整收了兩籃子的芝麻,大家就將已經曬的半乾的菜乾都收起來,又將菜墩、菜刀和簾子也都收進籃子裡,這才往家裡來。

一路上,遇見了村裡的人,都和張氏打招呼。

“好人有好報那,看你這身子骨,是沒事了。”就有人打量着張氏道。

“我這回啊,得虧我幾個孩子。”張氏就道。

大家又都開始誇連枝兒、連蔓兒、五郎和小七。

這麼慢慢地一路走回來,到了家門口,張氏的臉上還是笑着的。

“今個兒晚上……”

推開大門,就聽見上房裡傳出來吵鬧的聲音。

“是你大伯和二伯,打起來了?!”

抱歉更晚了,作者大姨媽來訪,各種折磨中。()

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357章 酸第727章 不滿第158章 叫子第493章 道賀第79章 覺醒的包子第15章 挖野菜第923章 重陽第937章 兄弟第655章 煩惱第569章 拜年(二)第672章 整治第253章 清明第604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959章 指點第623章 書信番外一幾年後第296章 矛盾第38章 鍋碗瓢盆第974章 巧婦第653章 雜音第543章 分歧第669章 人情第227章 肉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718章 婚期第346章 打烏米第287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56章 分家宴第799章 初二第474章 破殼第253章 清明第922章 歸來第249章 一筆爛賬番外三第993章 證據確鑿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259章 再見沈六第346章 打烏米第799章 初二第898章 鴻雁第454章 辭舊迎新第93章 妙計第945章 又傳喜訊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64章 分派工作第585章 少年心事第992章 收網第37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976章 起意第560章 不要錢第763章 隱情第483章 欣欣向榮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803章 赴宴第742章 明修棧道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649章 挑眼第104章 拐第76章 連朵失蹤第316章 節禮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第136章 鬧彆扭第229章 房產之爭第8章 不眠之夜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354章 呼地瓜第318章 翻身第418章 送第231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15章 端午第339章 入伏第836章 鞋樣子第604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968章 成長第48章 救命第519章 冬小麥第1007章 疑心第158章 叫子第779章 好心第286章 韭菜盒子第573章 鳩佔鵲巢第387章 秋涼第18章 王家藥鋪第521章 正氣第712章 冷香第18章 王家藥鋪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867章 泡影第541章 回家第913章 都盼着好日子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670章 餘地第421章 來信第861章 別樣的心思第198章 婆媳鬥第141章 士農工商番外五
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357章 酸第727章 不滿第158章 叫子第493章 道賀第79章 覺醒的包子第15章 挖野菜第923章 重陽第937章 兄弟第655章 煩惱第569章 拜年(二)第672章 整治第253章 清明第604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959章 指點第623章 書信番外一幾年後第296章 矛盾第38章 鍋碗瓢盆第974章 巧婦第653章 雜音第543章 分歧第669章 人情第227章 肉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718章 婚期第346章 打烏米第287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56章 分家宴第799章 初二第474章 破殼第253章 清明第922章 歸來第249章 一筆爛賬番外三第993章 證據確鑿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259章 再見沈六第346章 打烏米第799章 初二第898章 鴻雁第454章 辭舊迎新第93章 妙計第945章 又傳喜訊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64章 分派工作第585章 少年心事第992章 收網第37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976章 起意第560章 不要錢第763章 隱情第483章 欣欣向榮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803章 赴宴第742章 明修棧道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649章 挑眼第104章 拐第76章 連朵失蹤第316章 節禮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第136章 鬧彆扭第229章 房產之爭第8章 不眠之夜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354章 呼地瓜第318章 翻身第418章 送第231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15章 端午第339章 入伏第836章 鞋樣子第604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968章 成長第48章 救命第519章 冬小麥第1007章 疑心第158章 叫子第779章 好心第286章 韭菜盒子第573章 鳩佔鵲巢第387章 秋涼第18章 王家藥鋪第521章 正氣第712章 冷香第18章 王家藥鋪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867章 泡影第541章 回家第913章 都盼着好日子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670章 餘地第421章 來信第861章 別樣的心思第198章 婆媳鬥第141章 士農工商番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