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

重生小地主 番外八

如今,雖然五郎夫妻倆不在身邊,小七也常出門,但是有小紀遠在,連守信和張氏的生活總是充實的。老兩口子將小紀遠養育的很好,而且身板也因此更硬實了。另一頭,五郎和秦若娟在任上這幾年,又添了一個小閨女。

“……說是長的跟你小時候可像了……”張氏笑着對連蔓兒道。

連枝兒和連蔓兒兩個就都笑。這就是俗話說的,外甥不出舅家門,侄女像姑的。這樣的現象,也是符合遺傳科學的。

“我哥和嫂子給我寫信的時候也是這麼說的,真想過去看看,就是離的太遠了。”連蔓兒就笑道。

“再等些日子,等他們回來了,咱大傢伙就都能看見了。”連枝兒也笑道,“五郎在信裡還說,等再外任,要是地方好,還想帶咱爹孃一起去那。還說到時候也讓我們跟着去,讓你姐夫幫着他。說大寶也該到唸書啓蒙的時候了。”

“哥信裡是這麼說過。”連蔓兒點頭,“娘,你跟我爹咋想的?姐,你和姐夫商量了沒,到時候去不去?”

“我和你爹啊,”張氏就嘆了一口氣,“我們正考慮那,到時候再說吧。”

顯然,連守信和張氏是願意跟隨兒子一起過日子的,但是他們又捨不得離開故土。

“我們也沒商量出個一定來,”連枝兒也道。“大寶他爺奶倒是挺樂意我們去的,說是跟着五郎,我們也長長見識啥的。也爲大寶將來着想。”

“先慢慢商量着,到時候再決定也不晚。”連蔓兒就道,五郎這麼早就將事情提出來,也是爲了讓大傢伙能有個心理準備,有足夠的時間商量決定。“心裡樂意怎麼樣,就怎麼樣。不管怎麼樣,都是好事。”

“那倒是。”張氏和連枝兒都點頭。

孃兒三個又說了一會話。連蔓兒起身更衣,才又回到張氏屋裡坐下。

“你吳家大叔、嬸子、你採雲姐,你三伯孃一家……都來了。要不要現在見見?”張氏就問連蔓兒道。一衆親眷早就都來了,因爲人多,再加上沈家和連蔓兒的縣主身份,有許多的規矩。因此這些人都在前頭等着傳喚。

“娘。姐,你們看着安排,趕緊請進來吧。”連蔓兒忙道。

張氏和連枝兒答應一聲,忙打發了人出去,一會的工夫,就聽見院子裡腳步聲響,小丫頭打起簾子,迎了衆人進來。

先進來的是連守禮和趙氏。兩人身後還跟了一對小夫妻,正是連葉兒和連壇。連葉兒的懷裡還抱着個胖乎乎的小娃娃。

一家五口進了門來,都上前給連蔓兒行禮。連蔓兒忙站起身,一邊讓人將連守禮和趙氏扶起來,一面還禮。

連守禮和趙氏的鬢邊已經有些發白,連守禮的腰背也不像過去那樣直溜了,不過老兩口子的臉色都不錯。

將這老兩口子讓着坐下,連蔓兒又笑着受了連葉兒和連壇的禮,連葉兒還把懷裡的小胖娃放到錦墊上,按着他的頭給連蔓兒磕了一個頭。

一個還不到兩歲的小胖娃,趴在墊子上,說是磕頭,就像個糰子打了個滾一樣的,看的衆人直笑。

“小留住兒看着又胖乎了……”連蔓兒笑着讓連葉兒和連壇起來,又將小胖娃抱在懷裡,捏了捏他的小胖手。這胖娃並不認生,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好奇地打量連蔓兒。

“是啊,都快胖成一個球了。我爹孃每天還怕他吃不飽。”連葉兒就笑道。

“現在就這麼個寶貝孫子,你爹孃哪能不上心。別說吃點啥東西,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你爹孃都能架梯子上天給他摘去。”張氏在一邊也笑道。

連守禮和趙氏都眉花眼笑的,根本就沒有反駁,一屋子的人都跟着笑了。大家落座,敘起了家常。連蔓兒一邊說話,一邊忍不住又仔細打量這一家五口。

五口人,都穿着嶄新的棉綾衣裳。連守禮和趙氏或許是早年艱辛的生活,又或者天生的體質,這些年家裡的條件雖然一天比一天好,兩個人還是那麼瘦,一點都不見發福。倒是連葉兒和連壇,一個在生了孩子之後,就珠圓玉潤起來,另一個雖然個頭不高,卻虎背熊腰的,非常健壯。

連壇也是連蔓兒的熟人。當年廟裡的小和尚小罈子,最後還俗,上門給連葉兒做了招贅的女婿。說起這樁姻緣,也是出人意料,其中頗有些曲折,當年曾經轟動一時。卻是有人壞心,沒辦成壞事,最終卻讓連守禮這一家老實人成就了好事。

連壇因爲沒父沒母,也就沒有俗家姓氏,乾脆就姓了連。小留住兒,是連壇和連葉兒兩人生的兒子。這孩子生下來就胖乎,比一般的孩子結實,除了一雙眼睛像極了連葉兒,那虎頭虎腦的樣子,都和連壇如同一個模子裡頭刻出來的一樣。

小留住兒,自然姓連,是連守禮一家的寶貝疙瘩,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老兩口子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卻什麼東西都捨得給這個大孫子置辦。不僅如此,自打有了這個孩子,連守禮幹活的勁頭更足了,即便有連壇跟他學徒,他本可以輕鬆些,他自己卻不肯。有人問起,他總是笑着說,要給孫子攢娶媳婦的錢。

小留住兒,就如同天賜的一劑仙藥,治癒了連守禮和趙氏。這些年。連守禮也成了十里八村頗有聲望的人物,竟像當年的連老爺子一樣,也能給人做來人說事情了。

而連葉兒和小罈子。也算得上青梅竹馬。連葉兒潑辣卻講道理,小罈子憨厚。一家子的老實人,鄰里之間的風評極好,說是就沒聽見他們一家有高聲說話的時候,更別說吵架拌嘴了。

一會的工夫,小丫頭就掀起簾子,迎了吳玉貴和吳王氏進來。吳王氏的懷裡還抱着個一歲左右小女孩,這是吳家興和連枝兒的閨女,因爲是櫻花開的時候落生的。小名叫做小櫻子。接着,張採雲一家也來了,小拴住也被帶來,給連蔓兒磕頭。張採雲依舊靚麗。只是腰身略有些粗壯,原來是又懷了身孕。

緊接着,二郎、羅小燕夫婦倆帶着孩子,連繼祖和蔣氏帶着大妞妞也都來見禮,又有六郎夫婦、羅小鷹夫婦、連芽兒夫婦等一一過來拜見。

晌午,前後院擺了八九桌的宴席,光是小毛頭們一張桌子就坐不下,連守信和張氏就笑的幾乎沒合攏嘴。

“老爺子要還活着。看到這些,那該多好。”看着兒孫繞膝。一大家子和睦熱鬧,連守信低聲跟張氏感慨了一句。

張氏點了點頭,並沒說什麼。老兩口子誰都沒提周氏。周氏自然還活着,不過人徹底的“傻”了。

連蔓兒坐在不遠處,正逗着小兒子玩,她聽見了連守信的感嘆,不由得笑了笑。時過境遷,很多事情和情緒也就淡了。連老爺子的一生,可以說是兢兢業業。他爲了一家子勞碌、籌劃。他很偏心,而一家子的發展也和他的初衷大相徑庭。但是不管怎樣,他始終是一個克己,而且努力爲了一家人的老人。

連守信現在想起連老爺子來,不僅毫無怨言,還十分的懷念。

而周氏,雖然她還活着,但被唸叨起的時候反而不如連老爺子多。一個自私了一輩子的人,她的心裡從來沒有別人,自然也是被人最快遺忘的人。

晌午大家散了,連蔓兒和沈六歇了午覺起來,小七就陪着沈六到前頭去了,連枝兒、連葉兒和張採雲這幾個跟連蔓兒最要好的姐妹則過來陪着連蔓兒嘮嗑。

“……這麼老些人,各個都高高興興的,就是她,臉上的笑最假。”張採雲道。

“她應該也沒啥惡意,”連枝兒就道,“換了別人是她,也真心高興不起來。”

“那倒是。”連葉兒點頭,“不過,她跟別人比是比不了,要是跟她自己比,現在這樣,也就差不多了……這還是四叔、四嬸、蔓兒姐幫着她那。”

“繼祖媳婦啊,是有點糟心……,可也沒辦法……”張氏就道。

“我爹孃說了,她就是因爲沒兒子,要是有個兒子就好了。”連葉兒又道。

“也就是大傢伙聚一塊了,她看着她誰也比不上,心裡有點不大自在。平常的時候,她還都挺好的。”張氏又說了一句。

大傢伙說的是蔣氏。

二郎和羅小燕這幾年又生了一兒一女,六郎由連守信做主,娶了連家一個管事的閨女,生了一個小閨女。連芽兒成親則比較晚,因爲周氏“離不了”她。大家要給連芽兒說親,周氏因爲“傻”了,啥也不懂,一直不答應。連芽兒出嫁的年紀,在這個年代算是老姑娘了,這還是連守信和張氏看不下去了,費了很大的勁兒,纔將連芽兒從周氏身邊帶開,給她找了個人口簡單的小戶人家,如今日子過的也還算不錯。

連守義和何氏兩口子,還是奸懶饞滑,不過給羅小燕管着,倒是不出去闖禍了。

羅小燕的兄弟羅小鷹也早娶了連家莊戶的閨女,張氏貼了不少錢財給那閨女,如今那閨女當家,羅家的日子過的也有模有樣。

“大傢伙都過好了。”張氏笑着道,“蔓兒,我給燒鍋屯送信兒了,明天你姥姥姥爺一家都來。”

“家玉那邊我們也給捎信兒了,也是明天來。”連枝兒也告訴連蔓兒道。

“好。”連蔓兒笑着點頭。“咱大傢伙聚齊了,好好樂一樂。”

“嗯吶。”張氏笑,“你爹已經把戲班子、雜耍班子都給定好了。說還想請扭秧歌的,蔓兒,你嫌鬧騰不,不嫌鬧騰,那就讓他們扭?”

“都請來吧,那樣更熱鬧。我家小麒麟兒和胖胖還沒見過咱鄉下扭秧歌那。”連蔓兒就笑道。

“你爹當時也是這麼說的,那我這就讓人去趕緊定下來!”張氏笑道。

“嗯。”連蔓兒點頭。

“這下可熱鬧了!”連枝兒、連葉兒和張採雲都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就聽得院子裡腳步聲。隨後就有小丫頭進來稟報,說是沈六來了。連枝兒、連葉兒和張採雲就都相互交換了個眼色,笑着起身。各自找藉口離開了。

張氏會意,也不深留,只叮囑幾個人晚上來吃飯。沈六從門外進來,張氏略說了兩句話。也走了。姑爺一年到頭的忙。難得跟閨女一起回來,一大家子相聚固然重要,可也要多留些空給閨女和姑爺在一起。

晚間,念園的管事的來請,不過沈六還是跟連蔓兒一起留在了連家老宅。夫妻倆帶着兩個兒子,就住連蔓兒原來的房間。夫妻倆住裡屋,奶孃帶着兩個孩子住外間。

這是連蔓兒要求的,每次回到老宅。她都是這麼住。沈六也很體諒連蔓兒的心思。這屋子,一切裝飾擺設一如舊日。平時都是空置。五郎和小七都另外有院子,這屋子,就是連守信和張氏留給閨女們歸省的時候住的。

住在這裡,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的少女時光。而有沈六在旁邊,和她一起回顧這樣的時光,分享一些小時候的趣事,就如同沈六帶她在沈府內,分享他的那些時光和趣事一樣,感覺是那麼的奇妙。

“兩個孩子今天都快玩瘋了!”連蔓兒靠着沈六坐着,輕笑一聲說道,“爹孃今天也特別高興。”

沈六沒說話,只低下頭輕輕地吻了吻連蔓兒的頭頂。兩個人都能感覺到彼此此刻寧靜喜悅的心情。

“爹孃看着還挺硬實,可還是有點上年紀了。”停了一會,連蔓兒又道。單看連守信和張氏,這種感覺還不明顯,但看過了連守禮和趙氏,又看過了連守仁和何氏之後,想到連守信和張氏也比他們小不了多少歲,連蔓兒才更清醒地意識到,老兩口子的年歲。

“那……以後我們多來看看二老。”沈六似乎是想了想,低聲說道。

連蔓兒嗯了一聲,就沒再說什麼。

“別胡思亂想。”沈六想了想,又道,“二老看着,都是會長壽的人。他們現在,不是一年比一年過的更好,更高興了?真要是讓他們返老還童,怕他們還不願意那。”

連蔓兒聽了沈六的話,不由得輕聲笑了起來。她知道,沈六這是在安慰她。其實,沈六說的很對。

流金歲月,似水流年。時光,不會因爲任何人而停留。而歲月,也從不會虧待那些努力生活的人們。

努力生活的歲月,結出累累碩果,比如兒孫繞膝,比如富足的生活。對於老一輩,這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對於他們,連蔓兒擡起頭,看了沈六一眼,他們前面有更長的路要走……

“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沈六摸了摸鼻子,接道,隨即見連蔓兒嘴角含笑,一雙眼睛卻若有期待,想了想,就又道,“若得妻兒常相守,便是人生好時節。”

這分明是討好嬌妻了,連蔓兒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沈六在外頭頂天立地,在妻兒面前,卻能軟的下身段來。

“六爺,你的凌雲志那?”連蔓兒笑着問沈六。

沈六微笑不語。

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涼風冬有雪。美好的歲月屬於懂得珍惜、懂得欣賞,而又足夠努力的人!

依依不捨,再次感謝大家這一年來對《重生小地主》的寬容、喜愛和支持,全部大麼麼噠。即便沒看那麼快,也請儘量在今天訂閱。這樣,大家花同樣的錢,會有比較多的份額真正給作者!)

2013年的最後一天,給大家拜個早年,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都能夠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關於新書的信息,可以關注弱顏幾本小說的公告,也可以關注弱顏的新浪微博“作者-弱顏”。大家,新書再會!(……)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968章 成長第685章 惡對惡第876章 守靈第435章 回門第993章 證據確鑿第313章 燕子和葫蘆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第308章 小滿第996章 關懷第668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622章 牧場第179章 兩個賬房第193章 釜底抽薪第155章 喪事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100章 房產第457章 連蔓兒出主意第948章 計議第484章 春夏之交第124章 以死相逼第454章 辭舊迎新第453章 拜祭的問題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344章 要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367章 喜訊第307章 決定第295章 緣由第975章 矛盾第674章 抉擇第522章 原委第1009章 不得已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41章 連蔓兒算賬第750章 小心思第653章 雜音第981章 聰明的決定第948章 計議第219章 休媳第930章 無名谷第409章 說親第1009章 不得已第296章 矛盾第856章 要給四郎償命第494章 心照不宣第1014章 大聘第260章 貴人駕臨第465章 駁斥第420章 僱工第703章 滾刀肉第407章 結怨第255章 催芽第21章 說服第356章 出伏第890章 線索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690章 母與子第66章 耮花生第133章 連葉兒出氣第751章 赴宴第210章 考較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736章 陰錯陽差第6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11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917章 各自心腹事第796章 決斷第171章 小飯館第502章 雨過天晴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467章 回太倉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793章 親情第236章 抓豬羔第665章 離心第614章 仲春第272章 搬家第968章 成長第763章 隱情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951章 義憤第627章 厚贈第805章 破五第301章 議親第376章 替罪羊第48章 救命第395章 分玉米第785章 情與理第185章 指桑罵槐第653章 雜音第430章 客飯第724章 一意孤行第313章 燕子和葫蘆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842章 落空
第968章 成長第685章 惡對惡第876章 守靈第435章 回門第993章 證據確鑿第313章 燕子和葫蘆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第308章 小滿第996章 關懷第668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622章 牧場第179章 兩個賬房第193章 釜底抽薪第155章 喪事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100章 房產第457章 連蔓兒出主意第948章 計議第484章 春夏之交第124章 以死相逼第454章 辭舊迎新第453章 拜祭的問題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344章 要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367章 喜訊第307章 決定第295章 緣由第975章 矛盾第674章 抉擇第522章 原委第1009章 不得已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41章 連蔓兒算賬第750章 小心思第653章 雜音第981章 聰明的決定第948章 計議第219章 休媳第930章 無名谷第409章 說親第1009章 不得已第296章 矛盾第856章 要給四郎償命第494章 心照不宣第1014章 大聘第260章 貴人駕臨第465章 駁斥第420章 僱工第703章 滾刀肉第407章 結怨第255章 催芽第21章 說服第356章 出伏第890章 線索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690章 母與子第66章 耮花生第133章 連葉兒出氣第751章 赴宴第210章 考較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736章 陰錯陽差第6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11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917章 各自心腹事第796章 決斷第171章 小飯館第502章 雨過天晴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467章 回太倉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793章 親情第236章 抓豬羔第665章 離心第614章 仲春第272章 搬家第968章 成長第763章 隱情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951章 義憤第627章 厚贈第805章 破五第301章 議親第376章 替罪羊第48章 救命第395章 分玉米第785章 情與理第185章 指桑罵槐第653章 雜音第430章 客飯第724章 一意孤行第313章 燕子和葫蘆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842章 落空